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式共享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8612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锁式共享充电系统,属于共享充电技术领域,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用于容放放电接头的容置腔,放电接头通过数据线与本体连接,且数据线绕在弹性收卷器上,所述容置腔的开口处安装有一对活动门,活动门由锁紧机构驱动相对或相向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弹性收卷器与活动门的相互配合来实现放电接头、数据线的自动收纳整体功能,收纳后的放电接头和数据线内置于本体,外形美观,无需人员手动整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锁式共享充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共享充电装置,具体是一种自锁式共享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电子产品的轻薄化使得电池体量变小、电池容量较小。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机功能的增加,人们使用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特别是看视频、玩手游时消耗的电量急剧增加,从而过不了几个小时手机就需要充一次电。共享经济可以说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譬如从共享单车开始,共享经济就一直呈井喷的趋势汹涌而来。共享充电宝也随之应运而生。共享充电宝是指企业提供的充电租赁设备。在押金和计费方式上,各家企业有所不同。就目前而言,共享充电宝主要分为实体充电宝和充电宝租赁柜。区别在于,前者是机端连线充电,无法带走充电宝。现有的有线式共享充电宝,其数据线大多散落在外,也有可手动整理的数据线,但是需要人工手动整体,管理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锁式共享充电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锁式共享充电系统,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用于容放放电接头的容置腔,放电接头通过数据线与本体连接,且数据线绕在弹性收卷器上,所述容置腔的开口处安装有一对活动门,活动门由锁紧机构驱动相对或相向运动。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电接头包括MicroUSB接口、USBTypeC接口和Lightning接口。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微型电机、安装板、蜗杆、不完全蜗轮和主连杆,所述微型电机通过电机安装座安装在安装板上,微型电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转轴,转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安装板上,转轴的中部固定有与其同轴的蜗杆,安装板在对应转轴的两侧位置处均安装有不完全蜗轮,不完全蜗轮的有齿部分与蜗杆相啮合,所述不完全蜗轮的偏心位置处通过主连杆与活动门连接,主连杆的两端与不完全蜗轮和活动门均铰接连接,所述微型电机由本体控制。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连杆的一侧位置处还设有副连杆,副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板和活动门铰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本体包括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电源模块、时钟电路、电量检测电路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上述部件供电,时钟电路用于计时,电量检测电路用于对电源模块的剩余电量进行检测,并反馈至微控制器,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实现微控制器与上位机的通讯,微型电机由微控制器控制。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本体上还设有用于对电源模块充电的充电接口。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收卷器位置处安装有受微控制器控制的距离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弹性收卷器与活动门的相互配合来实现放电接头、数据线的自动收纳整体功能,收纳后的放电接头和数据线内置于本体,外形美观,无需人员手动整理。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自锁式共享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自锁式共享充电系统中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自锁式共享充电系统的控制原理图。图中:1-本体、101-放电接头、102-充电接口、103-电源模块、104-时钟电路、105-电量检测电路、106-微控制器、107-距离传感器、108-无线通讯模块、2-容置腔、3-活动门、4-微型电机、5-安装板、6-电机安装座、7-轴承座、8-转轴、9-蜗杆、10-不完全蜗轮、11-主连杆、12-副连杆。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施例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实施例1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自锁式共享充电系统,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上设有用于容放放电接头101的容置腔2,放电接头101通过数据线与本体1连接,且数据线绕在弹性收卷器上,能自动拉出或收卷在本体1内,收起时,数据线与放电接头101不外露,便于存放和管理,所述容置腔2的开口处安装有一对活动门3,活动门3由锁紧机构驱动相对或相向运动,当活动门3打开时,可以方便的将放电接头101拉出,当放电接头101收纳在容置腔2内时,活动门3关闭,将放电接头101封装在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放电接头101至少包括MicroUSB接口、USBTypeC接口和Lightning接口,以满足对不同设备的充电。具体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微型电机4、安装板5、蜗杆9、不完全蜗轮10、主连杆11和副连杆12,所述微型电机4通过电机安装座6安装在安装板5上,微型电机4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转轴8,转轴8通过轴承座7安装在安装板5上,转轴8的中部固定有与其同轴的蜗杆9,安装板5在对应转轴8的两侧位置处均安装有不完全蜗轮10,此处,使用不完全蜗轮10是为了节省空间,当然,使用全齿的蜗轮同样也可以,不完全蜗轮10的有齿部分与蜗杆9相啮合,所述不完全蜗轮10的偏心位置处通过主连杆11与活动门3连接,当然,主连杆11的两端与不完全蜗轮10和活动门3均铰接连接,使得主连杆11形成的连杆机构能带动活动门3发生位移,所述主连杆11的一侧位置处还设有副连杆12,副连杆12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板5和活动门3铰接,在微型电机4输出正转或反转时,通过不完全蜗轮10和蜗杆9的啮合作用,能带动两个活动门3发生相对或相向运动,实现开合效果,并且由于不完全蜗轮10和蜗杆9的自锁效果,活动门3关闭后,不可被强行打开,安全性能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微型电机4由本体1控制。实施例2请参阅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自锁式共享充电系统,所述的本体1包括与微控制器106电性连接的电源模块103、时钟电路104、电量检测电路105和无线通讯模块10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103用于为上述部件供电,时钟电路104用于计时,电量检测电路105用于对电源模块103的剩余电量进行检测,并反馈至微控制器106,无线通讯模块108用于实现微控制器106或本体1与上位机的通讯,微型电机4由微控制器106控制。当然,所述本体1上还设有用于对电源模块103充电的充电接口102。实施例3请参阅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自锁式共享充电系统,由于在实际应用时,都是需要在数据线在弹性收卷器上收卷好后,活动门3才开始关闭,但是如何判定数据线是否弹性收卷器上收卷好是个难题,本实施例了为了克服该缺陷,在所述弹性收卷器位置处安装有受微控制器106控制的距离传感器107,由于弹性收卷器在卷绕了数据线之后直径会变大,因此,通过距离传感器107来判定数据线是否卷绕好。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中,利用弹性收卷器与活动门3的相互配合来实现放电接头101、数据线的自动收纳整体功能,收纳后的放电接头101和数据线内置于本体1,外形美观,无需人员手动整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施例处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
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锁式共享充电系统,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设有用于容放放电接头(101)的容置腔(2),放电接头(101)通过数据线与本体(1)连接,且数据线绕在弹性收卷器上,所述容置腔(2)的开口处安装有一对活动门(3),活动门(3)由锁紧机构驱动相对或相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式共享充电系统,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设有用于容放放电接头(101)的容置腔(2),放电接头(101)通过数据线与本体(1)连接,且数据线绕在弹性收卷器上,所述容置腔(2)的开口处安装有一对活动门(3),活动门(3)由锁紧机构驱动相对或相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锁式共享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接头(101)包括MicroUSB接口、USBTypeC接口和Lightning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锁式共享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微型电机(4)、安装板(5)、蜗杆(9)、不完全蜗轮(10)和主连杆(11),所述微型电机(4)通过电机安装座(6)安装在安装板(5)上,微型电机(4)的输出端上连接有转轴(8),转轴(8)通过轴承座(7)安装在安装板(5)上,转轴(8)的中部固定有与其同轴的蜗杆(9),安装板(5)在对应转轴(8)的两侧位置处均安装有不完全蜗轮(10),不完全蜗轮(10)的有齿部分与蜗杆(9)相啮合,所述不完全蜗轮(10)的偏心位置处通过主连杆(11)与活动门(3)连接,主连杆(11)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雪洁王璐曹风云刘军刘璐璐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