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阻尼半桥式先导控制开关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5949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流体传动和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尼半桥式先导控制开关阀,包括阀体、主阀芯,所述阀体两端分别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主阀芯之间形成调节腔,调节腔设有先导阀芯,阀体上设有用于连通调节腔和低压出油口的第一通桥、用于连通调节腔和高压进油口的第二通桥,第一通桥或第二通桥内设有固定阻尼,通过驱动先导阀芯使调节腔连通或断开高压进油口或低压出油口,形成液压作用力,从而移动主阀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极大增加驱动力、减小电磁驱动装置的体积,减少驱动需要输入的能量,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尼半桥式先导控制开关阀
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传动和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尼半桥式先导控制开关阀。
技术介绍
流体控制阀特别是液压阀起到控制流量、压力和切换油路的作用。如电磁开关阀就起到控制流量,切换油路的作用;电磁开关阀按照通流能力的大小分为:单级阀(直动阀)、两级阀(先导控制阀)。行业标准中,单级阀(直动阀)分为6通经,10通经;两级阀(先导控制阀)分为16、25、32......通经(数字越大的阀体积越大,通流能力也越大)。用于小流量的流体开关控制阀一般是单级直动阀的形式(6通经、10通经),现有典型的单级电磁开关阀(直动阀)包括阀体、阀芯、电磁驱动装置,阀体上设有高压进油口、低压出油口、两个控制油口,通过电磁驱动装置控制阀芯在阀体内轴向位移,从而使两个控制油口分别与高压进油口、低压出油口连通或分别与低压出油口、高压进油口连同或相互断隔,一般在控制小流量时用这种直动阀,为克服阀芯开启时,流体流动对阀芯产生阻隔阀芯运动的液动力(,必须加大电磁推力。现有技术是采用增大电磁驱动装置的体积和输入电流来提高电磁推力,实现对阀芯的推动。用于中大流量的流体控制阀一般是两级阀的形式。对于中大流量的流体控制阀,由于阀芯开启时作用在阀芯的液动力太大,单靠增加电磁驱动装置体积的方式,还是无法克服液动力推动阀芯。所以目前的技术是:用一个小的电磁开关阀(一般是6通经)作为先导级,控制阀芯左右两腔的压力,实现用液动力来推动阀芯,这样就解决了大流量下换向阀的开启问题,但是目前这项技术不但增大了开关阀的体积,同时增加了成本,两个阀的叠加也增加了阀的复杂程度,降低了阀的可靠性。液动力:阀芯不在零位时,既控制阀处于打开状态时,有流体会流过控制阀,由于流体流动而产生的使阀芯向着零位的闭合力。它会随着流量和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阻尼半桥式先导控制开关阀。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阻尼半桥式先导控制开关阀,包括阀体、主阀芯,所述阀体上设有高压进油口、第一控制油口、第二控制油口、低压出油口,所述主阀芯位于阀体内相对所述阀体位移使高压进油口与第一控制油口连通且第二控制油口与低压出油口连通或使高压进油口、第一控制油口、第二控制油口、低压出油口相互断隔或使高压进油口与第二控制油口连通且第一控制油口与低压出油口连通,所述阀体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主阀芯之间形成调节腔,两个调节腔内分别设有两个与对应的驱动装置连接的先导阀芯,所述阀体上设有用于连通调节腔和低压出油口的第一通桥、用于连通调节腔和高压进油口的第二通桥,所述第一通桥内设有固定阻尼且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先导阀芯相对所述阀体位移或旋转从而关闭或打开第二通桥,或所述第二通桥内设有固定阻尼且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先导阀芯相对所述阀体位移或旋转从而关闭或打开第一通桥,所述主阀芯两端设有主阀芯复位弹簧。所述阀体上设有两个低压出油口,两个低压出油口设置在两侧,高压进油口设置在中间,第一控制油口、第二控制油口分别设置在两个低压出油口与高压进油口之间,所述主阀芯周向设有第一凸环、第二凸环、第三凸环、第四凸环,所述第一凸环和第四凸环分别位于主阀芯的两端且与阀体动密封配合,所述第二凸环、第三凸环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控制油口、第二控制油口设置。所述先导阀芯与主阀芯之间设有卡簧,所述卡簧限位于所述阀体内,所述主阀芯两端设有开槽,所述主阀芯复位弹簧一端位于开槽内,另一端抵着卡簧。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所述先导阀芯相对所述阀体轴向位移,所述先导阀芯包括圆筒状主体、设置在圆筒状主体内的挡板、设置在挡板上的电磁衔铁连接部,所述圆筒状主体上设有用于关闭或打开第一通桥或第二通桥的第一通孔,所述挡板上设有使流体流通的第三通孔。所述圆筒状主体外周壁对应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设有环形凹槽。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磁铁和电磁衔铁,当所述电磁铁通电时对所述电磁衔铁构成推力或拉力,所述挡板一侧设有先导阀芯复位弹簧。所述电磁衔铁伸入电磁衔铁连接部内并通过销钉固定。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所述先导阀芯相对所述主阀芯旋转,所述先导阀芯包括圆筒状主体、设置在圆筒状主体内的挡板、设置在挡板上的电磁衔铁连接部,所述圆筒状主体上设有用于关闭或打开第一通桥或第二通桥的第一通孔,所述挡板上设有使流体流通的第三通孔。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磁铁和电磁衔铁,所述电磁衔铁伸入电磁衔铁连接部内并通过销钉固定,当电磁铁通电时所述电磁衔铁带动先导阀芯旋转。所述第一通孔为条形孔,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大于第一通桥或第二通桥出口处的孔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的阻尼半桥式先导控制开关阀具有以下优点:1.主阀芯为液压力驱动而不是直接的电磁驱动(液压驱动力远远大于电磁驱动力,目前10通经电磁铁驱动力不过180N,液压驱动力会在几千上万N),因此驱动力极大增加;2.先导阀芯被设计在阀体内部,极大减小体积,先导阀芯可以为超小尺寸;3.先导阀芯为控制主阀两端控制腔的压力而设计,导控需要的流量非常小,故驱动先导阀芯的驱动力可以非常小,驱动装置为电磁驱动装置时,可以减小电磁驱动装置内电磁铁和电磁线圈的体积以及需要的功率,进一步减小电磁驱动装置的体积,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故将本专利技术的阻尼半桥式先导控制开关阀替换原用于小流量的单级阀,可以大大减小电磁驱动装置的规格尺寸,减小整个流体控制阀的重量和安装尺寸,减小整阀所需的控制功率,以及提高整阀抗外部扰动的能力,性能更稳定。将本专利技术的阻尼半桥式先导控制开关阀替换原用于中大流量的两级阀时,可以大大减小整个流体控制阀的重量和安装尺寸,将两个叠加的阀的体积变成一个主阀的体积和大小,减少整个阀的成本,减少零部件进一步提高阀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主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三的先导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B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二、四的先导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C的放大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D的放大示意图;图12为固定阻尼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体;101,高压进油口;102,第一控制油口;103,第二控制油口;104,低压出油口;105,第一通桥;106,第二通桥;2,主阀芯;201,开槽;206,第一凸环;207,第二凸环;208,第三凸环;209,第四凸环;3,驱动装置;301,电磁铁;302,电磁衔铁;4,先导阀芯复位弹簧;5,调节腔;6,主阀芯复位弹簧;7,先导阀芯;701,第一通孔;702,环形凹槽;703,圆筒状主体;704,挡板;705,电磁衔铁连接部;706,第三通孔;8,销钉;9,卡簧;10,固定阻尼。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尼半桥式先导控制开关阀,包括阀体(1)、主阀芯(2),所述阀体(1)上设有高压进油口(101)、第一控制油口(102)、第二控制油口(103)、低压出油口(104),所述主阀芯(2)位于阀体(1)内相对所述阀体(1)位移使高压进油口(101)与第一控制油口(102)连通且第二控制油口(103)与低压出油口(104)连通或使高压进油口(101)、第一控制油口(102)、第二控制油口(103)、低压出油口(104)相互断隔或使高压进油口(101)与第二控制油口(103)连通且第一控制油口(102)与低压出油口(104)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驱动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与主阀芯(2)之间形成调节腔(5),两个调节腔(5)内分别设有两个与对应的驱动装置(3)连接的先导阀芯(7),所述阀体(1)上设有用于连通调节腔(5)和低压出油口(104)的第一通桥(105)、用于连通调节腔(5)和高压进油口(101)的第二通桥(106),所述第一通桥(105)内设有固定阻尼(10)且所述驱动装置(3)驱动所述先导阀芯(7)相对所述阀体(1)位移或旋转从而关闭或打开第二通桥(106),或所述第二通桥(106)内设有固定阻尼(10)且所述驱动装置(3)驱动所述先导阀芯(7)相对所述阀体(1)位移或旋转从而关闭或打开第一通桥(105),所述主阀芯(2)两端设有主阀芯复位弹簧(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半桥式先导控制开关阀,包括阀体(1)、主阀芯(2),所述阀体(1)上设有高压进油口(101)、第一控制油口(102)、第二控制油口(103)、低压出油口(104),所述主阀芯(2)位于阀体(1)内相对所述阀体(1)位移使高压进油口(101)与第一控制油口(102)连通且第二控制油口(103)与低压出油口(104)连通或使高压进油口(101)、第一控制油口(102)、第二控制油口(103)、低压出油口(104)相互断隔或使高压进油口(101)与第二控制油口(103)连通且第一控制油口(102)与低压出油口(104)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驱动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与主阀芯(2)之间形成调节腔(5),两个调节腔(5)内分别设有两个与对应的驱动装置(3)连接的先导阀芯(7),所述阀体(1)上设有用于连通调节腔(5)和低压出油口(104)的第一通桥(105)、用于连通调节腔(5)和高压进油口(101)的第二通桥(106),所述第一通桥(105)内设有固定阻尼(10)且所述驱动装置(3)驱动所述先导阀芯(7)相对所述阀体(1)位移或旋转从而关闭或打开第二通桥(106),或所述第二通桥(106)内设有固定阻尼(10)且所述驱动装置(3)驱动所述先导阀芯(7)相对所述阀体(1)位移或旋转从而关闭或打开第一通桥(105),所述主阀芯(2)两端设有主阀芯复位弹簧(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半桥式先导控制开关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设有两个低压出油口(104),两个低压出油口(104)设置在两侧,高压进油口(101)设置在中间,第一控制油口(102)、第二控制油口(103)分别设置在两个低压出油口(104)与高压进油口(101)之间,所述主阀芯(2)周向设有第一凸环(206)、第二凸环(207)、第三凸环(208)、第四凸环(209),所述第一凸环(206)和第四凸环(209)分别位于主阀芯(2)的两端且与阀体(1)动密封配合,所述第二凸环(207)、第三凸环(208)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控制油口(102)、第二控制油口(103)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半桥式先导控制开关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阀芯(7)与主阀芯(2)之间设有卡簧(9),所述卡簧(9)限位于所述阀体(1)内,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燕汤何胜向家伟周余庆钟永腾蒋勇英孙维方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