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塑料管路零件并检测系统气密性的工装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199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接塑料管路零件并检测系统气密性的工装,包括圆柱形的工装本体,还包括安装在工装本体内的环形橡胶密封圈,工装本体内开有上端开口供塑料管路插入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为圆柱形,工装本体的侧面连接有圆柱形的第一凸台,第一凸台的顶端设有连接气管的圆柱形接口,第一凸台从接口向内开有与第一凹槽相通的第二凹槽,工装本体上部开有容置环形橡胶密封圈且与第一凹槽同轴的弧形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连接塑料管路零件并检测系统气密性的工装,避免在密封塑料管路时将塑料管路顶变形,对塑料管路内壁结构没有要求,通用性较强,且容易和塑料管路分离,不会出现卡死情况,方便员工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塑料管路零件并检测系统气密性的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塑料管路零件并检测系统气密性的工装。
技术介绍
部分汽车空调中存在塑料管路,塑料管路后连接冷却系统,生产过程中由于需要检测塑料管路和其所连接的冷却系统的气密性,需要将工装和塑料管路连接,通过工装密封塑料管路,工装外部的气体经过工装进入塑料管路和其所连接的冷却系统,再进行气密性检测。当前工装连接和密封塑料管路的方式是:将圆柱形工装伸入塑料管路中,圆柱形工装中段设有一个圆柱形橡胶密封圈,圆柱形橡胶密封圈被压缩后,橡胶圈中部变大,此时,变大的橡胶圈顶住塑料管路内壁,形成密封效果。但是此种密封方式的缺点有3个:1、可能会造成塑料管路被橡胶圈顶变形,导致密封不严,最终导致气密性检测效果变差;2、此种密封方式要求塑料管路内壁必须是光滑的,不能有凸起结构,因此,不能适用于塑料管路内有凸起结构的产品;3、圆柱形橡胶密封圈被压缩后橡胶圈中部变大,变大的橡胶圈顶住塑料管路内壁,有时变大的橡胶圈会在圆柱形工装和塑料管路之间卡死,一直顶紧塑料管路,无法再伸展恢复原状,此时,塑料管路就无法从圆柱形工装中拿出,员工无法使用工装继续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接塑料管路零件并检测系统气密性的工装,避免在密封塑料管路时将塑料管路顶变形,对塑料管路内壁结构没有要求,通用性较强,且容易和塑料管路分离,不会出现卡死情况,方便员工操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种连接塑料管路零件并检测系统气密性的工装,包括圆柱形的工装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工装本体内的环形橡胶密封圈,所述工装本体内开有上端开口供塑料管路插入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为圆柱形,所述工装本体的侧面连接有圆柱形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顶端设有连接气管的圆柱形接口,所述第一凸台从所述接口向内开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通的第二凹槽,外部气体可通过所述第二凹槽进入所述第一凹槽,然后进入所述塑料管路的内部,所述工装本体上部开有容置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圈且与所述第一凹槽同轴的弧形槽。优选地,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圈的内径比所述塑料管路的外径小0.03~0.1mm,这样工装在使用时,所述塑料管路上第二凸台下方的部分就开始受力产生一定的密封效果,待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圈顶紧所述第二凸台时,可保证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圈和所述塑料管路之间密封良好,同时,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圈和所述塑料管路之间也不会存在过大的压力,方便工装的使用,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圈的外径与所述弧形槽的直径相同,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圈的厚度与所述弧形槽的厚度相同,便于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圈的在所述弧形槽内的放置。优选地,所述弧形槽上方槽口与所述工装本体上端面之间设有环形斜面,所述环形斜面上边沿内径大于下边沿内径,在所述塑料管路进入工装时,所述环形斜面起到导向作用。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径比所述塑料管路的外径大0.6~1mm,方便所述塑料管路的进入。优选地,所述弧形槽上方槽口内径比下方槽口内径小0.3~0.5mm,防止工装使用时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圈脱出工装,所述弧形槽下方与所述第一凹槽之间设有圆环形的平面,所述弧形槽下方弧边与所述平面相切,所述平面的外径比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径大1.9~2.1mm,拖住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圈,防止工装使用时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圈被顶入工装内部。优选地,所述塑料管路的外周设有第二凸台,所述平面距离所述第一凹槽底部的长度大于所述塑料管路位于所述第二凸台下方的长度,其长度之差大于4mm,防止所述塑料管路接触到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优选地,所述工装本体的下部设有圆柱形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个螺纹孔,可通过所述螺纹孔将工装固定在其它工装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台的表面设有外螺纹,在所述气管插入工装前,所述气管后安装一个带内螺纹的母头,待所述气管插入工装后,通过所述母头的内螺纹和所述第一凸台上的外螺纹连接,达到固定住所述气管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工装使用时,塑料管路深入工装内部后,通过环形橡胶密封圈顶住塑料管路上的第二凸台,形成密封效果,而不会使第二凸台因被顶而变形,同时第二凸台下方的塑料管路和环形橡胶密封圈之间的压力非常小,也不会被顶坏;2、是塑料管路进入工装内部后,塑料管路内部没有和工装接触,因此,不对塑料管路内部的结构有要求,通用性较强;3、塑料管路插入工装内,通过工装内的环形橡胶密封圈顶住塑料管路上的第二凸台,形成密封效果,一旦工装不受力,环形橡胶密封圈将不会顶住塑料管路上的第二凸台,因此,工装可以轻易拿下来,方便员工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塑料管路零件并检测系统气密性的工装安装的爆炸示意图;图2和图3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塑料管路零件并检测系统气密性的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部件标号如下:工装本体1、环形橡胶密封圈2、塑料管路3、第一凹槽4、第一凸台5、气管6、接口7、第二凹槽8、弧形槽9、环形斜面10、平面11、第二凸台12、底座13、螺纹孔14、母头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连接塑料管路零件并检测系统气密性的工装,包括圆柱形的工装本体1,还包括安装在工装本体1内的环形橡胶密封圈2,工装本体1内开有上端开口供塑料管路3插入的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4为圆柱形,工装本体1的侧面连接有圆柱形的第一凸台5,第一凸台5的顶端设有连接气管6的圆柱形接口7,第一凸台5从接口7向内开有与第一凹槽4相通的第二凹槽8,工装本体1上部开有容置环形橡胶密封圈2且与第一凹槽4同轴的弧形槽9。另外,弧形槽9上方槽口与工装本体1上端面之间设有环形斜面10,环形斜面10上边沿内径大于下边沿内径,弧形槽9下方与第一凹槽4之间设有圆环形的平面11,弧形槽9下方弧边与平面11相切,工装本体1的下部设有圆柱形底座13,底座13上设有两个螺纹孔14,第一凸台5的表面设有外螺纹,塑料管路3的外周设有第二凸台12。本实施例中,环形橡胶密封圈2的内径比塑料管路3的外径小0.03mm,环形橡胶密封圈2的外径与弧形槽9的直径相同,环形橡胶密封圈2的厚度与弧形槽9的厚度相同,第一凹槽4的内径比塑料管路3的外径大0.6mm,弧形槽9上方槽口内径比下方槽口内径小0.3mm,平面11的外径比第一凹槽4的内径大1.9mm,平面11距离第一凹槽4底部的长度大于塑料管路3位于第二凸台12下方的长度,其长度之差大于4mm。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环形橡胶密封圈2的内径比塑料管路3的外径小0.1mm,第一凹槽4的内径比塑料管路3的外径大1mm,弧形槽9上方槽口内径比下方槽口内径小0.5mm,平面11的外径比第一凹槽4的内径大2.1mm。本实施例中,环形橡胶密封圈2材料为丁腈橡胶,工装本体1为304不锈钢或其它耐腐蚀的金属材料,避免外部气体进入工装时腐蚀工装,工装本体1制作时采用一体化结构,无焊接点,避免焊接形成漏点,导致工装主体1和塑料管路3之间的密封效果不佳.本实施例使用时,按照如下步骤:步骤1:通过圆柱形底座13上的螺纹孔14将圆柱形底座13固定在其它工装上;步骤2:环形橡胶密封圈2放入工装本体1中的弧形槽9内;步骤3:将带内螺纹的母头15套在气管6上面;步骤4:将气管6插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塑料管路零件并检测系统气密性的工装,包括圆柱形的工装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工装本体(1)内的环形橡胶密封圈(2),所述工装本体(1)内开有上端开口供塑料管路(3)插入的第一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4)为圆柱形,所述工装本体(1)的侧面连接有圆柱形的第一凸台(5),所述第一凸台(5)的顶端设有连接气管(6)的圆柱形接口(7),所述第一凸台(5)从所述接口(7)向内开有与所述第一凹槽(4)相通的第二凹槽(8),所述工装本体(1)上部开有容置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圈(2)且与所述第一凹槽(4)同轴的弧形槽(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塑料管路零件并检测系统气密性的工装,包括圆柱形的工装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工装本体(1)内的环形橡胶密封圈(2),所述工装本体(1)内开有上端开口供塑料管路(3)插入的第一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4)为圆柱形,所述工装本体(1)的侧面连接有圆柱形的第一凸台(5),所述第一凸台(5)的顶端设有连接气管(6)的圆柱形接口(7),所述第一凸台(5)从所述接口(7)向内开有与所述第一凹槽(4)相通的第二凹槽(8),所述工装本体(1)上部开有容置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圈(2)且与所述第一凹槽(4)同轴的弧形槽(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连接塑料管路零件并检测系统气密性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圈(2)的内径比所述塑料管路(3)的外径小0.03~0.1mm,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圈(2)的外径与所述弧形槽(9)的直径相同,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圈(2)的厚度与所述弧形槽(9)的厚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连接塑料管路零件并检测系统气密性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9)上方槽口与所述工装本体(1)上端面之间设有环形斜面(10),所述环形斜面(10)上边沿内径大于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丰王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