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蓄电池熔接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241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车蓄电池熔接工具,其包括:碳弧气刨碳棒紧固螺栓(1)、铜芯(2)、碳弧气刨碳棒(3)、电缆线压片(4)和绝缘把手(6);碳弧气刨碳棒(3)沿所述铜芯(2)的径向穿过所述铜芯(2),并采用碳弧气刨碳棒紧固螺栓(1)沿铜芯(2)轴向顶紧;采用电缆线压片(4)压紧电缆线触片,并使电缆线触片与所述铜芯(2)贴合;并在铜芯(2)外部套接绝缘把手(6),且碳弧气刨碳棒(3)留在绝缘把手(6)外部。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单组蓄电池故障时,采取相邻蓄电池取电,随取随用,从而能够及时更换单组蓄电池、修复连接铅板和蓄电池连接柱头,真正达到现场问题,现场解决,确保后勤保障的最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车蓄电池熔接工具
本技术涉及地铁隧道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机车蓄电池熔接工具。
技术介绍
在盾构工法施工中,随着隧道的掘进,出现的坡度、弯度会增加蓄电池机车扭矩。随着机车扭矩的增大,机车蓄电池的输出电流也会迅速增大,进而容易导致蓄电池过载现象发生。一般机车蓄电池由多组小电瓶串联组成,对于蓄电池中的单块电池,更容易出现短接情况发生,如果不及时更换,则更容易致使整个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缩短,出现高故障率。根据现场施工要求,对于蓄电池机车的使用需求逐年增大,同样对机车蓄电池的要求也是逐步增大,蓄电池的故障率也在呈现上升的趋势。成本逐年增大,给企业造成很大的财政负担,以往蓄电池故障只能被动的等待厂家工作人员来维修或更换,这样不仅会增加各方面的开支,而且更换或维修的时间也不确定,从而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机车蓄电池熔接工具,通过其能够快速地完成机车蓄电池的维修与保养,不仅能够节约机车维修成本,更有效的保证施工进度。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机车蓄电池熔接工具,其包括:碳弧气刨碳棒紧固螺栓、铜芯、碳弧气刨碳棒、电缆线压片、绝缘把手;所述碳弧气刨碳棒沿所述铜芯的径向穿过所述铜芯,并采用所述碳弧气刨碳棒紧固螺栓沿所述铜芯轴向顶紧;采用所述电缆线压片压紧电缆线触片,并使所述电缆线触片与所述铜芯贴合;并在所述铜芯外部套接所述绝缘把手,且所述碳弧气刨碳棒留在所述绝缘把手外部。更优选地,所述铜芯包括圆柱部分和铣有平面的部分;在所述铜芯的圆柱部分,沿所述铜芯径向开有碳弧气刨碳棒预留孔位,所述碳弧气刨碳棒从所述碳弧气刨碳棒预留孔位中穿过;在所述铜芯铣有平面的部分,开有电缆线压紧预留孔位,并在所述电缆线压紧预留孔位处,用顶丝旋紧使电缆线触片与铜芯的平面贴合。更优选地,所述碳弧气刨碳棒与所述碳弧气刨碳棒预留孔位之间的配合采用过盈配合。更优选地,所述绝缘把手开有线缆出口,与所述电缆线触片相连的电缆线从所述绝缘把手的线缆出口引出。更优选地,所述碳弧气刨碳棒紧固螺栓采用耐高温的高强螺栓。更优选地,所述铜芯采用纯铜镀锡铜管或铜棒。更优选地,所述绝缘把手采用高组分绝缘把手。由上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本技术的蓄电池熔接工具,在单组蓄电池故障时,能够及时更换单组蓄电池、修复连接铅板和蓄电池连接柱头;本蓄电池熔接工具采用先进的熔接技术,采取相邻蓄电池取电,做到随取随用,真正达到现场问题,现场解决,确保后勤保障的最高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技术中的铜芯的主视图;图2-2为图2-1中的A-A视图。附图中:碳弧气刨碳棒紧固螺栓1、铜芯2、碳弧气刨碳棒3、电缆线压片4、顶丝5、绝缘把手6;螺孔21、碳弧气刨碳棒预留孔位22、电缆线压紧预留孔位2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文件中的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方位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建立的。附图不同,则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故不能以此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定。本技术中,属于“安装”、“相连”、“相接”、“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也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器件内部的联通,也可以是两个元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本技术提供一种机车蓄电池熔接工具,其结构如图1、图2-1和图2-2所示,包括:碳弧气刨碳棒紧固螺栓1、铜芯2、碳弧气刨碳棒3、电缆线压片4、顶丝5和绝缘把手6。碳弧气刨碳棒3沿所述铜芯2的径向穿过所述铜芯2,并采用碳弧气刨碳棒紧固螺栓1沿铜芯2轴向顶紧;采用电缆线压片4压紧电缆线触片,并用顶丝5旋紧使电缆线触片与铜芯2贴合;并在所述铜芯2外部套接绝缘把手6,且碳弧气刨碳棒3留在绝缘把手6外部。机车蓄电池熔接工具中的各个零部件的结构和功能具体如下:铜芯2包括圆柱部分和铣有平面的部分;在铜芯2的圆柱部分,沿铜芯2径向开有碳弧气刨碳棒预留孔位22以穿入碳弧气刨碳棒3,自铜芯2一侧端头开始,沿铜芯2轴向设有螺孔21,并采用碳弧气刨碳棒紧固螺栓1沿铜芯2轴向顶紧该碳弧气刨碳棒3;在铜芯2铣有平面的部分,开有电缆线压紧预留孔位23,并在电缆线压紧预留孔位23处,采用电缆线压片4压紧电缆线触片,并用顶丝5旋紧使电缆线触片与铜芯2的平面贴合;铜芯2外部套接有绝缘把手6,且碳弧气刨碳棒3留在绝缘把手6外部。绝缘把手6的尾端开有线缆出口,与电缆线触片相连的电缆线从绝缘把手6的线缆出口引出。上述碳弧气刨碳棒紧固螺栓1采用耐高温的高强螺栓。为了使得碳弧气刨碳棒3与铜芯2的接触面积尽可能大,碳弧气刨碳棒3与碳弧气刨碳棒预留孔位22之间的配合采用过盈配合。上述铜芯2采用纯铜镀锡铜管或铜棒。上述电缆线压紧预留孔位23,可以采用直径10mm的螺孔,用于与顶丝配合5压接电缆线压片4。上述绝缘把手6采用高组分绝缘把手。上述碳弧气刨碳棒2须符合国家标准增加安全性,可以采用规格为8*355mm、型号B508的碳弧气刨碳棒。使用时,通过电能转换成热能起到融化铅块的目的,采用特殊的手法进行焊接,达到修复的目的。鉴于需要更换的单组蓄电池能从厂家直接发。待单组蓄电池到位后,可以利用本技术对其更换,具体情况如下:步骤S1,蓄电池到位后,用直径22的钻头把旧蓄电池的接线柱与连接板钻透,达到分离的效果;步骤S2,用丁字扳手把旧蓄电池提起,放在一边(防止蓄电池内液体溅出损伤身体);步骤S3,再用丁字扳手把新的单组蓄电池放进旧蓄电池的孔位,放稳,放平,把周围的绝缘隔离板摆正放好,确保蓄电池稳定、牢固;步骤S4,把钻透的用于与接线柱连接的连接板平稳的放上,确保电瓶连接柱与连接板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导电性能越好;步骤S5,取本蓄电池熔接工具安装上碳弧气刨碳棒,将从尾端引出的电缆线连接到相邻蓄电池的柱头位置,电压控制在6V范围内;并固定牢固;原理是通过连接电瓶正负极,让碳弧气刨碳棒发热,起到熔接的作用;步骤S6,佩戴上护目镜、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具,对准要焊接的位置(如连接板与电瓶连接柱的连接地方)开始焊接,焊接工艺采取半圆形焊接工艺,以达到美观的目的。(焊接时右手握住本蓄电池熔接工具,用碳弧气刨碳棒接触要焊接的位置,使之通电碳弧气刨碳棒发热,用手钳夹住一块铅块,搭到碳弧气刨碳棒上使之融化,以达到填充焊接面的目的);步骤S7,用抛光机打磨,使之更美观,更达到检验有无沙眼的目的;步骤S8,焊接完毕,用多功能万用表检测通电状况,确定焊接质量;由上述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可以看出,通过本蓄电池熔接工具,在单组蓄电池故障时,能够及时更换单组蓄电池、修复连接铅板和蓄电池连接柱头。本蓄电池熔接工具采用先进的熔接技术,采取相邻蓄电池取电,做到随取随用,真正达到现场问题,现场解决,确保后勤保障的最高效率。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车蓄电池熔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车蓄电池熔接工具包括:碳弧气刨碳棒紧固螺栓(1)、铜芯(2)、碳弧气刨碳棒(3)、电缆线压片(4)、绝缘把手(6);所述碳弧气刨碳棒(3)沿所述铜芯(2)的径向穿过所述铜芯(2),并采用所述碳弧气刨碳棒紧固螺栓(1)沿所述铜芯(2)轴向顶紧;采用所述电缆线压片(4)压紧电缆线触片,并使所述电缆线触片与所述铜芯(2)贴合;并在所述铜芯(2)外部套接所述绝缘把手(6),且所述碳弧气刨碳棒(3)留在所述绝缘把手(6)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车蓄电池熔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车蓄电池熔接工具包括:碳弧气刨碳棒紧固螺栓(1)、铜芯(2)、碳弧气刨碳棒(3)、电缆线压片(4)、绝缘把手(6);所述碳弧气刨碳棒(3)沿所述铜芯(2)的径向穿过所述铜芯(2),并采用所述碳弧气刨碳棒紧固螺栓(1)沿所述铜芯(2)轴向顶紧;采用所述电缆线压片(4)压紧电缆线触片,并使所述电缆线触片与所述铜芯(2)贴合;并在所述铜芯(2)外部套接所述绝缘把手(6),且所述碳弧气刨碳棒(3)留在所述绝缘把手(6)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车蓄电池熔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芯(2)包括圆柱部分和铣有平面的部分;在所述铜芯(2)的圆柱部分,沿所述铜芯(2)径向开有碳弧气刨碳棒预留孔位(22),所述碳弧气刨碳棒(3)从所述碳弧气刨碳棒预留孔位(22)中穿过;在所述铜芯(2)铣有平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伟李洪波宋玉良冯力刘勇强张海全胡凡城左峰郑进生李述进许娇李星辰郑文宇张涛闫虹宇李光瑞孟学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