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液冷系统的水箱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7322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水箱,其具有一容器、一出水口单元、及一进水口单元。该出水口单元及该进水口单元设置于该容器上。该出水口单元具有一位于容器中央的开放端。该进水口单元具有一装设于容器内的分支部该容器及一位于分支部内的进水口通道。因此,当水箱被倾斜地摆放,纵使水箱内没有充满工作流体而是含有空气,且空气很难流入出水口单元的开放端。此外,若空气由进水口通道进入容器而形成气泡时,气泡将会沿着朝上的支流道向上移动,因此气泡也很不易进入开放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液冷系统的水箱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水箱,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水箱。
技术介绍
许多装置在运作过程中都会产生热,例如以高频运作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即俗称的CPU)、车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即俗称的LED)、及投影机等等。而运作时所产生的高温不只会降低装置的效能,更糟的是还可能会造成装置过热损坏。因此,这此装置必须装配有散热单元来进行散热,如风扇或鳍片,而产生较多热量的装置更装配有液冷系统来进行散热。一般而言,液冷系统具有一泵浦、一水箱、一热交换器(即heatercore或radiator)、及一水冷头(即waterblock),和一组将上述组件连接的循环管线。工作流体容纳于水箱内。然而,即便是水箱充满了工作流体,在液冷系统运作一段时间后,工作流体可能会蒸发,因此水箱内便不再充满工作流体,而是会含有空气。若空气随着工作流体循环流动,则泵浦可能会因此而受损,且散热效率将会降低。因此,液冷系统应防止空气进入循环中。一般常见用于防止空气进入循环的方法是将水箱的出水口设置于水箱的下部。然而,有些装置,例如投影机,于使用时不一定是直立摆放的,因此原预期的水箱下部便不再是实际上的水箱下部,甚至可能成为水箱实上的上部。在最极端的状态下,当装置倒置时液冷系统也随之倒置,围此水箱的出水口即便成位于水箱的实际上的顶部,液冷系统将只能抽取到空气而不再抽取到水箱内的工作流体。有鉴于此,提出一种更佳的改善方案,乃为此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水箱,其以任何角度设置,空气皆不会由水箱进入液冷系统的循环中。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水箱具有:一容器,其形成有:二穿孔;及一内部空间,其能容纳工作流体;一出水口单元,其穿设于该容器的其中一该穿孔;该出水口单元具有:一出水口固定部,其固设于该容器的其中一该穿孔;一延伸部,其位于该容器内并具有:一固定端,其固设于该出水口固定部的一侧;及一开放端,其位于该容器的中心;一出水口连接部,其固设于该出水口固定部的另一侧并位于该容器外;一出水口通道,其贯穿形成于该出水口固定部、该延伸部、及该出水口连接部,并连通于该容器的该内部空间;以及一进水口单元,其穿设于该容器的另一该穿孔,且该进水口单元具有:一进水口固定部,其固设于该另一穿孔;一分支部,其固设于该进水口固定部的一侧且位于该容器内;一进水口连接部,其固设于该进水口固定部的另一侧且位于该容器外;及一进水口通道,其具有:一主流道,其贯穿形成于该进水口连接部及该进水口固定部,并位于该分支部内;及多个支流道,其形成于该分支部内;各该支流道的其中一端连接并连通于该主流道,另一端连通于该容器的该内部空间,且所述该支流道自该主流道向外延伸而呈放射状。因此,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具有延伸部的出水口单元且延伸部的开放端位于容器的中央,当本专利技术的水箱倾斜摆放,纵使水箱内没有充满工作工作流体而是容纳有空气,穿气仍难以流入出水口单元的开放端。因此,空气将不会流入液冷系统的泵浦中。此外,通过具有分支部的进水口单元且进水口信道的支流道形成于分支部内,即便是空气由进水口通道进入容器,而于容器内形成气泡,气泡将会沿着朝上延伸的支流道向上移动,借此气泡仍会远离开放端。因此,无论水箱以何种角度设置,气泡将不会被出水口通道所抽取。于一实施例中,该分支部具有:一主干,其固设于该进水口固定部;及以多个分支;各该分支的一端固设于该主干,且该分支自该主干向外延伸并呈放射状;其中,该主流道形成于该主干内,且所述支流道分别形成于所述分支内。于一实施例中,该分支部具有:一圆盘体,所述支流道形成于该圆盘体内,且该圆盘体包含:一第一面;一第二面,其相对于该第一面并正对于该出水口单元;以及一侧面,其位于该第一面及该第二面之间。于一实施例中,各该支流道具有一分支开口,其形成于该分支部的该圆盘体的该侧面。于一实施例中,各该支流道具有一分支开口,其形成于该分支部的该圆盘体的该第一面。于一实施例中,该分支部的该圆盘体更具有一环状沟,其形成于该第一面且连通于所述支流道。于一实施例中,该主流道具有一进水开口,其形成于该进水口连接部靠外侧的一端部;其中,该容器的内侧面与该分支部的该圆盘体的空间投影于一假想平面的一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该进水开口的开口面积;该假想平面垂直于该容器的一轴线,而该轴线沿着该工作流体于该容器内的流动方向延伸。于一实施例中,该进水口单元更具有一罩体,其固设于该分支部并自该分支部向该出水口单元延伸,该罩体呈环形并环绕该出水口单元的该延伸部的该开放端。于一实施例中,该主流道具有一进水开口,其形成于该进水口连接部靠外侧的一端部;其中,该罩体与该出水口单元的该延伸部之间的空间投影于一假想平面的一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该进水开口的开口面积;该假想平面垂直于该容器的一轴线,而该轴线沿着该工作流体于该容器内的流动方向延伸。于一实施例中,该进水口单元更具有一罩体,其固设于该分支部并自该分支部向该出水口单元延伸,该罩体呈环形并环绕该出水口单元的该延伸部的该开放端。于一实施例中,该罩体与该出水口单元的该延伸部之间的空间投影于一假想平面的一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该进水开口的开口面积;该假想平面垂直于该容器的一轴线,而该轴线沿着该工作流体于该容器内的流动方向延伸。于一实施例中,该主流道具有:一进水开口,其形成于该进水口连接部靠外侧的一端部;及各该支流道具有:一分支开口,其形成于该支流道靠外侧的一端部;其中,所述支流道的该分支开口的开口面积总合大于或等于该进水开口的开口面积。于一实施例中,各该支流道具有:一分支开口,其形成于该支流道靠外侧的端部;其中,所述支流道的该分支开口的开口面积总合大于或等于该进水开口的开口面积。如前所述的水箱更具有一过滤材料,其固设于该出水口单元的该出水口通道内或该进水口单元的该进水口通道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另一态样的进水口单元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倾斜设置时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更进一步倾斜设置时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沿图7的8-8割面线的另一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进水口单元的剖面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进水口单元的剖面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进水口单元的剖面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中,沿图13的15-15割面线的另一剖面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0容器101本体102盖体11穿孔12平坦面20出水口单元21出水口固定部22延伸部221固定端222开放端23出水口连接部230凸肋24出水口通道241抽取开口242出水开口30进水口单元31进水口固定部32、32’分支部321第一面322第二面323侧面324’主干325’分支33进水口连接部330凸肋34进水口通道341主流道3410进水开口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水箱,其特征在于,该水箱能工作流体并具有:一容器,形成有:二穿孔;及一内部空间,能容纳工作流体;一出水口单元,穿设于该容器的其中一该穿孔;该出水口单元具有:一出水口固定部,其固设于该容器的其中一该穿孔;一延伸部,位于该容器内并具有:一固定端,固设于该出水口固定部的一侧;及一开放端,位于该容器的中心;一出水口连接部,固设于该出水口固定部的另一侧并位于该容器外;一出水口通道,贯穿形成于该出水口固定部、该延伸部、及该出水口连接部,并连通于该容器的该内部空间;以及一进水口单元,穿设于该容器的另一该穿孔,且该进水口单元具有:一进水口固定部,固设于该另一穿孔;一分支部,固设于该进水口固定部的一侧且位于该容器内;一进水口连接部,固设于该进水口固定部的另一侧且位于该容器外;及一进水口通道,具有:一主流道,贯穿形成于该进水口连接部及该进水口固定部,并位于该分支部内;及多个支流道,形成于该分支部内;各该支流道的其中一端连接并连通于该主流道,另一端连通于该容器的该内部空间,且所述该支流道自该主流道向外延伸而呈放射状。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18 US 62/559,9591.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水箱,其特征在于,该水箱能工作流体并具有:一容器,形成有:二穿孔;及一内部空间,能容纳工作流体;一出水口单元,穿设于该容器的其中一该穿孔;该出水口单元具有:一出水口固定部,其固设于该容器的其中一该穿孔;一延伸部,位于该容器内并具有:一固定端,固设于该出水口固定部的一侧;及一开放端,位于该容器的中心;一出水口连接部,固设于该出水口固定部的另一侧并位于该容器外;一出水口通道,贯穿形成于该出水口固定部、该延伸部、及该出水口连接部,并连通于该容器的该内部空间;以及一进水口单元,穿设于该容器的另一该穿孔,且该进水口单元具有:一进水口固定部,固设于该另一穿孔;一分支部,固设于该进水口固定部的一侧且位于该容器内;一进水口连接部,固设于该进水口固定部的另一侧且位于该容器外;及一进水口通道,具有:一主流道,贯穿形成于该进水口连接部及该进水口固定部,并位于该分支部内;及多个支流道,形成于该分支部内;各该支流道的其中一端连接并连通于该主流道,另一端连通于该容器的该内部空间,且所述该支流道自该主流道向外延伸而呈放射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该分支部具有:一主干,固设于该进水口固定部;及以多个分支;各该分支的一端固设于该主干,且该分支自该主干向外延伸并呈放射状;其中,该主流道形成于该主干内,且所述支流道分别形成于所述分支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该分支部具有:一圆盘体,所述支流道形成于该圆盘体内,且该圆盘体包含:一第一面;一第二面,相对于该第一面并正对于该出水口单元;以及一侧面,位于该第一面及该第二面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各该支流道具有一分支开口,该分支开口形成于该分支部的该圆盘体的该侧面。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各该支流道具有一分支开口,该分支开口形成于该分支部的该圆盘体的该第一面。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箱,其特征在于,该分支部的该圆盘体更具有一环状沟,该环状沟形成于该第一面且连通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信宏庄耿介
申请(专利权)人: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