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仪表板左下护板结构,包括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故障检测接口盖板、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和V型卡,故障检测接口盖板与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采用龙门卡与插舌结构配合限位固定,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的Y向限位采用U型筋与限位筋结构进行Y向定位,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的Z向定位采用左上和右上角V型卡定位,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采用V型卡扣与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进行固定;该种新型仪表板左下护板结构,对仪表板左下护板进行开发,而且配合结构稳定可靠,膝部碰撞保护性能优异,使得在满足人机要求、法规要求的前提下设置储物空间,使仪表板左下护板从传统单一装饰防护作用,具备了储物功能,从而有效提升车型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仪表板左下护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仪表板左下护板结构,涉及汽车仪表板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乘用车在提升科技感、时尚感的同时,牺牲了车型部分储物空间,使得乘用车有效储物空间普遍存在偏小或不足的状况,为了提升储物空间从而达到提升车型实用性、性价比和竞争力,一种设计合理、实用性强的储物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原因,对仪表板左下护板进行开发,使得在满足人机、法规要求的前提下设置储物空间,从而有效提升车型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乘用车在提升科技感、时尚感的同时,牺牲了车型部分储物空间,使得乘用车有效储物空间普遍存在偏小或不足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仪表板左下护板结构,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仪表板左下护板结构,包括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故障检测接口盖板、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和V型卡,所述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与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通过十字盘头自攻螺钉拼合成储物空间,所述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内设置故障检测接口盖板,所述故障检测接口盖板与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采用龙门卡与插舌结构配合限位固定,所述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的Y向限位采用U型筋与限位筋结构进行Y向定位,所述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的Z向定位采用左上和右上角V型卡定位,所述V型卡由V型卡扣和V型卡座组成,所述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采用V型卡扣与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进行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V型卡扣之间的间距均小于120mm,所述V型卡座均采用两面封闭式“狗窝”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采用3个主定位配合1个副定位,3个所述主定位为Y、Z向定位,1个所述副定位为Z向定位,所述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的四个定位点附近布置有6个紧固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与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采用内凹外凸变截面结构和大曲率造型面设计,边缘统一采用翻边或凸缘结构设计,产品非外观面背部布置加强筋,以保证自身刚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故障检测接口盖板上设置六边形加强筋及翻边以保证制品的刚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和故障检测接口盖板基本壁厚为2.5mm,加强筋统一为1mm,材质为PP+EPDM+TD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新型仪表板左下护板结构,通过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故障检测接口盖板、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和V型卡的设置,对仪表板左下护板进行开发,而且配合结构稳定可靠,膝部碰撞保护性能优异,使得在满足人机要求、法规要求的前提下设置储物空间,使仪表板左下护板从传统单一装饰防护作用,具备了储物功能,从而有效提升车型的竞争力。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新型仪表板左下护板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新型仪表板左下护板结构总成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新型仪表板左下护板结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新型仪表板左下护板结构的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新型仪表板左下护板结构的故障检测接口盖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沿A-A线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新型仪表板左下护板结构的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2、十字盘头自攻螺钉;3、故障检测接口盖板;4、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5、V型卡扣;6、V型卡座;7、限位筋;8、U型筋;9、插舌;10、龙门卡;11、主定位;12、副定位;13、紧固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仪表板左下护板结构,包括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1、故障检测接口盖板3、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4和V型卡,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1与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4通过十字盘头自攻螺钉2拼合成储物空间,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1内设置故障检测接口盖板3,故障检测接口盖板3与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1采用龙门卡10与插舌9结构配合限位固定,故障检测接口盖板3背面设置六边形加强筋及翻边以保证制品的刚度,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4的Y向限位采用U型筋8与限位筋7结构进行Y向定位,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4的Z向定位采用左上和右上角V型卡定位,有效控制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4与周边件的配合间隙及面差,V型卡由V型卡扣5和V型卡座6组成,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4采用V型卡扣5与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1进行固定,V型卡扣5之间的间距均小于120mm,有效避免因卡扣间隙大导致配合翘曲等问题,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4为避免外观面缩印,V型卡座6均采用“狗窝”结构,另外为防止Y向卡接的V型卡座6存在缩印,统一设计两面封闭式“狗窝”结构。为满足产品安装可靠性和外观质量要求,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1采用3个主定位11配合1个副定位12,最大限度规避了因产品变形引起的配合不良等问题,3个主定位11为Y、Z向定位,1个副定位12为Z向定位,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1的四个定位点附近布置有6个紧固点13,有效保证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1与配合件安装的可靠性,从而保证了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1的空间位置,也极大提高储物的承载能力。为提高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1、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4自身结构刚度,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1与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4采用内凹外凸变截面结构和大曲率造型面设计,边缘统一采用翻边或凸缘结构设计,产品非外观面背部布置加强筋,以保证产品自身刚度;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1、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4和故障检测接口盖板3基本壁厚为2.5mm,加强筋统一为1mm,材质为PP+EPDM+TD20。该种新型仪表板左下护板结构,通过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故障检测接口盖板、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和V型卡的设置,对仪表板左下护板进行开发,而且配合结构稳定可靠,膝部碰撞保护性能优异,使得在满足人机要求、法规要求的前提下设置储物空间,使仪表板左下护板从传统单一装饰防护作用,具备了储物功能,从而有效提升车型的竞争力。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仪表板左下护板结构,包括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1)、故障检测接口盖板(3)、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4)和V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1)与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4)通过十字盘头自攻螺钉(2)拼合成储物空间,所述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1)内设置故障检测接口盖板(3),所述故障检测接口盖板(3)与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1)采用龙门卡(10)与插舌(9)结构配合限位固定,所述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4)的Y向限位采用U型筋(8)与限位筋(7)结构进行Y向定位,所述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4)的Z向定位采用左上和右上角V型卡定位,所述V型卡由V型卡扣(5)和V型卡座(6)组成,所述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4)采用V型卡扣(5)与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1)进行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仪表板左下护板结构,包括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1)、故障检测接口盖板(3)、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4)和V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1)与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4)通过十字盘头自攻螺钉(2)拼合成储物空间,所述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1)内设置故障检测接口盖板(3),所述故障检测接口盖板(3)与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1)采用龙门卡(10)与插舌(9)结构配合限位固定,所述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4)的Y向限位采用U型筋(8)与限位筋(7)结构进行Y向定位,所述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4)的Z向定位采用左上和右上角V型卡定位,所述V型卡由V型卡扣(5)和V型卡座(6)组成,所述仪表板左下护板外板(4)采用V型卡扣(5)与仪表板左下护板内板(1)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仪表板左下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卡扣(5)之间的间距均小于120mm,所述V型卡座(6)均采用两面封闭式“狗窝”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开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