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油加工用出料装置,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固定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底端伸入过滤箱的内部,所述过滤箱的环形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支撑板,所述环形支撑板上设有过滤袋,所述过滤袋的上方设有环形压板,所述环形压板上设有紧固螺栓,所述过滤袋通过环形压板固定在环形支撑板上,所述环形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过滤箱的内侧壁上焊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四周侧壁与过滤箱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现对茶油的两次过滤,从而得到高质量的茶油,同时可以加快过滤的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油加工用出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油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茶油加工用出料装置。
技术介绍
茶籽油,俗称茶油,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由于油茶整个生长过程无需使用化肥、农药,山茶果生长期从开花到成熟,历经冬、春、夏、秋之雨露,尽吸天然养分、日月精华,营养价值极高,所榨取出来的茶籽油是能够与橄榄油相媲美的高档健康食用油,因而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和推崇。茶果采回后,不能堆沤,不能曝晒,应薄薄地摊在空气流通、干燥的地方,让其自然开裂脱粒,种子室内阴干贮藏。一般多用湿沙在地面上层积贮藏,也可采用窑藏。油茶籽脱粒后,无论是采用机器还是手工脱壳,这阶段都不可避免出现碎壳、残渣及干瘪果实等次品。因此,在将油茶籽压榨制出的毛油,难免存在大量的杂质,而成品油中杂质过多,会影响食用健康,因此在茶油加工的过程中需要设置出料装置对毛油进行过滤,而现有技术中的出料装置一般过滤效果较差,且过滤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出料装置一般过滤效果较差,且过滤速度较慢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茶油加工用出料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油加工用出料装置,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固定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底端伸入过滤箱的内部,所述过滤箱的环形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支撑板,所述环形支撑板上设有过滤袋,所述过滤袋的上方设有环形压板,所述环形压板上设有紧固螺栓,所述过滤袋通过环形压板固定在环形支撑板上,所述环形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过滤箱的内侧壁上焊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四周侧壁与过滤箱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漏斗的底端开口相对应,所述隔板的上表面的一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均设置在第一通孔的右侧,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位于第一通孔的左侧,所述隔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座,所述U形座的底端与过滤箱的内部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U形座的开口与通槽相对应,所述通槽的内部嵌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顶端伸出隔板的上表面且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紧固螺栓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的底端卡接在U形座的内部,所述过滤板上嵌设有过滤层,所述U形座的相对侧壁上开设有与过滤层相对应的过油孔,所述过滤箱的底端固定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位于U形座的左侧,所述隔板的下方设有推板,所述推板位于U形座的右侧,所述推板的上表面与隔板的下表面相抵,所述推板的下表面与过滤箱的内部下表面相抵,所述推板的侧壁与过滤箱的内侧壁相抵,所述推板靠近U形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层橡胶垫,所述推板远离U形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推板的一端贯穿过滤箱的侧壁并延伸到过滤箱的外部,所述过滤箱靠近推杆的一侧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与推杆相对应的两个竖直支撑板,所述推杆远离过滤箱的一端依次贯穿两个竖直支撑板,所述推杆与竖直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一排第一齿牙,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方设有往复驱动装置,所述往复驱动装置与第一齿牙相啮合。优选的,所述往复驱动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的底端与第二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板靠近推杆的一侧设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推杆的一端贯穿驱动盘和第三固定板,并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转轴与第三固定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盘靠近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上滑动套设有驱动柄,所述驱动柄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杆位于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驱动柄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固定连接在第三固定板上,所述第二限位杆位于转轴的正下方,所述驱动柄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扇形板,所述扇形板的底部圆弧侧壁上沿周向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齿牙,所述第二齿牙与第一齿牙相啮合。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杆远离驱动盘的一端伸出限位槽,且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优选的,所述限位块水平设置,且限位块的长度大于限位槽的宽度。优选的,所述过滤袋的型号为QY28型尼龙过滤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茶油加工用出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茶油加工用出料装置,通过在过滤箱的内部设置过滤袋可以对毛油进行第一次过滤,将其中体积较大的杂质过滤出来,然后通过过滤板上设置的过滤层进行第二次过滤,从而得到杂质含量较低的高质量茶油,通过推杆推动推板在隔板和过滤箱之间左右移动,当推板向左推动且超过第一通孔时,由于推板的四周侧壁分别与隔板和过滤箱的表面相抵,因此推板在继续向左移动时,将使过滤板与推板之间的茶油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促进过滤板与推板之间的茶油快速通过过滤层到达过滤板的左侧,然后经过出料管排出过滤箱,然后推板在推杆的带动下复位,在复位的过程中,推板右侧的茶油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溢到隔板的上方,以便推板顺利复位,通过设置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驱动电机、转轴、驱动盘、第一限位杆、驱动柄、限位槽、第二限位杆、第二齿牙、第一齿牙和推杆,可以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驱动推杆做往复的直线运动。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现对茶油的两次过滤,从而得到高质量的茶油,同时可以加快过滤的速度,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茶油加工用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过滤箱、2进料管、3环形支撑板、4过滤袋、5环形压板、6漏斗、7隔板、8U形座、9过滤板、10出料管、11推板、12橡胶垫、13推杆、14第二固定板、15竖直支撑板、16第一齿牙、17第三固定板、18驱动盘、19转轴、20第一限位杆、21驱动柄、22限位槽、23第二限位杆、24扇形板、25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一种茶油加工用出料装置,包括过滤箱1,过滤箱1的顶部固定设有进料管2,进料管2的底端伸入过滤箱1的内部,过滤箱1的环形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支撑板3,环形支撑板3上设有过滤袋4,过滤袋4的型号为QY28型尼龙过滤袋,过滤袋4的袋口外翻并放置在环形支撑板3上,过滤袋4的上方设有环形压板5,环形压板5上设有紧固螺栓,过滤袋4通过环形压板5固定在环形支撑板3上,环形支撑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漏斗6,漏斗的底部开设有开口,过滤箱1的内侧壁上焊接有隔板7,隔板7的四周侧壁与过滤箱1的内侧壁密封连接,防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油加工用出料装置,包括过滤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的顶部固定设有进料管(2),所述进料管(2)的底端伸入过滤箱(1)的内部,所述过滤箱(1)的环形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支撑板(3),所述环形支撑板(3)上设有过滤袋(4),所述过滤袋(4)的上方设有环形压板(5),所述环形压板(5)上设有紧固螺栓,所述过滤袋(4)通过环形压板(5)固定在环形支撑板(3)上,所述环形支撑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漏斗(6),所述漏斗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过滤箱(1)的内侧壁上焊接有隔板(7),所述隔板(7)的四周侧壁与过滤箱(1)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隔板(7)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漏斗(6)的底端开口相对应,所述隔板(7)的上表面的一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均设置在第一通孔的右侧,所述隔板(7)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位于第一通孔的左侧,所述隔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座(8),所述U形座(8)的底端与过滤箱(1)的内部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U形座(8)的开口与通槽相对应,所述通槽的内部嵌设有过滤板(9),所述过滤板(9)的顶端伸出隔板(7)的上表面且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紧固螺栓与隔板(7)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9)的底端卡接在U形座(8)的内部,所述过滤板(9)上嵌设有过滤层,所述U形座(8)的相对侧壁上开设有与过滤层相对应的过油孔,所述过滤箱(1)的底端固定连通有出料管(10),所述出料管(10)位于U形座(8)的左侧,所述隔板(7)的下方设有推板(11),所述推板(11)位于U形座(8)的右侧,所述推板(11)的上表面与隔板(7)的下表面相抵,所述推板(11)的下表面与过滤箱(1)的内部下表面相抵,所述推板(11)的侧壁与过滤箱(1)的内侧壁相抵,所述推板(11)靠近U形座(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层橡胶垫(12),所述推板(11)远离U形座(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13),所述推杆(13)远离推板(11)的一端贯穿过滤箱(1)的侧壁并延伸到过滤箱(1)的外部,所述过滤箱(1)靠近推杆(13)的一侧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4),所述第二固定板(1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与推杆(13)相对应的两个竖直支撑板(15),所述推杆(13)远离过滤箱(1)的一端依次贯穿两个竖直支撑板(15),所述推杆(13)与竖直支撑板(15)滑动连接,所述推杆(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一排第一齿牙(16),所述第二固定板(14)的上方设有往复驱动装置,所述往复驱动装置与第一齿牙(16)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油加工用出料装置,包括过滤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的顶部固定设有进料管(2),所述进料管(2)的底端伸入过滤箱(1)的内部,所述过滤箱(1)的环形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环形支撑板(3),所述环形支撑板(3)上设有过滤袋(4),所述过滤袋(4)的上方设有环形压板(5),所述环形压板(5)上设有紧固螺栓,所述过滤袋(4)通过环形压板(5)固定在环形支撑板(3)上,所述环形支撑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漏斗(6),所述漏斗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过滤箱(1)的内侧壁上焊接有隔板(7),所述隔板(7)的四周侧壁与过滤箱(1)的内侧壁密封连接,所述隔板(7)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漏斗(6)的底端开口相对应,所述隔板(7)的上表面的一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均设置在第一通孔的右侧,所述隔板(7)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位于第一通孔的左侧,所述隔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座(8),所述U形座(8)的底端与过滤箱(1)的内部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U形座(8)的开口与通槽相对应,所述通槽的内部嵌设有过滤板(9),所述过滤板(9)的顶端伸出隔板(7)的上表面且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紧固螺栓与隔板(7)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9)的底端卡接在U形座(8)的内部,所述过滤板(9)上嵌设有过滤层,所述U形座(8)的相对侧壁上开设有与过滤层相对应的过油孔,所述过滤箱(1)的底端固定连通有出料管(10),所述出料管(10)位于U形座(8)的左侧,所述隔板(7)的下方设有推板(11),所述推板(11)位于U形座(8)的右侧,所述推板(11)的上表面与隔板(7)的下表面相抵,所述推板(11)的下表面与过滤箱(1)的内部下表面相抵,所述推板(11)的侧壁与过滤箱(1)的内侧壁相抵,所述推板(11)靠近U形座(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层橡胶垫(12),所述推板(11)远离U形座(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13),所述推杆(13)远离推板(11)的一端贯穿过滤箱(1)的侧壁并延伸到过滤箱(1)的外部,所述过滤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东梅,
申请(专利权)人:龙川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