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输大型化工罐体的钳夹式运输装置,涉及一种钳夹式运输装置。它包括前端液压轴线车和后端液压轴线车,还包括均载座、端横梁、钳夹架、挤压横梁、底架,前端液压轴线车和后端液压轴线车上均有均载座,均载座通过端横梁与钳夹架前端的第一连接座连接,钳夹架后端上部的第二连接座与挤压横梁铰接,钳夹架后端下部的第三连接座与底架连接,两个底架之间通过拉力梁连接;挤压横梁上有挤压座,底架上有支撑座,罐体位于两个钳夹架之间并与挤压座和支撑座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不在罐体上焊接任何装置,就完成对大型罐体的钳夹,不需要对于现有的罐体加工,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输大型化工罐体的钳夹式运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罐体运输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运输大型化工罐体的钳夹式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化工生产工艺的需要,一些生产化工产品的化工罐直径大(5多米)、长度长(20多米)、重量重(500多吨),往往罐体上还有各种各样的法兰盘及接管,这些都使得运输这样的大型化工罐体非常困难。国外一些大型化工罐体在设计时,在罐体封头的上下端专门设置有供罐体钳夹运输的连接座,这样就可以采取钳夹式的运输方式运输。而国内的大型罐体不设置供罐体钳夹运输的连接座,大型化工罐体多采用桥式运输架运输。采用桥式运输架运输的方式运输大型化工罐体,与采用钳夹式的运输方式运输大型化工罐体,两者比较,前者的运输宽度是罐的最大宽度加2倍的承载梁宽度,后者的运输宽度就是罐体的最大宽度,前者要宽近一米;前者的运输最大高度是罐体的最大高度加兜底梁的高度,后者的运输最大高度就是罐体的最大高度;由于钳夹式的运输方式利用了罐体本身结构作为承载体的一部分,因此整个运输装置的重量大大小于桥式运输架的重量,这样配套使用的液压轴线车的轴数更少,整个运输的列车更短。由上述可知,采用钳夹式的运输方式运输大型化工罐体,其运输列车的长、宽、高及总重都要小些,这样运输的难度就会小些,运输成本更低些。因此,研发一种不需要在罐体封头上设置有连接座的大型化工罐体的钳夹式运输装置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运输大型化工罐体的钳夹式运输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运输大型化工罐体的钳夹式运输装置,包括前端液压轴线车和后端液压轴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载座、钳夹架、挤压横梁、底架、端横梁,所述前端液压轴线车和后端液压轴线车上均有均载座,均载座通过端横梁与钳夹架前端的第一连接座连接,钳夹架后端上部的第二连接座与挤压横梁铰接,钳夹架后端下部的第三连接座与底架连接,两个底架之间通过拉力梁连接;所述挤压横梁上有挤压座,底架上有支撑座,罐体位于两个钳夹架之间并与挤压座和支撑座接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端横梁上有两片钳夹架,两片钳夹架通过连接拉杆组成连接为一体,连接拉杆组成24的一端能调节两片钳夹架2之间距离的距离调节丝杆24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端横梁通过球铰与均载座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挤压横梁和底架之间通过拉压杆组成连接,拉压杆组成上设置有长度调节丝杆,通过调节长度调节丝杆使得挤压座和支撑座与罐体紧密接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架上有鞍座横梁,鞍座横梁的两端均有第四连接座,通过绑带将罐体和第四连接座绑成一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不在罐体上焊接任何装置,就完成对大型罐体的钳夹,不需要对于现有的罐体加工,节约了成本。2)本专利技术的挤压座和支撑座与罐体均匀及大面积接触,使罐体在运输的过程中受到的挤压应力非常小,不会对罐体造成损害。3)本专利技术通过绑带把罐体与鞍座横梁绑成一体,牢固的钳夹住罐体,确保运输安全。4)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罐体,适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均载座的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均载座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均载座和端横梁的连接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钳夹架的正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钳夹架的俯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挤压横梁的正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挤压横梁的俯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底架的正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底架的的俯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拉力梁的正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绑带、罐体7和第四连接座连接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拉杆组成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拉压杆组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均载座,11-端横梁,12-球铰连接球座,2-钳夹架,21-第一连接座,22-第二连接座,23-第三连接座,24-连接拉杆组成,241-距离调节丝杆,25-连接拉杆组成连接座,3-挤压横梁,31-挤压座,4-底架,41-支撑座,42-拉压杆组成,421-长度调节丝杆,43-鞍座横梁,431-第四连接座,432-绑带,5-拉力梁,61-前端液压轴线车,62-后端液压轴线车,7-罐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参阅附图可知:运输大型化工罐体的钳夹式运输装置,包括前端液压轴线车61和后端液压轴线车62,还包括均载座1、端横梁11、钳夹架2、挤压横梁3、底架4,所述前端液压轴线车61和后端液压轴线车62上均有均载座1,均载座1通过端横梁11与钳夹架2前端的第一连接座21连接,钳夹架2后端上部的第二连接座22与挤压横梁3铰接,钳夹架2后端下部的第三连接座23与底架4连接,两个底架4之间通过拉力梁5连接,底架4和拉力梁5在连接处均有插片式安装座,底架4和拉力梁5通过插片式安装座连接;所述挤压横梁3上有挤压座31,底架4上有支撑座41,罐体7位于两个钳夹架2之间并与挤压座31和支撑座41接触;本专利技术不在罐体上焊接任何装置,就完成对大型罐体的钳夹,不需要对于现有的罐体加工,节约了成本。所述端横梁11上有两片钳夹架2,钳夹架2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拉杆组成连接座25;两片钳夹架2均通过拉杆组成连接座25与连接拉杆组成24连接,使得两片钳夹架2为一体,连接拉杆组成24的一端有距离调节丝杆241,通过调节距离调节丝杆241调节两片钳夹架2之间的距离(如图2、图6、图7和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罐体,适用性高。所述均载座1上有球铰连接球座12,端横梁11通过球铰111与球铰连接球座12连接(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挤压横梁3和底架4之间通过拉压杆组成42连接,拉压杆组成42上设置有长度调节丝杆421,通过调节长度调节丝杆421使得挤压座31和支撑座41与罐体7紧密接触(如图1和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罐体,适用性高所述底架4上有鞍座横梁43,鞍座横梁43的两端均有第四连接座431,通过绑带432将罐体7和第四连接座431绑成一体(如图1、图11和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通过绑带把罐体与鞍座横梁绑成一体,牢固的钳夹住罐体,确保运输安全。。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运输大型化工罐体的钳夹式运输装置,包括前端液压轴线车(61)和后端液压轴线车(6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载座(1)、端横梁(11)、钳夹架(2)、挤压横梁(3)、底架(4),所述前端液压轴线车(61)和后端液压轴线车(62)上均有均载座(1),均载座(1)通过端横梁(11)与钳夹架(2)前端的第一连接座(21)连接,钳夹架(2)后端上部的第二连接座(22)与挤压横梁(3)铰接,钳夹架(2)后端下部的第三连接座(23)与底架(4)连接,两个底架(4)之间通过拉力梁(5)连接;所述挤压横梁(3)上有挤压座(31),底架(4)上有支撑座(41),罐体(7)位于两个钳夹架(2)之间并与挤压座(31)和支撑座(41)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运输大型化工罐体的钳夹式运输装置,包括前端液压轴线车(61)和后端液压轴线车(6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载座(1)、端横梁(11)、钳夹架(2)、挤压横梁(3)、底架(4),所述前端液压轴线车(61)和后端液压轴线车(62)上均有均载座(1),均载座(1)通过端横梁(11)与钳夹架(2)前端的第一连接座(21)连接,钳夹架(2)后端上部的第二连接座(22)与挤压横梁(3)铰接,钳夹架(2)后端下部的第三连接座(23)与底架(4)连接,两个底架(4)之间通过拉力梁(5)连接;所述挤压横梁(3)上有挤压座(31),底架(4)上有支撑座(41),罐体(7)位于两个钳夹架(2)之间并与挤压座(31)和支撑座(41)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大型化工罐体的钳夹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横梁(11)上有两片钳夹架(2),两片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湘,钱忠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神骏专用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