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能汇控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290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智能汇控柜,其结构包括顶板、连接管、机体、门、底座,顶板的底端与机体的顶端相焊接,连接管嵌入安装在机体的左端,门与机体铰链连接,底座的顶端与机体的底端相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驱动机构带动电连接模块进行发电,对设备电元件产生的电弧进行引导吸附,有效了防止了设备在电压不稳的时候,产生电弧,对电器元件造成损坏,同时通过解锁机构能够对电器元件进行便捷固定,使工作人员在进行维修检查的时候更加方便,无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对电器元件进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智能汇控柜
本专利技术涉及汇控柜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新型智能汇控柜。
技术介绍
新型智能汇控柜使集检测、控制、通信为一体的电力柜,其使用便捷,能够对电器设施进行良好的控制,但是现有设备在长期使用下,设备内部的电器元件之间由于线路相连接,在电压不稳的情况易产生电火花,极易对电器元件造成损害,同时在进行使用的时候,由于汇控柜作为重要的控制电箱,需要经常进行维修保护,当时现有设备电器元件往往采用嵌入锁死的方式安装在柜子内部,导致工作人员在对部分电器元件进行更换的时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其进行拆卸,并且易使更换的螺丝在反复使用下,造成松动,影响电器元件安装的牢固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新型智能汇控柜,其结构包括顶板、连接管、机体、门、底座,所述顶板的底端与机体的顶端相焊接,所述连接管嵌入安装在机体的左端,所述门与机体铰链连接,所述底座的顶端与机体的底端相焊接,所述门位于底座的正上方,所述机体包括安置组件、引弧机构、驱动机构、电连接模块、插座组件、装夹组件、外壳,所述安置组件位于插座组件的正上方,所述引弧机构的底端与电连接模块的顶端相焊接,所述驱动机构水平嵌入在连接模块底部的左端,并且二者活动连接,所述装夹组件嵌入安装在外壳的左右两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安置组件包括嵌入框架、隔板、卡块、放置槽、放置板,所述隔板的底端与放置板的顶端相焊接,所述卡块的底端与放置槽的顶端相焊接,所述放置板设于放置槽上,并且二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隔板设于嵌入框架的中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引弧机构包括引弧连接块、绕阻、引弧杆、弧杆牵引块,所述引弧连接块的底端与引弧杆的顶端相焊接,所述绕阻环绕安装在引弧杆上,并且二者相贴合,所述引弧杆的顶端与弧杆牵引块的顶端相焊接,所述弧杆牵引块位于绕阻的正下方。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转动块、转动衔接杆、水平阀块、阀块连接杆、摩擦块、电机支撑架、支撑底座、电机,所述电机转动块嵌入安装在电机的中部,并且二者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衔接杆的左端嵌入安装在电机转动块的外圈上,并且二者铰链连接,所述水平阀块的右端与阀块连接杆的左端相焊接,所述摩擦块设于阀块连接杆的右端,并且二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电机支撑架的顶端与电机的底端相焊接,所述电机支撑架的底端设于支撑底座的顶端上,并且二者为一体化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电连接模块包括导线、电磁场模块、输电模块、发电模块、绝缘块,所述导线的底端设于电磁场模块的顶端上,并且二者相焊接,所述电磁场模块位于输电模块的正上方,并且二者电连接,所述发电模块的顶端设有绝缘块,并且二者相焊接,所述绝缘块的顶端设于电磁场模块的底端上,并且二者相焊接,所述绝缘块位于导线的正下方。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插座组件包括连接杆、连接插座、衔接模块、接电组件,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与连接插座的顶端相焊接,所述连接插座的底端与衔接模块的顶端相焊接,所述衔接模块设于接电组件上,并且二者为一体化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装夹组件包括按压机构、解锁机构,按压机构的右端设有解锁机构并且二者活动连接,所述包括按压块、滑套、双向齿杆、转动轮轴、配合转动轮,所述按压块的右端与双向齿杆的左端相焊接,所述双向齿杆水平嵌入在滑套的中部,并且二者活动连接,所述按压块位于滑套的左方,并且二者活动触碰,所述双向齿杆的上下两端设有配合转动轮的外圈,并且二者相啮合,所述转动轮轴设于配合转动轮上,并且二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轮轴位于双向齿杆的上下两方,所述配合转动轮的上下两端设有解锁机构,并且二者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解锁机构包括缓冲触头、触头连接杆、嵌入槽、滑套、缓冲连接杆、水平弹簧、嵌入槽连接块,所述缓冲触头的左端设有触头连接杆的右端,并且二者相焊接,所述触头连接杆的左端水平嵌入在嵌入槽的右端中部,所述滑套环绕安装在缓冲连接杆上,并且二者活动连接,所述水平弹簧环绕安装在缓冲连接杆上,并且二者很活动连接,所述水平弹簧设于滑套上,并且二者相焊接,所述水平弹簧位于缓冲触头左方,所述嵌入槽连接块的左端与缓冲连接杆的右端相焊接,所述缓冲连接杆位于缓冲触头的左方,所述缓冲连接杆靠近中间的一端与配合转动轮的上下两端活动连接。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新型智能汇控柜,在进行使用设备的时候,通过打开门进行接线使用,在拆卸电器元件的时候,可以通过按压装夹结构上的按压块使其推动双向齿杆进行移动,从而使其带动配合转动轮进行转动,让配合转动轮带动缓冲连接杆进行移动,从而使缓冲触头解除对电器元件限制,从而使电器元件可以从安置组件的嵌入框架的放置槽上取出来进行检测维修,在使用设备的时候,通过电机发动,带动电机转动块进行转动,使其上的转动衔接杆环绕着电机转动块转动,让水平阀块进行左右的往复运动,带动阀块连接杆上的摩擦块在发电模块上进行左右的往复运动,从而使发电模块为电磁场模块进行供电,让其产生电磁,对电器元件产生的电弧进行引导,经由引弧杆的牵引,来到电磁场模块上。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驱动机构带动电连接模块进行发电,对设备电元件产生的电弧进行引导吸附,有效了防止了设备在电压不稳的时候,产生电弧,对电器元件造成损坏,同时通过解锁机构能够对电器元件进行便捷固定,使工作人员在进行维修检查的时候更加方便,无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对电器元件进行拆卸。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新型智能汇控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机体运行前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机体运行后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装夹组件运行后的详细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驱动机构运行后的详细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顶板-1、连接管-2、机体-3、门-4、底座-5、安置组件-31、引弧机构-32、驱动机构-33、电连接模块-34、插座组件-35、装夹组件-36、外壳-37、嵌入框架-311、隔板-312、卡块-313、放置槽-314、放置板-315、引弧连接块-321、绕阻-322、引弧杆-323、弧杆牵引块-324、电机转动块-331、转动衔接杆-332、水平阀块-333、阀块连接杆-334、摩擦块-335、电机支撑架-336、支撑底座-337、电机-338、导线-341、电磁场模块-342、输电模块-343、发电模块-344、绝缘块-345、连接杆-351、连接插座-352衔接模块-353、接电组件-354、按压机构-361、解锁机构-362、按压块-3611、滑套-3612、双向齿杆-3613、转动轮轴-3614、配合转动轮-3615、缓冲触头-3621、触头连接杆-3622、嵌入槽-3623、滑套-3624、缓冲连接杆-3625、水平弹簧-3626、嵌入槽连接块-362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新型智能汇控柜,其结构包括顶板1、连接管2、机体3、门4、底座5,所述顶板1的底端与机体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智能汇控柜,其结构包括顶板(1)、连接管(2)、机体(3)、门(4)、底座(5),所述顶板(1)的底端与机体(3)的顶端相焊接,所述连接管(2)嵌入安装在机体(3)的左端,所述门(4)与机体(3)铰链连接,所述底座(5)的顶端与机体(3)的底端相焊接,所述门(4)位于底座(5)的正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3)包括安置组件(31)、引弧机构(32)、驱动机构(33)、电连接模块(34)、插座组件(35)、装夹组件(36)、外壳(37),所述安置组件(31)位于插座组件(35)的正上方,所述引弧机构(32)的底端与电连接模块(34)的顶端相焊接,所述驱动机构(33)水平嵌入在连接模块(34)底部的左端,并且二者活动连接,所述装夹组件(36)嵌入安装在外壳(37)的左右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智能汇控柜,其结构包括顶板(1)、连接管(2)、机体(3)、门(4)、底座(5),所述顶板(1)的底端与机体(3)的顶端相焊接,所述连接管(2)嵌入安装在机体(3)的左端,所述门(4)与机体(3)铰链连接,所述底座(5)的顶端与机体(3)的底端相焊接,所述门(4)位于底座(5)的正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3)包括安置组件(31)、引弧机构(32)、驱动机构(33)、电连接模块(34)、插座组件(35)、装夹组件(36)、外壳(37),所述安置组件(31)位于插座组件(35)的正上方,所述引弧机构(32)的底端与电连接模块(34)的顶端相焊接,所述驱动机构(33)水平嵌入在连接模块(34)底部的左端,并且二者活动连接,所述装夹组件(36)嵌入安装在外壳(37)的左右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汇控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组件(31)包括嵌入框架(311)、隔板(312)、卡块(313)、放置槽(314)、放置板(315),所述隔板(312)的底端与放置板(315)的顶端相焊接,所述卡块(313)的底端与放置槽(314)的顶端相焊接,所述放置板(315)设于放置槽(314)上,并且二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隔板(312)设于嵌入框架(311)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汇控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机构(32)包括引弧连接块(321)、绕阻(322)、引弧杆(323)、弧杆牵引块(324),所述引弧连接块(321)的底端与引弧杆(323)的顶端相焊接,所述绕阻(322)环绕安装在引弧杆(323)上,并且二者相贴合,所述引弧杆(323)的顶端与弧杆牵引块(324)的顶端相焊接,所述弧杆牵引块(324)位于绕阻(322)的正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汇控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3)包括电机转动块(331)、转动衔接杆(332)、水平阀块(333)、阀块连接杆(334)、摩擦块(335)、电机支撑架(336)、支撑底座(337)、电机(338),所述电机转动块(331)嵌入安装在电机(338)的中部,并且二者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衔接杆(332)的左端嵌入安装在电机转动块(331)的外圈上,并且二者铰链连接,所述水平阀块(333)的右端与阀块连接杆(334)的左端相焊接,所述摩擦块(335)设于阀块连接杆(334)的右端,并且二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电机支撑架(336)的顶端与电机(338)的底端相焊接,所述电机支撑架(336)的底端设于支撑底座(337)的顶端上,并且二者为一体化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汇控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模块(34)包括导线(341)、电磁场模块(342)、输电模块(343)、发电模块(344)、绝缘块(345),所述导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启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简锐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