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泵油箱用积水自动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1574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6:01
一种真空泵油箱用积水自动释放装置,真空泵油箱包括油箱本体,其型腔内设润滑油,润滑油的下方为积水,油箱本体上设回油孔和放油孔,特点:积水自动释放装置包括附加腔体,其设在油箱本体旁并位于放油孔的一侧,附加腔体的一侧壁体上设进油孔,进油孔与放油孔贯通,附加腔体的中间为储水腔、底部设放水孔,储水腔内设浮子,浮子通过定位螺钉限位于附加腔体的底部且能上下浮动,当储水腔中没有积水时,浮子将放水孔密封住,当储水腔的下部有积水时,浮子会向上浮起而将放水孔打开,把积水放出储水腔外,随着水位的下降,接触浮子的液体密度下降,浮子逐渐下降并把放水孔密封住。避免水分对真空泵产生的不利影响,确保泵头的润滑性能,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泵油箱用积水自动释放装置
本技术属于真空泵
,具体涉及一种真空泵油箱用积水自动释放装置。
技术介绍
油润滑旋片式真空泵是真空技术中最基本的真空获得设备之一,其油箱的典型结构由图1所揭示,它包括油箱本体1,在油箱本体1中空的型腔内设置有润滑油2,在油箱本体1上开设有回油孔11和放油孔12,在放油孔12内设置有放油螺栓或阀门7,润滑油2经过回油孔11回到泵头继续参与工作,而排出的油气回到润滑油液位21表面,使润滑油液位21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当需要维修或者保养的时候,打开放油螺塞或者阀门7,便于更换润滑油。上述结构存在的不足是:一旦真空泵处理了超过设计承受能力的水蒸气后,水分会凝结成液体,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残留在油箱本体1的底部。如图2所示,当积水3残留在油箱本体1型腔的下部后,润滑油2会因为密度小浮起来,只要油水分界面31达到回油孔11的高度位置时,积水3就会代替润滑油2被抽回泵头参与润滑工作,从而破坏泵头的润滑工作性能,导致泵体和转子生锈,以及叶片开裂等严重后果。如果不及时更换润滑油2,真空泵很快会出现故障。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的真空泵油箱结构加以合理的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真空泵油箱用积水自动释放装置,其能够将真空泵油箱内的积水自动向外排放,从而有效避免了水分对真空泵产生的不利影响,确保泵头的润滑工作性能,并且无需人工频繁看护更换润滑油,节省了劳动力成本。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真空泵油箱用积水自动释放装置,所述的真空泵油箱包括油箱本体,在油箱本体中空的型腔内设置有润滑油,润滑油的下方为积水,在油箱本体上开设有回油孔和放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积水自动释放装置包括一附加腔体,该附加腔体设置在油箱本体旁并位于放油孔的一侧,所述附加腔体的一侧壁体上开设有通孔为进油孔,该进油孔的位置与所述的放油孔的位置相对应且两者相互贯通,所述附加腔体的中间为中空的储水腔、底部开设有放水孔,在所述的储水腔内且位于放水孔的位置处设置有一浮子,所述的浮子通过定位螺钉限位于附加腔体的底部并且能上下浮动,当储水腔中没有积水时,由浮子将放水孔密封住,而当储水腔的下部有积水时,浮子会向上浮起而将放水孔打开,从而把积水放出储水腔外,随着水位的下降,接触浮子的液体密度下降到润滑油的密度,此时浮子逐渐下降并把放水孔密封住,从而完成放水过程。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浮子的密度在0.93~0.95之间,润滑油的密度在0.80~0.90之间,而水的密度为1。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附加腔体与所述的油箱本体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固体或一体制作而成。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浮子在底部或者在与附加腔体接触的部位上增设有密封垫片。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密封垫片为橡胶垫片。在本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附加腔体在储水腔的开口端上设置有一盖板,所述的盖板用于确保真空泵在工作状态下没有气体和油的泄漏。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利用润滑油与水的密度差异,在油箱本体旁增设一个小的附加腔体,该腔体包括开设在储水腔底部的放水孔和用于与放水孔配合的浮子,其中浮子的密度介于水与润滑油之间,当储水腔中是水时,浮子向上浮起而将积水向外排出,而当储水腔中没有水或者是润滑油时,浮子则下沉并将防水孔密封住,从而能将润滑油下方的积水对外进行自动排放,这样不仅有效避免了水分对真空泵产生的不利影响,有利于降低摩擦、减少磨损,确保泵头的润滑性能,延长真空泵的使用寿命,而且无需人工频繁看护、更换润滑油,节省了劳动力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已有技术中真空泵油箱的平面剖视图。图2为已有技术中真空泵油箱底部有积水的平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油箱本体、11.回油孔、12.放油孔;2.润滑油、21.润滑油液位;3.积水、31.油水分界面;4.附加腔体、41.进油孔、42.放水孔、43.储水腔、44.盖板;5.定位螺钉;6.浮子;7.放油螺栓或阀门。具体实施方式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请参阅图1,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泵油箱用积水自动释放装置,所述的真空泵油箱包括油箱本体1,在油箱本体1中空的型腔内设置有润滑油2,润滑油2的下方为积水3,在油箱本体1上开设有回油孔11和放油孔12。特点是:所述的积水自动释放装置包括一附加腔体4,其设置在油箱本体1旁并位于放油孔12的一侧,该附加腔体4与所述的油箱本体1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固体或者两者一体制作而成,在附加腔体4的一侧壁体上开设有通孔为进油孔41,该进油孔41的位置与所述的放油孔12的位置相对应且两者相互贯通,所述附加腔体4的中间为中空的储水腔43、底部开设有放水孔42,在所述的储水腔43内且位于放水孔42的位置处设置有一浮子6,所述的浮子6通过定位螺钉5限位于附加腔体4的底部并且能上下浮动,该浮子6的密度在0.93~0.95之间,而润滑油的密度在0.80~0.90之间,水的密度为1。当储水腔43中没有积水时,由浮子6将放水孔42密封住,而当储水腔43的下部有积水时,浮子6会向上浮起而将放水孔42打开,从而把积水3放出储水腔43外,随着水位的下降,接触浮子6的液体密度下降到润滑油的密度,此时浮子6逐渐下降并把放水孔42密封住,从而完成放水过程。进一步地,所述的附加腔体4在储水腔43上部的开口端上设置有一盖板44,所述的盖板44用于确保真空泵在工作状态下没有气体和油的泄漏,使得附加腔体4成为整个油箱的一部分。在平时的工作中,腔体内部的液面会受到排气压力的影响,从而使得附加腔体4内的液体压力超过一个大气压,但是放水孔42是对大气开孔的,所以只要是真空泵处于工作状态或者有流量的工作状态下,腔体内的液体压力就会有附加的气压,这个气压导致浮子6不会打开放水孔42。只有当真空泵停止工作或者在没有排气的状态下工作时,腔体的内外气压平衡后,浮子6就会在水或者润滑油的密度差异下自然可靠工作。为了使得浮子6密封可靠,需要在浮子6和放水孔42周边的接触面之间保持有可靠的密封,一般可以在浮子6的底部或者与附加腔体4接触的部位上增设有密封垫片,所述的密封垫片的材料不受任何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橡胶垫片,该橡胶垫片增设在浮子6的底部。由于浮子6(可浮动部分)的密度控制在0.93到0.95之间,其工作效果就会非常良好和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泵油箱用积水自动释放装置,所述的真空泵油箱包括油箱本体(1),在油箱本体(1)中空的型腔内设置有润滑油(2),润滑油(2)的下方为积水(3),在油箱本体(1)上开设有回油孔(11)和放油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积水自动释放装置包括一附加腔体(4),该附加腔体(4)设置在油箱本体(1)旁并位于放油孔(12)的一侧,所述附加腔体(4)的一侧壁体上开设有通孔为进油孔(41),该进油孔(41)的位置与所述的放油孔(12)的位置相对应且两者相互贯通,所述附加腔体(4)的中间为中空的储水腔(43)、底部开设有放水孔(42),在所述的储水腔(43)内且位于放水孔(42)的位置处设置有一浮子(6),所述的浮子(6)通过定位螺钉(5)限位于附加腔体(4)的底部并且能上下浮动,当储水腔(43)中没有积水时,由浮子(6)将放水孔(42)密封住,而当储水腔(43)的下部有积水时,浮子(6)会向上浮起而将放水孔(42)打开,从而把积水(3)放出储水腔(43)外,随着水位的下降,接触浮子(6)的液体密度下降到润滑油的密度,此时浮子(6)逐渐下降并把放水孔(42) 密封住,从而完成放水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泵油箱用积水自动释放装置,所述的真空泵油箱包括油箱本体(1),在油箱本体(1)中空的型腔内设置有润滑油(2),润滑油(2)的下方为积水(3),在油箱本体(1)上开设有回油孔(11)和放油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积水自动释放装置包括一附加腔体(4),该附加腔体(4)设置在油箱本体(1)旁并位于放油孔(12)的一侧,所述附加腔体(4)的一侧壁体上开设有通孔为进油孔(41),该进油孔(41)的位置与所述的放油孔(12)的位置相对应且两者相互贯通,所述附加腔体(4)的中间为中空的储水腔(43)、底部开设有放水孔(42),在所述的储水腔(43)内且位于放水孔(42)的位置处设置有一浮子(6),所述的浮子(6)通过定位螺钉(5)限位于附加腔体(4)的底部并且能上下浮动,当储水腔(43)中没有积水时,由浮子(6)将放水孔(42)密封住,而当储水腔(43)的下部有积水时,浮子(6)会向上浮起而将放水孔(42)打开,从而把积水(3)放出储水腔(43)外,随着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沧海真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