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5786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包括:底板架,由多条棱钢焊接制成而成;背板架,背板架垂直设置于底板架的一侧;固定架,固定架一端焊接于底板架的另一侧,另一端焊接于背板架顶部;吊耳板,吊耳板连接于背板架及固定架,位于背板架及固定架顶部;多块配重板,多块配重板用于设置在底板架、背板架及固定架上。该地锚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降低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锚领域,更具体地,涉及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
技术介绍
地锚作为保证液压提升系统整体稳定性的装置,通过牵引钢绞线与2500t液压提升系统连接,地锚形式以压重式地锚、全埋式地锚以及混凝土地梁式为主。目前2500t液压提升系统使用的地锚为钢筋混凝土块地锚,现有锚石自重较大、运输成本高。经过十多年的使用,原锚石表面已出现裂纹,并且出现混凝土碎块剥落的情况。继续使用的话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降低运输成本的2500t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该地锚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降低运输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包括:底板架,由多条棱钢焊接制成而成;背板架,所述背板架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架的一侧;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一端焊接于所述底板架的另一侧,另一端焊接于所述背板架顶部;吊耳板,所述吊耳板连接于所述背板架及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背板架及所述固定架顶部;多块配重板,多块所述配重板用于设置在所述底板架、所述背板架及所述固定架上。优选地,还包括多个配重块,所述多个配重块用于设置在所述底板架的配重板上。优选地,所述底板架、所述背板架及所述固定架由H300型钢材料制成。优选地,还包括多块筋板,所述吊耳板通过所述多块筋板焊接于所述背板架及所述固定架顶部。优选地,所述多块配重板为铁板。优选地,所述吊耳板焊接于所述背板架及所述固定架顶部,其中焊肉设置于所述吊耳板外侧,坡口为50°-55°,钝边的厚度为吊耳板厚度的1/2-1/3。优选地,还包括牵引钢绞线,所述牵引钢绞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架。优选地,所述底板架、所述固定架、所述吊耳板、所述多块配重板的外表面设置有镀锌层。优选地,所述吊耳板上设置有吊孔,所述吊孔位于所述吊耳板中部,所述吊孔顶部及底部设置有圆弧形导角。优选地,所述固定架为三角形,所述底板架为长方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底板架、背板架、固定架及多块配重板的设置代替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块地锚,简化了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的机械结构,通过棱钢材料的选用减轻了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的重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使用现场组装焊接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进而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降低运输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的侧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的俯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的吊耳板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架;2、背板架;3、固定架;4、吊耳板;5、配重板;6、筋板;7、吊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包括:底板架,由多条棱钢焊接制成而成;背板架,背板架垂直设置于底板架的一侧;固定架,固定架一端焊接于底板架的另一侧,另一端焊接于背板架顶部;吊耳板,吊耳板连接于背板架及固定架,位于背板架及固定架顶部;多块配重板,多块配重板用于设置在底板架、背板架及固定架上。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多个配重块,多个配重块用于设置在底板架的配重板上。具体地,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用于稳定2500t液压提升系统。具体地,通过底板架、背板架、固定架及多块配重板的设置代替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块地锚,简化了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的机械结构,通过棱钢材料的选用减轻了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的重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使用现场组装焊接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进而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降低运输成本。具体地,在使用中可以根据现场使用要求加不同重量不同个数的的配重块,提高了安全系数,并且提高项目部施工资源的利用率。作为优选方案,底板架、背板架及固定架由H300型钢材料制成。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多块筋板,吊耳板通过多块筋板焊接于背板架及固定架顶部。作为优选方案,多块配重板为铁板。作为优选方案,吊耳板焊接于背板架及固定架顶部,其中焊肉设置于吊耳板外侧,坡口为50°-55°,钝边的厚度为吊耳板厚度的1/2-1/3。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牵引钢绞线,牵引钢绞线的一端连接于底板架。作为优选方案,底板架、固定架、吊耳板、多块配重板的外表面设置有镀锌层。作为优选方案,吊耳板上设置有吊孔,吊孔位于吊耳板中部,吊孔顶部及底部设置有圆弧形导角。作为优选方案,固定架为三角形,底板架为长方形。实施例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2500t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2500t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的侧视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2500t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的俯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2500t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的吊耳板示意图。如图1-图4所示,该2500t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包括:底板架1,由多条棱钢焊接制成而成;背板架2,背板架2垂直设置于底板架1的一侧;固定架3,固定架3一端焊接于底板架1的另一侧,另一端焊接于背板架2顶部;吊耳板4,吊耳板4连接于背板架2及固定架3,位于背板架2及固定架3顶部;多块配重板5,多块配重板5用于设置在底板架1、背板架2及固定架3上。其中,还包括多个配重块(未示出),多个配重块用于设置在底板架1的配重板5上。其中,底板架1、背板架2及固定架4由H300型钢材料制成。其中,还包括多块筋板6,吊耳板4通过多块筋板6焊接于背板架2及固定架3顶部。其中,多块配重板5为铁板。其中,吊耳板4焊接于背板架2及固定架3顶部,其中焊肉设置于吊耳板外侧,坡口为50°-55°,钝边的厚度为吊耳板4厚度的1/2-1/3。其中,还包括牵引钢绞线(未示出),牵引钢绞线的一端连接于底板架1。其中,底板架1、固定架3、吊耳板4、多块配重板5的外表面设置有镀锌层。其中,吊耳板上设置有吊孔7,吊孔7位于吊耳板4中部,吊孔7顶部及底部设置有圆弧形导角。其中,固定架3为三角形,底板架1为长方形。其中,单套地锚钢结构自重为4吨,同锚石相比重量减轻56吨,运输成本降低93.33%。以上已经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锚包括:底板架,由多条棱钢焊接制成而成;背板架,所述背板架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架的一侧;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一端焊接于所述底板架的另一侧,另一端焊接于所述背板架顶部;吊耳板,所述吊耳板连接于所述背板架及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背板架及所述固定架顶部;多块配重板,多块所述配重板用于设置在所述底板架、所述背板架及所述固定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锚包括:底板架,由多条棱钢焊接制成而成;背板架,所述背板架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架的一侧;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一端焊接于所述底板架的另一侧,另一端焊接于所述背板架顶部;吊耳板,所述吊耳板连接于所述背板架及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背板架及所述固定架顶部;多块配重板,多块所述配重板用于设置在所述底板架、所述背板架及所述固定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配重块,所述多个配重块用于设置在所述底板架的配重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架、所述背板架及所述固定架由H300型钢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式液压提升系统新型地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块筋板,所述吊耳板通过所述多块筋板焊接于所述背板架及所述固定架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小勇郎群吴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重型起重运输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