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叠体,具有基材、所述基材上的底涂层以及所述底涂层上的具备防雾性和防污性在的至少任一种功能的功能层,其中,上述层叠体的端部的上述功能层侧的表面具有凸部,所述凸部具有沿着上述端部的端边的顶边部;在与上述端边的方向和上述表面的面方向垂直的剖面中,上述凸部的高度为10μm以下,上述凸部的宽度为15mm以下,并且上述端边与上述顶边部之间的长度为5.0mm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物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层叠体可广泛用于建筑用途、产业用途、汽车用途、光学用途、太阳能电池板等领域,且具备防雾性和防污性中的至少任一种;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了上述层叠体的物品;以及可适用于形成上述层叠体的底涂层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技术介绍
为了装饰和保护各种物品的表面,在其表面贴有树脂膜、玻璃等。然而,装饰和保护物品表面的树脂膜、玻璃等有时会起雾而导致物品的可见性及美观下降。因此,为了防止这种物品的可见性和美观的下降,而对上述树脂膜和玻璃实施防雾处理或防污处理。例如,有人提出了具备防雾性和防污性、且具有特定组成的电子射线固化型硬涂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例如提出了具备防雾层的防雾层叠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这些层叠体的制造方法通常如下:在基材上涂布具有防雾性或防污性的树脂组合物,之后进行固化,形成具有防雾性或防污性的功能层,从而得到层叠体。此时,为了提高基材与上述功能层的密合性,有时会在上述基材与上述功能层之间形成底涂层。这种情况下,在层叠体的端部,上述层叠体的透过像或反射像歪斜,存在着这些像的可见性降低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76066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8114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各种问题,达到以下目的。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具有防雾性和防污性中的至少任一种、且设有底涂层的层叠体中端部的可见性也优异的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使用了上述层叠体的物品;以及可适用于形成上述层叠体的上述底涂层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解决问题的方案作为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如下所示。即,<1>一种层叠体,具有基材、于上述基材上具有底涂层、且于上述底涂层上具有具备防雾性和防污性中的至少任一种功能的功能层,其特征在于,上述层叠的体端部的上述功能层侧的表面具有凸部,所述凸部具有沿着上述端部的端边的顶边部;在与上述端边的方向和上述表面的面方向垂直的剖面中,上述凸部的高度为10μm以下,上述凸部的宽度为15mm以下,并且上述端边与上述顶边部之间的长度为5.0mm以下。<2>上述<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凸部的高度为1μm~10μm。<3>上述<1>~<2>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功能层的表面的纯水接触角为80°以上,并且十六烷接触角为35°以上。<4>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底涂层的平均厚度为0.5μm~5μm。<5>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功能层的平均厚度为10μm以上。<6>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功能层的动摩擦系数为0.40以下。<7>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底涂层为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上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含有表面活性剂。<8>上述<7>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表面活性剂为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和氟类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任一种。<9>上述<7>~<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相对于上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非挥发部分,上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上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0001质量%~5.0质量%。<10>一种物品,其特征在于,表面具有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11>上述<10>所述的物品,其中,该物品为镜子。<12>上述<11>所述的物品,其中,该物品为浴室用和洗脸台用物品中的至少任一种。<13>上述<1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物品,其中,在距镜子表面沿其法线方向为1m的位置拿着网孔为1cm的金属网站立,通过目视评价映出的金属网的像时,上述金属网的像没有发生歪斜。<14>一种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用于形成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的上述底涂层,其特征在于,含有表面活性剂。<15>上述<14>所述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表面活性剂为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和氟类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任一种。<16>上述<14>~<15>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上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非挥发部分,上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0001质量%~5.0质量%。<17>一种层叠体的制造方法,是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的底涂层形成工序:在上述基材上涂布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进行固化,形成上述底涂层。<18>上述<17>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表面活性剂为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和氟类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任一种。<19>上述<17>~<1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相对于上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非挥发部分,上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上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0001质量%~5.0质量%。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上述现有的各种问题,达到上述目的,可以提供一种在具有防雾性和防污性中的至少任一种、且设有底涂层的层叠体中端部的可见性也优异的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使用了上述层叠体的物品、以及可适用于形成上述层叠体的上述底涂层的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附图说明图1是层叠体的剖面轮廓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物品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剖面图。图4A是用于说明源于蒸气的起雾性试验的方法的示意图。图4B是用于说明源于蒸气的起雾性试验的方法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基材12底涂层13功能层14金属层15背面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层叠体)本专利技术的层叠体至少具有基材、底涂层和功能层,根据需要还具有其他构件。通过涂布法于基材表面形成具有防雾性、防污性等功能的功能层时,在端部发生像歪斜,可见性降低。上述功能层的平均厚度越厚(例如平均厚度为10μm以上时),可见性的降低就越显著。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深入研究。随后,本专利技术人确认了可见性降低的原因在于形成于端部的凸部。而且,本专利技术人还确认了:在通过涂布法形成上述功能层时,涂布于上述基材端部的涂料因表面张力而隆起,于端部形成凸部。因此,本专利技术人进一步反复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了:通过在形成底涂层时的组合物中含有表面活性剂,能够抑制端部的凸部的形成,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层叠体的特征>上述层叠体兼具以下特征。具有上述底涂层和上述功能层。上述层叠体的端部的上述功能层侧的表面具有凸部,所述凸部具有沿着上述端部的端边的顶边部。在与上述端边的方向和上述表面的面方向垂直的剖面中,上述凸部的高度为10μm以下,上述凸部的宽度为15mm以下,并且上述端边与上述顶边部之间的长度为5.0mm以下。这里,“端部”是指包括端边在内的端边和其附近的区域。这里,上述剖面中的各长度例如可以通过测定上述层叠体的剖面轮廓来求出。这里,剖面轮廓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见图1。图1是剖面轮廓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1是与层叠体中的端边的方向和功能层侧的表面的面方向垂直的剖面的轮廓的示意图。具有凸部的实线(f)表示功能层的表面。符号(t)表示山的顶点(顶边部),符号(a)表示端边,符号(h)表示山的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基材、所述基材上的底涂层、以及所述底涂层上的具备防雾性和防污性中的至少任一种功能的功能层,所述层叠体的端部的所述功能层侧的表面具有凸部,所述凸部具有沿着所述端部的端边的顶边部;在与所述端边的方向和所述表面的面方向垂直的剖面中,所述凸部的高度为10μm以下,所述凸部的宽度为15mm以下,并且所述端边与所述顶边部之间的长度为5.0mm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2 JP 2017-1821861.一种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基材、所述基材上的底涂层、以及所述底涂层上的具备防雾性和防污性中的至少任一种功能的功能层,所述层叠体的端部的所述功能层侧的表面具有凸部,所述凸部具有沿着所述端部的端边的顶边部;在与所述端边的方向和所述表面的面方向垂直的剖面中,所述凸部的高度为10μm以下,所述凸部的宽度为15mm以下,并且所述端边与所述顶边部之间的长度为5.0mm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凸部的高度为1μm~1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功能层的表面的纯水接触角为80°以上,并且十六烷接触角为35°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底涂层的平均厚度为0.5μm~5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功能层的平均厚度为10μm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功能层的动摩擦系数为0.40以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底涂层为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含有表面活性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和氟类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任一种。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叠体,其中,相对于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非挥发部分,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0001质量%~5.0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良,原忍,水野幹久,
申请(专利权)人:迪睿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