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车后视摄像头及其组装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4985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倒车后视摄像头及其组装工艺,其中,该摄像头包括壳体、镜头、补光灯和感光芯片;其中,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多个第二安装孔,且多个第二安装孔均匀布置在第一安装孔的周围;镜头固定嵌设在第一安装孔中;补光灯固定嵌设在第二安装孔中;感光芯片固定设置在壳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倒车后视摄像头及其组装工艺,通过设置补光灯,可以为镜头补充光照,从而使镜头在夜晚也可以获取清晰的图像;此外,通过使镜头及补光灯分别嵌设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中,防止了镜头与补光灯受路面砂石的击打而受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倒车后视摄像头及其组装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倒车后视摄像头及其组装工艺。
技术介绍
卡车泊车一直是广大驾驶员困扰的问题,尤其在倒车过程中,由于卡车由于车身较长较宽,驾驶员的视野范围更加有限,极易在泊车过程中发生剐蹭。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发生,通常在卡车上配置倒车后视摄像头。但是,由于卡车与乘用车在构造上存在较多差异,车体较高,牌照灯的亮度不能照到足够多的地面,即使是安装了摄像头,在夜晚倒车时的视野也比较差,难以看清行人和一些没有光亮的物体。同时,由于摄像头在组装时采用了大量的胶来封装安装界面,导致摄像头整体重量较大,难以实现轻量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倒车后视摄像头及其组装工艺,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升摄像头的成像效果,同时降低摄像头的整体重量,实现轻量化。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倒车后视摄像头,其中,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多个第二安装孔,且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均匀布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周围;镜头,所述镜头固定嵌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中;补光灯,所述补光灯固定嵌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中;感光芯片,所述感光芯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如上所述的倒车后视摄像头,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点胶槽。如上所述的倒车后视摄像头,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包括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上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后盖上设置有卡接凹槽,所述卡接凸起固定嵌设在所述卡接凹槽中。如上所述的倒车后视摄像头,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卡接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卡接凸起的长度。如上所述的倒车后视摄像头,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上设置有用于约束线束的通孔。如上所述的倒车后视摄像头,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数量为六个。如上所述的倒车后视摄像头,其中,优选的是,所述镜头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倒车后视摄像头的组装工艺,其中,包括如下工艺步骤:步骤1、清洁,清除线路板上的灰尘;步骤2、预装镜头,将镜头点胶预装在壳体上,便于后续组装;步骤3、感光芯片密封,以防止灰尘进入;步骤4、装线路板,将线路板固定安装在壳体中;步骤5、气密性检测,向壳体中注入气体,以确认壳体内部密封情况。如上所述的倒车后视摄像头的组装工艺,其中,优选的是,步骤4具体包括:步骤41、将线路板固定安装在前盖和后盖之间的密封处;步骤42、将前盖和后盖固定组装;步骤43、在前盖和后盖的配合界面处点胶密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倒车后视摄像头及其组装工艺,通过设置补光灯,可以为镜头补充光照,从而使镜头在夜晚也可以获取清晰的图像;此外,通过使镜头及补光灯分别嵌设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中,防止了镜头与补光灯受路面砂石的击打而受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倒车后视摄像头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倒车后视摄像头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倒车后视摄像头的爆炸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倒车后视摄像头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倒车后视摄像头的组装工艺的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壳体110-前盖111-卡接凸起112-点胶槽120-后盖121-卡接凹槽130-储胶空间200-镜头300-补光灯400-感光芯片500-固定螺母510-通孔600-线路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倒车后视摄像头,其包括壳体100、镜头200、补光灯300和感光芯片400;其中,壳体10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多个第二安装孔,且多个第二安装孔均匀布置在第一安装孔的周围;镜头200固定嵌设在第一安装孔中;补光灯300固定嵌设在第二安装孔中;感光芯片400固定设置在壳体100上。在本申请中,通过设置补光灯300,可以为镜头200补充光照,从而使镜头200在夜晚也可以获取清晰的图像;其中,感光芯片400可以利用补光灯300的光照,将透过镜头200的光线捕获,并转化为电信号,并进一步通过线束传递到驾驶室的显示设备上。此外,通过使镜头200及补光灯300分别嵌设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中,防止了镜头200与补光灯300受路面砂石的击打而受损。其中,为了便于镜头200的装配,镜头200与第一安装孔螺纹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第一安装孔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点胶槽112;在镜头200安装到壳体100上之前,可以将胶涂抹在点胶槽112中,当镜头200完成安装时,镜头200上的限位面可以与点胶槽112的内表面贴合,从而可以通过胶实现固定和密封。具体地,壳体100包括前盖110和后盖120,前盖110上设置有卡接凸起111,后盖120上设置有卡接凹槽121,卡接凸起111固定嵌设在卡接凹槽121中。其中,前盖110和后盖120采用分体式连接,方便了壳体100中线路板600的安装固定以及线束的布置。其中,如图4所示,卡接凹槽121的深度可以大于卡接凸起111的长度。由此,当卡接凸起111完全嵌设至卡接凹槽121中后,卡接凸起111的端部和卡接凹槽121的底部之间仍然保持有距离,由此在该距离的位置处形成一种储胶空间130,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在该储胶空间130中注入胶,从而可以保证卡接凸起111和卡接凹槽12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同时也实现了前盖110和后盖120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为了便于对线束的约束,如图4所示,该倒车后视摄像头还可以包括固定螺母500,固定螺母500上设置有用于约束线束的通孔510。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升补光效果,同时实现了该倒车后视摄像头的轻量化,第二安装孔的数量可以为六个,也即补光灯300的数量可以为六个。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倒车后视摄像头的组装工艺,其中,包括如下工艺步骤:步骤1、清洁,清除线路板600上的灰尘。步骤2、预装镜头200,将镜头200点胶预装在壳体100上,便于后续组装。步骤3、感光芯片400密封,以防止灰尘进入。步骤4、装线路板600,将线路板600固定安装在壳体100中。其中,在装线路板600之前,需要在线路板600上烧录程序,写入软件。并进一步检测线路板600上模组的光学画面,如是否存在点缺陷、线缺陷、画面均匀性及灰阶等。步骤5、气密性检测,向壳体100中注入气体,以确认壳体100内部密封情况。其中,步骤4具体可以包括:步骤41、将线路板600固定安装在前盖110和后盖120之间的密封处。步骤42、将前盖110和后盖120固定组装。步骤43、在前盖110和后盖120的配合界面处点胶密封。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该倒车后视摄像头的轻量化,壳体100的材质可以为塑料,在壳体100组装前,可以对壳体100进行高温老化试验,以确定壳体100的性能合格。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倒车后视摄像头及其组装工艺,通过设置补光灯,可以为镜头补充光照,从而使镜头在夜晚也可以获取清晰的图像;此外,通过使镜头及补光灯分别嵌设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中,防止了镜头与补光灯受路面砂石的击打而受损。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倒车后视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多个第二安装孔,且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均匀布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周围;镜头,所述镜头固定嵌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中;补光灯,所述补光灯固定嵌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中;感光芯片,所述感光芯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车后视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多个第二安装孔,且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均匀布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周围;镜头,所述镜头固定嵌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中;补光灯,所述补光灯固定嵌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中;感光芯片,所述感光芯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车后视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点胶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车后视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上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后盖上设置有卡接凹槽,所述卡接凸起固定嵌设在所述卡接凹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倒车后视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卡接凸起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车后视摄像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螺母,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芳菲李贺李东浩洪治武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