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拆模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4119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拆模机器,包括移动车架,移动车架底部设置有轨道,所述移动车架上设置有上压横梁和下支撑横梁,所述上压横梁和下支撑横梁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上压横梁和下支撑横梁同步移动,所述上压横梁和下支撑横梁之间设置有挑杠,所述移动车架底部与轨道之间设置有滑轮和平衡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一次性将内膜取出,无需人工拆卸,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拆模机器
本技术涉及模具拆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拆模机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超长内模的拆卸还停留在手工操作行为,例如:烟道内模、墙板内模等,其手工拆卸操作过程既费时又费力,也不安全,并且极大可能会造成浇筑成品内部损伤,导致产品后续使用时出现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拆模机器,本技术能够一次性将内膜取出,无需人工拆卸,安全可靠。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动化拆模机器,包括移动车架,所述移动车架底部设置有轨道,所述移动车架上设置有上压横梁和下支撑横梁,所述上压横梁以及下支撑横梁上均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上压横梁和下支撑横梁同步移动,所述上压横梁和下支撑横梁之间设置有挑杠,所述移动车架底部与轨道之间设置有滑轮和平衡轮。进一步的,所述挑杠与上压横梁之间以及挑杠与下支撑横梁之间均设置有滑动平台,所述滑动平台与挑杠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平台与相对应的上压横梁或下支撑横梁之间设置有导向槽。进一步的,所述挑杠一端设置为进入端,另一端设置为固定端,所述进入端上设置有锥形头,所述固定端设置在移动车架内。进一步的,所述上压横梁和下支撑横梁之间沿水平方向上设置有间隔空间,所述下支撑横梁设置在上压横梁与挑杠进入内膜一端的端部之间,所述平衡轮设置在上压横梁下方的移动车架上。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通过齿轮箱与升降电机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正牙丝杆传动组件和反牙丝杆传动组件,所述正牙丝杆传动组件和反牙丝杆传动组件分别设置在上压横梁两侧以及下支撑横梁两侧。进一步的,所述滑轮与移动电机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滑轮设置在轨道表面,所述轨道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平衡轮设置在凹槽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采用上压横梁和下支撑横梁来水平支撑挑杠,通过对挑杠的升降实现挑杠对内模的挑设,使得内模脱离浇筑产品内壁,脱离后即可通过移栽出,操作简单可靠,并且速度快,无安全隐患。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右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自动化拆模机器,包括移动车架1,移动车架底部设置有轨道2,移动车架底部与轨道之间设置有滑轮7,通过滑轮沿轨道设置方向移动,移动车架上设置有上压横梁3和下支撑横梁4,所述上压横梁以及下支撑横梁上均设置有升降机构5,上压横梁和下支撑横梁同步移动,上压横梁和下支撑横梁之间设置有挑杠6,上压横梁和下支撑横梁有效支撑在挑杠的上下两端上,实现定位效果,移动车架底部与轨道之间设置有平衡轮8,平衡轮将移动车架定位在轨道上,避免挑杠一端重量过大而使得移动车架倾倒。使用时,调整挑杠高度,通过升降机构对上压横梁和下支撑横梁的位置确定挑杠位置便于进入内模,然后移动车架移动使挑杠进入内模,然后通过升降机构使得挑杠上升,挑杠挑起内模脱离浇筑产品并悬空在内部,此时移动车架反向移动,即可使得挑杠将内模取出,操作简单便捷,取模快速无安全隐患。其中,挑杠与上压横梁之间以及挑杠与下支撑横梁之间均设置有滑动平台9,滑动平台与挑杠固定连接,滑动平台与相对应的上压横梁或下支撑横梁之间设置有导向槽10,滑动平台能够在导向槽内进行滑动,滑动平台可由滑轮组成,便于滑动,使得挑杠能够根据内模位置自由调整插入位置,提高通用性。在挑杠挑起浇筑产品时,滑动平台与导向槽之间产生一个较强的摩擦力,即无法滑动,实现定位,不影响取模,不会移动导致内模碰擦浇筑产品内壁的事故发生。并且挑杠数量还可以为2,两个挑杠支撑内模更加牢靠和稳定,并且对于一些较大或者不规则内模使用时,具有较强的定位效果,避免内模轴转晃动而碰擦浇筑产品内壁,影响质量。挑杠一端设置为进入端,另一端设置为固定端,进入端上设置有锥形头11,固定端设置在移动车架内,锥形头能够使得挑杠顺利进入内模,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降低操作难度。而上压横梁和下支撑横梁之间沿水平方向上设置有间隔空间,下支撑横梁设置在上压横梁与挑杠进入内膜一端的端部之间,两者保持一定距离后使得挑杠具有较强的受力能力,挑杠与下支撑横梁形成杠杆结构,而上压横梁则将挑杠一端压制,即杠杆一端位置固定,当挑杠一端挑起内模时,上压横梁有效的压制着挑杠撬动的重量保持平衡,实现稳定取出的效果,上述间隔空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平衡轮设置在上压横梁下方的移动车架上,由于杠杆结构,因此平衡轮设置在向上翘动一端,保持移动车架的平衡,即使挑杠上增重,也不会倾倒。升降机构通过齿轮箱与升降电机15连接,两个升降机构均通过升降电机单向转动同步带动,升降机构包括正牙丝杆传动组件13和反牙丝杆传动组件14,正牙丝杆传动组件和反牙丝杆传动组件分别设置在上压横梁两侧以及下支撑横梁两侧,正牙丝杆传动组件和反牙丝杆传动组件通过一根传动轴传动,因此当传动轴转动时,即能够实现上压横梁或下支撑横梁的升降,采用电机数量为1,便于实施,降低成本。滑轮与移动电机16连接,实现自动操作移动。上述的两个升降机构也可以合并为一个。滑轮设置在轨道表面,轨道侧面设置有凹槽17,平衡轮设置在凹槽内,此处当轨道数量为1时,轨道两侧面都设置凹槽,当轨道数量为2时,则可以单边侧面设置一个凹槽,通过上述设计,即可实现移动和防倾倒的效果,成本低,稳定性好,并且结构简单,便于组装使用。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拆模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车架,所述移动车架底部设置有轨道,所述移动车架上设置有上压横梁和下支撑横梁,所述上压横梁以及下支撑横梁的两端均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上压横梁和下支撑横梁同步上下移动,所述上压横梁和下支撑横梁之间设置有滑动平台,所述滑动平台上设置有挑杠,所述移动车架底部与轨道之间设置有传动滑轮和平衡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拆模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车架,所述移动车架底部设置有轨道,所述移动车架上设置有上压横梁和下支撑横梁,所述上压横梁以及下支撑横梁的两端均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上压横梁和下支撑横梁同步上下移动,所述上压横梁和下支撑横梁之间设置有滑动平台,所述滑动平台上设置有挑杠,所述移动车架底部与轨道之间设置有传动滑轮和平衡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拆模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通过齿轮箱与升降电机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正牙丝杆传动组件和反牙丝杆传动组件,所述正牙丝杆传动组件和反牙丝杆传动组件分别设置在上压横梁两端以及下支撑横梁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柏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千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