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自行车减震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0572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新型智能自行车减震座,包括底板、电动伸缩杆、卡块、连接杆、固定板、固定轴、扭簧、限位杆以及复位弹簧,底板下端设置电动伸缩杆以及连接杆,电动伸缩杆内侧设置连接杆,电动伸缩杆内端安装卡块,卡块内端设置连接杆,底板下侧设置卡块,该设计方便对鞍座主体安装,固定板内端安装固定轴,固定轴上安装扭簧,扭簧下端设置底板,底板上端设置固定块,底板上侧设置固定轴,复位弹簧下端设置底板,底板下端安装限位杆,限位杆上安装复位弹簧,该设计方便对鞍座主体进行减震,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方便拆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自行车减震座
本专利技术创造是一种新型智能自行车减震座,属于智能自行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诞生至今已超过百年,虽然在智能方面没有突破,但自行车创新却从未停止过,在万物智能的今天,智能自行车将生逢其时,成为这个智能世界中的一大新亮点,外观、材质、功能等方面别具一格的智能自行车,在提升人们骑行体验的同时,实现自行车互联,给人们带来安全、智能的新感受。现有的自行车鞍座减震效果差,使用人员在骑行过程中,由于路面凹凸不平,自行车鞍座上下震动剧烈,使用人员会觉得臀部产生疼痛感,降低了使用人员的舒适感,现有的自行车鞍座不方便拆装进行维护,鞍座损坏不能及时进行维护,影响鞍座的正常实用,降低了鞍座的使用寿命,所以需要一种新型智能自行车减震座来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创造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创造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自行车减震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方便拆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智能自行车减震座,包括鞍座主体、拆装装置以及减震装置,所述鞍座主体下端设置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下端设置拆装装置,所述拆装装置包括底板、电动伸缩杆、卡块以及连接杆,所述底板下端设置电动伸缩杆以及连接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内侧设置连接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内端安装卡块,所述卡块内端设置连接杆,所述底板下侧设置卡块,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轴、扭簧、限位杆以及复位弹簧,所述鞍座主体外端设置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端安装固定轴,所述鞍座主体下侧设置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安装扭簧,所述扭簧上端安装鞍座主体,所述扭簧下端设置底板,所述底板上端设置固定块,所述底板上侧设置固定轴,所述鞍座主体下端设置限位杆以及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下端设置底板,所述底板下端安装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安装复位弹簧,所述限位杆上端穿过底板与复位弹簧以及鞍座主体相连接,所述限位杆以及复位弹簧右侧设置固定板、固定轴以及扭簧。进一步地,所述电动伸缩杆以及卡块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对称安装在底板下端,两个所述卡块对称设置在连接杆左右两端,所述固定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板对称设置在鞍座主体前后两端。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下端加工圆形凹槽,且圆形凹槽内部加工内螺纹,所述连接杆外端加工外螺纹,所述连接杆与底板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左右两端对称加工两个通孔,所述卡块内端设置圆柱销钉,且通孔内部安装圆柱销钉。进一步地,所述扭簧与固定轴通过螺钉相连接,所述连接杆下端安装在自行车主体上。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下端安装限位块,且限位块上端设置底板。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种新型智能自行车减震座,本专利技术创造通过添加底板、电动伸缩杆、卡块以及连接杆,该设计方便鞍座主体的拆装,方便对鞍座主体进行维护,解决了现有的自行车鞍座不方便拆装进行维护,鞍座损坏不能及时进行维护,影响鞍座的正常实用,降低了鞍座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通过添加固定板、固定轴、扭簧、限位杆以及复位弹簧,该设计方便对鞍座主体进行减震,增加使用人员的舒适度,解决了现有的自行车鞍座减震效果差,使用人员在骑行过程中,由于路面凹凸不平,自行车鞍座上下震动剧烈,使用人员会觉得臀部产生疼痛感,降低了使用人员的舒适感的弊端。因添加内螺纹以及外螺纹,该设计方便连接杆与底板快速的连接以及分离,因添加通孔与圆柱销钉,该设计表面连接杆的转动,因添加螺钉,该设计方便扭簧的固定,因添加限位块,该设计方便限位杆的移动,本专利技术创造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方便拆装。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创造一种新型智能自行车减震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创造一种新型智能自行车减震座中拆装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创造一种新型智能自行车减震座中减震装置的示意图;图中:1-鞍座主体、2-拆装装置、3-减震装置、21-底板、22-电动伸缩杆、23-卡块、24-连接杆、31-固定板、32-固定轴、33-扭簧、34-限位杆、35-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创造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创造。请参阅图1-图3,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智能自行车减震座,包括鞍座主体1、拆装装置2以及减震装置3,鞍座主体1下端设置减震装置3,减震装置3下端设置拆装装置2。拆装装置2包括底板21、电动伸缩杆22、卡块23以及连接杆24,底板21下端设置电动伸缩杆22以及连接杆24,电动伸缩杆22内侧设置连接杆24,电动伸缩杆22内端安装卡块23,卡块23内端设置连接杆24,底板21下侧设置卡块23,该设计方便对鞍座主体1进行固定。减震装置3包括固定板31、固定轴32、扭簧33、限位杆34以及复位弹簧35,鞍座主体1外端设置固定板31,固定板31内端安装固定轴32,鞍座主体1下侧设置固定轴32,固定轴32上安装扭簧33,扭簧33上端安装鞍座主体1,扭簧33下端设置底板21,底板21上端设置固定块,底板21上侧设置固定轴32,鞍座主体1下端设置限位杆34以及复位弹簧35,复位弹簧35下端设置底板21,底板21下端安装限位杆34,限位杆34上安装复位弹簧35,限位杆34上端穿过底板21与复位弹簧35以及鞍座主体1相连接,限位杆34以及复位弹簧35右侧设置固定板31、固定轴32以及扭簧33,该设计方便对鞍座主体1进行减震。电动伸缩杆22以及卡块23均设有两个,两个电动伸缩杆22对称安装在底板21下端,两个卡块23对称设置在连接杆24左右两端,固定板31设有两个,两个固定板31对称设置在鞍座主体1前后两端,底板21下端加工圆形凹槽,且圆形凹槽内部加工内螺纹,连接杆24外端加工外螺纹,连接杆24与底板21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相连接,连接杆24左右两端对称加工两个通孔,卡块23内端设置圆柱销钉,且通孔内部安装圆柱销钉,扭簧33与固定轴32通过螺钉相连接,连接杆24下端安装在自行车主体上,限位杆34下端安装限位块,且限位块上端设置底板。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使用时,首先使用人员对本专利技术创造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使用了,此时需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使用本专利技术创造时,使用人员首先将连接杆24安装在自行车主体上,然后使用人员利用内螺纹以及外螺纹,将连接杆24与底板21相连接,然后使用人员启动电动伸缩杆22,电动伸缩杆22工作带动卡块23向内移动,直到卡块23与连接杆24相接触,并将连接杆24固定,使用人员关闭电动伸缩杆22,因连接杆24左右两端对称加工两个通孔,卡块23内端设置圆柱销钉,且通孔内部安装圆柱销钉,所以底板21与连接杆24相固定,该设计方便对鞍座主体1进行固定。使用人员在骑行过程中,由于地面凹凸不平,鞍座主体1会剧烈震动,鞍座主体1震动带动限位杆34上下移动,鞍座主体1上下移动对复位弹簧35进行拉伸或压缩,进而使复位弹簧35产生弹力,同时鞍座主体1上下移动对扭簧33进行拉伸压缩,使得扭簧33弹性势能增加,鞍座主体1在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智能自行车减震座,包括鞍座主体(1)、拆装装置(2)以及减震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主体(1)下端设置减震装置(3),所述减震装置(3)下端设置拆装装置(2);所述拆装装置(2)包括底板(21)、电动伸缩杆(22)、卡块(23)以及连接杆(24),所述底板(21)下端设置电动伸缩杆(22)以及连接杆(24),所述电动伸缩杆(22)内侧设置连接杆(24),所述电动伸缩杆(22)内端安装卡块(23),所述卡块(23)内端设置连接杆(24),所述底板(21)下侧设置卡块(23);所述减震装置(3)包括固定板(31)、固定轴(32)、扭簧(33)、限位杆(34)以及复位弹簧(35),所述鞍座主体(1)外端设置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内端安装固定轴(32),所述鞍座主体(1)下侧设置固定轴(32),所述固定轴(32)上安装扭簧(33),所述扭簧(33)上端安装鞍座主体(1),所述扭簧(33)下端设置底板(21),所述底板(21)上端设置固定板(31),所述底板(21)上侧设置固定轴(32),所述鞍座主体(1)下端设置限位杆(34)以及复位弹簧(35),所述复位弹簧(35)下端设置底板(21),所述底板(21)下端安装限位杆(34),所述限位杆(34)上安装复位弹簧(35),所述限位杆(34)上端穿过底板(21)与复位弹簧(35)以及鞍座主体(1)相连接,所述限位杆(34)以及复位弹簧(35)右侧设置固定板(31)、固定轴(32)以及扭簧(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自行车减震座,包括鞍座主体(1)、拆装装置(2)以及减震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主体(1)下端设置减震装置(3),所述减震装置(3)下端设置拆装装置(2);所述拆装装置(2)包括底板(21)、电动伸缩杆(22)、卡块(23)以及连接杆(24),所述底板(21)下端设置电动伸缩杆(22)以及连接杆(24),所述电动伸缩杆(22)内侧设置连接杆(24),所述电动伸缩杆(22)内端安装卡块(23),所述卡块(23)内端设置连接杆(24),所述底板(21)下侧设置卡块(23);所述减震装置(3)包括固定板(31)、固定轴(32)、扭簧(33)、限位杆(34)以及复位弹簧(35),所述鞍座主体(1)外端设置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内端安装固定轴(32),所述鞍座主体(1)下侧设置固定轴(32),所述固定轴(32)上安装扭簧(33),所述扭簧(33)上端安装鞍座主体(1),所述扭簧(33)下端设置底板(21),所述底板(21)上端设置固定板(31),所述底板(21)上侧设置固定轴(32),所述鞍座主体(1)下端设置限位杆(34)以及复位弹簧(35),所述复位弹簧(35)下端设置底板(21),所述底板(21)下端安装限位杆(34),所述限位杆(34)上安装复位弹簧(35),所述限位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巨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