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漆包线设备全自动分线装置,包括出口处送线滚筒和涂漆处送线滚筒,前伺服电机连接并驱动出口处送线滚筒,后伺服电机连接并驱动涂漆处送线滚筒,引线钢带绕在与出口处送线滚筒同轴的卷筒和与涂漆处送线滚筒同轴的卷筒上,引线钢带动力源连接并驱动引线钢带,其特征在于:对应于出口处送线滚筒设有一个前导轮,前导轮为一根齿形为梯形的螺杆,前导轮伺服电机连接并驱动前导轮,绕在出口处送线滚筒上的漆包线穿过前导轮的螺槽。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使分线装置简单可靠,成本低,实现自动分线,摆脱了分线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漆包线设备全自动分线装置
本技术属于一种漆包线的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漆包线涂漆加工的分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漆包线(电磁线)设备分线系统主要采用压轮式手动分线方式。上述结构主要工作原理(参见图1):目前国内此类操作系统由烘炉300、冷却区400、退火炉500、涂漆部分600、恒张力系统700、线收卷系统800组成。漆包线首先经过退火炉500加热进行晶格重组,以满足各自所需的物理性能。漆包线如图箭头方向运动,在涂漆部分600中涂漆,进入烘炉300烘烤,进入冷却区400冷却,再进入涂漆部分600。如此循环。操作时由操作人员将线缠绕于引线钢带上,然后由操作人员将线经涂漆处送线滚筒13沿线走向经烘炉300至出口处送线滚筒4,同时由操作人员将此处的前一条线拨至规定位置。再至涂漆处送线滚筒13。此时由操作人员将此处的前一条线拨至规定位置。重复此过程,直至完成所要求的分线次数。完成最后一次分线时最后一道线经出口处送线滚筒4、恒张力系统700最后至线收卷系统800。此结构缺点是完全依赖于人工,且对操作技能很高。同时由于设备前后距离一般在四米至十余米之间。而且前后的分线回数都在20次以上,这就需要操作人员前后不停地跑动,工作强度很大。另一种分线方法是采用推拉烘箱吸枪式分线:首先在准备分线前烘炉推离走线区,然后用专用吸枪吸住线在涂漆处送线滚筒及出口处送线滚筒间来回缠绕。直至完成规定的分线道数。此方法的缺陷在于:每次分线时要打开烘炉。造成电能的浪费。同时也是存在对操作技能要求高及劳动强度大的缺陷。另一种方法是如201520458978.2的技术方案:对应于出口处送线滚筒设有一个前拨线头,前拨线头固设在前拨线气缸的气缸杆的末端,前拨线气缸以丝杆螺母配合而连接在左右拨线前丝杆上,前左右运行电机连接并驱动左右拨线前丝杆。对应于涂漆处送线滚筒设有一个后拨线头,后拨线头固设在后拨线气缸的气缸杆的末端,后拨线气缸以丝杆螺母配合而连接在左右拨线后丝杆上,后左右运行电机连接并驱动左右拨线后丝杆。设置前拨线系统和后拨线系统,通过气缸和螺母丝杆配合实现拨线头的分线动作,从而实现自动分线,摆脱了分线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此方法的缺陷在于:需要安装电机、气缸、丝杆螺母机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漆包线设备全自动分线装置,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使分线装置简单可靠,成本低,实现自动分线,摆脱了分线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漆包线设备全自动分线装置,包括出口处送线滚筒和涂漆处送线滚筒,前伺服电机连接并驱动出口处送线滚筒,后伺服电机连接并驱动涂漆处送线滚筒,引线钢带绕在与出口处送线滚筒同轴的卷筒和与涂漆处送线滚筒同轴的卷筒上,引线钢带动力源连接并驱动引线钢带,其特征在于:对应于出口处送线滚筒设有一个前导轮,前导轮为一根齿形为梯形的螺杆,前导轮伺服电机连接并驱动前导轮,绕在出口处送线滚筒上的漆包线穿过前导轮的螺槽。对应于涂漆处送线滚筒设有一个后导轮,后导轮为一根齿形为梯形的螺杆,后导轮伺服电机连接并驱动后导轮,绕在涂漆处送线滚筒上的漆包线穿过后导轮的螺槽。对应于引线钢带设有引线定位接近开关。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设置螺杆形式的前后导轮引导漆包线实现分线,简单可靠,成本低,实现了自动分线,摆脱了分线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漆包线生产设备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同之处在于,由烘炉300、冷却区400、退火炉500、涂漆部分600、恒张力系统700、线收卷系统800组成。还包括出口处送线滚筒4和涂漆处送线滚筒13,前伺服电机6连接并驱动出口处送线滚筒4,后伺服电机11连接并驱动涂漆处送线滚筒13,引线钢带3绕在与出口处送线滚筒4同轴的卷筒31和与涂漆处送线滚筒13同轴的卷筒32上。引线钢带动力源连接并驱动引线钢带3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如图2、图3所示,钢带运行电机8以传送带9连接并驱动引线钢带3;也可以是在出口处送线滚筒4和卷筒31之间设置电磁离合器,控制离合器吸合,就可以使卷筒31与出口处送线滚筒4结合,而使引线钢带3被出口处送线滚筒4带动;也可以使用插销由人工使出口处送线滚筒4和卷筒31离合,而使引线钢带3被出口处送线滚筒4带动。本技术具有机架以安装各部件。本技术比现有技术增加了前导轮100和后导轮200。前导轮100和后导轮200均为齿形为梯形的螺杆形式,螺距为6mm(也可以是4mm、5mm、7mm等,视工艺条件而定)。前导轮伺服电机101连接并驱动前导轮100,后导轮伺服电机201连接并驱动后导轮200。前导轮100对应于出口处送线滚筒4设置,安装在出口处送线滚筒4和烘炉300之间。后导轮200对应于涂漆处送线滚筒13设置,安装在涂漆处送线滚筒13和烘炉300之间。绕在出口处送线滚筒4上的漆包线穿过前导轮100的螺槽,绕在涂漆处送线滚筒13上的漆包线穿过后导轮200的螺槽。另外在机架上靠近出口处送线滚筒4同轴的卷筒31的位置设有引线定位接近开关7,该引线定位接近开关7与引线钢带3上设有的一个接头凸出物配合可以感应确定引线钢带3的位置。各电机、定位接近开关等均与具有上位机界面的控制系统连接并被控制。本技术运作的流程是:(1):操作前准备工作首先在上位机界面中设定引线速度(也即前伺服电机6、后伺服电机11的运行频率),并设定相对应的引线钢带3的初始速度(也即钢带运行电机8的运行频率)。一般引线速度快于引线钢带3的速度,不同线规速差不同,当获得每种线规的最佳引线速度及引线钢带初始速度后系统自动保存,以便下次使用时直接调用。其次在上位机界面中确定所需完成分线的道数即线在此系统中巡回的次数(一般在1-30道之间任意选择,可以是相邻的也可以不是)。被选中的道数将在运行中起作用。然后在上位机界面中设定每一道的前后拨线行程及每分一次线后引线钢带速度在初始速度值的基础上自动修正值。(2):当需正式操作前首先按引线准备开关,此时钢带运行电机8(可以是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驱动引线钢带3(引线钢带3上有一接头凸出物用于感应引线定位接近开关7及用于将从退火炉500出来的线固定于此)运行至引线定位接近开关7停止一段时间,再正转或反转一定距离再停止(反转距离按各机型不同要求而定,主要是为了方便将线绕于引线钢带3上。)(3):将线从退火炉500引出后将线绕于引线钢带3,按设于上位机界面的引线启动开关,此时前伺服电机6驱动出口处送线滚筒4、后伺服电机11驱动涂漆处送线滚筒13,钢带运行电机8驱动引线钢带3,它们之间按一定的速差要求同时运行,当引线钢带3的接头凸出物经过引线定位接近开关7时计数一次,第一次称为分线第一道,第二次为第二道依次类推。分第一道时:当引线钢带3的接头凸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漆包线设备全自动分线装置,包括出口处送线滚筒和涂漆处送线滚筒,前伺服电机连接并驱动出口处送线滚筒,后伺服电机连接并驱动涂漆处送线滚筒,引线钢带绕在与出口处送线滚筒同轴的卷筒和与涂漆处送线滚筒同轴的卷筒上,引线钢带动力源连接并驱动引线钢带,其特征在于:对应于出口处送线滚筒设有一个前导轮,前导轮为一根齿形为梯形的螺杆,前导轮伺服电机连接并驱动前导轮,绕在出口处送线滚筒上的漆包线穿过前导轮的螺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漆包线设备全自动分线装置,包括出口处送线滚筒和涂漆处送线滚筒,前伺服电机连接并驱动出口处送线滚筒,后伺服电机连接并驱动涂漆处送线滚筒,引线钢带绕在与出口处送线滚筒同轴的卷筒和与涂漆处送线滚筒同轴的卷筒上,引线钢带动力源连接并驱动引线钢带,其特征在于:对应于出口处送线滚筒设有一个前导轮,前导轮为一根齿形为梯形的螺杆,前导轮伺服电机连接并驱动前导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九源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