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清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模具内部边角残余料的清理装置,包括两个支杆,两个所述支杆的顶端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板的下方,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两个所述支杆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两个所述第一滑杆相对的一端与活动杆固定连接。该模具内部边角残余料的清理装置,方便对模具边角进行清理,防止残留有余料,提高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内部边角残余料的清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清理
,具体为一种模具内部边角残余料的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锻压成型、冶炼和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模具在使用完成后,需要对模具进行清理,通常通过机械或人工对模具的内部进行清理,使模具再次使用时,保证产品的质量,然而模具内部的边角不方便清洗,导致会残留有余料,会影响产品的质量,故而提出一种模具内部边角残余料的清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内部边角残余料的清理装置,具备方便对模具边角进行清理,防止残留有余料,提高产品的质量等优点,解决了模具内部的边角不方便清洗,导致会残留有余料,会影响产品的质量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方便对模具边角进行清理,防止残留有余料,提高产品的质量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内部边角残余料的清理装置,包括两个支杆,两个所述支杆的顶端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板的下方,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两个所述支杆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两个所述第一滑杆相对的一端与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的活动连接有第一移动杆,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左右两端均延伸至滑孔的外部,所述连接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两个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正面均与第一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管,两个所述套管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杆,两个所述第二移动杆相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清理杆,两个所述清理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清理片,两个所述套管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连接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相离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相离的一侧与两个第二滑杆固定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滑杆相对的一端与活动杆的左右两侧均为垂直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杆相离的一端与两个滑块均为垂直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清理片呈L形,清理片的顶部与清理杆为垂直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移动杆的长度大于套管的长度,两个第二移动杆相离的一端与两个清理杆均为垂直连接。优选的,所述滑孔的长度小于连接块的长度,两个连接杆的底端与套管的顶部为垂直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底座,两个底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软垫,两个软垫的底部开设有防滑纹。(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内部边角残余料的清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模具内部边角残余料的清理装置,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带动活动杆向下移动,活动杆带动连接块向下移动,使清理片与模具的内壁贴合,开启第二电动推杆,使第二电动推杆推动第一移动杆移动,第一移动杆带动套管移动,由于套管通过弹簧与第二移动杆固定连接,使清理片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模具,方便对模具的边角进行清理,从而达到了方便对模具边角进行清理,防止残留有余料,提高产品的质量。2、该模具内部边角残余料的清理装置,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带动活动杆移动,活动杆通过第一滑杆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中滑动,使活动杆移动时更加的稳定,同时减少了活动杆的摩擦效果,起到了增加装置稳定性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杆、2支撑板、3第一电动推杆、4活动杆、5第一滑杆、6第一滑槽、7第一滑块、8连接块、9滑孔、10第一移动杆、11第二电动推杆、12连接杆、13套管、14弹簧、15第二移动杆、16清理杆、17清理片、18第二滑杆、19固定块、20第二滑槽、21第二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模具内部边角残余料的清理装置,包括两个支杆1,两个支杆1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底座,两个底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软垫,两个软垫的底部开设有防滑纹,两个支杆1的顶端通过支撑板2固定连接,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3,第一电动推杆3的型号为LT05,通过第一电动推杆3带动活动杆4向下移动,活动杆4带动连接块8向下移动,使清理片17与模具的内壁贴合,开启第二电动推杆11,使第二电动推杆11推动第一移动杆10移动,第一移动杆10带动套管13移动,由于套管13通过弹簧14与第二移动杆15固定连接,使清理片17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模具,方便对模具的边角进行清理,从而达到了方便对模具边角进行清理,防止残留有余料,提高产品的质量,第一电动推杆3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板2的下方,第一电动推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4,通过第一电动推杆3带动活动杆4移动,活动杆4通过第一滑杆5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7,第一滑块7在第一滑槽6中滑动,使活动杆4移动时更加的稳定,同时减少了活动杆4的摩擦效果,起到了增加装置稳定性的作用,活动杆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5,两个第一滑杆5相对的一端与活动杆4的左右两侧均为垂直连接,两个第一滑杆5相离的一端与两个滑块7均为垂直连接,两个支杆1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6,两个第一滑槽6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7,两个第一滑块7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5,两个第一滑杆5相对的一端与活动杆4固定连接,活动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连接块8的内部开设有滑孔9,滑孔9的长度小于连接块8的长度,两个连接杆12的底端与套管13的顶部为垂直连接,滑孔9的活动连接有第一移动杆10,第一移动杆10的左右两端均延伸至滑孔9的外部,连接块8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11,第二电动推杆11的型号为LT05,两个第二电动推杆11的正面均与第一移动杆10固定连接,第一移动杆10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两个连接杆12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管13,两个套管13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4,两个弹簧14的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杆15,两个第二移动杆15的长度大于套管13的长度,两个第二移动杆15相离的一端与两个清理杆16均为垂直连接,两个第二移动杆15相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清理杆16,两个清理杆16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清理片17,两个清理片17呈L形,清理片17的顶部与清理杆16为垂直连接,两个套管13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18,连接块8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9,两个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内部边角残余料的清理装置,包括两个支杆(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杆(1)的顶端通过支撑板(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3),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板(2)的下方,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4),所述活动杆(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5),两个所述支杆(1)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6),两个所述第一滑槽(6)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7),两个所述第一滑块(7)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5),两个所述第一滑杆(5)相对的一端与活动杆(4)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的内部开设有滑孔(9),所述滑孔(9)的活动连接有第一移动杆(10),所述第一移动杆(10)的左右两端均延伸至滑孔(9)的外部,所述连接块(8)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11),两个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1)的正面均与第一移动杆(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10)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两个所述连接杆(12)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管(13),两个所述套管(13)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4),两个所述弹簧(14)的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杆(15),两个所述第二移动杆(15)相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清理杆(16),两个所述清理杆(16)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清理片(17),两个所述套管(13)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18),所述连接块(8)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9),两个所述固定块(19)相离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20),两个所述第二滑槽(20)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1),两个所述第二滑块(21)相离的一侧与两个第二滑杆(18)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内部边角残余料的清理装置,包括两个支杆(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杆(1)的顶端通过支撑板(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3),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底端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板(2)的下方,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4),所述活动杆(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5),两个所述支杆(1)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6),两个所述第一滑槽(6)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7),两个所述第一滑块(7)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5),两个所述第一滑杆(5)相对的一端与活动杆(4)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的内部开设有滑孔(9),所述滑孔(9)的活动连接有第一移动杆(10),所述第一移动杆(10)的左右两端均延伸至滑孔(9)的外部,所述连接块(8)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11),两个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1)的正面均与第一移动杆(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10)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两个所述连接杆(12)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管(13),两个所述套管(13)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4),两个所述弹簧(14)的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杆(15),两个所述第二移动杆(15)相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清理杆(16),两个所述清理杆(16)的底端均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奇文,王伟,段振林,李怒放,
申请(专利权)人:张奇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