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红梅专利>正文

防腐防脱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3172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石油开发领域机械采油用的防腐防脱器,它由外壁设有通孔(2)的椭圆形主体(1)和在其内部孔腔中轴向放置的一个由活性金属锌或铝制成的芯体(3)两部分构成,主体两端是抽油杆母扣(4),其特征是主体(1)壁上设有通孔(3),内部的孔腔中轴向放置有活性金属芯体(2)。(*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石油开发领域机械采油用的防腐防脱器
技术介绍
因为原油中含有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水解后对油管和抽油杆产生的腐蚀特别严重。目前,油井防腐主要采用双向保护抽油杆接箍技术,双向保护抽油杆接箍是在抽油杆接箍外部镀一层高强度的35CrMo合金,主要用来降低油管和抽油杆之间的磨损,但是这一技术不能解决硫化氢水解后的腐蚀和抽油杆的脱扣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油井中油管和抽油杆腐蚀及抽油杆脱扣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腐防脱器,该防腐防脱器是继承了双向保护抽油杆接箍镀35CrMo合金的抗磨工艺,并加设了能降低化学腐蚀的活性金属保护极,为防止抽油杆脱扣问题还改进了主体外型。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椭圆形主体,主体两端设置有抽油杆母扣,主体壳壁上设有内外连通的通孔,在主体内部的孔腔内轴向设置有用活性金属锌或铝制成的芯体。采用椭圆型主体外壳能起到防旋转的作用,因为椭圆体比圆体稳定而不易转动;设置的芯体具有防腐功能,因为芯体是由金属锌或铝制成的,在通孔的连通下能构成原电池起到阳极保护的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有防止油管和抽油杆被硫化氢水解后腐蚀和抽油杆脱扣的双重有益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是防腐防脱器的纵剖面构造图。附图中1.主体,2.芯体,3.通孔,4.抽油杆母扣。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主体(1)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相同的抽油杆母扣(4),在壳壁上设有通孔(3),通孔(3)是一个或多个圆形或长条形内外连通的孔。主体(1)中心孔腔内设有由金属锌或铝制成的圆柱状芯体(2),芯体(2)的直径小于主体内部圆孔的直径,长小于上下两端抽油杆母扣之间的长度。防腐防脱器是与抽油杆配合使用的,在下完了深井抽油泵和油管后,再下抽油杆和防腐防脱器。将芯体(2)放置到主体(1)中心孔腔内,用防腐防脱器主体下端抽油杆母扣(4)连接在已下入的抽油杆上端公扣上,然后再用主体(1)上端抽油杆母扣连接在再下入的抽油杆下端公扣上,连续的将防腐防脱器随抽油杆下到设计的深度。权利要求1.一种石油开发领域机械采油用的防腐防脱器,它由外壁设有通孔(2)的椭圆形主体(1)和在其内部孔腔中轴向放置的一个由活性金属锌或铝制成的芯体(3)两部分构成,主体两端是抽油杆母扣(4),其特征是主体(1)壁上设有通孔(3),内部的孔腔中轴向放置有活性金属芯体(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防脱器,其特征是主体外壁通孔(3)形状为圆形或长条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是石油开发领域机械采油用的防腐防脱器。它由外壁上设有通孔(2)的椭圆形主体(1)和在其内部孔腔中轴向放置的芯体(3)两部分构成。用它来替换抽油杆接箍使用,能够解决防止抽油杆脱扣和油管与抽油杆被水解后硫化氢腐蚀的问题。文档编号C23F15/00GK2784572SQ20032010707公开日2006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30日专利技术者胡红梅 申请人:胡红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胡红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