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生菌石斛花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69703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益生菌石斛花产品的加工方法。该产品是以鲜石斛花为原料,以灵芝菌、乳酸菌发酵剂,以两段发酵工艺制备。制备方法涉及鲜石斛花预处理、发酵基质调配、灵芝菌好氧发酵、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厌氧发酵、发酵物干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法以鲜石斛为唯一原料,采用功能性益生菌发酵,制成的产品中多糖溶出率显著提升,除保留了石斛花自身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功能性益生菌、多种酶蛋白,具有抗衰老、抗菌消炎、增强机体免疫等多种保健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益生菌石斛花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斛花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益生菌石斛花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石斛是中国传统名贵中药,按形态、产地等可分为铁皮、金钗、铜皮、霍山等数十个品种。石斛花中含有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石斛多糖、精油、石斛碱、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具有增强免疫、抗疲劳、抗氧化、降血压、降血糖、抗肿瘤等复合活性功能。文献(赵世光,王诗然,薛正莲,etal.低能离子注入诱变选育漆酶高产菌株[J].激光生物学报,2009,18(4):534-538.)中采用利用低能N+束注入技术对漆酶产生菌灵芝菌(Ganodermalucidum)U60菌丝体进行辐照诱变,获得一系列UIM突变株,其中包括UIM-281和UIM-135突变株,均为漆酶高产菌株,其代谢产物漆酶具有广泛的底物专一性,能氧化多种酚类、芳胺类化合物,甾体激素,生物色素及金属有机化合物,在造纸、食品加工、废水处理、土壤净化、染料脱色、生物传感器、免疫检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目前,以石斛花为原料加工的产品主要是冲泡形式的花茶,多与茶叶、甘草、罗汉果等植物配合加工而成。该类型产品采用的是茶叶加工过程的通用工艺和技术,涉及到萎凋、杀青、揉捻、干燥等环节。该类型产品中不含有特定功能性的益生菌。目前,以石斛花及其加工工艺上涉及以下两个领域:1、石斛花干品目前该领域的多项技术要点为:单一采用鲜石斛花为原料,经清洗、盐渍、晾干后,进行烘干、或压制,制成干品石斛花。2、石斛花茶特点在于石斛花与茶叶进行复配,加工出石斛花茶。技术上采用茶叶加工的一系列工艺,涉及鲜花萎凋、杀青、揉捻、窨制、渥堆、烘焙等技术。所得产品为石斛花茶,不含益生菌成分。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874580.6公开了一种金花石斛茶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将铁皮石斛花经萎凋、揉捻处理后,进行堆渥发酵;将经过处理的铁皮石斛花进行翻炒;然后向经处理过的铁皮石斛花中倒入沸水,然后隔绝空气,进行发酵;然后加入金花,经混合后进行炭焙;将处理过的混合物陈化放置100天~180天,即得所制金花石斛茶。本专利技术将铁皮石斛花与金花结合制茶,充分利用了铁皮石斛的营养价值,与金花结合,更是提高了金花石斛茶的口感与品相,使得制得的金花石斛茶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732032.4公开了一种金钗石斛花茶的加工工艺,其是将金钗石斛花用清水洗净,然后进行萎凋,将萎凋处理后的金钗石斛花先进行一次杀青,接着进行一次揉捻,接着进行二次杀青,二次杀青之后进行二次揉捻,再进行将金钗石斛花与刺梨片、绿茶干茶混合发酵处理,将发酵处理后物料烘干并提香,即得。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金钗石斛花、刺梨片以及绿茶干茶进行综合调配,不仅能够丰富茶中的有益物质种类及含量,而且还能改善单一茶的口感。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476124.6,公开了一种铁皮石斛花红茶紧压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铁皮石斛花红茶紧压茶由质量比为30~50%铁皮石斛鲜花和50~70%红茶茶青,经过采摘和重萎凋、揉捻、揉切、发酵、干燥、提香、紧压做形制备得到。本专利技术制成的石斛花红茶紧压茶口感醇厚鲜爽、甜香花香浓郁、有益保健、外形优美、携带方便、易于冲泡,规避了成品茶严重焦火味,而自然花香和甜香不高不持久,易带苦涩和青涩等不足,同时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叶和石斛花所含的多糖和多酚两种最具保健功能的物质成分。通过上述专利中公开的石斛花制备方法获得的产品虽具备一定的保健功效,但其明显存在以下缺点:1、石斛花产品功能单一。现有技术中石斛花干品是简单的清洗、烘干技术加工而成,是石斛花在物理形态上的二次加工,仅具备石斛花自身的营养功能价值,且因无细胞破壁,冲饮时有效成分的溶出效果不佳。2、石斛花茶原料组成复杂,无法体现石斛花的主体功能。现有石斛花茶产品其定义是花和茶的复合配伍产品,其主体是茶而不是石斛花,该类型产品与本技术产品的定位不同。3、石斛花或石斛花茶中不含益生菌,保健功能单一。现有技术中涉及到了石斛花的渥堆发酵,但这种发酵方式是自然发酵加上空气氧化的共同作用结果,其中的自然发酵利用的是环境微生物,且在后期烘干工艺中,微生物被热灭菌,产品中不再含有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目前石斛花产品是采用烘干、复配等方法对鲜石斛花进行二次物理形态再加工,为保持石斛花成品的形态完整,无法对其进行破壁,花中的营养物质无法有效释放,且成品石斛花保健功能单一,仅含有石斛花自身的天然营养成分。针对目前石斛花产品及制备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益生菌石斛花的加工方法,以克服上述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益生菌石斛花的加工方法,包含如下具体步骤:(1)鲜石斛花预处理:人工采收鲜石斛花,分拣除杂后,清水漂洗表面浮尘等杂质,在40℃~50℃条件下,经4-6小时烘干,脱除表面水分后,4℃-10℃冷藏备用;(2)发酵基质调配:取预处理后的鲜石斛花,用喷雾器喷洒清水至花表面,达到湿润而手握成团不滴水程度,在110℃~115℃下湿热灭菌5min-10min,装入500-1000mL可抽滤发酵瓶,冷却至室温,待接入发酵剂;(3)发酵剂制备:将灵芝菌UIM-135接入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在28℃~30℃,150~180r/min的条件下振荡培养3~4天,收集菌丝球作为发酵剂A;以含3%-5%牛奶、4~8%低聚果糖的MS培养基在30℃~35℃下对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进行液体静置培养,取15~20小时培养的菌液作为发酵剂B;(4)石斛花发酵:石斛花发酵工艺采用两段发酵法,前段发酵采用发酵剂A进行好氧发酵,后段发酵采用发酵剂B进行厌氧发酵;(5)益生菌石斛花干燥:取后段发酵5-15天后的石斛花发酵物,摊铺于托盘上,厚度0.5-1.0cm,-25℃预冻5h后,在-40℃条件下冷冻干燥18h,所得成品分装于真空密封袋,即得到所述益生菌石斛花产品。优选地,所述鲜石斛花为处于花苞期的鲜石斛花,花瓣尚未展开,包裹于花苞内,于开花前1~4h采摘,并于采摘后0.5~2h内预处理。优选地,所述鲜石斛花取自铁皮石斛、金钗石斛、细叶石斛、重唇石斛、喉红石斛、长苏石斛、球花石斛、翅梗石斛、紫皮石斛、铜皮石斛、束花石斛、鼓槌石斛、黄喉石斛、串珠石斛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前段发酵具体步骤为在已装入预处理后石斛花的可抽滤发酵瓶中按10%~15%接种量接入UIM-135菌丝球,轻搅拌匀后,置于28℃~30℃恒温发酵,每日经发酵瓶抽滤口强制通入无菌空气1~3次,以维持好氧条件;持续发酵5-15天后,石斛花间肉眼可见UIM-135菌丝生成后,前段发酵结束。优选地,所述后段发酵的具体步骤为在前段发酵周期终点时,继续以5%~10%接种量,喷洒接入发酵剂B,摇匀,经发酵瓶抽滤口抽出空气后,密闭条件下30℃~40℃厌氧发酵5~15天;前5天每天搅拌2~3次,每次搅拌1~5分钟,之后不再搅拌,静置发酵至终点。优选地,所述发酵剂B中菌体的总浓度为5×104~5CFU/mL,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活菌数之比为1~10:1。一种上述加工方法制备的益生菌石斛花,包含活体益生菌数为8.5×104~6CFU/g,总多糖含量为90~131mg/mL,总氨基酸含量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益生菌石斛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具体步骤:(1)鲜石斛花预处理:人工采收鲜石斛花,分拣除杂后,清水漂洗表面浮尘等杂质,在40℃~50℃条件下,经4‑6小时烘干,脱除表面水分后,4℃‑10℃冷藏备用;(2)发酵基质调配:取预处理后的鲜石斛花,用喷雾器喷洒清水至花表面,达到湿润而手握成团不滴水程度,在110℃~115℃下湿热灭菌5min‑10min,装入500‑1000mL可抽滤发酵瓶,冷却至室温,待接入发酵剂;(3)发酵剂制备:将灵芝菌UIM‑135接入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在28℃~30℃,150~180r/min的条件下振荡培养3~4天,收集菌丝球作为发酵剂A;以含3%‑5%牛奶、4~8%低聚果糖的MS培养基在30℃~35℃下对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进行液体静置培养,取15~20小时培养的菌液作为发酵剂B;(4)石斛花发酵:石斛花发酵工艺采用两段发酵法,前段发酵采用发酵剂A进行好氧发酵,后段发酵采用发酵剂B进行厌氧发酵;(5)益生菌石斛花干燥:取后段发酵5‑15天后的石斛花发酵物,摊铺于托盘上,厚度0.5‑1.0cm,‑25℃预冻5h后,在‑40℃条件下冷冻干燥18h,所得成品分装于真空密封袋,即得到所述益生菌石斛花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益生菌石斛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具体步骤:(1)鲜石斛花预处理:人工采收鲜石斛花,分拣除杂后,清水漂洗表面浮尘等杂质,在40℃~50℃条件下,经4-6小时烘干,脱除表面水分后,4℃-10℃冷藏备用;(2)发酵基质调配:取预处理后的鲜石斛花,用喷雾器喷洒清水至花表面,达到湿润而手握成团不滴水程度,在110℃~115℃下湿热灭菌5min-10min,装入500-1000mL可抽滤发酵瓶,冷却至室温,待接入发酵剂;(3)发酵剂制备:将灵芝菌UIM-135接入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在28℃~30℃,150~180r/min的条件下振荡培养3~4天,收集菌丝球作为发酵剂A;以含3%-5%牛奶、4~8%低聚果糖的MS培养基在30℃~35℃下对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进行液体静置培养,取15~20小时培养的菌液作为发酵剂B;(4)石斛花发酵:石斛花发酵工艺采用两段发酵法,前段发酵采用发酵剂A进行好氧发酵,后段发酵采用发酵剂B进行厌氧发酵;(5)益生菌石斛花干燥:取后段发酵5-15天后的石斛花发酵物,摊铺于托盘上,厚度0.5-1.0cm,-25℃预冻5h后,在-40℃条件下冷冻干燥18h,所得成品分装于真空密封袋,即得到所述益生菌石斛花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益生菌石斛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鲜石斛花为处于花苞期的鲜石斛花,花瓣尚未展开,包裹于花苞内,于开花前1~4h采摘,并于采摘后0.5~2h内预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益生菌石斛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鲜石斛花取自铁皮石斛、金钗石斛、细叶石斛、重唇石斛、喉红石斛、长苏石斛、球花石斛、翅梗石斛、紫皮石斛、铜皮石斛、束花石斛、鼓槌石斛、黄喉石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世光薛正莲魏明王洲钱森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