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长期卧床患者使用的翻身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5102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长期卧床患者使用的翻身垫,包括竖截面为三角形的主体,在所述主体的一侧设有用于减少与患者侧卧时接触面积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朝所述主体外侧延伸的按摩棍;在所述主体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设有适用于驼背患者或者背部有伤口患者的第二凹槽;在所述主体内的中心位置设有通风道;所述通风道的一端处于所述主体的外侧用于接通外部冷热风机,其另一端在所述主体内延伸一段距离;所述通风道一侧设有向外喷出热风或者冷风的出气孔;所述出气孔的一端连通所述通风道,其另一端朝所述第二凹槽的方向延伸后连通所述主体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预防压疮的效果更好,并且具有治疗压疮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长期卧床患者使用的翻身垫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长期卧床患者使用的翻身垫。
技术介绍
翻身垫是临床护理领域中常用的工具之一,其作用在于垫在长期卧床患者的身下,防止患者长时间保持同一睡姿造成压疮。如图1所示,传统的翻身垫为竖截面为三角形块结构,其存在如下的缺陷:1.患者侧卧时,其身体与翻身垫的侧面完全接触,接触面积大,防止压疮的效果不佳;2.对于特殊患者,如驼背或者背部有伤口的患者,传统的翻身垫不适用;3.缺少按摩功能;4.对于已经发生压疮的患者,不具备治疗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供长期卧床患者使用的翻身垫。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供长期卧床患者使用的翻身垫,包括竖截面为三角形的主体,在所述主体的一侧设有用于减少与患者侧卧时接触面积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朝所述主体外侧延伸的按摩棍,所述按摩棍远离所述第一凹槽底部的一端为对患者相应部位进行按摩以防止形成压疮的按摩端;所述按摩端处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并在患者侧卧时朝所述主体的外侧伸出以抵住患者相应部位;在所述主体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设有适用于驼背患者或者背部有伤口患者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可拆卸的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填充块;在所述主体内的中心位置设有通风道;所述通风道的一端连通所述主体的外侧用于接通外部冷热风机,其另一端在所述主体内延伸一段距离并位于所述主体的内部;所述通风道一侧设有朝所述第二凹槽方向延伸并向外喷出热风或者冷风的出气孔;所述出气孔的一端连通所述通风道,其另一端朝所述第二凹槽的方向延伸后连通所述主体的外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主体上设置用于患者侧卧时的第一凹槽,减少与患者侧卧时的接触面积,提高预防压疮的效果,并且侧卧时通过按摩棍可对患者进行按摩;主体上设置第二凹槽,使其适用于驼背或者背部有伤口的患者;主体上设置通风道和出气孔,通过出气孔向两侧外喷出热风或者冷风,加快患者身体周围的空气流动以治疗压疮。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按摩端为向所述主体外侧凸起的圆球面。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增强按摩效果。进一步,所述主体的底部为与病床增加摩擦力的防滑结构。进一步,所述防滑结构为波浪面。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止翻身垫打滑。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翻身垫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主体,2、第一凹槽,3、按摩棍,4、填充块,5、通风道,6、出气孔,7、波浪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2所示,一种供长期卧床患者使用的翻身垫,包括竖截面为三角形的主体1,所述主体1的底部为与病床增加摩擦力的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为波浪面7。波浪面7垫于患者身下时与病床的接触面积较大,不容易打滑。在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有用于减少与患者侧卧时接触面积的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朝所述主体1外侧延伸的按摩棍3,所述按摩棍3远离所述第一凹槽2底部的一端为对患者相应部位进行按摩以防止形成压疮的按摩端。所述按摩端处于所述第一凹槽2内并在患者侧卧时朝所述主体1的外侧伸出以抵住患者相应部位。所述按摩端为向所述主体1外侧凸起的圆球面。患者侧卧时,其侧身靠住主体1设有第一凹槽2的一侧,因此患者的侧身不会与主体1的侧面完全贴住接触,避免患者侧身相应的位置发生压疮。另外患者侧卧时,主体1受到患者的压力后,第一凹槽2的开口略微张开,从而使按摩条3朝第一凹槽2的开口伸出从而抵住患者身体相应的部位进行按摩。在平时,由于主体1未受到患者的压力,按摩条3收纳与第一凹槽2内,不会对周边工作形成影响。在所述主体1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凹槽2的一侧设有适用于驼背患者或者背部有伤口患者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可拆卸的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填充块4。驼背或者背部有伤口的患者,将填充块4从第二凹槽内取出,驼背患者的背部或者患者的伤口对应第二凹槽,不形成对患者背部的挤压,从而实现该翻身垫同样适用于驼背或者背部有伤口的患者,扩大了其应用范围。在所述主体1内的中心位置设有通风道5。所述通风道5的一端处于所述主体1的外侧用于接通外部冷热风机,其另一端在所述主体1内延伸一段距离并位于所述主体1内部。所述通风道5一侧设有朝所述第二凹槽的方向延伸并向外喷出热风或者冷风的出气孔6。所述出气孔6的一端连通所述通风道5,其另一端朝所述第二凹槽的方向延伸后连通所述主体1的外部。遇到已经发生压疮的患者,同样将填充块4从第二凹槽内取出,保证患者压疮部位对应第二凹槽,并通过外部的冷热风机,向通风道5输入热风或者冷风,热风或者冷风经通风道5从出气孔6向患者的压疮部位喷出,有利于加快压疮的痊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长期卧床患者使用的翻身垫,包括竖截面为三角形的主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有用于减少与患者侧卧时接触面积的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朝所述主体(1)外侧延伸的按摩棍(3),所述按摩棍(3)远离所述第一凹槽(2)底部的一端为对患者相应部位进行按摩以防止形成压疮的按摩端;所述按摩端处于所述第一凹槽(2)内并在患者侧卧时朝所述主体(1)的外侧伸出以抵住患者相应部位;在所述主体(1)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凹槽(2)的一侧设有适用于驼背患者或者背部有伤口患者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可拆卸的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填充块(4);在所述主体(1)内的中心位置设有通风道(5);所述通风道(5)的一端连通所述主体(1)的外侧用于接通外部冷热风机,其另一端在所述主体(1)内延伸一段距离并位于所述主体(1)内部;所述通风道(5)一侧设有朝所述第二凹槽的方向延伸并向外喷出热风或者冷风的出气孔(6);所述出气孔(6)的一端连通所述通风道(5),其另一端朝第二凹槽的方向延伸后连通所述主体(1)的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长期卧床患者使用的翻身垫,包括竖截面为三角形的主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有用于减少与患者侧卧时接触面积的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朝所述主体(1)外侧延伸的按摩棍(3),所述按摩棍(3)远离所述第一凹槽(2)底部的一端为对患者相应部位进行按摩以防止形成压疮的按摩端;所述按摩端处于所述第一凹槽(2)内并在患者侧卧时朝所述主体(1)的外侧伸出以抵住患者相应部位;在所述主体(1)上相对于所述第一凹槽(2)的一侧设有适用于驼背患者或者背部有伤口患者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可拆卸的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填充块(4);在所述主体(1)内的中心位置设有通风道(5);所述通风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丽华陈友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