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交流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8677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交流电缆,包括导体、外护套,所述导体由单数个金属丝缠绕而成,所述导体的表面设有半导体屏蔽层,所述半导体屏蔽层的表面设有第一聚乙烯绝缘层,所述导体外设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的内壁均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内护套与所述外护套之间设有第一填充物,所述内护套外设有外护套,所述外护套的内壁均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外护套与所述内护套之间设有第二填充物,所述外护套的表面设有聚乙烯绝缘,所述聚乙烯绝缘外设有钢丝铠装,所述钢丝铠装外设有阻燃聚乙烯护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方便,解决了现有的交流电缆中导体与护套结合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交流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交流电缆。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在一些特殊环境下,一些交流电缆中导体外需覆盖多层护套来保护导体,现有的护套与导体之间结合度效果差,护套与导体容易发生位移,长时间如此,容易造成导体表面磨损,进而影响交流电缆的质量,对此,本技术推出了一种新型交流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结构简单,实用方便,护套与导体之间结合效果好的一种新型交流电缆。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交流电缆,包括导体、外护套,所述导体由单数个金属丝缠绕而成,所述导体的表面设有半导体屏蔽层,所述半导体屏蔽层的表面设有第一聚乙烯绝缘层,所述导体外设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的内壁均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内护套与所述外护套之间设有第一填充物,所述内护套外设有外护套,所述外护套的内壁均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外护套与所述内护套之间设有第二填充物,所述外护套的表面设有聚乙烯绝缘,所述聚乙烯绝缘外设有钢丝铠装,所述钢丝铠装外设有阻燃聚乙烯护套。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丝为铜丝,且铜丝的直径为0.3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填充物为填充绳,所述第二填充物为散热棉。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匀设有锯齿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外护套的表面均匀设有散热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方便,通过导体、外护套、内护套以及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配合连接,解决了现有的交流电缆中导体与护套结合效果差的问题,通过在内护套的内壁分别设有第一凹槽,一方面能够增大内护套与内壁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增大内护套与导体之间的摩擦力,使导体与内护套不容易发生位移,结合效果好,在第二凹槽内壁设置锯齿状结构,进一步增大粗糙度,便于与内护套的紧密结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导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外护套的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外护套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导体;101-金属丝;102-半导体屏蔽层;103-第一聚乙烯绝缘层;2-第一填充物;3-内护套;301-第一凹槽;4-第二填充物;5-外护套;501-第二凹槽;502-锯齿状结构;503-散热孔;6-聚乙烯绝缘;7-钢丝铠装;8-阻燃聚氯乙烯护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交流电缆,包括导体1、外护套5,导体1由单数个金属丝101缠绕而成,导体1的表面设有半导体屏蔽层102,半导体屏蔽层102的表面设有第一聚乙烯绝缘层103,导体1外设有内护套3,内护套3的内壁均匀设有第一凹槽301,内护套3与外护套5之间设有第一填充物2,内护套3外设有外护套5,外护套5的内壁均匀设有第二凹槽501,外护套5与内护套3之间设有第二填充物4,外护套5的表面设有聚乙烯绝缘6,聚乙烯绝缘6外设有钢丝铠装7,钢丝铠装7外设有阻燃聚乙烯护套8。在本实施例中,金属丝101为铜丝,且铜丝的直径为0.3mm。作为优选,第一填充物2为填充绳,填充绳让电缆保持圆整、提高电缆成品的圆整度,第二填充物4为散热棉,散热棉具有散热的效果。第二凹槽501的内壁匀设有锯齿状结构502,增大第二凹槽的粗糙度,进一步地提高外护套与内护套的紧密结合。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方便,通过导体1、外护套5、内护套3以及第一凹槽301、第二凹槽501的配合连接,解决了现有的交流电缆中导体1与护套结合效果差的问题,通过在内护套3的内壁分别设有第一凹槽301,一方面能够增大内护套3内壁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增大内护套3与导体1之间的摩擦力,使导体1与内护套3不容易发生位移,结合效果好,在第二凹槽501内壁设置锯齿状结构,进一步增大粗糙度,便于与内护套3的紧密结合。实施例2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交流电缆,包括导体1、外护套5,导体1由单数个金属丝101缠绕而成,导体1的表面设有半导体屏蔽层102,半导体屏蔽层102的表面设有第一聚乙烯绝缘层103,导体1外设有内护套3,内护套3的内壁均匀设有第一凹槽301,内护套3与外护套5之间设有第一填充物2,内护套3外设有外护套5,外护套5的内壁均匀设有第二凹槽501,外护套5与内护套3之间设有第二填充物4,外护套5的表面设有聚乙烯绝缘6,聚乙烯绝缘6外设有钢丝铠装7,钢丝铠装7外设有阻燃聚乙烯护套8。在本实施例中,金属丝101为铜丝,且铜丝的直径为0.3mm。作为优选,第一填充物2为填充绳,填充绳让电缆保持圆整、提高电缆成品的圆整度,第二填充物4为散热棉,散热棉具有散热的效果。第二凹槽501的内壁匀设有锯齿状结构502,增大第二凹槽的粗糙度,进一步地提高外护套与内护套的紧密结合。如图4所示,外护套5的表面均匀设有散热孔503,电缆内部的热量能够从散热孔503排出,一定程度上具有散热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交流电缆,包括导体(1)、外护套(5),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由单数个金属丝(101)缠绕而成,所述导体(1)的表面设有半导体屏蔽层(102),所述半导体屏蔽层(102)的表面设有第一聚乙烯绝缘层(103),所述导体(1)外设有内护套(3),所述内护套(3)的内壁均匀设有第一凹槽(301),所述内护套(3)与所述外护套(5)之间设有第一填充物(2),所述内护套(3)外设有外护套(5),所述外护套(5)的内壁均匀设有第二凹槽(501),所述外护套(5)与所述内护套(3)之间设有第二填充物(4),所述外护套(5)的表面设有聚乙烯绝缘(6),所述聚乙烯绝缘(6)外设有钢丝铠装(7),所述钢丝铠装(7)外设有阻燃聚乙烯护套(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交流电缆,包括导体(1)、外护套(5),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由单数个金属丝(101)缠绕而成,所述导体(1)的表面设有半导体屏蔽层(102),所述半导体屏蔽层(102)的表面设有第一聚乙烯绝缘层(103),所述导体(1)外设有内护套(3),所述内护套(3)的内壁均匀设有第一凹槽(301),所述内护套(3)与所述外护套(5)之间设有第一填充物(2),所述内护套(3)外设有外护套(5),所述外护套(5)的内壁均匀设有第二凹槽(501),所述外护套(5)与所述内护套(3)之间设有第二填充物(4),所述外护套(5)的表面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军刘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尚特杰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