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舍外发酵槽式翻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3990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舍外发酵槽式翻抛机,包括发酵槽体,所述发酵槽体内部上方设有倒三角形的履带式翻抛刀,所述履带式翻抛刀经电动机构驱动进行旋转传动,所述履带式翻抛刀经行走机构驱动进行前后滑移运动。该舍外发酵槽式翻抛机的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舍外发酵槽式翻抛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舍外发酵槽式翻抛机。
技术介绍
现在全国的大小养殖舍普遍增多,但是随之而来的养殖粪污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污粪中不仅含有对于人体有害的气体,更有破坏环境的元素。所以养殖污粪的处理也逐渐提上日程。现如今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能有效处理污粪,使其转化成有利于植物生长优质有机肥。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为了更有效的发酵,需要对物料进行翻抛、深松作业,使物料能够保持最佳透气性,有效调节物料中的含氧量,使得物料发酵更快速、彻底。但现有的翻抛机结构复杂,翻抛区域固定不可调,使翻抛效率低,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舍外发酵槽式翻抛机,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便捷高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舍外发酵槽式翻抛机,包括发酵槽体,所述发酵槽体内部上方设有倒三角形的履带式翻抛刀,所述履带式翻抛刀经电动机构驱动进行旋转传动,所述履带式翻抛刀经行走机构驱动进行前后滑移运动。优选的,所述发酵槽体的敞口朝上,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在沿履带式翻抛刀前进方向的两侧均设有行走轮,所述发酵槽体的敞口两侧顶部均设有轨道,所述行走轮与轨道滚动配合。优选的,所述机架上固连有敞口朝下的罩体,所述履带式翻抛刀位于罩体内部,所述履带式翻抛刀包括安装在罩体上的两第一链轮、两第二链轮、两第三链轮,两第一链轮与两第二链轮等高,两第三链轮位于两第一链轮与两第二链轮中下方,位于同侧的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之间均啮合缠绕有链条,两相邻链条的链节之间经芯轴相互连接,两相邻链条之间的芯轴上均固设有刀座平板,所述刀座平板沿轴向均布有若干把旋耕刀,相邻刀座平板之间的旋耕刀均交错设置。优选的,两第一链轮安装在第一转轴上,两第二链轮安装在第二转轴上,两第三链轮安装在第三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均设有第一从动链轮,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均设有第二从动链轮,所述罩体顶部表面设有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第一减速器,所述第二电机连接第二减速器,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出链轮经链条与一侧的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出链轮经链条与另一侧的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行走轮由两前轮与两后轮组成,两前轮之间、两后轮之间均设有轮轴,所述机架上设有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上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连接第三减速器,所述第三减速器的输出链轮经链条与前轮轮轴中部的中间链轮传动连接,前轮轮轴与后轮轮轴的两端均设有轮轴链轮,同侧的轮轴链轮之间经链条传动连接。优选的,一同侧的前轮与后轮外端面上同轴固设有外径大于轮径的单边凸缘,另一同侧的前轮与后轮内外端面上同轴固设有外径大于轮径的双边凸缘,单边凸缘位于轨道外侧,双边凸缘位于轨道的内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舍外发酵槽式翻抛机的结构简单,倒三角形的履带式翻抛刀结构更稳定,翻抛过程中能够经行走机构驱动进行前后滑移运动,以改变翻抛位置,边翻抛边移动,效率高,效果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4为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的C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1的D局部放大图。图7为链条、芯轴、刀座平板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7所示,一种舍外发酵槽式翻抛机,包括发酵槽体1,所述发酵槽体内部上方设有倒三角形的履带式翻抛刀2,所述履带式翻抛刀经电动机构驱动进行旋转传动,所述履带式翻抛刀经行走机构驱动进行前后滑移运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发酵槽体的敞口朝上,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机架3,所述机架在沿履带式翻抛刀前进方向的两侧均设有行走轮,所述发酵槽体的敞口两侧顶部均设有轨道4,所述行走轮与轨道滚动配合。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固连有敞口朝下的罩体5,所述履带式翻抛刀位于罩体内部,所述履带式翻抛刀包括安装在罩体上的两第一链轮6、两第二链轮7、两第三链轮8,两第一链轮与两第二链轮等高,两第三链轮位于两第一链轮与两第二链轮中下方,位于同侧的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之间均啮合缠绕有链条9,两相邻链条的链节之间经芯轴10相互连接,两相邻链条之间的芯轴上均固设有刀座平板11,所述刀座平板沿轴向均布有若干把旋耕刀12,相邻刀座平板之间的旋耕刀均交错设置,提高翻抛效率,防止漏翻。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两第一链轮安装在第一转轴13上,两第二链轮安装在第二转轴14上,两第三链轮安装在第三转轴15上,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均设有第一从动链轮16,所述第二转轴两端均设有第二从动链轮17,所述罩体顶部表面设有第一电机18与第二电机19,所述第一电机连接第一减速器20,所述第二电机连接第二减速器21,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出链轮22经链条与一侧的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出链轮经链条与另一侧的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传动连接;开始工作时需要将物料堆成条垛或者堆置于发酵槽体内,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能够同时带动两第一链轮6、两第二链轮7传动,从而带动整个履带式翻抛刀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传动,履带式翻抛刀对发酵槽体内物料进行混合、破碎,同时物料被旋耕刀向后上方或前上方翻抛并松散堆置,罩体的后端与前端能够作为挡板,阻挡向后上方或前上方翻抛的物料,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采用11kw三相异步交流电机,翻抛机通过微生物发酵槽体将污粪和秸秆等作为物料通过好氧型微生物发酵变成可供作物生长的有机肥。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行走轮由两前轮23与两后轮24组成,两前轮之间、两后轮之间均设有轮轴25,所述机架上设有安装平台26,所述安装平台上设有第三电机27,所述第三电机连接第三减速器28,所述第三减速器的输出链轮经链条与前轮轮轴中部的中间链轮29传动连接,前轮轮轴与后轮轮轴的两端均设有轮轴链轮30,同侧的轮轴链轮之间经链条传动连接;第三电机带动前轮旋转,前轮再带动后轮旋转,第三电机采用3kw的三相异步交流电机,在翻抛过程中同时带动履带式翻抛刀前后移动,完成整个机架和履带式翻抛刀的前行和回程翻抛。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一同侧的前轮与后轮外端面上同轴固设有外径大于轮径的单边凸缘31,另一同侧的前轮与后轮内外端面上同轴固设有外径大于轮径的双边凸缘32,单边凸缘位于轨道外侧,双边凸缘位于轨道的内外侧,防止轮子脱轨。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舍外发酵槽式翻抛机。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舍外发酵槽式翻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槽体,所述发酵槽体内部上方设有倒三角形的履带式翻抛刀,所述履带式翻抛刀经电动机构驱动进行旋转传动,所述履带式翻抛刀经行走机构驱动进行前后滑移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舍外发酵槽式翻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槽体,所述发酵槽体内部上方设有倒三角形的履带式翻抛刀,所述履带式翻抛刀经电动机构驱动进行旋转传动,所述履带式翻抛刀经行走机构驱动进行前后滑移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舍外发酵槽式翻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槽体的敞口朝上,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在沿履带式翻抛刀前进方向的两侧均设有行走轮,所述发酵槽体的敞口两侧顶部均设有轨道,所述行走轮与轨道滚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舍外发酵槽式翻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固连有敞口朝下的罩体,所述履带式翻抛刀位于罩体内部,所述履带式翻抛刀包括安装在罩体上的两第一链轮、两第二链轮、两第三链轮,两第一链轮与两第二链轮等高,两第三链轮位于两第一链轮与两第二链轮中下方,位于同侧的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之间均啮合缠绕有链条,两相邻链条的链节之间经芯轴相互连接,两相邻链条之间的芯轴上均固设有刀座平板,所述刀座平板沿轴向均布有若干把旋耕刀,相邻刀座平板之间的旋耕刀均交错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舍外发酵槽式翻抛机,其特征在于:两第一链轮安装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曹亚磊王禹何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