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七挡行星自动变速器,属于车辆传动技术领域。该变速器包括四个行星排,安装在两端分别与输入轴、输出轴连接的输入构件和输出构件,五个连接构件、四个制动器和两个离合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动变速器采用四个行星排、四个制动器和二个离合器的方案,能够实现七个前进挡,传动比范围宽。本发明专利技术易于实现简单换挡控制和紧凑结构,减少了控制难度和自动变速器的体积和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七挡行星自动变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传动
,具体涉及一种公路车辆用的七挡行星自动变速器。
技术介绍
作为公路车辆用行星自动变速器,内燃机等动力经液力变矩器传至行星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轴,按当前挡位变速后,将动力从输出轴输出,并经差速器传至左、右驱动轮,而变速器大多数是由多个行星排、制动器和离合器组成。目前,主流的公路车辆用七挡行星自动变速器基本在原有六挡行星自动变速器基础上增加一个行星排来获得,结构不够紧凑,体积和重量均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七挡行星自动变速器,该自动变速器利用四个行星排、两个离合器和四个制动器实现七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传动比范围大,紧凑结构,可满足重型车辆的使用要求。一种七挡行星自动变速器,该变速器包括四个行星排,安装在两端分别与输入轴、输出轴连接的输入构件和输出构件,五个连接构件、四个制动器和两个离合器;所述行星排分别为行星排PGS1、行星排PGS2、行星排PGS3和行星排PGS4;连接构件分别为连接构件Ⅰ、连接构件Ⅱ、连接构件Ⅲ、连接构件Ⅳ和连接构件Ⅴ;制动器分别为制动器B1、制动器B2、制动器B3和制动器B4;离合器分别为离合器C1和离合器C2;所述行星排PGS1的太阳轮S1、行星架CA1和齿圈R1分别与输入构件、连接构件Ⅱ和连接构件Ⅰ连接;所述行星排PGS2的太阳轮S2、行星架CA2和齿圈R2分别与连接构件Ⅱ、连接构件Ⅲ和输出构件连接;所述行星排PGS3的太阳轮S3、行星架CA3和齿圈R3分别与输入构件、输出构件和连接构件Ⅴ连接;;所述行星排PGS4的太阳轮S4、行星架CA4和齿圈R4分别与连接构件Ⅴ、连接构件Ⅳ和输出构件连接;所述输入构件连接行星排PGS1的太阳轮S1、行星排PGS3的太阳轮S3和离合器C2的内毂;所述输出构件连接行星排PGS2的齿圈R2、行星排PGS3的行星架CA3和行星排PGS4的齿圈R4;所述连接构件Ⅰ连接行星排PGS1的齿圈R1和制动器B1的内毂;所述连接构件Ⅱ连接行星排PGS1的行星架CA1、行星排PGS2的太阳轮S2和制动器B2的内毂;所述连接构件Ⅲ连接行星排PGS2的行星架CA2、制动器B3的内毂、离合器C1的外毂和离合器C2的外毂;所述连接构件Ⅳ连接行星排PGS4的行星架CA4和制动器B4的内毂;所述连接构件Ⅴ连接行星排PGS3的齿圈R3、行星排PGS4的太阳轮S4和离合器C1的内毂;所述制动器B1、B2、B3和B4分别用于制动连接构件Ⅰ、连接构件Ⅱ、连接构件Ⅲ和连接构件Ⅳ;所述离合器C1连接连接构件Ⅴ和连接构件Ⅲ;所述离合器C2连接输入构件和连接构件Ⅲ。进一步地,所述行星排PGS1、行星排PGS2、行星排PGS3和行星排PGS4为单星行星排。进一步地,所述行星排包括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所述输入轴为液力变矩器的涡轮轴,将发动机的动力经液力变矩器传至行星自动变速器;所述制动器和离合器为多片式摩擦操纵件,利用液压油驱动活塞进行加压而结合。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变速器采用四个行星排、四个制动器和二个离合器的方案实现七个前进挡,传动比范围可达到12.078。四个行星排的k值在1.5~2.6范围内,便于实现紧凑结构,减少了自动变速器的体积和重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七挡行星自动变速器各构件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PGS1~PGS4为四个行星排,S1~S4为四个太阳轮,CA1~CA4为四个行星架,R1~R4为四个齿圈,B1~B4为四个制动器,C1~C2为二个离合器,1-输入构件、2-输出构件、3-连接构件Ⅰ、4-连接构件Ⅱ、5-连接构件Ⅲ、6-连接构件Ⅳ、7-连接构件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七挡行星自动变速器适用于车辆传动系统。其中,各个行星排按顺序排列,各个行星排之间利用连接构件连接,输入轴与输入构件1相连,一般为液力变矩器的涡轮轴,用于将发动机的动力经液力变矩器传至行星自动变速器。输出轴与输出构件2连接,通过分动器或差速器将动力传至前、后桥或左、右驱动轮。该行星自动变速器相对于旋转中心是完全对称的,图1中省略了旋转中心的下半部分,以下描述时不再作说明。如图1所示的七挡行星自动变速器,包括行星排,安装在两端分别与输入轴、输出轴连接的输入构件1、输出构件2,连接构件、制动器和离合器。所述行星排有四个,分别为行星排PGS1、行星排PGS2、行星排PGS3和行星排PGS4;连接构件有五个,分别为连接构件Ⅰ3、连接构件Ⅱ4、连接构件Ⅲ5、连接构件Ⅳ6和连接构件Ⅴ7;制动器有四个,分别为制动器B1、制动器B2、制动器B3和制动器B4;离合器有二个,分别为离合器C1和离合器C2。所述的每个行星排分别包括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所述行星排PGS1的太阳轮S1、行星架CA1和齿圈R1分别与输入构件1、连接构件4和连接构件3连接;所述行星排PGS2的太阳轮S2、行星架CA2和齿圈R2分别与连接构件4、连接构件5和输出构件2连接;所述行星排PGS3的太阳轮S3、行星架CA3和齿圈R3分别与输入构件1、输出构件2和连接构件7连接;;所述行星排PGS4的太阳轮S4、行星架CA4和齿圈R4分别与连接构件7、连接构件6和输出构件2连接;所述输入构件1连接行星排PGS1的太阳轮S1、行星排PGS3的太阳轮S3和离合器C2的内毂;所述输出构件2连接行星排PGS2的齿圈R2、行星排PGS3的行星架CA3和行星排PGS4的齿圈R4;所述连接构件3连接行星排PGS1的齿圈R1和制动器B1的内毂;所述连接构件4连接行星排PGS1的行星架CA1、行星排PGS2的太阳轮S2和制动器B2的内毂;所述连接构件5连接行星排PGS2的行星架CA2、制动器B3的内毂、离合器C1的外毂和离合器C2的外毂;所述连接构件6连接行星排PGS4的行星架CA4和制动器B4的内毂;所述连接构件7连接行星排PGS3的齿圈R3、行星排PGS4的太阳轮S4和离合器C1的内毂;所述制动器B1用于制动连接构件3;所述制动器B2用于制动连接构件4;所述制动器B3用于制动连接构件5;所述制动器B4用于制动连接构件6;所述离合器C1连接连接构件7和连接构件5;所述离合器C2连接输入构件1和连接构件5。所述行星排PGS1、行星排PGS2、行星排PGS3和行星排PGS4均为单星行星排。制动器B1~B4、离合器C1和C2一般为多片式摩擦操纵件,利用液压油驱动活塞进行加压。各挡的操纵方案如表1所示。表1七挡自动变速器各挡实现方式及相应传动比、间比示意表表中“○”表示操纵件结合下面结合图1和表1对本专利技术的实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本文所述之传动比是指输入轴转速与输出轴转速之比,行星排k值是指行星排的齿圈齿数与太阳轮齿数之比。当制动器B3和制动器B4结合时,连接构件5和连接构件6同时制动,实现一挡“1st”。当离合器C1和制动器B3结合时,连接构件7和连接构件5整体旋转,连接构件5制动,实现二挡“2nd”。当离合器C1和制动器B2结合时,连接构件7和连接构件5整体旋转,连接构件4制动,实现三挡“3rd”。当离合器C1和制动器B1结合时,连接构件7和连接构件5整体旋转,连接构件3制动,实现四挡“4th”。当离合器C1和离合器C2结合时,连接构件7和连接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七挡行星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该变速器包括四个行星排,安装在两端分别与输入轴、输出轴连接的输入构件和输出构件,五个连接构件、四个制动器和两个离合器;所述行星排分别为行星排PGS1、行星排PGS2、行星排PGS3和行星排PGS4;连接构件分别为连接构件Ⅰ、连接构件Ⅱ、连接构件Ⅲ、连接构件Ⅳ和连接构件Ⅴ;制动器分别为制动器B1、制动器B2、制动器B3和制动器B4;离合器分别为离合器C1和离合器C2;所述行星排PGS1的太阳轮S1、行星架CA1和齿圈R1分别与输入构件、连接构件Ⅱ和连接构件Ⅰ连接;所述行星排PGS2的太阳轮S2、行星架CA2和齿圈R2分别与连接构件Ⅱ、连接构件Ⅲ和输出构件连接;所述行星排PGS3的太阳轮S3、行星架CA3和齿圈R3分别与输入构件、输出构件和连接构件Ⅴ连接;;所述行星排PGS4的太阳轮S4、行星架CA4和齿圈R4分别与连接构件Ⅴ、连接构件Ⅳ和输出构件连接;所述输入构件连接行星排PGS1的太阳轮S1、行星排PGS3的太阳轮S3和离合器C2的内毂;所述输出构件连接行星排PGS2的齿圈R2、行星排PGS3的行星架CA3和行星排PGS4的齿圈R4;所述连接构件Ⅰ连接行星排PGS1的齿圈R1和制动器B1的内毂;所述连接构件Ⅱ连接行星排PGS1的行星架CA1、行星排PGS2的太阳轮S2和制动器B2的内毂;所述连接构件Ⅲ连接行星排PGS2的行星架CA2、制动器B3的内毂、离合器C1的外毂和离合器C2的外毂;所述连接构件Ⅳ连接行星排PGS4的行星架CA4和制动器B4的内毂;所述连接构件Ⅴ连接行星排PGS3的齿圈R3、行星排PGS4的太阳轮S4和离合器C1的内毂;所述制动器B1、B2、B3和B4分别用于制动连接构件Ⅰ、连接构件Ⅱ、连接构件Ⅲ和连接构件Ⅳ;所述离合器C1连接连接构件Ⅴ和连接构件Ⅲ;所述离合器C2连接输入构件和连接构件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七挡行星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该变速器包括四个行星排,安装在两端分别与输入轴、输出轴连接的输入构件和输出构件,五个连接构件、四个制动器和两个离合器;所述行星排分别为行星排PGS1、行星排PGS2、行星排PGS3和行星排PGS4;连接构件分别为连接构件Ⅰ、连接构件Ⅱ、连接构件Ⅲ、连接构件Ⅳ和连接构件Ⅴ;制动器分别为制动器B1、制动器B2、制动器B3和制动器B4;离合器分别为离合器C1和离合器C2;所述行星排PGS1的太阳轮S1、行星架CA1和齿圈R1分别与输入构件、连接构件Ⅱ和连接构件Ⅰ连接;所述行星排PGS2的太阳轮S2、行星架CA2和齿圈R2分别与连接构件Ⅱ、连接构件Ⅲ和输出构件连接;所述行星排PGS3的太阳轮S3、行星架CA3和齿圈R3分别与输入构件、输出构件和连接构件Ⅴ连接;;所述行星排PGS4的太阳轮S4、行星架CA4和齿圈R4分别与连接构件Ⅴ、连接构件Ⅳ和输出构件连接;所述输入构件连接行星排PGS1的太阳轮S1、行星排PGS3的太阳轮S3和离合器C2的内毂;所述输出构件连接行星排PGS2的齿圈R2、行星排PGS3的行星架CA3和行星排PG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成,杨雪梅,徐鸣,王景霞,于艳秋,韩宇石,冯光军,石彦辉,姜宏暄,望运虎,李吉元,贾爽,王叶,宋振川,李晋,李慧渊,刘振杰,毛润,王佳婧,钟超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