一种风箱防漏油结构及抽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6061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箱防漏油结构及抽油烟机,所述风箱防漏油结构,包括门板和设置在所述门板下方的前板,所述门板和所述前板的连接处设有防漏油结构;所述抽油烟机包括上述所述风箱防漏油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风箱防漏油结构,在门板和前板的连接处设置导油片,使得门板内壁上的油污能顺利流到指定位置,也可以有效避免油污从门板和前板的连接处流到外表面,防止漏油,大大降低了用户的清洁工作强度,也可以延长清洗周期,节省用户的时间,十分方便,另外也提升了整体美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箱防漏油结构及抽油烟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抽油烟机
,特别涉及一种风箱防漏油结构及抽油烟机。
技术介绍
抽油烟机又称吸油烟机,是一种净化厨房环境的厨房电器,它安装在厨房炉灶上方,能将炉灶燃烧的废物和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油烟迅速抽走,排出室外,减少污染,净化空气,并有防毒、防爆的安全保障作用。抽油烟机一般包括底座和风箱,底座的下表面设有集烟腔,集烟腔的顶部设有导烟口,风箱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并与导烟口连通,离心风机设置在风箱内,风箱的顶板上设有出油烟口。现有技术中,风箱上的门板与前板组装好后,相互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缝隙,由于风箱内壁会集聚大量油污,导致油污极易从缝隙中流到前板的外表面,导致用户的清洁工作强度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风箱防漏油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箱漏油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风箱防漏油结构,包括门板和设置在所述门板下方的前板,所述门板和所述前板的连接处设有防漏油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防漏油结构为密封垫或密封胶。进一步的,所述防漏油结构包括导油片,所述导油片向内跨接在所述前板的上端。进一步的,所述导油片包括第一连接面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面一端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门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之间具有第一安装角a,所述90°<a<18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之间设有凸台。进一步的,所述门板的下端延伸出所述导油片。进一步的,所述门板的下端设有翘边,所述翘边位于所述前板的外侧,所述导油片位于所述前板的内侧。进一步的,所述前板的上端设有翻边。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风箱防漏油结构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风箱防漏油结构,在门板和前板的连接处设置导油片,使得门板内壁上的油污能顺利流到指定位置,也可以有效避免油污从门板和前板的连接处流到外表面,防止漏油,大大降低了用户的清洁工作强度,也可以延长清洗周期,节省用户的时间,十分方便,另外也提升了整体美观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抽油烟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箱漏油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抽油烟机,包括上述所述的风箱防漏油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抽油烟机具有以下优势:所述抽油烟机与上述风箱防漏油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抽油烟机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图1中A部所示的风箱防漏油结构的结构图;图3为图2中B部的剖视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风箱防漏油结构的导油片的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风箱防漏油结构的导油片的左视图;图6为实施例十一所述的风箱防漏油结构的导油片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门板,11-翘边,2-前板,21-翻边,3-导油片,4-第一连接面,5-第二连接面,6-凸台。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风箱防漏油结构,包括门板1和设置在门板1下方的前板2,门板1和前板2的连接处设有防漏油结构,防漏油结构可为密封垫或密封胶,密封垫或密封胶将连接处密封,使得门板1内壁上的油污不会从连接缝隙处漏出,起到了防漏油的作用。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4所示,防漏油结构包括导油片3,导油片3向内跨接在前板2的上端,使得门板1内壁上的油污能沿着导油片3的表面流到风箱底部平面或者接油盒内,防止油污从连接缝隙处漏出。导油片3包括第一连接面4和连接在第一连接面4一端的第二连接面5,第二连接面5与第一连接面4之间具有第一安装角a,90°<a<180°,第一连接面4与门板1连接。如图5所示,第一安装角90°<a<180°,既保证油污能顺利从第二连接面5的下端流出,又能使油污流到指定的位置,防止漏油,若a小于90°,则会导致油污不会从第二连接面5流下,而是从导油片3的两侧溢出,从而不能使得油污流到指定位置,优选的,a取165°,取该值时,导油片3的导油效果最佳。其中,第一连接面4和第二连接面5可以为平面或者曲面;由于门板1的内壁会粘结较多油污,如果油污顺着内壁下流,会使得风箱内的角落处会粘聚较多的油污,角落处的油污比其他平面上的油污要难清洗,另一方面,门板1与前板2的连接处具有缝隙,油污可能会从缝隙处流出,影响整体外观,且不易清洁。因此,在门板1和前板2的连接处设置导油片3,导油片3的第一连接面4与门板1的内壁贴面连接,第二连接面5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面4的下端,且第二连接面5向内倾斜一定的角度,使得油污从门板1的内壁上流到第一连接面4上后,再由第一连接面4流向第二连接面5,最后从第二连接面5的下端流下落到风箱的底部,或者直接流到接油盒内,这样大大降低了清洗难度。较佳的,第一连接面4与第二连接面5的连接处与门板1和前板2的连接处的位置相一致,这样既能保证油污避免流到门板1和前板2的连接处,又能不影响门板1和前板2的拆解。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风箱防漏油结构,在门板1和前板2的连接处设置导油片3,使得门板1内壁上的油污能顺利流到指定位置,也可以有效避免油污从门板1和前板2的连接处流到外表面,防止漏油,大大降低了用户的清洁工作强度,也可以延长清洗周期,节省用户的时间,十分方便,另外也提升了整体美观度。实施例二如实施例一所述的风箱防漏油结构,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门板1的下端设有翘边11,其中,翘边11用于遮挡部分前板2,翘边11与门板1一体成型,节省加工工艺,且具有较好的抗变形强度;翘边11位于前板2的外侧,即翘边11向外倾斜,一方面当门板1受到外力挤压时,翘边11可防止门板1向内塌陷,另一方面可用于阻挡外部的水汽等从门板1与前板2的连接缝隙处进入风箱内,减少风箱内部件的生锈概率。另外,第二连接面5位于前板2的内侧,翘边11与第二连接面5连接的截面呈“人”字形,“人”字形截面跨接在前板2上,有效地避免了门板1与前板2发生错位安装,使得门板1与前板2之间的安装更加牢固,也使得门板1与前板2的相互间的缝隙更小,防止漏油情况的产生。实施例三如实施例二所述的风箱防漏油结构,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前板2的上端设有翻边21,翻边21与翘边11和门板1的连接处抵接,也与第二连接面5与第一连接面4的连接处抵接,翘边11和门板1的连接处与第二连接面5与第一连接面4的连接处的位置相一致,使得前板2与门板1的接触面积增大,以增强前板2对门板1的承载能力,使得前板2受力不易变形;另外,翻边21与前板2一体成型,节省了加工工艺,也增大了承载力。门板1和前板2上均设有加强筋,可以在门板1和前板2的厚度较薄的情况下,门板1和前板2依然具有足够的抗变形强度,使得门板1和前板2的整体材料厚度变薄,大大节省了材料,且又保证门板1和前板2的的抗变形强度。实施例四如实施例三所述的风箱防漏油结构,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导油片3上设有导流槽,该导流槽的方向与油污流向方向一致,有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箱防漏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板(1)和设置在所述门板(1)下方的前板(2),所述门板(1)和所述前板(2)的连接处设有防漏油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箱防漏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板(1)和设置在所述门板(1)下方的前板(2),所述门板(1)和所述前板(2)的连接处设有防漏油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箱防漏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油结构为密封垫或密封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箱防漏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油结构包括导油片(3),所述导油片(3)向内跨接在所述前板(2)的上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箱防漏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片(3)包括第一连接面(4)和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面(4)一端的第二连接面(5),所述第一连接面(4)与所述门板(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箱防漏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面(5)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厨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