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点接触球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7480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7:03
本申请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四点接触球轴承,包括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包括有内圈、外圈和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内的中圈,两两相邻的所述外圈、所述中圈和所述内圈之间均设置有多个滚珠。如此设置,多个内外圈连在一起转动,可以是内圈固定,中圈和外圈转动,也可以是外圈和内圈固定,中圈转动,也可以是外圈和中圈固定,内圈转动,这样,轴承的宽度低,外径大,从而充分地实现了轴承多方位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点接触球轴承
本申请涉及轴承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四点接触球轴承。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机械制造领域中,轴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轴承是一种用于确定旋转轴与其他零件相对运动位置、起支承或导向作用的零部件,是承载重力、传递动力的部件。现有的轴承均包括一个内圈、一个外圈,滚球,和设置在内圈和外圈之间的保持架,滚球设置在保持架上,被保持架均匀隔开,这种结构的轴承在转动时只能相对的沿单一方向转动,功能单一。因此,如何解决现有轴承只能相对的沿单一方向转动的问题,成为本领域人员所需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点接触球轴承,其能够解决现有轴承只能相对的沿单一方向转动的问题,解决了原来单一的内外圈结构形式。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四点接触球轴承,包括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包括有内圈、外圈和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内的中圈,两两相邻的所述外圈、所述中间圈和所述内圈之间均设置有多个滚珠。优选地,所述外圈的内圆周面上和所述中圈的内圆周面上均开设有两条平行的第一滚道,所述内圈的外圆周面上和所述中圈的外圆周面上均开设有两条平行的第二滚道,所述第一滚道和所述第二滚道相对设置,所述滚球设置在相邻的、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滚道和所述第二滚道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滚道的截面上包括第一弧线和第二弧线,所述第一弧线和所述第二弧线的曲率半径均大于所述滚球的半径,所述滚球分别与所述第一弧线和所述第二弧线接触,所述第二滚道的截面上包括第三弧线和第四弧线,所述第三弧线和所述第四弧线的曲率半径均大于所述滚球的半径,所述滚球分别与所述第三弧线和所述第四弧线接触。优选地,所述轴承本体还包括多个保持架,多个所述保持架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圈、多个所述中间圈和所述内圈之间,所述滚球设置在所述保持架的兜孔内。优选地,所述轴承本体包括有一个中间圈,所述保持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保持架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圈与所述中间圈之间和所述中间圈和所述内圈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滚道开设有润滑槽,所述润滑槽位于所述滚球分别与所述第一弧线和所述第二弧线的接触点之间。优选地,还包括多个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轴承本体的两端、以将所述滚球封闭在所述第一滚道和所述第二滚道内。优选地,所述密封圈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滚道或所述第二滚道的数量相同。优选地,所述密封圈的外侧设置有卡簧,所述密封圈通过所述卡簧设置在所述轴承本体的两端。优选地,所述密封圈上设置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处设置有单向阀。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四点接触球轴承,包括轴承本体,轴承本体包括有内圈、外圈和至少一个中圈,中圈位于内圈和外圈之间,两两相邻的外圈、中圈和内圈之间均设置有滚球,这样以形成轴承本体,实现承载重力和传递动力的作用;多个内外圈连在一起转动,可以是内圈固定,中圈和外圈转动;也可以是外圈和内圈固定,中圈转动;也可以是外圈和中圈固定,内圈转动,这样,轴承的宽度低,外径大,从而充分地实现了轴承多方位转动,代替了一个轴承无法完成的工作需求。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四点接触球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只包括一个中圈);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四点接触球轴承的中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区的放大图。图中:1-外圈,2-中圈,3-内圈,4-滚球,5-保持架,6-第一滚道,7-第二滚道,8-第一弧线,9-第二弧线。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参照附图1-3,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四点接触球轴承,包括轴承本体,轴承本体包括有内圈3、外圈1和至少一个中圈2,中圈2位于内圈3和外圈1之间,两两相邻的外圈1、中圈2和内圈3之间均设置有滚球4,这样以形成轴承本体,实现承载重力和传递动力的作用。多个内外圈1连在一起转动,可以是内圈3固定,中圈2和外圈1转动,也可以是外圈1和内圈3固定,中圈2转动,也可以是外圈1和中圈2固定,内圈3转动,这样,轴承的宽度低,外径大,从而充分地实现了轴承多方位转动,代替了一个轴承无法完成的工作需求。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外圈1的内圆周面上和中圈2的内圆周面上均开设有两条第一滚道6,内圈3的外圆周面上和中圈2的外圆周面上均开设有两条第二滚道7,两条第一滚道6和两条第二滚道7均相平行,第一滚道6和第二滚道7相对设置,滚球4设置在相邻的并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滚道6和第二滚道7之间,即在外圈1与中圈2之间、两两相邻的中圈2之间、中圈2和内圈3之间均设置有滚球4。这样,滚球4能够在第一滚道6和第二滚道7之间滚动,充分解决了转速低的问题,设置双列滚球4,使轴承的承载能力增大、并提高了轴承稳定性,并且多个内外圈1联在一起转动,可以充分实现多方位转动。为了解决滚球4在与内圈3或外圈1的接触点所受的径向载荷大的问题,第一滚道6的截面上包括第一弧线8和第二弧线9,第一弧线8和第二弧线9的曲率半径均大于滚球4的半径,以使滚球4分别与第一弧线8和第二弧线9实现一点接触,即滚球4与第一滚道6有两点接触;第二滚道7的截面上包括第三弧线和第四弧线,第三弧线和第四弧线的曲率半径均大于滚球4的半径,以使滚球4分别与第三弧线和第四弧线实现一点接触,即滚球4与第二滚道7有两点接触,这样,每条第一滚道6、第二滚道7都各有两个点与每个滚球4的滚动接触面相接触,从而对于每个滚球4,共有四个接触点,滚球4与外圈1和内圈3实现四点接触,防止内圈3与外圈1之间发生蹿动,使该轴承既能承受径向载荷,又能承受轴向载荷,提高了轴承的承受载荷,使该轴承的实用性增加,充分发挥了轴承的多方位受力。需要说明的是,平面曲线的曲率就是针对曲线上某个点的切线方向角对弧长的转动率,对于曲线,它等于最接近该点处曲线的圆弧的半径。其中,本实施例中,第一弧线8和第二弧线9的曲率半径均大于滚球4的半径,以使第一弧线8和第二弧线9均能够与滚球4接触,即第一弧线8和第二弧线9相连接可以形成哥特式尖拱形,并且第一弧线8与第二弧线9的曲率半径相等且都大于滚球4的半径,第一弧线8与第二弧线9相对于第一滚道6的中心线相对应,这样,进一步地保证了滚球4与第一弧线8和第二弧线9的接触点所受的径向和轴向的载荷相同,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同理,第三弧线和第四弧线的曲率半径均大于滚球4的半径,以使第三弧线和第四弧线均能够与滚球4接触,即第三弧线和第四弧线相连接可以形成哥特式尖拱形,并且第三弧线与第四弧线的曲率半径相等且都大于滚球4的半径,第三弧线与第四弧线相对于第二滚道7的中心线相对应,这样,进一步地保证了滚球4与第三弧线和第四弧线的接触点所受的径向和轴向的载荷相同,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点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包括有内圈(3)、外圈(1)和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内圈(3)和所述外圈(1)内的中圈(2),两两相邻的所述外圈(1)、所述中圈(2)和所述内圈(3)之间均设置有多个滚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点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包括有内圈(3)、外圈(1)和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内圈(3)和所述外圈(1)内的中圈(2),两两相邻的所述外圈(1)、所述中圈(2)和所述内圈(3)之间均设置有多个滚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点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的内圆周面上和所述中圈(2)的内圆周面上均开设有两条平行的第一滚道(6),所述内圈(3)的外圆周面上和所述中圈(2)的外圆周面上均开设有两条平行的第二滚道(7),所述第一滚道(6)和所述第二滚道(7)相对设置,所述滚球(4)设置在相邻的、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滚道(6)和所述第二滚道(7)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点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道(6)的截面上包括第一弧线(8)和第二弧线(9),所述第一弧线(8)和所述第二弧线(9)的曲率半径均大于所述滚球(4)的半径,所述滚球(4)分别与所述第一弧线(8)和所述第二弧线(9)接触,所述第二滚道(7)的截面上包括第三弧线和第四弧线,所述第三弧线和所述第四弧线的曲率半径均大于所述滚球(4)的半径,所述滚球(4)分别与所述第三弧线和所述第四弧线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点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忠来
申请(专利权)人:临清市海瑞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