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用长链饱和脂肪酸单、双甘油酯的产品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1224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饲用长链饱和脂肪酸单、双甘油酯的产品生产方法,包括重量比为8‑65%的不饱和脂肪酸单甘油酯、重量比为30‑60%的双甘油酯、重量比为5‑35%的甘油三酯,通过混合、酯交换反应等步骤得到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的长链饱和脂肪酸单、双甘油酯相较于传统的富含长链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和添加外源乳化剂更易于吸收和消化;减少了油脂氧化酸败的可能,更利于饲料加工过程中的混合,以及具有更高的消化率;提高饲料的颗粒质量,延长饲料的保质期;达到了养殖端节能减排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饲用长链饱和脂肪酸单、双甘油酯的产品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饲料产品
,具体涉及饲用油脂
,特别涉及一种饲用长链饱和脂肪酸单、双甘油酯的产品,还涉及该产品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油脂在动物饲料及其加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饲料中重要的能量来源,长链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其能值高于中短链脂肪酸油脂。通过浸提或压榨生产的长链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油脂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富含长链饱和脂肪酸的油脂通常其熔点较高,该类油脂产品在常温下呈固态,通过先加热溶解后喷涂的方式添加到饲料中,在加热的过程中与空气发生接触容易氧化酸败,进而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二、以颗粒状脂肪粉的形式添加的此类油脂,由于颗粒直径较大,胆囊分泌的胆汁酸对其乳化作用有限,进而影响胰腺分泌的脂肪酶与之结合进行的水解反应,严重影响了长链饱和脂肪酸的消化过程;三、通过在饲料中或者在油脂中添加乳化剂的方式,只能部分解决油脂乳化的问题,未考虑动物幼龄阶段或者特殊生理状态下脂肪酶分泌量不足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油脂水解和吸收;四、由于富含长链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消化率比较低,影响了动物体的能量供给,也会降低饲料中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导致排泄物量的增加或者排泄物中氮磷的富集,从而造成废弃物处理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饲用长链饱和脂肪酸单、双甘油酯的产品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饲用长链饱和脂肪酸单、双甘油酯的产品生产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影响了长链饱和脂肪酸的消化过程、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油脂水解和吸收和降低饲料中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导致排泄物量的增加或者排泄物中氮磷的富集,从而造成废弃物处理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从而提供易消化、性价比合理、性质稳定的油脂产品,提升饲料的成品质量,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降低养殖环境污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饲用长链饱和脂肪酸单、双甘油酯的产品,包括重量比为8-65%的不饱和脂肪酸单甘油酯、重量比为30-60%的双甘油酯、重量比为5-35%的甘油三酯,其中所列成分均为富含长链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与甘油进行酯交换反应后得到的产物。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饲用长链饱和脂肪酸单、双甘油酯的产品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通过计量泵抽取一定重量的油脂和甘油于反应釜中;步骤二:称取一定重量的氢氧化钠加入步骤一所述的反应釜中,搅拌混合;步骤三:抽真空,对反应釜进行升温;步骤四:当反应釜中的物料升温至设定温度时,保温使其进行酯交换法反应;步骤五:反应完成后,抽取样品用于检测质量指标;步骤六:将静置罐产品泵入成品罐储存,再分装入食品级油桶或者油罐车,或将反应产物进行高速剪切,然后进行高压均质,最后通过喷雾干燥塔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粉末状的长链饱和脂肪酸单、双甘油酯的产品,另可根据需要通过混合设备,将产品喷在载体上配成粉料,应用于没有油脂添加设备的饲料厂。较佳地,在步骤一中,所述油脂是指饱和脂肪酸总量占比45%以上的油脂,甘油的添加比例为5-25%。较佳地,在步骤二中,搅拌速率为50-200转/分钟,混合时间为5-30min。较佳地,在步骤三中,真空压力为0.05-0.1兆帕,升温时间为2h。较佳地,在步骤四中,设定温度为160-260℃,保温时间为2-12h。较佳地,在步骤五中,检测指标为水分≤0.5%,不溶性杂质≤0.2%,酸值≤5.0mg/g,过氧化值≤6.0mol/kg,游离甘油≤7.0%,总脂肪酸单甘油酯8-65%。较佳地,在步骤六中,所述剪切速度为3000rpm/min,时间为30min;高压均质的压力为250kg/cm2;喷雾干燥的进料温度为180℃,出料温度为80℃采用的压力为0.35-0.6MPa,脂肪颗粒直径为50-200μm。载体吸附的产品,所用载体为容重100-200千克/立方米的膨化玉米粉或其他具备吸附能力的载体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饲用长链饱和脂肪酸单、双甘油酯是通过酯交换反应,将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交换到甘油分子上,从而形成可直接吸收的饱和脂肪酸单甘油酯(1-甘油酯,2-甘油酯)和更易于消化的双甘油酯(1,3-甘油酯,1,2-甘油酯),相较于传统的富含长链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和添加外源乳化剂更易于吸收和消化;(2)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均质和喷雾干燥,使产品的颗粒直径更小,可以直接添加到饲料中,减少了油脂氧化酸败的可能,更利于饲料加工过程中的混合,以及具有更高的消化率;(3)由于单、双甘油酯具有保水性和表面活性,可以与饲料中的淀粉颗粒和蛋白质产生互作,提高饲料的颗粒质量,延长饲料的保质期;(4)由于油脂利用率的增加,饲料中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也随之增加,从而达到了养殖端节能减排的目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饲用长链饱和脂肪酸单、双甘油酯的产品,包括重量比为8-65%的不饱和脂肪酸单甘油酯、重量比为30-60%的双甘油酯、重量比为5-35%的甘油三酯,其中所列成分均为富含长链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与甘油进行酯交换反应后得到的产物。一种饲用长链饱和脂肪酸单、双甘油酯的产品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于反应釜中注入棕榈油和甘油,配比情况:棕榈油900kg,食用甘油100kg;步骤二:称取2kg氢氧化钠加入反应釜中,200rpm/min搅拌混合5min;步骤三:抽真空至气压为0.07MPa,对反应釜进行升温至180℃;步骤四:保温8h,使反应充分,其间以5rpm/min不间断搅拌;步骤五:从抽样口抽取样品用于检测质量指标,使总单甘油酯含量不低于产品标准;步骤六:反应产物抽取到暂存罐中,进行降温;步骤七:当产品降温至室温时,将其分装入食品级油桶或者油罐车,或根据需要进行喷雾干燥,用带内膜的编织袋打包,运入成品仓库。实施例二一种饲用长链饱和脂肪酸单、双甘油酯的产品,包括重量比为8-65%的不饱和脂肪酸单甘油酯、重量比为30-60%的双甘油酯、重量比为5-35%的甘油三酯,其中所列成分均为富含长链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与甘油进行酯交换反应后得到的产物。一种饲用长链饱和脂肪酸单、双甘油酯的产品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于反应釜中注入牛油和甘油,配比情况:牛油950kg,食用甘油50kg;步骤二:称取1.5kg氢氧化钠加入反应釜中,150rpm/min搅拌混合5min;步骤三:抽真空至气压为0.04MPa,对反应釜进行升温至160℃;步骤四:保温4h,使反应充分,其间以5rpm/min不间断搅拌;步骤五:从抽样口抽取样品用于检测质量指标,使总单甘酯含量不低于产品标准;步骤六:反应产物抽取到暂存罐中,进行降温;步骤七:将反应产物进行高速剪切,然后进行高压均质,最后通过喷雾干燥塔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粉末状的长链饱和脂肪酸单、双甘油酯的产品。由上述设备及工艺制造的实例一的饲用长链饱和脂肪酸单、双甘油酯产品,外观为白色粉末状颗粒(室温)。对实例一所述产品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如下:表1实例一的饲用长链饱和脂肪酸单、双甘油酯产品使用效果(仔猪,2周)项目棕榈油组单、甘油酯组影响度添加量(%)3.03.0初始重(kg)6.706.72末重(kg)9.1810.32+12.42%日增重(g/头)176286+62.50%日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饲用长链饱和脂肪酸单、双甘油酯的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量比为8‑65%的不饱和脂肪酸单甘油酯、重量比为30‑60%的双甘油酯、重量比为5‑35%的甘油三酯,其中所列成分均为富含长链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与甘油进行酯交换反应后得到的产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饲用长链饱和脂肪酸单、双甘油酯的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量比为8-65%的不饱和脂肪酸单甘油酯、重量比为30-60%的双甘油酯、重量比为5-35%的甘油三酯,其中所列成分均为富含长链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与甘油进行酯交换反应后得到的产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饲用长链饱和脂肪酸单、双甘油酯的产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通过计量泵抽取一定重量的油脂和甘油于反应釜中;步骤二:称取一定重量的氢氧化钠加入步骤一所述的反应釜中,搅拌混合;步骤三:抽真空,对反应釜进行升温;步骤四:当反应釜中的物料升温至设定温度时,保温使其进行酯交换法反应;步骤五:反应完成后,抽取样品用于检测质量指标;步骤六:将静置罐产品泵入成品罐储存,再分装入食品级油桶或者油罐车,或将反应产物进行高速剪切,然后进行高压均质,最后通过喷雾干燥塔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粉末状的长链饱和脂肪酸单、双甘油酯的产品,另可根据需要通过混合设备,将产品喷在载体上配成粉料,应用于没有油脂添加设备的饲料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饲用长链饱和脂肪酸单、双甘油酯的产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所述油脂是指饱和脂肪酸总量占比45%以上的油脂,甘油的添加比例为5-2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进荣杨菲郑朝忠黄涛徐怀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嘉德乐营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