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玲专利>正文

一种农田滴灌用管路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4232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田滴灌用管路固定支架,包括安装外壳、内螺纹管、从动夹杆、调节插腿:所述安装外壳包括外壳本体、侧置开口;所述从动夹杆设有两只,每只侧置开口内分别插设有一只从动夹杆,所述从动夹杆包括外螺纹杆、纵置连杆、横置连杆、管路夹板;所述调节插腿包括带孔凸耳、插腿本体、夹紧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农田灌溉用管路固定支架,用以夹持滴灌管路并使其保持稳定姿态,避免在强风条件或者其他条件时滴灌管路发生位移;通过转动所述内螺纹管可以调节一对管路夹板之间的间距,适应不同粗细的滴灌管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田滴灌用管路固定支架
本技术涉及农田灌溉
,具体涉及一种农田滴灌用管路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但是现有的滴灌管路是简单的铺设在田地中,缺乏有效的位置固定装置,农田作业时很容易用脚误踢或者大风吹拂等情况下,容易导致管路偏离种植物,导致滴灌效率下降,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农田滴灌用管路固定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农田灌溉用管路固定支架,用以夹持滴灌管路并使其保持稳定姿态,避免在强风条件或者其他条件时滴灌管路发生位移;通过转动所述内螺纹管可以调节一对管路夹板之间的间距,适应不同粗细的滴灌管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田滴灌用管路固定支架,包括安装外壳、内螺纹管、从动夹杆、调节插腿:所述安装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呈矩形体状,所述外壳本体内成型有转动内腔,所述转动内腔为圆筒状且轴向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外壳本体中部上半部分成型有与所述转动内腔连通的上置开孔;侧置开口,设有两只,所述转动内腔左、右端面分别设有一只侧置开口,每只侧置开口内分别设有一只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限位插杆;所述内螺纹管可转动的设在所述转动内腔内,所述内螺纹管内腔左、右两侧分别成型有螺纹且两部分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从动夹杆设有两只,每只侧置开口内分别插设有一只从动夹杆,所述从动夹杆包括:外螺纹杆,插设在对应的侧置开口内,所述外螺纹杆内成型有用以容设对应的限位插杆的前后贯通的限位插孔;纵置连杆,由对应的外螺纹杆远离外壳本体中心的端部向下设置;横置连杆,由所述纵置连杆下端向靠近外壳本体中心的一侧设置;管路夹板,设在对应的横置连杆靠近外壳本体中心的一端;所述调节插腿包括:带孔凸耳,设在所述外壳本体右侧前方;插腿本体,呈圆柱杆状,所述插腿本体一端成型有可转动的设在所述带孔凸耳内的第二螺杆,所述插腿本体另一端成型有尖锥;夹紧螺母,螺接在所述第二螺杆远离插腿本体的一端。进一步的,所述带孔凸耳前、后端面分别密布有防滑凸点。进一步的,所述管路夹板靠近外壳本体中心的端面成型有弧形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农田灌溉用管路固定支架,用以夹持滴灌管路并使其保持稳定姿态,避免在强风条件或者其他条件时滴灌管路发生位移:步骤1:将手指穿过所述上置开孔后按压在所述内螺纹管外壁上,然后用手指拨动所述内螺纹管转动,由于所述内螺纹管内腔左、右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内螺纹管作用于一对外螺纹杆进而驱动一对从动夹杆相互远离,然后将滴灌管路放在一对管路夹板之间。步骤2:用手指拨动所述内螺纹管使其转动,并且所述内螺纹管转动方向与步骤1中相反;显而易见的,所述内螺纹管驱动一对从动夹杆相互靠近,一对管路夹板将滴灌管路夹紧。步骤3:松开所述夹紧螺母然后转动所述插腿本体,使得所述插腿本体保持竖直向下的姿态,然后将所述插腿本体插入土壤中固定,最后旋紧所述夹紧螺母将所述插腿本体夹紧固定。进一步的,通过转动所述内螺纹管可以调节一对管路夹板之间的间距,适应不同粗细的滴灌管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所述农田灌溉用管路固定支架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A-A截面剖视图。图中:1.安装外壳,11.外壳本体,11a.转动内腔,11b.上置开孔,12.侧置开口,12a.限位拉杆;2.内螺纹管;3.从动夹杆,31.外螺纹杆,31a.限位插孔,32.纵置连杆,33.横置连杆,34.管路夹板;4.调节插腿,41.带孔凸耳,42.插腿本体,42a.第二螺杆,43.夹紧螺母;5.滴灌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农田滴灌用管路固定支架,包括安装外壳1、内螺纹管2、从动夹杆3、调节插腿4:所述安装外壳1包括:外壳本体11,呈矩形体状,所述外壳本体11内成型有转动内腔11a,所述转动内腔11a为圆筒状且轴向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外壳本体11中部上半部分成型有与所述转动内腔11a连通的上置开孔11b;侧置开口12,设有两只,所述转动内腔11a左、右端面分别设有一只侧置开口12,每只侧置开口12内分别设有一只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限位插杆12a;所述内螺纹管2可转动的设在所述转动内腔11a内,所述内螺纹管2内腔左、右两侧分别成型有螺纹且两部分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从动夹杆3设有两只,每只侧置开口12内分别插设有一只从动夹杆3,所述从动夹杆3包括:外螺纹杆31,插设在对应的侧置开口12内,所述外螺纹杆31内成型有用以容设对应的限位插杆12a的前后贯通的限位插孔31a;纵置连杆32,由对应的外螺纹杆31远离外壳本体11中心的端部向下设置;横置连杆33,由所述纵置连杆32下端向靠近外壳本体11中心的一侧设置;管路夹板34,设在对应的横置连杆33靠近外壳本体11中心的一端;所述调节插腿4包括:带孔凸耳41,设在所述外壳本体11右侧前方;插腿本体42,呈圆柱杆状,所述插腿本体42一端成型有可转动的设在所述带孔凸耳41内的第二螺杆42a,所述插腿本体42另一端成型有尖锥;夹紧螺母43,螺接在所述第二螺杆42a远离插腿本体42的一端。进一步的,所述带孔凸耳41前、后端面分别密布有防滑凸点。进一步的,所述管路夹板34靠近外壳本体11中心的端面成型有弧形凹槽。具体使用方法: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农田灌溉用管路固定支架,用以夹持滴灌管路5并使其保持稳定姿态,避免在强风条件或者其他条件时滴灌管路5发生位移:步骤1:将手指穿过所述上置开孔11b后按压在所述内螺纹管2外壁上,然后用手指拨动所述内螺纹管2转动,由于所述内螺纹管2内腔左、右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内螺纹管2作用于一对外螺纹杆31进而驱动一对从动夹杆3相互远离,然后将滴灌管路5放在一对管路夹板34之间。步骤2:用手指拨动所述内螺纹管2使其转动,并且所述内螺纹管2转动方向与步骤1中相反;显而易见的,所述内螺纹管2驱动一对从动夹杆3相互靠近,一对管路夹板34将滴灌管路5夹紧。步骤3:松开所述夹紧螺母43然后转动所述插腿本体42,使得所述插腿本体42保持竖直向下的姿态,然后将所述插腿本体42插入土壤中固定,最后旋紧所述夹紧螺母43将所述插腿本体42夹紧固定。进一步的,通过转动所述内螺纹管2可以调节一对管路夹板34之间的间距,适应不同粗细的滴灌管路。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田滴灌用管路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外壳(1)、内螺纹管(2)、从动夹杆(3)、调节插腿(4):所述安装外壳(1)包括:外壳本体(11),呈矩形体状,所述外壳本体(11)内成型有转动内腔(11a),所述转动内腔(11a)为圆筒状且轴向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外壳本体(11)中部上半部分成型有与所述转动内腔(11a)连通的上置开孔(11b);侧置开口(12),设有两只,所述转动内腔(11a)左、右端面分别设有一只侧置开口(12),每只侧置开口(12)内分别设有一只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限位插杆(12a);所述内螺纹管(2)可转动的设在所述转动内腔(11a)内,所述内螺纹管(2)内腔左、右两侧分别成型有螺纹且两部分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从动夹杆(3)设有两只,每只侧置开口(12)内分别插设有一只从动夹杆(3),所述从动夹杆(3)包括:外螺纹杆(31),插设在对应的侧置开口(12)内,所述外螺纹杆(31)内成型有用以容设对应的限位插杆(12a)的前后贯通的限位插孔(31a);纵置连杆(32),由对应的外螺纹杆(31)远离外壳本体(11)中心的端部向下设置;横置连杆(33),由所述纵置连杆(32)下端向靠近外壳本体(11)中心的一侧设置;管路夹板(34),设在对应的横置连杆(33)靠近外壳本体(11)中心的一端;所述调节插腿(4)包括:带孔凸耳(41),设在所述外壳本体(11)右侧前方;插腿本体(42),呈圆柱杆状,所述插腿本体(42)一端成型有可转动的设在所述带孔凸耳(41)内的第二螺杆(42a),所述插腿本体(42)另一端成型有尖锥;夹紧螺母(43),螺接在所述第二螺杆(42a)远离插腿本体(42)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田滴灌用管路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外壳(1)、内螺纹管(2)、从动夹杆(3)、调节插腿(4):所述安装外壳(1)包括:外壳本体(11),呈矩形体状,所述外壳本体(11)内成型有转动内腔(11a),所述转动内腔(11a)为圆筒状且轴向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外壳本体(11)中部上半部分成型有与所述转动内腔(11a)连通的上置开孔(11b);侧置开口(12),设有两只,所述转动内腔(11a)左、右端面分别设有一只侧置开口(12),每只侧置开口(12)内分别设有一只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限位插杆(12a);所述内螺纹管(2)可转动的设在所述转动内腔(11a)内,所述内螺纹管(2)内腔左、右两侧分别成型有螺纹且两部分螺纹旋向相反;所述从动夹杆(3)设有两只,每只侧置开口(12)内分别插设有一只从动夹杆(3),所述从动夹杆(3)包括:外螺纹杆(31),插设在对应的侧置开口(12)内,所述外螺纹杆(31)内成型有用以容设对应的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玲
申请(专利权)人:田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