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市政建设用的铺路砖结构,包括主体、支撑件与排水区;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防水层;所述主体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支撑件;所述主体的顶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漏水件;所述主体的底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水槽;所述主体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条排水区。水槽的设置,有利于积水流到主体两侧开设的排水区内,所述排水区是由主体两侧外壁开设的凹槽所组成,当铺路砖整体铺好后,水槽两侧的凹槽口会贴紧排水口的一侧,当有水流到水槽内部时,水槽凹型槽中间部分的突起处更有利于将水排到排水口内进行排出,避免了因为铺路砖交错排放而导致的无法将积水排出的问题,从而更有利于进一步对积水的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建设用的铺路砖结构
本技术属于市政道路建设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市政建设用的铺路砖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人行道铺设铺路砖是市政建设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式,铺路砖能够方便行人出行或散步,也有助于市容的建设,现有的铺路方式主要采用陶土砖、粘土砖和烧结砖来进行铺路。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铺路砖为了让雨水排出都在铺路砖的内部开设排水结构,但是在铺路砖内部开设排水结构会大大影响铺路砖的坚固性,而且积水一样会从铺路砖之间的缝隙中来渗透到地面,在经过雨水长期浸泡后,铺路砖下方的基层会软化,造成铺路砖松动,尤其是在雨天有积水的情况下,踩踏铺路砖会有泥水溅出,影响行人的出行,而且长期踩踏过后,铺路砖也会因受力不均而断裂慢。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市政建设用的铺路砖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建设用的铺路砖结构,以解决现有铺路砖为了让雨水排出都在铺路砖的内部开设排水结构,但是在铺路砖内部开设排水结构会大大影响铺路砖的坚固性,而且积水一样会从铺路砖之间的缝隙中来渗透到地面,在经过雨水长期浸泡后,铺路砖下方的基层会软化,造成铺路砖松动,尤其是在雨天有积水的情况下,踩踏铺路砖会有泥水溅出,影响行人的出行,而且长期踩踏过后,铺路砖也会因受力不均而断裂慢的问题。本技术市政建设用的铺路砖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市政建设用的铺路砖结构,包括主体、防水层、固定件、过滤件、漏水件、水槽、支撑件和排水区;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防水层;所述主体的底部外侧固定安装有一个固定件;所述主体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过滤件;所述主体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支撑件;所述主体的顶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漏水件;所述主体的底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水槽;所述主体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条排水区。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层为高密度的粘土制作而成,且防水层整体呈三角形结构,顶部的钝角角度为175度。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的整体为工字型。进一步的,所述漏水件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圆形槽结构,且漏水件的安装位置低于过滤件的整体。进一步的,所述水槽为凹型槽结构,且凹型槽的内部中间部分高于凹型槽两侧的部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防水层的设置,有利于积水的流通,当铺路砖顶部有雨水或者积水的时候,防水层顶部的角度对让雨水和积水向主体的两侧流淌,并通过过滤层和水槽流淌到排水区内将水排出,改设置可以让积水更好的通过铺路砖之间的缝隙进行水的排出,避免了在铺路砖内部去设置排水结构,从而不会影响铺路砖的坚固性。固定件的设置,有利于更好的固定铺路砖整体结构,让铺路砖受力更均匀,把铺路砖放置到地面并且填充上泥土时,泥土会填充到工字型两侧的凹形结构内,当把土拍打紧实后,泥土会更贴紧固定件,并将固定件牢牢固定,让铺路砖更稳定的固定在地面上,让铺路砖受力更均匀,从而不会发生断裂。水槽的设置,有利于积水流到主体两侧开设的排水区内,所述排水区是由主体两侧外壁开设的凹槽所组成,当铺路砖整体铺好后,水槽两侧的凹槽口会贴紧排水口的一侧,当有水流到水槽内部时,水槽凹型槽中间部分的突起处更有利于将水排到排水口内进行排出,避免了因为铺路砖交错排放而导致的无法将积水排出的问题,从而更有利于进一步对积水的排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剖结构示意图。图2是市政建设用的铺路砖铺设后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右剖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拼接状态下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主体-1;防水层-2;固定件-3;过滤件-4;漏水件-5;水槽-6;支撑件-7;排水区-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建设用的铺路砖结构,包括主体1、防水层2、固定件3、过滤件4、漏水件5、水槽6、支撑件7和排水区8;主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防水层2;主体1的底部外侧固定安装有一个固定件3;主体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过滤件4;主体1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支撑件7;主体1的顶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漏水件5;主体1的底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水槽6;主体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条排水区8。其中,所述防水层2为高密度的粘土制作而成,且防水层2整体呈三角形结构,顶部的钝角角度为175度,有利于积水的流通,当铺路砖顶部有雨水或者积水的时候,防水层顶部的角度对让雨水和积水向主体1的两侧流淌,并通过过滤层5和水槽6流淌到排水区8内将水排出,改设置可以让积水更好的通过铺路砖之间的缝隙进行水的排出,避免了在铺路砖内部去设置排水结构。其中,所述固定件3的整体为工字型,有利于更好的固定铺路砖整体结构,让铺路砖受力更均匀,把铺路砖放置到地面并且填充上泥土时,泥土会填充到工字型两侧的凹形结构内,当把土拍打紧实后,泥土会更贴紧固定件3,并将固定件3牢牢固定,让铺路砖更稳定的固定在地面上。其中,所述漏水件5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圆形槽结构,且漏水件5的安装位置低于过滤件4的整体,当铺路砖安装好后,主体1一侧的漏水件5会与另一个主体1的过滤件4相闭合,如果铺路砖顶部有积水和雨水时,会通过防水层2流到过滤件4上,然后过滤件4将水中的泥土灰尘过滤掉,积水将通过漏水件5内部的圆形槽结构流到水槽6对积水进行下一步的排出,过滤件4可以有效防止雨水中和地面上的泥土将漏水件5的圆形槽给堵塞,避免了因为雨水中和地面的上的泥土影响漏水件5的排水效果,从而能更高效的对铺路砖上的积水进行排出。其中,所述水槽6为凹型槽结构,且凹型槽的内部中间部分高于凹型槽两侧的部分,有利于积水流到主体1两侧开设的排水区8内,所述排水区8是由主体1两侧外壁开设的凹槽所组成,当铺路砖整体铺好后,水槽6两侧的凹槽口会贴紧排水口8的一侧,当有水流到水槽6内部时,水槽6凹型槽中间部分的突起处更有利于将水排到排水口8内进行排出,避免了因为铺路砖交错排放而导致的无法将积水排出的问题,从而更有利于进一步对积水的排出。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技术中,使用时将铺路砖平整的放置到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建设用的铺路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市政建设用的铺路砖结构包括主体、防水层、固定件、过滤件、漏水件、水槽、支撑件和排水区;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防水层;所述主体的底部外侧固定安装有一个固定件;所述主体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过滤件;所述主体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支撑件;所述主体的顶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漏水件;所述主体的底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水槽;所述主体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条排水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建设用的铺路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市政建设用的铺路砖结构包括主体、防水层、固定件、过滤件、漏水件、水槽、支撑件和排水区;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防水层;所述主体的底部外侧固定安装有一个固定件;所述主体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过滤件;所述主体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支撑件;所述主体的顶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漏水件;所述主体的底部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水槽;所述主体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条排水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市政建设用的铺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卓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