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0614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弹射机构,包括壳体、电磁铁、弹射单元;壳体为顶端开口的桶状;电磁铁固定在壳体的底部;弹射单元包括弹性结构、弹射片、导向柱和限位片;导向柱固定在壳体的底部;弹性结构安装在壳体的底部的上方,与壳体的底部接触;弹射片套在导向柱上,位于弹性结构的上方,与弹性结构接触;限位片的直径大于导向柱的直径,固定在导向柱的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弹射机构,可实现弹射体的快速部署,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射机构
本技术属于救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安装在救援、搜索设备上的弹射机构。
技术介绍
在救助落水者时,通常将简单便捷的浮力气囊抛入水中,由落水者自行爬上浮力气囊,或者落水者直接爬上救助器,并通过自身的体力保持直至救助器行驶至安全区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落水者在被救援时,会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很难长时间主动爬浮在救生器载体上。而且,救助器载人行驶的过程中,人受到水的阻力很大,对救助者体力考验很大。在一些情况下救助器无法很快将被救人员载至安全区域,如水面障碍物较多、救助器本体故障等。另外,对于水中漂浮的设备,当需要回收时,可能遇到各种复杂的环境(如在风浪中),不易实现设备的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弹射机构,可安装在救助器、搜索器、可回收设备上,通过控制电磁铁,弹射机构可将弹射体弹出,使弹射体达到目标位置附近,使得救援等工作安全高效。本技术提供一种弹射机构,包括壳体、电磁铁、弹射单元;所述壳体为顶端开口的桶状;所述电磁铁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弹射单元包括弹性结构、弹射片、导向柱和限位片;所述导向柱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弹性结构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的上方,与所述壳体的底部接触;所述弹射片套在所述导向柱上,位于所述弹性结构的上方,与所述弹性结构接触;所述限位片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柱的直径,固定在所述导向柱的顶端。作为本技术可选的方案,所述电磁铁的数量为多个,沿所述壳体的轴线圆周均布。作为本技术可选的方案,所述电磁铁为自保持式电磁铁。上述的弹射机构中,所述导向柱的数量为多个。作为本技术可选的方案,弹射机构还包括弹射体,所述弹射体的中心设有通孔,所述弹射体放置在所述弹射片上,所述导向柱位于所述通孔内。当上述的弹射机构用于设备回收时,所述弹射体为浮力块。当上述的弹射机构用于落水者救援时,所述弹射体为浮力气囊。更进一步的,所述弹射体通过缆绳连接所述壳体。作为本技术可选的方案,弹射机构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上方,与所述壳体铰接。弹射机构还可通过遥控器进行控制,弹射机构包括信号接收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信号接收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磁铁。本技术的弹射机构,在快速救援或设备回收时,可将浮力气囊或浮力块弹射到目标位置,安全可靠,可实现快速布置;必要时,通过缆绳将弹射体与弹射机构的壳体连接,弹射体被弹出后,实现对弹射体的拖拽;弹射机构安装在遥控救助器时,还可实现对弹射机构的无线控制,提高救援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弹射机构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弹射机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方案及其各个方面的优点。然而,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是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中所述的“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应作广义理解,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前”、“后”、“左”、“右”、“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弹射机构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弹射机构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弹射机构,包括壳体2、电磁铁5和弹射单元。弹射机构可安装在水面设备上,如救助器、可回收设备等,能够将物品弹射到指定的区域附近。壳体2为桶状,外形为圆柱形,内部中空,顶端开口,是弹射机构的支撑部件。电磁铁5固定在壳体2的底部,可通过螺钉将电磁铁5固定。电磁铁5可在其周围产生磁场,也可通过控制信号使得磁场消失。弹射单元包括弹性结构4、弹射片6、导向柱7和限位片1。导向柱7固定在壳体2的底部,可通过螺钉固定,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如焊接固定。本实施例的导向柱7为细长的圆柱形,设置在壳体2内靠近中心的位置。弹性结构4安装在壳体的底部的上方,弹射片6位于弹性结构4的上方。弹性结构4的一端与壳体2的底部接触,另一端与弹射片6接触。弹射片6为圆形铁板,当电磁铁5具有磁性时,弹射片6被磁力吸引向下移动,弹性结构4被压缩,当电磁铁5失去磁性时,弹性结构4推动弹射片6向上移动。本实施例中弹性结构4为弹簧,其还可选择如弹片等其他具有弹性的部件。弹射片6开设有导向孔,通过导向孔,弹射片6套在导向柱7上,导向柱7对弹射片6的上下移动起到导向作用。限位片1通过螺钉8固定在导向柱7的顶端,限位片1的直径大于导向柱7的直径,限位片1可对弹射片6起到限位的作用,当弹射片6向上移动,触碰到限位片1即停止上移。根据实际情况,电磁铁5的数量可为多个,多个电磁铁5沿壳体2的轴线圆周均布,可提高弹射片6受力的均匀性,本实施例中,电磁铁5的数量为三个。电磁铁5可选择自保持式电磁铁,断电时,电磁铁5具有磁性可吸住弹射片6,通电时,电磁铁5失去磁性。为了更好的对弹射片6进行导向,导向柱7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本实施例中,导向柱7的数量为三个。弹射机构还包括弹射体3,弹射体3即为被弹射出去的物品。弹射体3为圆环状,当弹射体3放置在弹射片6上时,导向柱7位于弹射体3内环的通孔内,导向柱7不会影响弹射体3的移动。当弹射机构安装在救助器上。用于落水者救援时,弹射体3可以为浮力气囊。常规情况下,电磁铁5为断电状态,吸住弹射片6,浮力气囊存储于壳体2的内部。当救助器行驶到落水者附近时,操作电磁铁5通电,由于弹簧的作用,弹射片6带动浮力气囊上移,导向柱7对弹射片6起到导向的作用。当弹射片6移动到与限位片1接触时,弹射片6停止移动,浮力气囊弹出。落水者佩戴上浮力气囊,实现救援的目的。进一步的,弹射体3通过缆绳(图中未示出)连接壳体2。在弹射体3被弹射出去后,通过缆绳,弹射体3依然与弹射机构连接,可实现对弹射体3的拖拽。如在救助器上时,落水者佩戴上浮力气囊后,通过救助器的拖拽,可将落水者转移至安全区域。为了加强对壳体2内弹射体3的防护,弹射机构还可包括上盖(图中未示出)。上盖安装在壳体2的上方,与壳体2铰接,当弹射体3需弹出时,可挤开上盖,上盖受力翻转,不影响弹射体3的弹出。当弹射机构安装在可回收设备,用于设备回收时,弹射体3为浮力块。如用于水下航行器的回收,弹射机构安装在水下航行器上。当水下航行器完成任务,浮出水面后,弹射机构弹出浮力块,浮力块与水下航行器通过缆绳连接。操作者通过钩枪勾住浮力块,拖拽浮力块以实现水下航行器的回收。浮力块为实心的可漂浮的材料,弹射机构的上盖增加密封功能,保证水下航行器潜行时,浮力块不会漂浮出弹射机构。如果救助器为遥控救助器,本实施例的弹射机构也可通过遥控器进行控制。弹射机构包括信号接收单元和控制单元,信号接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连接电磁铁。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遥控器的控制信号,当信号接收单元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控制信号,执行对电磁铁的通电操作,电磁铁通电后失去磁性,浮力气囊即被弹出。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磁铁、弹射单元;所述壳体为顶端开口的桶状;所述电磁铁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弹射单元包括弹性结构、弹射片、导向柱和限位片;所述导向柱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弹性结构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的上方,与所述壳体的底部接触;所述弹射片套在所述导向柱上,位于所述弹性结构的上方,与所述弹性结构接触;所述限位片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柱的直径,固定在所述导向柱的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磁铁、弹射单元;所述壳体为顶端开口的桶状;所述电磁铁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弹射单元包括弹性结构、弹射片、导向柱和限位片;所述导向柱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弹性结构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部的上方,与所述壳体的底部接触;所述弹射片套在所述导向柱上,位于所述弹性结构的上方,与所述弹性结构接触;所述限位片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柱的直径,固定在所述导向柱的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弹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的数量为多个,沿所述壳体的轴线圆周均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弹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为自保持式电磁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弹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建仓丁玉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