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改造成的货车救援车
本技术是一种客车改造成的货车救援车,属于石块收集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第六次铁路运输车辆大提速后,对跌路运用线路上车辆故障的排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西南地区的铁路交通运输线,由于大部分位于大山山区,铁路交通运输线周围环境恶劣。现有技术在使用时,无法将救援车进行升降,使在搬运救援货物的时候需要发费大把时间,导致救援不够及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客车改造成的货车救援车,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无法将救援车进行升降,使在搬运救援货物的时候需要发费大把时间,导致救援不够及时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客车改造成的货车救援车,其结构包括挡板、升降板、车轮、推升装置、水箱、车头、保护杠、驾驶舱,所述车头的左侧与推升装置相连接,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升降板安装在推升装置的上方,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挡板与升降板的右上方垂直焊接,所述车轮为圆形结构且均匀等距的安装在推升装置和车头的下方,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水箱为长方形结构且设于推升装置的右下方,所述保护杠嵌套在车头的右下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驾驶舱设于车头内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推升装置包括升降主体、驱动电机、啮合转盘、卷绳拉动装置、啮合盘、垂直套杆、推送啮合装置、齿轮转盘、推伸杆、导电装置、升降支撑装置、推升槽、平移啮合装置,所述升降主体的左上方设有驱动电机,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驱动电机与啮合转盘相互啮合,所述啮合转盘为圆形结构且右侧与平移啮合装置的相互啮合,所述卷绳拉动装置设于平移啮合装置的下方且相互啮合,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客车改造成的货车救援车,其结构包括挡板(1)、升降板(2)、车轮(3)、推升装置(4)、水箱(5)、车头(6)、保护杠(7)、驾驶舱(8),所述车头(6)的左侧与推升装置(4)相连接,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升降板(2)安装在推升装置(4)的上方,采用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与升降板(2)的右上方垂直焊接,所述车轮(3)为圆形结构且均匀等距的安装在推升装置(4)和车头(6)的下方,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水箱(5)为长方形结构且设于推升装置(4)的右下方,所述保护杠(7)嵌套在车头(6)的右下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驾驶舱(8)设于车头(6)内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推升装置(4)包括升降主体(401)、驱动电机(402)、啮合转盘(403)、卷绳拉动装置(404)、啮合盘(405)、垂直套杆(406)、推送啮合装置(407)、齿轮转盘(408)、推伸杆(409)、导电装置(410)、升降支撑装置(411)、推升槽(412)、平移啮合装置(413),所述升降主体(401)的左上方设有驱动电机(402),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驱动电机(402)与啮合转盘(403)相互啮合,所述啮合转盘(4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改造成的货车救援车,其结构包括挡板(1)、升降板(2)、车轮(3)、推升装置(4)、水箱(5)、车头(6)、保护杠(7)、驾驶舱(8),所述车头(6)的左侧与推升装置(4)相连接,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升降板(2)安装在推升装置(4)的上方,采用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与升降板(2)的右上方垂直焊接,所述车轮(3)为圆形结构且均匀等距的安装在推升装置(4)和车头(6)的下方,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水箱(5)为长方形结构且设于推升装置(4)的右下方,所述保护杠(7)嵌套在车头(6)的右下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驾驶舱(8)设于车头(6)内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推升装置(4)包括升降主体(401)、驱动电机(402)、啮合转盘(403)、卷绳拉动装置(404)、啮合盘(405)、垂直套杆(406)、推送啮合装置(407)、齿轮转盘(408)、推伸杆(409)、导电装置(410)、升降支撑装置(411)、推升槽(412)、平移啮合装置(413),所述升降主体(401)的左上方设有驱动电机(402),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驱动电机(402)与啮合转盘(403)相互啮合,所述啮合转盘(403)为圆形结构且右侧与平移啮合装置(413)的相互啮合,所述卷绳拉动装置(404)设于平移啮合装置(413)的下方且相互啮合,所述啮合盘(405)与升降主体(401)下方中部的左侧垂直焊接,所述垂直套杆(406)设于啮合盘(405)的右侧且与升降主体(401)垂直焊接,所述推送啮合装置(407)设于垂直套杆(406)的右侧且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齿轮转盘(408)分别与推送啮合装置(407)的右侧和推伸杆(409)的左侧相互啮合,所述推伸杆(409)设于导电装置(410)的右侧,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导电装置(410)安装在升降主体(401)的右下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升降支撑装置(411)与升降主体(401)中部的右侧,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推升槽(412)与升降支撑装置(411)的上方焊接,所述平移啮合装置(413)设于升降主体(401)上方中部的左侧,采用过盈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改造成的货车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绳拉动装置(404)包括下啮合齿轮(40401)、中套轴(40402)、套槽(40403)、活动螺杆(40404)、锁绳筒(40405)、套拉绳(40406)、右轴轮(40407),所述下啮合齿轮(40401)的中部设有中套轴(40402)且上方与平移啮合装置(413)相互啮合,采用过盈配合,所述中套轴(40402)为圆形结构且与套拉绳(40406)相互啮合,所述套槽(40403)的内部设有活动螺杆(4040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锁绳筒(40405)安装在活动螺杆(40404)的中部,所述套拉绳(40406)的两端分别与中套轴(40402)和锁绳筒(40405)锁接,所述右轴轮(40407)嵌套在活动螺杆(40404)的右侧且与啮合盘(405)相互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改造成的货车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啮合装置(407)包括套转轮(40701)、连动杆(40702)、轴轮(40703)、推伸架(40704)、收缩槽(40705)、推轮(40706)、锥形齿轮(40707)、定位啮合齿轮(40708),所述套转轮(40701)为圆形结构且后端的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长泉,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超逸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