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586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拔毛器,其包括拔毛器框架;安装于该拔毛器框架上用于拔毛的夹片组;用于驱动该夹片组工作的驱动机构,其中,该拔毛器还包括静电发生构件,该静电发生构件设置于该拔毛器框架上,并邻近该夹片组设置。由于在拔毛器上设置了静电发生机构,使夹毛、拔毛过程更加顺利,同时还方便了对已拔掉毛发的收集清理工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拔毛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人体护理的电动拔毛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的拔毛器种类繁多,款式多样,比较常见的有辊筒设计,还有一种采用的是由多个动、静片结合的设计,使用时通过动、静片的相互开合实现毛发的拔除,然而此类拔毛器通常存在结构复杂、加工精度高、生产成本高,拔毛噪声大的缺点。为此有人研究出利用一组活动夹片相互之间的开合进行毛发拔除的电动拔毛器。 申请日为2004年7月27日的中国技术专利第200420072190号公开了一种电动拔毛器,参考图15和图16,其主要是由框架、电机、减速齿轮组3、弓形轴4和夹片组组合构成,夹片组包括若干夹片5,夹片5具有用于夹毛、拔毛的夹面51,弓形轴4固定在框架的支架11上。减速齿轮组3的首级齿轮31与电机的主动轮啮合,而末级齿轮32与端部的夹片5配合。该电动拔毛器组装过程如下,先将夹片组通过弓形轴4安装在支架11上,并用弹簧6固定,再用罩体12将弓形轴4、减速齿轮组3及支架11等罩住,仅露出夹片组用于拔毛。 通过电机驱动减速齿轮组3转动,进而推动夹片组绕弓形轴4旋转,夹片组的夹片5呈两两夹面51相对地排列,并且整组夹片通过拨叉53连接在一起而可做同步转动,因此,当夹片5转动到弓形轴4渐窄的一侧就会做夹紧动作,而在弓形轴4渐宽处则做松开动作,这样,借助夹片5的夹面51,在弓形轴4渐窄的一侧快速将毛发拔下,该结构的电动拔毛器虽然解决了以上拔毛器存在的问题,但其仍具有结构复杂,生产难度高及拔毛效果不佳的缺点。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问题的电动拔毛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组装方便、加工成本低,使用稳定性好、拔毛及清理已拔毛发效果可靠的拔毛器。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拔毛器,其包括拔毛器框架;安装于该拔毛器框架上用于拔毛的夹片组;用于驱动该夹片组工作的驱动机构,其中,该拔毛器还包括静电发生构件,该静电发生构件邻近该夹片组设置。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该静电发生构件包括若干摩擦件,该摩擦件朝向夹片组定位,并与该夹片组摩擦式接触。 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方面,该静电发生构件还包括基体,该若干摩擦件固定在该基体上。其中,该摩擦件为刷毛簇或皮质件等可与夹片组摩擦产生静电的元件。 或者,该静电发生构件为静电发生器或静电发射棒。该静电发生构件可由该驱动机构驱动而产生静电。 根据本技术的又一方面,该夹片组的若干夹片包括双面夹片,该双面夹片正侧和反侧均具有至少一个细面,相邻双面夹片的相邻的正侧细面和反侧细面相对设置。 此外,该拔毛器还可包括架设于该框架上的弓形轴,该若干夹片还可包括中间夹片,该中间夹片正侧和反侧均具有细平面,该中间夹片与该双面夹片交替设置于该弓形轴上,该中间夹片上的细平面均对应于相邻双面夹片上的细面而设置。其中,用语“细平面”是相对于细面较大的平面,便于工作时与双面夹片上的细面夹紧以用于拔毛。 当拔毛器工作时,该双面夹片绕该弓形轴同步转动的同时通过夹片之间正侧和反侧细面的相互推压开合来完成拔毛动作,其中,该细面为用于夹毛、拔毛的刃面。由于在拔毛器上设置了静电发生机构,当拔毛器工作时,静电发生机构产生静电,使毛发在夹拔之前更好地竖起以便于夹拔,同时还可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对已拔掉毛发进行吸附收集工作,使夹毛、拔毛以及毛发清理过程更加顺利。附图说明可参考附图通过实例更加具体地描述本技术,其中附图并未按照比例绘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技术拔毛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拔毛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拔毛器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1所示拔毛器的双面夹片的侧视图; 图5是图1所示拔毛器的双面夹片的立体图; 图6是图1所示拔毛器的端部夹片的立体图; 图7是图1所示拔毛器的端部夹片的侧视图; 图8是图1所示拔毛器的夹片组的立体图; 图9是根据本技术拔毛器的立体图,其中省略了外壳等部件; 图10是根据本技术拔毛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双面夹片的立体图; 图11是根据本技术拔毛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夹片组的立体图; 图12是根据本技术拔毛器的第三实施例的中间夹片的立体图; 图13是根据本技术拔毛器的第三实施例的中间夹片与双面夹片组合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技术拔毛器的第三实施例的夹片组的立体图; 图15是现有技术的电动拔毛器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电动拔毛器的夹片的侧视图; 图17是根据本技术拔毛器的第四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以及 图18是图17所示的电动拔毛器的夹片组以及静电发生机构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简洁起见,有时同一部件在不同视图中出现,但是仅在某些视图中对其进行了标示。 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3,它们分别显示了根据本技术拔毛器60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截面图以及局部立体分解图。 该电动拔毛器60包括框架(未标示)、电机(图未示)、减速齿轮组(未标示)、弓形轴63和夹片组62。夹片组62包括端部夹片67以及若干双面夹片66,弓形轴63固定在框架的支架61上。减速齿轮组的首级齿轮641与电机的主动轮啮合,而末级齿轮642与端部夹片67配合。该电动拔毛器组装过程如下,先将夹片组62通过弓形轴63安装在支架61上,并用弹簧件69固定,再用罩体(未标示)将弓形轴63、减速齿轮组及支架61等罩住,仅部分地露出夹片组用于拔毛。图9显示了电动拔毛器60的立体图,其中省略了外壳等部件。 请参考图4及图5,它们从不同角度示意性显示了双面夹片66,该双面夹片66的正侧具有三个细面661,反侧具有三个细面662。这里的用语“正侧”定义为在图4及图5中双面夹片66朝上的一侧,“反侧”则定义为与正侧相反的一侧。双面夹片66的正侧和反侧均具有拔叉663,图中所示的拨叉663具有三个支脚,三个支脚之间具有拨叉空间664。当双面夹片66如图3及图8所示地组装到一起时,相邻双面夹片66之间通过拔叉663相互啮合,使得一个夹片66拨叉663的三个支脚分别收纳于相邻夹片66拨叉的三个拨叉空间664中,以实现相邻双面夹片66以及整个夹片组62的同步转动。同时,相邻双面夹片66的相邻侧的细面661、662相对定位,以便于转动到弓形轴63渐窄的一侧时相互推压做夹紧动作进行夹毛、拔毛。 从图4、图5以及图8中可以看出,双面夹片66正侧上的细面661在该夹片圆周上大致均匀分布,该双面夹片66反侧上的细面662在该夹片圆周上也大致均匀分布,并且该正侧和反侧上的细面661、662在该双面夹片66圆周上大致交替地设定,使得夹片组的夹毛点大致呈波浪型分布于圆周面上。 请参考图6及图7,其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电动拔毛器60的端部夹片67。该端部夹片67与双面夹片66不同之处在于其仅在一侧具有细面671,另一侧则具有与末级齿轮642啮合的结构673。当如图3及图8所示地组装时,端部夹片67的细面671与相邻双面夹片66相邻侧的细面相对定位。 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中夹片66、67之间的同步连接方式不限于拨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同步连接方式均可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拔毛器,其包括:拔毛器框架;安装于所述拔毛器框架上用于拔毛的夹片组;用于驱动所述夹片组工作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毛器还包括静电发生构件,所述静电发生构件邻近所述夹片组设置于拔毛器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詠恩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数据分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