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叶柴胡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069673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配方颗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竹叶柴胡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取干燥的竹叶柴胡药材,粉碎,加投料量12‑18倍的60‑80℃热水浸泡1‑3小时,加热煎煮1‑3小时,然后超声提取2‑3次,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浓缩液;将所得浓缩液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进行混合,干燥,收集干膏粉,粉碎过80目筛,置混合槽混合;取竹叶柴胡膏粉,制粒,颗粒依次用20目筛和50目筛整粒,得到竹叶柴胡配方颗粒。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竹叶柴胡配方颗粒具有较高的活性组分含量,而且颗粒尺寸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叶柴胡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配方颗粒
,具体涉及一种竹叶柴胡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中药配方颗粒是以传统中药饮片为原材料,经过现代加工工艺和制药技术对药材的全成分进行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和包装等处理而得,无需煎煮,可供直接配方和冲服的颗粒剂。中药配方颗粒既保留了中药饮片的有效成分、主治和功效,又具有标准统一、疗效稳定、携带方便和易于调剂等饮片不具备的优点,用配方颗粒组成处方冲服,可作为中药汤剂和中成药的补充。竹叶柴胡(Bupleurummarginatum)为柴胡属植物,多年生高大草本,产于我国西南、中部和南部各省区。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柴胡皂苷,可用于治疗治感冒、腮腺炎、扁桃体炎。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竹叶柴胡配方颗粒及其制备工艺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竹叶柴胡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竹叶柴胡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取干燥的竹叶柴胡药材,粉碎,加投料量12-18倍的60-80℃热水浸泡1-3小时,加热煎煮1-3小时,然后超声提取2-3次,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浓缩液;将所得浓缩液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进行混合,干燥,收集干膏粉,粉碎过80目筛,置混合槽混合;取竹叶柴胡膏粉,制粒,颗粒依次用20目筛和50目筛整粒,得到竹叶柴胡配方颗粒。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制备的竹叶柴胡配方颗粒。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可以将竹叶柴胡药材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如柴胡皂苷)充分提取出来,可以有效去除植物纤维等无活性成分,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易储存、服用方便。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竹叶柴胡配方颗粒的颗粒成型较好,颗粒尺寸均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直接以竹叶柴胡药材为原料进行制备,实施方便,容易实现工业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竹叶柴胡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取干燥的竹叶柴胡药材,粉碎,加投料量12-18倍的60-80℃热水浸泡1-3小时,加热煎煮1-3小时,然后超声提取2-3次,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浓缩液;将所得浓缩液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进行混合,干燥,收集干膏粉,粉碎过80目筛,置混合槽混合;取竹叶柴胡膏粉,制粒,颗粒依次用20目筛和50目筛整粒,得到竹叶柴胡配方颗粒。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对竹叶柴胡药材进行干燥,例如,自然风干、烘干等。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优选地,将所述干燥的竹叶柴胡药材粉碎至粒度为40-100目的粉状。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在热水浸泡过程中,以体积计,热水的投料量为竹叶柴胡药材的12-18倍,具体地,例如可以为12倍、13倍、14倍、15倍、16倍、17倍或18倍。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煎煮的温度可以为95-100℃,具体地,例如可以为95℃、96℃、97℃、98℃、99℃或100℃。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使竹叶柴胡药材先进行热水浸泡,再进行加热煎煮,然后进行超声提取,这样可以充分提取出所述竹叶柴胡药材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优选地,超声提取过程中采用的超声波频率为50-125kHz,每次提取时间为30-60分钟。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使竹叶柴胡在水中超声提取的时间和频率在上述范围之内,可以充分提取出竹叶柴胡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并且可以防止活性成分发生变性,使得制备的竹叶柴胡配方颗粒具有较好的药效。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过滤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滤网过滤。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滤网可以是网孔尺寸为200目的不锈钢丝网。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所述干燥的方法优选为冷冻干燥。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优选地,所述辅料为可溶性淀粉、淀粉、乳糖、蔗糖和糊精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辅料为淀粉、乳糖和糊精的混合。当所述辅料为淀粉、乳糖和糊精的混合时,三者的混合重量比例优选为1:0.01-0.5:0.1-2。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所述辅料的加料量使得竹叶柴胡配方颗粒的规格为每1-3克相当于竹叶柴胡药材4-12克。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所述制粒的方法可以为使所述竹叶柴胡膏粉过筛进行制粒。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通过使制粒后得到的颗粒依次用20目筛和50目筛整粒,可以获得颗粒尺寸均匀的竹叶柴胡配方颗粒。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制备的竹叶柴胡配方颗粒。优选地,所述竹叶柴胡配方颗粒的规格为每1-3克相当于竹叶柴胡药材4-12克,具体地,每1克所述竹叶柴胡配方颗粒相当于竹叶柴胡生药材4克,每2克所述竹叶柴胡配方颗粒相当于竹叶柴胡生药材8克,每3克所述竹叶柴胡配方颗粒相当于竹叶柴胡生药材12克。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取1kg干燥的竹叶柴胡药材,粉碎至80目,加投料量16倍的热水(70℃)浸泡2小时,再加热到100℃煎煮2小时,然后在90kHz的超声波频率下超声提取3次,每次提取45分钟,用200目的不锈钢丝网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15的浓缩液。在浓缩液中加入100g淀粉、乳糖和糊精的混合物(三者重量比为1:0.25:1)进行混合,冷冻干燥,收集干膏粉,粉碎过80目筛,置混合槽混合。取竹叶柴胡膏粉,过筛制粒,颗粒依次用20目筛和50目筛整粒,得竹叶柴胡配方颗粒样品A1。对比例1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竹叶柴胡配方颗粒,所不同的是,不实施热水浸泡的步骤,从而制得竹叶柴胡配方颗粒样品D1。对比例2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竹叶柴胡配方颗粒,所不同的是,直接将粉碎后得到的兰香草药材进行加热煎煮,从而制得竹叶柴胡配方颗粒样品D2。对比例3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竹叶柴胡配方颗粒,所不同的是,制粒后的颗粒不经过20目筛和50目筛整粒,从而制得竹叶柴胡配方颗粒样品D3。实施例2取1kg干燥的竹叶柴胡药材,粉碎至100目,加投料量14倍的热水(65℃)浸泡3小时,再加热到100℃煎煮3小时,然后在90kHz的超声波频率下超声提取3次,每次提取45分钟,用200目的不锈钢丝网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20的浓缩液。在浓缩液中加入100g淀粉、乳糖和糊精的混合物(三者重量比为1:0.05:1.8)进行混合,冷冻干燥,收集干膏粉,粉碎过80目筛,置混合槽混合。取竹叶柴胡膏粉,过筛制粒,颗粒依次用20目筛和50目筛整粒,得竹叶柴胡配方颗粒样品A2。实施例3取1kg干燥的竹叶柴胡药材,粉碎至50目,加投料量15倍的热水(75℃)浸泡3小时,再加热到95℃煎煮3小时,然后在90kHz的超声波频率下超声提取3次,每次提取45分钟,用200目的不锈钢丝网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23的浓缩液。在浓缩液中加入100g淀粉、乳糖和糊精的混合物(三者重量比为1:0.15:1.5)进行混合,冷冻干燥,收集干膏粉,粉碎过80目筛,置混合槽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叶柴胡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取干燥的竹叶柴胡药材,粉碎,加投料量12‑18倍的60‑80℃热水浸泡1‑3小时,加热煎煮1‑3小时,然后超声提取2‑3次,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浓缩液;将所得浓缩液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进行混合,干燥,收集干膏粉,粉碎过80目筛,置混合槽混合;取竹叶柴胡膏粉,制粒,颗粒依次用20目筛和50目筛整粒,得到竹叶柴胡配方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叶柴胡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取干燥的竹叶柴胡药材,粉碎,加投料量12-18倍的60-80℃热水浸泡1-3小时,加热煎煮1-3小时,然后超声提取2-3次,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浓缩液;将所得浓缩液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进行混合,干燥,收集干膏粉,粉碎过80目筛,置混合槽混合;取竹叶柴胡膏粉,制粒,颗粒依次用20目筛和50目筛整粒,得到竹叶柴胡配方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方法为冷冻干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年生邹明明胡贤德徐满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赣隆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