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861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20:36
本申请涉及一种充电装置,由于该充电装置与外接设备的连接接口为公座10和与其适配的母座11,在充电装置较多的情况下,对充电装置进行充电时,可以通过该公座10或者母座11与前后充电装置连接,或者直接与电源的可适配接口进行连接,无需再使用充电线进行连接,大大减少了充电线的数量,简化了充电线的管理方式,从而使得充电装置的应用场景更加多样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装置
本申请涉及充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可充电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每个人拥有的可充电产品也越来越多,例如:手机、IPAD以及各种小电器等,一般不同的可充电产品都具有专用的充电器或充电线,相应地,充电线也越来越多。为了减少充电线,目前,很多可充电产品会带有电池或者可充电电池,还有一些产品将有线的充电方式变为无线充电方式,例如无线充,但即使使用无线充给可充电产品来充电,无线充自身也是需要通过充电线充电的,这样无线充的充电线也会随着无线充数量的增多而越来越多。所以,无线充的充电线数量的增多,使得充电线的管理非常不便,导致充电装置应用场景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无线充的充电线数量的增多,使得充电线的管理非常不便,导致充电装置应用场景受限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充电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公座、与所述公座适配的母座以及电路板;所述公座和所述母座分别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充电装置可通过所述公座与前一个充电装置的母座连接,并可通过所述母座与后一个充电装置的公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充电金属环,所述充电金属环包括第一充电金属环和第二充电金属环;所述第一充电金属环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金属连接件;所述第二充电金属环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金属连接件;所述充电金属环通过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充电金属环用于对外部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包括控制器和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充电金属环通过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的连接控制所述充电金属环的通电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充电金属环安装在所述壳体外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连接;所述充电金属环的第一金属连接件穿过所述上壳体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脚垫,所述脚垫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下表面;所述脚垫用于支撑所述充电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的引脚穿过所述上壳体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指示灯的亮灭状态;所述指示灯的亮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充电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所述指示灯的灭状态,用于指示所述充电装置处于未工作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充电装置的温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报警器进行报警提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控所述充电装置的温度;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充电装置的温度,并在所述充电装置的温度达到所述预设阈值时,发送报警指示给所述报警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控到所述充电装置的温度达到所述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温控开关切断所述充电装置的电源。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由于该充电装置与外接设备的连接接口为公座和与其适配的母座,在充电装置较多的情况下,对充电装置进行充电时,可以通过该公座或者母座与前后充电装置连接,或者直接与电源的可适配接口进行连接,无需再使用充电线进行连接,大大减少了充电线的数量,简化了充电线的管理方式,从而使得充电装置的应用场景更加多样化。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框图;图2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框图;图3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框图;图4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框图;图5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框图;图6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框图。附图说明:10:公座;11:母座;12:电路板;121:控制器;122:连接端子;13:金属充电环;131:第一金属充电环;1311:第一金属连接件;132:第二金属充电环;1321:第二金属连接件;14:壳体;141:上壳体;142:下壳体;15:脚垫;16:指示灯;17:报警器;18:温度传感器;19:温控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公座10、与所述公座10适配的母座11以及电路板12(如图中虚线所示);所述公座10和所述母座1111分别与所述电路板12连接;所述充电装置通过所述公座10与前一个充电装置的母座11连接,通过所述母座11与后一个充电装置的公座1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充电装置的公座10与母座11互相适配,例如公座10为USB的插头,母座11为USB的接口,该公座10和母座11分别设置在电路板12的两端,在实际应用中,充电装置采用公座10或母座11对自身进行充电、以及与前后充电装置进行连接,其中与前后充电装置进行连接的时候具体为:充电装置通过公座10与前一个充电装置的母座11连接,通过母座11与后一个充电装置的公座10连接,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前一个充电装置和后一个充电装置只是一种列举名称,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是该充电装置的母座11与前一个充电装置的公座10连接,该充电装置的公座10与后一个充电装置的母座11连接,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定,例如:若前一个以及后一个充电装置与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充电装置结构不一致,该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是与其他外接设备的可适配公座10或母座11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由于该充电装置与外接设备的连接接口为公座10和与其适配的母座11,在充电装置较多的情况下,对充电装置进行充电时,可以通过该公座10或者母座11与前后充电装置连接,或者直接与电源的可适配接口进行连接,无需再使用充电线进行连接,大大减少了充电线的数量,简化了充电线的管理方式,从而使得充电装置的应用场景更加多样化。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充电金属环13,所述充电金属环13包括第一充电金属环131和第二充电金属环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公座、与所述公座适配的母座以及电路板;所述公座和所述母座分别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充电装置可通过所述公座与前一个充电装置的母座连接,并可通过所述母座与后一个充电装置的公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公座、与所述公座适配的母座以及电路板;所述公座和所述母座分别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充电装置可通过所述公座与前一个充电装置的母座连接,并可通过所述母座与后一个充电装置的公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充电金属环,所述充电金属环包括第一充电金属环和第二充电金属环;所述第一充电金属环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金属连接件;所述第二充电金属环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金属连接件;所述充电金属环通过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充电金属环用于对外部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控制器和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充电金属环通过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一金属连接件的连接控制所述充电金属环的通电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充电金属环安装在所述壳体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连接;所述充电金属环的第一金属连接件穿过所述上壳体与所述连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德成修伟华阳振敏龙勇蛟杨剑张学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和而泰数据资源与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