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改造成的货车救援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0516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客车改造成的货车救援车,其结构包括挡板、升降板、车轮、推升装置、水箱、车头、保护杠、驾驶舱,所述车头的左侧与推升装置相连接,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升降板安装在推升装置的上方,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挡板与升降板的右上方垂直焊接,所述车轮为圆形结构且均匀等距的安装在推升装置和车头的下方,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水箱为长方形结构且设于推升装置的右下方,所述保护杠嵌套在车头的右下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驾驶舱设于车头内部为一体结构,在使用时,可以将救援车进行升降,使得在搬运救援货物的时候可以更加快速进行搬运,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改造成的货车救援车
本技术是一种客车改造成的货车救援车,属于石块收集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第六次铁路运输车辆大提速后,对跌路运用线路上车辆故障的排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西南地区的铁路交通运输线,由于大部分位于大山山区,铁路交通运输线周围环境恶劣。现有技术在使用时,无法将救援车进行升降,使在搬运救援货物的时候需要发费大把时间,导致救援不够及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客车改造成的货车救援车,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无法将救援车进行升降,使在搬运救援货物的时候需要发费大把时间,导致救援不够及时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客车改造成的货车救援车,其结构包括挡板、升降板、车轮、推升装置、水箱、车头、保护杠、驾驶舱,所述车头的左侧与推升装置相连接,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升降板安装在推升装置的上方,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挡板与升降板的右上方垂直焊接,所述车轮为圆形结构且均匀等距的安装在推升装置和车头的下方,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水箱为长方形结构且设于推升装置的右下方,所述保护杠嵌套在车头的右下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驾驶舱设于车头内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推升装置包括升降主体、驱动电机、啮合转盘、卷绳拉动装置、啮合盘、垂直套杆、推送啮合装置、齿轮转盘、推伸杆、导电装置、升降支撑装置、推升槽、平移啮合装置,所述升降主体的左上方设有驱动电机,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驱动电机与啮合转盘相互啮合,所述啮合转盘为圆形结构且右侧与平移啮合装置的相互啮合,所述卷绳拉动装置设于平移啮合装置的下方且相互啮合,所述啮合盘与升降主体下方中部的左侧垂直焊接,所述垂直套杆设于啮合盘的右侧且与升降主体垂直焊接,所述推送啮合装置设于垂直套杆的右侧且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齿轮转盘分别与推送啮合装置的右侧和推伸杆的左侧相互啮合,所述推伸杆设于导电装置的右侧,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导电装置安装在升降主体的右下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升降支撑装置与升降主体中部的右侧,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推升槽与升降支撑装置的上方焊接,所述平移啮合装置设于升降主体上方中部的左侧,采用过盈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卷绳拉动装置包括下啮合齿轮、中套轴、套槽、活动螺杆、锁绳筒、套拉绳、右轴轮,所述下啮合齿轮的中部设有中套轴且上方与平移啮合装置相互啮合,采用过盈配合,所述中套轴为圆形结构且与套拉绳相互啮合,所述套槽的内部设有活动螺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锁绳筒安装在活动螺杆的中部,所述套拉绳的两端分别与中套轴和锁绳筒锁接,所述右轴轮嵌套在活动螺杆的右侧且与啮合盘相互啮合。进一步的,所述推送啮合装置包括套转轮、连动杆、轴轮、推伸架、收缩槽、推轮、锥形齿轮、定位啮合齿轮,所述套转轮为圆形结构且后端的中部设有轴轮,所述连动杆的两端分别与套转轮和定位啮合齿轮相连接,所述轴轮嵌套在推伸架的中部,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推伸架嵌套在收缩槽的左侧,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推轮安装在收缩槽中部的右侧,所述锥形齿轮的左侧与推轮垂直连接,所述定位啮合齿轮设于推轮的左侧且位于同一平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导电装置包括推压按钮、弹力杆、安装槽、导电槽、导电块、触电杆,所述推压按钮右侧的中部与弹力杆垂直焊接,所述弹力杆设于触电杆的左侧,所述安装槽右侧的中部与导电槽相连接,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导电槽的中部设有导电块,所述导电块左侧的中部与触电杆采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包括安装槽、啮合齿轮、安装轴芯、固定安装头、套杆、套筒、推出杆、推板、连接筒、导管,所述安装槽中部的左侧设有啮合齿轮,所述啮合齿轮的中部与安装轴芯相连接,所述安装轴芯贯穿固定安装头与啮合齿轮相连接,所述套杆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安装头右侧的中部和套筒左侧的中部垂直连接,所述套筒的右侧设有推出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推出杆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所述推出杆分别与推板垂直焊接,所述连接筒设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套筒上方的左右两端,所述导管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筒相连接,采用过盈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平移啮合装置包括锥形啮合齿轮、垂直套杆、安装底座、活动螺杆、滑动块、移动啮尺、垂直固定杆,所述锥形啮合齿轮嵌套在活动螺杆的左侧,所述垂直套杆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所述垂直套杆分别与安装底座下方的左右两端垂直焊接,所述安装底座与升降主体焊接,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活动螺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垂直套杆垂直连接,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滑动块嵌套在活动螺杆上,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移动啮尺与滑动块下方的中部垂直焊接,所述垂直固定杆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所述垂直固定杆分别与安装底座垂直焊接。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客车改造成的货车救援车的首先通过其结构上秋冬电机启动,然后带动右侧的啮合转盘转动,在转动的同时,可以将平移啮合装置启动,通过锥形啮合齿轮转动的同时带动着嵌套在活动螺杆上的滑动块移动,在移动的同时,可以将移动啮尺与下方的卷绳拉动装置啮合,通过下啮合齿轮转动,然后将中部与套拉绳与锁绳筒锁接,并且将右轴轮转动且与啮合盘啮合,并且通过垂直套杆将推送啮合装置启动、推送啮合装置上的套转轮转动,然后将连动杆与其连接,使得定位啮合齿轮跟随着一起转动,然后在与推轮啮合,使得锥形齿轮可以与齿轮转盘啮合,且推动推伸杆,将其顶向导电装置,通过推压按钮与弹力杆推向触电杆,且与导电块电连接、而啮合齿轮的中部设有固定安装头,且与安装轴芯进行固定,然后再通过套杆将推出杆推出,使得推板可以将升降板上升,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设有推升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将救援车进行升降,使得在搬运救援货物的时候可以更加快速进行搬运,效率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客车改造成的货车救援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推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推升装置详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推升装置中A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推升装置中B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挡板-1、升降板-2、车轮-3、推升装置-4、水箱-5、车头-6、驾驶舱-7、保护杠-8、升降主体-401、驱动电机-402、啮合转盘-403、卷绳拉动装置-404、啮合盘-405、垂直套杆-406、推送啮合装置-407、齿轮转盘-408、推伸杆-409、导电装置-410、升降支撑装置-411、推升槽-412、平移啮合装置-413、下啮合齿轮-40401、中套轴-40402、套槽-40403、活动螺杆-40404、锁绳筒-40405、套拉绳-40406、右轴轮-40407、套转轮-40701、连动杆-40702、轴轮-40703、推伸架-40704、收缩槽-40705、推轮-40706、锥形齿轮-40707、定位啮合齿轮-40708、推压按钮-41001、弹力杆-41002、安装槽-41003、导电槽-41004、导电块-41005、触电杆-41006、安装槽-41101、啮合齿轮-41102、安装轴芯-41103、固定安装头-41104、套杆-41105、套筒-41106、推出杆-41107、推板-41108、连接筒-41109、导管-41110、锥形啮合齿轮-41301、垂直套杆-41302、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客车改造成的货车救援车,其结构包括挡板(1)、升降板(2)、车轮(3)、推升装置(4)、水箱(5)、车头(6)、保护杠(7)、驾驶舱(8),所述车头(6)的左侧与推升装置(4)相连接,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升降板(2)安装在推升装置(4)的上方,采用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与升降板(2)的右上方垂直焊接,所述车轮(3)为圆形结构且均匀等距的安装在推升装置(4)和车头(6)的下方,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水箱(5)为长方形结构且设于推升装置(4)的右下方,所述保护杠(7)嵌套在车头(6)的右下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驾驶舱(8)设于车头(6)内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推升装置(4)包括升降主体(401)、驱动电机(402)、啮合转盘(403)、卷绳拉动装置(404)、啮合盘(405)、垂直套杆(406)、推送啮合装置(407)、齿轮转盘(408)、推伸杆(409)、导电装置(410)、升降支撑装置(411)、推升槽(412)、平移啮合装置(413),所述升降主体(401)的左上方设有驱动电机(402),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驱动电机(402)与啮合转盘(403)相互啮合,所述啮合转盘(403)为圆形结构且右侧与平移啮合装置(413)的相互啮合,所述卷绳拉动装置(404)设于平移啮合装置(413)的下方且相互啮合,所述啮合盘(405)与升降主体(401)下方中部的左侧垂直焊接,所述垂直套杆(406)设于啮合盘(405)的右侧且与升降主体(401)垂直焊接,所述推送啮合装置(407)设于垂直套杆(406)的右侧且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齿轮转盘(408)分别与推送啮合装置(407)的右侧和推伸杆(409)的左侧相互啮合,所述推伸杆(409)设于导电装置(410)的右侧,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导电装置(410)安装在升降主体(401)的右下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升降支撑装置(411)与升降主体(401)中部的右侧,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推升槽(412)与升降支撑装置(411)的上方焊接,所述平移啮合装置(413)设于升降主体(401)上方中部的左侧,采用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改造成的货车救援车,其结构包括挡板(1)、升降板(2)、车轮(3)、推升装置(4)、水箱(5)、车头(6)、保护杠(7)、驾驶舱(8),所述车头(6)的左侧与推升装置(4)相连接,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升降板(2)安装在推升装置(4)的上方,采用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与升降板(2)的右上方垂直焊接,所述车轮(3)为圆形结构且均匀等距的安装在推升装置(4)和车头(6)的下方,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水箱(5)为长方形结构且设于推升装置(4)的右下方,所述保护杠(7)嵌套在车头(6)的右下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驾驶舱(8)设于车头(6)内部为一体结构;所述推升装置(4)包括升降主体(401)、驱动电机(402)、啮合转盘(403)、卷绳拉动装置(404)、啮合盘(405)、垂直套杆(406)、推送啮合装置(407)、齿轮转盘(408)、推伸杆(409)、导电装置(410)、升降支撑装置(411)、推升槽(412)、平移啮合装置(413),所述升降主体(401)的左上方设有驱动电机(402),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驱动电机(402)与啮合转盘(403)相互啮合,所述啮合转盘(403)为圆形结构且右侧与平移啮合装置(413)的相互啮合,所述卷绳拉动装置(404)设于平移啮合装置(413)的下方且相互啮合,所述啮合盘(405)与升降主体(401)下方中部的左侧垂直焊接,所述垂直套杆(406)设于啮合盘(405)的右侧且与升降主体(401)垂直焊接,所述推送啮合装置(407)设于垂直套杆(406)的右侧且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齿轮转盘(408)分别与推送啮合装置(407)的右侧和推伸杆(409)的左侧相互啮合,所述推伸杆(409)设于导电装置(410)的右侧,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导电装置(410)安装在升降主体(401)的右下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升降支撑装置(411)与升降主体(401)中部的右侧,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推升槽(412)与升降支撑装置(411)的上方焊接,所述平移啮合装置(413)设于升降主体(401)上方中部的左侧,采用过盈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改造成的货车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绳拉动装置(404)包括下啮合齿轮(40401)、中套轴(40402)、套槽(40403)、活动螺杆(40404)、锁绳筒(40405)、套拉绳(40406)、右轴轮(40407),所述下啮合齿轮(40401)的中部设有中套轴(40402)且上方与平移啮合装置(413)相互啮合,采用过盈配合,所述中套轴(40402)为圆形结构且与套拉绳(40406)相互啮合,所述套槽(40403)的内部设有活动螺杆(4040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锁绳筒(40405)安装在活动螺杆(40404)的中部,所述套拉绳(40406)的两端分别与中套轴(40402)和锁绳筒(40405)锁接,所述右轴轮(40407)嵌套在活动螺杆(40404)的右侧且与啮合盘(405)相互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改造成的货车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啮合装置(407)包括套转轮(40701)、连动杆(40702)、轴轮(40703)、推伸架(40704)、收缩槽(40705)、推轮(40706)、锥形齿轮(40707)、定位啮合齿轮(40708),所述套转轮(40701)为圆形结构且后端的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长泉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市超逸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