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盘自动叠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0820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钵盘自动叠盘机。叠盘机或者功效低,或者功效复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传送装置将秧盘送至送盘装置;送盘装置将秧盘送至叠盘装置进行叠盘;同步装置带动送盘装置和叠盘装置配合运转;送盘装置包括输送托盘、秧盘挡块、送盘凸轮、送盘推杆、送盘曲柄、送盘连杆和滑块;叠盘装置包括叠盘凸轮、叠盘推杆、扭簧和叠盘支架;秧盘挡块防止秧盘在输送过程中滑移,并可避免与秧盘发生干涉;叠盘支架由叠盘推杆顶开,并在扭簧作用下复位,秧盘由于叠盘支架的限位不会下降,从而实现叠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叠盘的速度,对秧盘的冲击很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钵盘自动叠盘机
本技术属于水稻育秧流水线
,具体涉及钵盘自动叠盘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可一次性完成铺土、洒水、播种、覆土等工序,育秧质量明显提高,解决了手工育秧的播种及出苗不均匀问题,真正达到了水稻高产栽培的农艺要求。但是覆土工艺完成后,操作工人逐个搬运效率不高,既耗费人力,又没有效率,因此需要一种性能良好,高效自动化的自动叠盘装置,这样就可以让工人一次性搬走数个秧盘,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提高空间利用率。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叠盘机或者结构简单,功效低;或者功效高,但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钵盘自动叠盘机,通过送盘装置与叠盘装置的同步运动来实现秧盘的衔接送盘以及对秧盘的自动叠盘操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保证种子在秧盘土壤中的分布均匀性。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包括传送装置、送盘装置、同步装置、叠盘装置和机架;所述的传送装置将秧盘送至送盘装置;所述的同步装置包括送盘电机、送盘轴、叠盘轴、送盘轴带轮、叠盘轴带轮和V型带;送盘电机的底座固定在机架上;送盘电机的输出轴与送盘轴固定;送盘轴和叠盘轴均通过轴承支承在轴承座上;送盘轴与叠盘轴平行;送盘轴带轮通过键连接固定在送盘轴上,叠盘轴带轮通过键连接固定在叠盘轴上;送盘轴带轮与叠盘轴带轮通过V型带连接。所述的送盘装置包括输送托盘、秧盘挡块、送盘凸轮、送盘推杆、送盘曲柄、送盘连杆和滑块;所述的送盘曲柄一端通过键固定在同步装置的送盘轴上,另一端与送盘连杆一端铰接;送盘连杆另一端与滑块铰接;滑块固定在输送托盘底面;输送托盘与固定在机架上的水平导轨构成移动副;输送托盘的顶面与传送装置的送秧带顶面平齐;所述的送盘凸轮通过键固定在送盘轴上;所述的送盘推杆包括竖杆和U形水平杆;竖杆与机架的竖直导向孔构成移动副;竖杆底部与送盘凸轮构成凸轮副;两个秧盘挡块与输送托盘的两个竖直滑道分别构成移动副,且两个秧盘挡块底部均与固定在送盘推杆顶部的U形水平杆接触。所述的叠盘装置包括叠盘凸轮、叠盘推杆、扭簧和叠盘支架;所述的叠盘凸轮通过键连接固定在同步装置的叠盘轴上;多个叠盘支架阵列排布在同一水平面上;叠盘支架与机架铰接,且铰接轴水平设置;铰接轴上套置扭簧;叠盘支架底部设有与机架固定的支撑块;叠盘推杆与机架构成滑移方向竖直设置的移动副,并与叠盘凸轮构成凸轮副。所述的传送装置包括传送电机、主动轮轴、从动轮轴和传动机构;传送电机的底座固定在机架上;主动轮轴与传送电机的输出轴固定;主动轮轴和从动轮轴两端均通过轴承支承在轴承座上,轴承座固定在机架上;主动轮轴与从动轮轴平行;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送秧带主动轮、送秧带从动轮和送秧带;主动轮轴两端均固定送秧带主动轮,从动轮轴两端均固定送秧带从动轮;位于同一端的送秧带主动轮与送秧带从动轮通过送秧带连接。所述叠盘支架的数量为四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使每个秧盘在输送带上的时间与一个时序的送盘、叠盘时间相同,从而保证每个时序相互衔接,可以将送盘和叠盘时间间隔设计到很短,从而大大提高了叠盘的速度。秧盘挡块的上下移动可以保证送盘过程中秧盘的稳定性工作,对秧盘的冲击很小,从而保证秧盘叠放过程中秧盘内土壤不外撒,不破坏种子在秧盘土壤中的分布均匀性。本技术结构简单,维修保养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中叠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送秧带主动轮;2、送秧带;3、送盘推杆;4、送秧带从动轮;5、轴承座;6、机架;7、送盘凸轮;8、送盘曲柄;9、送盘连杆;10、主动轮轴;11、秧盘挡块;12、从动轮轴;13、输送托盘;14、叠盘支架;15、叠盘推杆;16、送盘轴;17、送盘轴带轮;18、V型带;19、叠盘轴带轮;20、滑块;21、叠盘凸轮;22、叠盘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2和3所示,钵盘自动叠盘机,包括传送装置、送盘装置、同步装置、叠盘装置和机架6;传送装置包括传送电机、主动轮轴10、从动轮轴12和传动机构;传送电机的底座固定在机架6上;主动轮轴10与传送电机的输出轴固定;主动轮轴10和从动轮轴12两端均通过轴承支承在轴承座5上,轴承座5固定在机架6上;主动轮轴10与从动轮轴12平行;传动机构包括送秧带主动轮1、送秧带从动轮4和送秧带2;主动轮轴10两端均固定送秧带主动轮1,从动轮轴12两端均固定送秧带从动轮4;两送秧带主动轮1的相对端端面间距小于秧盘的宽度;位于同一端的送秧带主动轮1与送秧带从动轮4通过送秧带2连接。同步装置包括送盘电机、送盘轴16、叠盘轴22、送盘轴带轮17、叠盘轴带轮19和V型带18;送盘电机的底座固定在机架6上;送盘电机的输出轴与送盘轴16固定;送盘轴16和叠盘轴22均通过轴承支承在轴承座5上;送盘轴16与叠盘轴22平行;送盘轴带轮17通过键连接固定在送盘轴16上,叠盘轴带轮19通过键连接固定在叠盘轴22上;送盘轴带轮17与叠盘轴带轮19通过V型带18连接。送盘装置包括输送托盘13、秧盘挡块11、送盘凸轮7、送盘推杆3、送盘曲柄8、送盘连杆9和滑块20;送盘曲柄8一端通过键固定在同步装置的送盘轴16上,另一端与送盘连杆9一端铰接;送盘连杆9另一端与滑块20铰接;滑块20固定在输送托盘13底面;输送托盘13与固定在机架6上的水平导轨构成移动副;输送托盘13的顶面与传送装置的送秧带2顶面平齐;送盘凸轮7通过键固定在送盘轴16上;送盘推杆3包括竖杆和U形水平杆;竖杆与机架6的竖直导向孔构成移动副;竖杆底部与送盘凸轮7构成凸轮副;两个秧盘挡块11与输送托盘13的两个竖直滑道分别构成移动副,且两个秧盘挡块11底部均与固定在送盘推杆3顶部的U形水平杆接触。叠盘装置包括叠盘凸轮21、叠盘推杆15、扭簧和叠盘支架14;叠盘凸轮21通过键连接固定在同步装置的叠盘轴22上;四个叠盘支架14阵列排布在同一水平面上;叠盘支架14与机架铰接,且铰接轴水平设置;铰接轴上套置扭簧;叠盘支架14底部设有与机架6固定的支撑块;叠盘推杆15与机架6构成滑移方向竖直设置的移动副,并与叠盘凸轮21构成凸轮副。该钵盘自动叠盘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将从自动播种线下来的播种好的秧盘放置在送秧带2上,传送电机经主动轮轴10带动送秧带主动轮1、送秧带2及送秧带从动轮4转动,送秧带2将秧盘运送至输送托盘13上;送盘电机经送盘轴16带动送盘凸轮7和送盘曲柄转动,送盘凸轮7推动送盘推杆3向上运动,带动秧盘挡块11上升,以防止秧盘在输送过程中滑移,同时送盘曲柄8经送盘连杆9和滑块19带动输送托盘13向输出端滑移;输送托盘13向输出端滑移过程中,送盘电机经送盘轴16、送盘轴带轮17、V型带18、叠盘轴带轮19和叠盘轴22带动叠盘凸轮21转动,叠盘推杆15向上移动,将输送托盘13上的秧盘顶起,秧盘便由输送托盘13输送至叠盘推杆15上;然后,送盘曲柄8经送盘连杆9和滑块19带动输送托盘向输入端运动,输送下一个秧盘;输送托盘13回程过程中秧盘挡块11下降,以防止挡块与下一个秧盘发生干涉;叠盘推杆15顶升秧盘至最大行程时顶开四个叠盘支架14,然后叠盘推杆15下降,而叠盘支架14在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钵盘自动叠盘机,包括传送装置、送盘装置、同步装置、叠盘装置和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送装置将秧盘送至送盘装置;所述的同步装置包括送盘电机、送盘轴、叠盘轴、送盘轴带轮、叠盘轴带轮和V型带;送盘电机的底座固定在机架上;送盘电机的输出轴与送盘轴固定;送盘轴和叠盘轴均通过轴承支承在轴承座上;送盘轴与叠盘轴平行;送盘轴带轮通过键连接固定在送盘轴上,叠盘轴带轮通过键连接固定在叠盘轴上;送盘轴带轮与叠盘轴带轮通过V型带连接;所述的送盘装置包括输送托盘、秧盘挡块、送盘凸轮、送盘推杆、送盘曲柄、送盘连杆和滑块;所述的送盘曲柄一端通过键固定在同步装置的送盘轴上,另一端与送盘连杆一端铰接;送盘连杆另一端与滑块铰接;滑块固定在输送托盘底面;输送托盘与固定在机架上的水平导轨构成移动副;输送托盘的顶面与传送装置的送秧带顶面平齐;所述的送盘凸轮通过键固定在送盘轴上;所述的送盘推杆包括竖杆和U形水平杆;竖杆与机架的竖直导向孔构成移动副;竖杆底部与送盘凸轮构成凸轮副;两个秧盘挡块与输送托盘的两个竖直滑道分别构成移动副,且两个秧盘挡块底部均与固定在送盘推杆顶部的U形水平杆接触;所述的叠盘装置包括叠盘凸轮、叠盘推杆、扭簧和叠盘支架;所述的叠盘凸轮通过键连接固定在同步装置的叠盘轴上;多个叠盘支架阵列排布在同一水平面上;叠盘支架与机架铰接,且铰接轴水平设置;铰接轴上套置扭簧;叠盘支架底部设有与机架固定的支撑块;叠盘推杆与机架构成滑移方向竖直设置的移动副,并与叠盘凸轮构成凸轮副。...

【技术特征摘要】
1.钵盘自动叠盘机,包括传送装置、送盘装置、同步装置、叠盘装置和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送装置将秧盘送至送盘装置;所述的同步装置包括送盘电机、送盘轴、叠盘轴、送盘轴带轮、叠盘轴带轮和V型带;送盘电机的底座固定在机架上;送盘电机的输出轴与送盘轴固定;送盘轴和叠盘轴均通过轴承支承在轴承座上;送盘轴与叠盘轴平行;送盘轴带轮通过键连接固定在送盘轴上,叠盘轴带轮通过键连接固定在叠盘轴上;送盘轴带轮与叠盘轴带轮通过V型带连接;所述的送盘装置包括输送托盘、秧盘挡块、送盘凸轮、送盘推杆、送盘曲柄、送盘连杆和滑块;所述的送盘曲柄一端通过键固定在同步装置的送盘轴上,另一端与送盘连杆一端铰接;送盘连杆另一端与滑块铰接;滑块固定在输送托盘底面;输送托盘与固定在机架上的水平导轨构成移动副;输送托盘的顶面与传送装置的送秧带顶面平齐;所述的送盘凸轮通过键固定在送盘轴上;所述的送盘推杆包括竖杆和U形水平杆;竖杆与机架的竖直导向孔构成移动副;竖杆底部与送盘凸轮构成凸轮副;两个秧盘挡块与输送托盘的两个竖直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小强许鑫祺俞亚新陈建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