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外窗窗台及吊面坡度施工工具,涉及建筑工具技术领域,主要结构包括第一竖杆、第一横杆、第一斜杆、第二斜杆和轨道,通过将轨道的两端支撑于窗台两侧的墙壁上,使第一竖杆能够沿轨道水平滑动,通过改变第一斜杆与第二斜杆之间的套接深度,改变第一竖杆与第一横杆之间的角度,从而使第一横杆保持所需要的倾斜度以确定坡度基准。轨道采用伸缩杆,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窗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外窗窗台及吊面坡度施工工具,仅需要改变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上相配合的定位孔,即可调整第一横杆的坡度,使用方便快捷,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窗窗台及吊面坡度施工工具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外窗窗台及吊面坡度施工工具。
技术介绍
建筑外窗台和窗户吊面要有一定的外倾坡度,以利于窗台的排水及吊面的滴水,防止窗台积水及吊面雨水返流造成外窗渗漏。目前建筑施工中,上述部位的坡度控制方法是:依据窗框边缘的标高,用水平尺找出水平线,用尺量确定端部坡度,然后固定尺杆抹灰找坡。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以窗台为例):第一步,将水平尺下缘与窗框的下缘对齐,调整至水平状态;第二步,将尺杆用工具固定在拟抹灰的阳角外侧,然后用盒尺依据调整好的水平尺端部向下测量出需要的坡度高差,反复测量调整尺杆的上下位置到最准确的坡度位置;第三步,依据调整好的坡度进行抹灰作业,抹灰作业完成后拆除尺杆。现有的操作方式主要依靠工人凭借手工反复测量确定窗台内外两侧的标高来调整所需坡度。操作过程中水平尺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难以保证精确的水平,导致尺杆安装不准确,操作用时长、工效低。本案中的吊面是指向下的水平面,尤其是指窗洞口四个侧面中的顶面。本案中的尺杆是指阳角抹灰时,控制抹灰尺寸及直线度的直尺状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外窗窗台及吊面坡度施工工具,在调整尺杆的过程中提供固定的坡度基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外窗窗台及吊面坡度施工工具,包括第一竖杆、第一横杆、第一斜杆、第二斜杆和轨道;所述第一竖杆的低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活动铰接,所述第一斜杆的高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高端活动铰接,所述第二斜杆的低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另一端活动铰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低端与所述第二斜杆的高端相套接,所述第一竖杆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轨道穿过所述贯穿孔;所述第一斜杆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斜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可选的,所述第一横杆底部设置有一平板。可选的,所述平板为一铁板。可选的,所述第一竖杆的低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上设置有一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一竖杆活动铰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二连接片上设置有一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孔与所述第二铰接孔配合连接将所述第一竖杆和所述第一横杆活动铰接在一起。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均为多个,通过不同的所述第一定位孔与不同的所述第二定位孔相匹配,使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一竖杆保持指定的角度。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孔仅有一个,所述第二定位孔为多个,通过第一定位孔与不同的第二定位孔相匹配,使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一竖杆保持指定的角度。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孔为多个,所述第二定位孔仅有一个,通过第二定位孔与不同的第一定位孔相匹配,使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一竖杆保持指定的角度。可选的,所述第一竖杆上设置有多个所述贯穿孔,每个所述贯穿孔内均穿设一个所述轨道。可选的,所述轨道为伸缩杆。可选的,所述轨道两端均设置有一固定板。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中的外窗窗台及吊面坡度施工工具主要结构包括第一竖杆、第一横杆、第一斜杆、第二斜杆和轨道,通过将轨道的两端支撑于窗台两侧的墙壁上,使第一竖杆能够沿轨道水平滑动,通过改变第一斜杆与第二斜杆之间的套接深度,改变第一竖杆与第一横杆之间的角度,从而使第一横杆保持所需要的倾斜度以确定坡度基准。轨道采用伸缩杆,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窗户。本技术中的外窗窗台及吊面坡度施工工具,仅需要改变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上相配合的定位孔,即可调整第一横杆的坡度,使用方便快捷,操作简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外窗窗台及吊面坡度施工工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窗窗台及吊面坡度施工工具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外窗窗台及吊面坡度施工工具的主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外窗窗台及吊面坡度施工工具中第一竖杆和第一横杆的侧向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外窗窗台及吊面坡度施工工具中第一竖杆和第一横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外窗窗台及吊面坡度施工工具中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端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外窗窗台及吊面坡度施工工具中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端部的侧向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外窗窗台及吊面坡度施工工具中轨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竖杆;2、第一横杆;3、第二斜杆;4、第一斜杆;5、轨道;6、窗台两侧的墙体;7、固定板;8、窗台;9、平板;11、贯穿孔;12、第一连接片;21、第二连接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外窗窗台及吊面坡度施工工具,包括第一竖杆1、第一横杆2、第一斜杆4、第二斜杆3和轨道5;所述第一竖杆1的低端与所述第一横杆2的一端活动铰接,所述第一斜杆4的高端与所述第一竖杆1的高端活动铰接,所述第二斜杆3的低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另一端活动铰接,所述第一斜杆4的低端与所述第二斜杆3的高端相套接,所述第一竖杆1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孔11,所述轨道5穿过所述贯穿孔11;所述第一斜杆4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斜杆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于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所述第一横杆2底部设置有一铁板。所述第一竖杆1的低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片12,所述第一连接片12上设置有一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一横杆2与所述第一竖杆1活动铰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片21,所述第二连接片21上设置有一第二铰接孔,将所述第一铰接孔与所述第二铰接孔对齐后插入一销轴,将所述第一竖杆1和所述第一横杆2活动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均为多个,通过不同的所述第一定位孔与不同的所述第二定位孔相匹配,使所述第一横杆2与所述第一竖杆1保持指定的角度,例如,当第一个第一定位孔与第一个第二定位孔对齐时,第一竖杆1与第一横杆2相互垂直,当第二个第一定位孔与第二个第二定位孔对齐时,第一竖杆1与第一横杆2之间的夹角为92度,在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对齐后,可以在该组定位孔内插入一销轴,以使第一竖杆1与第一横杆2之间的夹角保持固定,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在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方便通过打标的方式标注出某一定位孔所对应的角度,以方便使用者根据需求调整第一竖杆1与第一横杆2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一竖杆1上设置有两个所述贯穿孔11,每个所述贯穿孔11内均穿设一个所述轨道5。所述轨道5采用伸缩杆,以适应不同的窗户的宽度,伸缩杆由两根管套接在一起,在套接的部位设置有一螺母,拧紧该螺母能够将连根管锁紧,使伸缩管的长度保持不变,拧松该螺母后,能够改变两根管的套接深度,从而改变伸缩管的总长度。所述轨道5两端均设置有一固定板7,减少伸缩杆端部的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窗窗台及吊面坡度施工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竖杆、第一横杆、第一斜杆、第二斜杆和轨道;所述第一竖杆的低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活动铰接,所述第一斜杆的高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高端活动铰接,所述第二斜杆的低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另一端活动铰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低端与所述第二斜杆的高端相套接,所述第一竖杆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轨道穿过所述贯穿孔;所述第一斜杆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斜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窗窗台及吊面坡度施工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竖杆、第一横杆、第一斜杆、第二斜杆和轨道;所述第一竖杆的低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一端活动铰接,所述第一斜杆的高端与所述第一竖杆的高端活动铰接,所述第二斜杆的低端与所述第一横杆的另一端活动铰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低端与所述第二斜杆的高端相套接,所述第一竖杆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轨道穿过所述贯穿孔;所述第一斜杆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斜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窗窗台及吊面坡度施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底部设置有一平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窗窗台及吊面坡度施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为一铁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窗窗台及吊面坡度施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杆的低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上设置有一第一铰接孔,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一竖杆活动铰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二连接片上设置有一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孔与所述第二铰接孔配合连接将所述第一竖杆和所述第一横杆活动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文山,孙华立,曹立志,魏丽,曹冉冉,郝丽英,邵晓颖,吴芸,邵华永,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恒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