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浩城专利>正文

一种双层篦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936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篦子,双层篦子具有位于上方的第一层和位于所述第一层的下方的第二层,第二层上均匀分布多个第二凹槽,所述多个第二凹槽将所述第二层均匀分隔成多个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中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层上的所述第一通孔和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层上的所述第二通孔的相互错开。该双层篦子的结构设计使得蒸汽必须依次经过第二层的第二通孔和第一层的第一通孔,且由于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的位置相互错开,有效缓冲了蒸汽的冲击力,防止了蒸汽的冲击力引起的面点的变形,更容易保证面点的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篦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层篦子,尤其是一种适用于蒸锅的双层篦子。
技术介绍
面食作为北方的传统美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因此蒸锅也是北方家庭必备的锅具,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南方家庭也逐渐使用蒸锅了。人们在使用蒸锅制作美味时都会使用到篦子,通过篦子上的通孔使得蒸汽穿过篦子,从而将面食蒸熟。现有技术中的篦子都是单层的,因此,无法使得通孔布满整个篦子,即通孔只存在于篦子的特定的、有限的部位,这样蒸汽只能从上述特定的、有限的部位的通孔中穿过,由于蒸汽直接从通孔中穿过,造成有通孔部位的面点受到蒸汽冲击而发生变形,影响面点的形状;另一方面,篦子在与蒸锅内壁直接接触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刮擦现象,使得篦子和蒸锅内壁受到损伤,影响篦子和蒸锅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蒸锅中的篦子对蒸汽的冲击力缓冲不足,易造成面点变形,以及篦子与蒸锅内壁容易刮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双层篦子,所述的双层篦子应用于蒸锅中,所述双层篦子具有位于上方的第一层和位于所述第一层的下方的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的外部轮廓相同,所述第一层上均匀分布多个第一凹槽,所述多个第一凹槽将所述第一层均匀分隔成多个第一区域,所述多个第一区域中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第一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上均匀分布多个第二凹槽,所述多个第二凹槽将所述第二层均匀分隔成多个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中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层上的所述第一通孔和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层上的所述第二通孔的相互错开。双层篦子的结构设计,使得蒸汽必须依次经过第二层的第二通孔和第一层的第一通孔,且由于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的位置相互错开,有效缓冲了蒸汽的冲击力,防止了蒸汽的冲击力引起的面点的变形,更容易保证面点的形状。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双层篦子的第一层为具有锯齿状凸起部和平坦部的结构,其中所述锯齿状凸起部和所述平坦部交替设置,所述锯齿状凸起部具有从所述平坦部开始延伸并向外突出的两个侧壁,所述两个侧壁对称设置,所述锯齿状凸起部的两个侧壁都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锯齿状凸起部的顶点距离所述平坦部的垂直距离为0.5mm,所述锯齿状凸起部与所述平坦部的夹角为30°;所述第二层也具有锯齿状凸起部和平坦部,所述双层篦子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的锯齿状凸起部错开设置,所述双层篦子的第一层的平坦部大致与所述双层篦子的第二层的锯齿状凸起部位置对应,所述双层篦子的第一层的锯齿状凸起部大致与所述双层篦子的第二层的平坦部对应,且第一层的锯齿状凸起部向上突出,第二层的锯齿状凸起部向下突出。由于锯齿状凸起部的设置,延长了蒸汽与面点的距离,且大部分蒸汽需经过侧壁的反射才能到达第一通孔,从而缓冲了蒸汽的冲击力;另外面点与所述锯齿状凸起部接触也解决了面点容易粘贴在篦子上不容易清洗的问题。作为又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设置有转动轴。通过转动轴的设置,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可以相互转动,从而调整所述第一层的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层的第二通孔之间的相对位置,进一步调整蒸汽的冲击力大小。本技术提供的双层篦子,能够有效缓冲蒸汽的冲击力,防止了蒸汽的冲击力引起的面点的变形,更容易保证面点的形状;而且由于锯齿状凸起部的设置,延长了蒸汽与面点的距离,且大部分蒸汽需经过侧壁的反射才能到达第一通孔,从而缓冲了蒸汽的冲击力;另外面点与所述锯齿状凸起部接触也解决了面点容易粘贴在篦子上不容易清洗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双层篦子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位本技术又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双层篦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一种双层篦子,所述的双层篦子应用于蒸锅中,所述双层篦子具有位于上方的第一层1和位于所述第一层的下方的第二层2,所述第一层1和所述第二层2的外部轮廓相同,所述第一层1上均匀分布多个第一凹槽3,所述多个第一凹槽3交叉设置,所述多个第一凹槽将所述第一层均匀分隔成多个第一区域,所述多个第一区域中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第一通孔4,与所述第一层1相似,所述第二层上均匀分布多个第二凹槽(图中未示出),所述多个第二凹槽将所述第二层均匀分隔成多个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中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第二通孔5,从图2中可以看出,所述第一层上的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层上的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不重叠,即所述第一层上的所述第一通孔和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层上的所述第二通孔的相互错开。双层篦子的结构设计,使得蒸汽必须依次经过第二层的第二通孔和第一层的第一通孔,且由于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的位置相互错开,有效缓冲了蒸汽的冲击力,防止了蒸汽的冲击力引起的面点的变形,更容易保证面点的形状。图3示出了又一实施例双层篦子的结构。如图3所示,双层篦子的第一层为具有锯齿状凸起部和平坦部的结构,其中所述锯齿状凸起部和所述平坦部8交替设置,所述锯齿状凸起部具有从所述平坦部开始延伸并向外突出的两个侧壁6和7,所述两个侧壁相对且对称设置,更进一步地,所述锯齿状凸起部的两个侧壁都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通孔(图中未示出)。使用时,面点与所述锯齿状凸起部接触并由其支撑,与平坦部相比,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锯齿状凸起部的侧壁延长了蒸汽与面点的距离,且大部分蒸汽需经过侧壁的反射才能到达第一通孔,从而缓冲了蒸汽的冲击力;另外面点与所述锯齿状凸起部接触也解决了面点容易粘贴在篦子上不容易清洗的问题。有利地,所述锯齿状凸起部的顶点距离所述平坦部的垂直距离为0.5mm,所述锯齿状凸起部的侧壁与所述平坦部的夹角为30°,该结构的设计可以大幅度的增加蒸汽撞击所述侧壁的几率,从而有效缓冲蒸汽的冲击力。更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双层篦子的第二层也具有锯齿状凸起部和平坦部,所述双层篦子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的锯齿部错开设置,所述双层篦子的第一层的平坦部大致与所述双层篦子的第二层的锯齿部位置相对,且第一层的锯齿部向上突出,第二层的锯齿部向下突出,由此进一步增大了蒸汽的运动距离和蒸汽与侧壁碰撞的几率,从而大幅度地降低蒸汽的冲击力。有利地,所述第二层的锯齿状凸起部的结构与第一层的锯齿状凸起部的尺寸相同;且第一层的锯齿状凸起部与第二层的锯齿状凸起部相互错开半个相位。更进一地,所述双层篦子的凸起部也可以为半球形、圆台形、圆柱形或不规则多面体形状。作为又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设置有转动轴。通过转动轴的设置,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可以相互转动,从而调整所述第一层的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层的第二通孔之间的相对位置,进一步调整蒸汽的冲击力大小。本技术提供的双层篦子,能够有效缓冲蒸汽的冲击力,防止了蒸汽的冲击力引起的面点的变形,更容易保证面点的形状;而且由于锯齿状凸起部的设置,延长了蒸汽与面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篦子,所述的双层篦子应用于蒸锅中,所述的双层篦子具有位于上方的第一层和位于所述第一层的下方的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的外部轮廓相同,所述第一层上均匀分布多个第一凹槽,所述多个第一凹槽相互交叉设置,所述多个第一凹槽将所述第一层均匀分隔成多个第一区域,所述多个第一区域中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第一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上均匀分布多个第二凹槽,所述多个第二凹槽相互交叉设置,所述多个第二凹槽将所述第二层均匀分隔成多个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中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层上的所述第一通孔和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层上的所述第二通孔相互错开;所述双层篦子的第一层为具有锯齿状凸起部和平坦部的结构,其中所述锯齿状凸起部和所述平坦部交替设置,所述锯齿状凸起部具有从所述平坦部开始延伸并向外突出的两个侧壁,所述两个侧壁对称设置,所述锯齿状凸起部的两个侧壁都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锯齿状凸起部的顶点距离所述平坦部的垂直距离为0.5mm,所述锯齿状凸起部与所述平坦部的夹角为30°;所述第二层也具有锯齿状凸起部和平坦部,所述双层篦子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的锯齿状凸起部错开设置,所述双层篦子的第一层的平坦部大致与所述双层篦子的第二层的锯齿状凸起部位置对应,所述双层篦子的第一层的锯齿状凸起部大致与所述双层篦子的第二层的平坦部对应,且第一层的锯齿状凸起部向上突出,第二层的锯齿状凸起部向下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篦子,所述的双层篦子应用于蒸锅中,所述的双层篦子具有位于上方的第一层和位于所述第一层的下方的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的外部轮廓相同,所述第一层上均匀分布多个第一凹槽,所述多个第一凹槽相互交叉设置,所述多个第一凹槽将所述第一层均匀分隔成多个第一区域,所述多个第一区域中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第一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上均匀分布多个第二凹槽,所述多个第二凹槽相互交叉设置,所述多个第二凹槽将所述第二层均匀分隔成多个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中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层上的所述第一通孔和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层上的所述第二通孔相互错开;所述双层篦子的第一层为具有锯齿状凸起部和平坦部的结构,其中所述锯齿状凸起部和所述平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浩城
申请(专利权)人:秦浩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