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制动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及制动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0536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车制动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及制动控制器,其中双向复位机构包括固定板、定位轮、复位杆、第一弹性机构、第二弹性机构、定位机构;定位轮设于固定板的空腔内,定位轮一侧边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第三定位槽,定位轮最底端设有复位槽;复位杆顶端设有可卡设于复位槽内的凸部,中段通过销轴与固定板转动相连;复位杆底部一侧边与第一弹性机构一端抵接,另一相对侧边与第二弹性机构一端抵接;第一弹性机构、第二弹性机构另一端均与固定板抵接;定位机构一端可卡设于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或第三定位槽内,定位机构另一端与固定板抵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结构,能够实现双向复位,具备定位功能,工作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车制动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及制动控制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车制动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车制动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及制动控制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机车制动控制器上的复位机构均为单向复位机构,不能实现双向复位功能。随着机车市场及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要求自动制动控制器和单独制动控制器分开设置,同时,要求单独制动控制器设置5个档位:“4”位、“3”位、“0”位、“2”位和“1”位,每个档位对应一个微动开关同步反馈其机械位置信号变化。操作手柄被操纵到“4”位或“1”位时,当撤去外力后,操作手柄能停在“4”位或“1”位;操作手柄被操纵到“3”位或“2”位时,当撤去外力后,操作手柄都能自动复位到“0”位,同时每个手柄档位对应的微动开关发生同步动作,把手柄档位位置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送给制动系统控制机车运行。由于利用现有的机车制动控制器用单向复位机构无法满足上述技术性能需求,因而,需要设计一款新的机车制动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车制动控制器用模块化双向复位机构及制动控制器,能够实现双向复位,且具备定位功能,工作可靠性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车制动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其结构特点是包括固定板、定位轮、复位杆、第一弹性机构、第二弹性机构、定位机构;其中,定位轮设于固定板的空腔内并与固定板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定位轮一侧边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第三定位槽,定位轮最底端设有复位槽;复位槽与第一定位槽之间的距离为A,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之间的距离、第三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之间的距离均为B,A大于B;复位杆顶端设有可卡设于复位槽内的凸部,复位杆中段通过销轴与固定板转动相连;复位杆底部一侧边与第一弹性机构一端相抵接,复位杆底部另一相对侧边与第二弹性机构一端相抵接;第一弹性机构另一端、第二弹性机构另一端均与固定板相抵接;定位机构一端可卡设于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或第三定位槽内,定位机构另一端与固定板相抵接。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第一定位槽、第三定位槽相对于第二定位槽对称设置。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和第三定位槽的深度相等且均小于复位槽的深度。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弹性机构包括第一弹簧及第一杆,第一弹簧一端与固定板相抵接,第一弹簧另一端通过第一杆与复位杆底部相抵接;第二弹性机构与第一弹性机构对称设置。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三弹簧、固定座和可卡设于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或第三定位槽内的定位球,第三弹簧一端与固定板相抵接,第三弹簧另一端依次通过固定座、定位球与定位轮相抵接。基于同一个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机车制动控制器,包括框架及装于框架上的操作手柄、鼓轮机构、凸轮机构、微动开关,框架上具有侧板,鼓轮机构与侧板相对平行设置,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所述的机车制动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所述固定板固设于框架上且与侧板相对平行设置,鼓轮机构、凸轮机构均位于固定板与侧板之间;鼓轮机构的中心与定位轮的中心通过连接轴固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结构,能够实现双向复位,且具备定位功能,工作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双向复位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机车制动控制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机车制动控制器用带定位功能的双向复位机构采用模块化设计,用于机车制动控制器、操纵铁路机车车辆制动或缓解。双向复位机构包括固定板8、定位轮9、复位杆10、第一弹性机构12,13、第二弹性机构16,17、定位机构15,19,21;其中,定位轮9设于固定板8的空腔内并与固定板8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定位轮9一侧边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定位槽901、第二定位槽902、第三定位槽903,定位轮9最底端设有复位槽904;复位槽904与第一定位槽901之间的距离为A,第一定位槽901与第二定位槽902之间的距离、第三定位槽903与第二定位槽902之间的距离均为B,A大于B;复位杆10顶端设有可卡设于复位槽904内的凸部1001,复位杆10中段通过销轴11与固定板8转动相连;复位杆10底部一侧边与第一弹性机构12,13一端相抵接,复位杆10底部另一相对侧边与第二弹性机构16,17一端相抵接;第一弹性机构12,13另一端、第二弹性机构16,17另一端均与固定板8相抵接;定位机构15,19,21一端可卡设于第一定位槽901、第二定位槽902或第三定位槽903内,定位机构15,19,21另一端与固定板8相抵接。第一定位槽901、第三定位槽903相对于第二定位槽902对称设置。第一定位槽901、第二定位槽902和第三定位槽903的深度相等且均小于复位槽904的深度。所述第一弹性机构12,13包括第一弹簧13及第一杆12,第一弹簧13一端与固定板8相抵接,第一弹簧13另一端通过第一杆12与复位杆10底部相抵接;第二弹性机构16,17与第一弹性机构12,13对称设置。第二弹性机构16,17包括第二弹簧17及第二杆16,第二弹簧17一端与固定板8相抵接,第二弹簧17另一端通过第二杆16与复位杆10底部相抵接。所述定位机构15,19,21包括第三弹簧15、固定座21和可卡设于第一定位槽901、第二定位槽902或第三定位槽903内的定位球19,第三弹簧15一端与固定板8相抵接,第三弹簧15另一端依次通过固定座21、定位球19与定位轮9相抵接。第一弹簧13、第二弹簧17、第三弹簧15对应通过紧定螺钉14、18、20及对应的安装座与固定板8相抵接。如图4和图5所示,机车制动控制器包括框架4及装于框架4上的操作手柄1、鼓轮机构2、凸轮机构7、微动开关5,框架4上具有侧板3,鼓轮机构2与侧板3相对平行设置,还包括所述的机车制动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6,所述固定板8固设于框架4上且与侧板3相对平行设置,鼓轮机构2、凸轮机构7均位于固定板8与侧板3之间;鼓轮机构2的中心与定位轮9的中心通过连接轴22固连。定位轮(9)中心设有安装孔(905),连接轴22端部直接插入安装孔905内,从而实现连接轴22与定位轮9之间的固连。本实施例中,双向复位机构6采用一体化结构。除此之外,还可采用定位机构和双向复位机构分开独立设计,由定位机构反馈单独制动控制器的5个档位:“4”位、“3”位、“0”位、“2”位和“1”位。单独制动控制器设有5个档位:“4”位、“3”位、“0”位、“2”位和“1”位,由于鼓轮机构2的中心与定位轮9的中心通过连接轴22固连,,操作手柄1的档位与定位轮9上的定位槽一一对应,因而双向复位机构6可以清晰的反馈单独制动控制器设置的5个档位。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非操作时(初始状态下),操作手柄1停在“0”位,操作手柄1处于竖直状态,复位杆10上的凸部1001卡设于复位槽904内,而定位机构15,19,21的定位球19卡设于与“0”位相对应的第二定位槽902内。当操作手柄1被操纵到“4”位时,此时鼓轮机构2和凸轮机构7伴随同步转动,对应的微动开关5同步动作,如图3所示,定位轮9逆时针转动,直至复位杆10上的凸部1001从复位槽904内移出至左边圆弧处(此时第二弹簧17被压缩),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车制动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8)、定位轮(9)、复位杆(10)、第一弹性机构(12,13)、第二弹性机构(16,17)、定位机构(15,19,21);其中,定位轮(9)设于固定板(8)的空腔内并与固定板(8)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定位轮(9)一侧边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定位槽(901)、第二定位槽(902)、第三定位槽(903),定位轮(9)最底端设有复位槽(904);复位槽(904)与第一定位槽(901)之间的距离为A,第一定位槽(901)与第二定位槽(902)之间的距离、第三定位槽(903)与第二定位槽(902)之间的距离均为B,A大于B;复位杆(10)顶端设有可卡设于复位槽(904)内的凸部(1001),复位杆(10)中段通过销轴(11)与固定板(8)转动相连;复位杆(10)底部一侧边与第一弹性机构(12,13)一端相抵接,复位杆(10)底部另一相对侧边与第二弹性机构(16,17)一端相抵接;第一弹性机构(12,13)另一端、第二弹性机构(16,17)另一端均与固定板(8)相抵接;定位机构(15,19,21)一端可卡设于第一定位槽(901)、第二定位槽(902)或第三定位槽(903)内,定位机构(15,19,21)另一端与固定板(8)相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车制动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8)、定位轮(9)、复位杆(10)、第一弹性机构(12,13)、第二弹性机构(16,17)、定位机构(15,19,21);其中,定位轮(9)设于固定板(8)的空腔内并与固定板(8)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定位轮(9)一侧边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定位槽(901)、第二定位槽(902)、第三定位槽(903),定位轮(9)最底端设有复位槽(904);复位槽(904)与第一定位槽(901)之间的距离为A,第一定位槽(901)与第二定位槽(902)之间的距离、第三定位槽(903)与第二定位槽(902)之间的距离均为B,A大于B;复位杆(10)顶端设有可卡设于复位槽(904)内的凸部(1001),复位杆(10)中段通过销轴(11)与固定板(8)转动相连;复位杆(10)底部一侧边与第一弹性机构(12,13)一端相抵接,复位杆(10)底部另一相对侧边与第二弹性机构(16,17)一端相抵接;第一弹性机构(12,13)另一端、第二弹性机构(16,17)另一端均与固定板(8)相抵接;定位机构(15,19,21)一端可卡设于第一定位槽(901)、第二定位槽(902)或第三定位槽(903)内,定位机构(15,19,21)另一端与固定板(8)相抵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制动控制器用双向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位槽(901)、第三定位槽(903)相对于第二定位槽(902)对称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制动控制器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楚联王雄波张彦林林平莫文芳历洋罗传文彭宝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