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料输送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676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料输送流水线,包括供料侧部输送线、供料中部输送线、产品运输上下机构及若干电子元件夹具,供料中部输送线包括中部输送电机、中部转动杆、中部轴承、中部输送结构、安置结构及中部U型框,中部转动杆的末端安装于中部轴承,中部输送结构包括若干第一导向滚轮、两个第二导向滚轮及中部输送皮带,供料侧部输送线与供料中部输送线衔接,产品运输上下机构固定于供料侧部输送线;电子元件夹具沿供料侧部输送线输送至供料中部输送线,产品运输上下机构带动电子元件夹具上下移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上下料和输送料的问题,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产品检测精度和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料输送流水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料输送流水线。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集成芯片广泛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从手机、家电等小型配件,到汽车、船舶等大型产品,皆会用到集成芯片。但是,现有的集成电子颗粒的相关设备存在以下缺陷:市面上的集成电子颗粒的相关设备在输送过程中会出现不平稳的情况,输送效率低,结构比较单一,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运料输送流水线,其能解决使用不便及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运料输送流水线,包括供料侧部输送线、供料中部输送线、产品运输上下机构及若干电子元件夹具,所述供料中部输送线包括中部输送电机、中部转动杆、中部轴承、中部输送结构、安置结构及中部U型框,所述中部输送电机、所述中部轴承安装于所述中部U型框,所述中部输送电机与所述中部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中部转动杆的末端安装于所述中部轴承,所述中部输送结构包括若干第一导向滚轮、两个第二导向滚轮及中部输送皮带,所述中部转动杆带动所述中部输送皮带移动,所述中部输送皮带绕经所述第一导向滚轮及所述第二导向滚轮;所述供料侧部输送线与所述供料中部输送线衔接,所述产品运输上下机构固定于所述供料侧部输送线;所述电子元件夹具沿所述供料侧部输送线输送至所述供料中部输送线,所述产品运输上下机构带动所述电子元件夹具上下移动。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滚轮位于所述中部输送电机相对两侧。进一步地,所述中部输送皮带垂直于所述中部转动杆。进一步地,所述中部输送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中部输送结构相互平行。进一步地,所述安置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置结构位于所述中部输送电机相对两侧。进一步地,所述供料侧部输送线包括侧部输送电机、侧部U型框、侧部转动结构及侧部传送链,所述侧部输送电机固定于所述侧部U型框,所述侧部输送电机带动所述侧部转动结构转动,所述侧部转动结构带动所述侧部传送链移动。进一步地,所述侧部转动结构包括两侧部齿轮及侧部连杆,两所述侧部齿轮安装于所述侧部连杆相对两侧,所述侧部输送电机带动所述侧部连杆转动,两所述侧部齿轮与所述侧部传送链啮合传动。进一步地,所述侧部转动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侧部转动结构分布于所述侧部U型框相对两侧,两个所述侧部转动结构收容于所述侧部传送链内。进一步地,所述产品运输上下机构包括上下电机、端部连接结构、机械爪、上下导柱、传送丝杆、上部轴承及竖直板,所述机械爪包括伸长臂及移动块,所述伸长臂固定于所述移动块;所述上下电机固定于所述竖直板,所述上下电机通过所述端部连接结构带动所述传送丝杆转动,所述传送丝杆的上端与所述上部轴承连接,所述移动块与所述传送丝杆螺接,所述机械爪插取一载料盘,所述上下电机带动所述传送丝杆转动使所述机械爪上下移动。进一步地,所述产品运输上下机构还包括上下导柱,所述机械爪包括上下导套,所述上下导柱滑动收容于所述上下导套。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供料中部输送线的两端分别与两供料侧部输送线衔接,产品运输上下机构固定于供料侧部输送线上。所述电子元件夹具沿所述供料侧部输送线输送至所述供料中部输送线,所述产品运输上下机构带动所述电子元件夹具上下移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上下料和输送料的问题,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产品检测精度和品质。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运料输送流水线中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运料输送流水线中一供料侧部输送线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图2所示供料侧部输送线的内部结构图;图4为图1所示运料输送流水线中一供料中部输送线的立体图;图5为图4所示供料中部输送线的内部结构图;图6为图4所示供料中部输送线的另一内部结构图;图7为图4所示供料中部输送线的再一内部结构图;图8为图4所示供料中部输送线的局部立体图;图9为图1所示运料输送流水线中一产品运输上下机构中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0为图9所示产品运输上下机构的另一立体图;图11为图9所示产品运输上下机构的局部立体图;图12为图1所示运料输送流水线中一电子元件夹具的立体图;图13为图12所示电子元件夹具的另一立体图;图14为图12所示电子元件夹具中一载料盘的立体图。图中:10、运料输送流水线;11、供料侧部输送线;111、侧部输送电机;112、侧部U型框;113、侧部转动结构;1131、侧部齿轮;1132、侧部连杆;114、侧部传送链;1141、凹陷部;115、中部凸起;12、供料中部输送线;121、中部输送电机;122、中部转动杆;123、中部轴承;124、中部输送结构;1241、第一导向滚轮;1242、第二导向滚轮;1243、中部输送皮带;125、安置结构;1251、插槽;1252、滚动结构;12521、滚珠;126、推动电机;127、中部滑轨;128、中部滑动件;129、中部U型框;13、产品运输上下机构;131、上下电机;132、端部连接结构;1321、端部转动件;1322、端部传送带;133、机械爪;1331、伸长臂;1332、移动块;1333、上下导套;134、上下导柱;135、传送丝杆;136、上部轴承;137、抵触件;1371、抵触板;1372、上部导向件;138、竖直板;200、电子元件夹具;201、底盘;2011、中部护栏;2012、侧部护栏;2013、平板;20131、U型槽;202、载料盘;2021、圆盘;2022、连接柱;203、立柱;2031、锥形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一种运料输送流水线10包括两供料侧部输送线11、供料中部输送线12、两产品运输上下机构13及若干电子元件夹具200。供料中部输送线12的两端分别与两供料侧部输送线11衔接,产品运输上下机构13固定于供料侧部输送线11上。所述电子元件夹具沿所述供料侧部输送线11输送至所述供料中部输送线12,所述产品运输上下机构13带动所述电子元件夹具上下移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上下料和输送料的问题,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产品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料输送流水线,包括供料侧部输送线、供料中部输送线、产品运输上下机构及若干电子元件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中部输送线包括中部输送电机、中部转动杆、中部轴承、中部输送结构、安置结构及中部U型框,所述中部输送电机、所述中部轴承安装于所述中部U型框,所述中部输送电机与所述中部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中部转动杆的末端安装于所述中部轴承,所述中部输送结构包括若干第一导向滚轮、两个第二导向滚轮及中部输送皮带,所述中部转动杆带动所述中部输送皮带移动,所述中部输送皮带绕经所述第一导向滚轮及所述第二导向滚轮;所述供料侧部输送线与所述供料中部输送线衔接,所述产品运输上下机构固定于所述供料侧部输送线;所述电子元件夹具沿所述供料侧部输送线输送至所述供料中部输送线,所述产品运输上下机构带动所述电子元件夹具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料输送流水线,包括供料侧部输送线、供料中部输送线、产品运输上下机构及若干电子元件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中部输送线包括中部输送电机、中部转动杆、中部轴承、中部输送结构、安置结构及中部U型框,所述中部输送电机、所述中部轴承安装于所述中部U型框,所述中部输送电机与所述中部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中部转动杆的末端安装于所述中部轴承,所述中部输送结构包括若干第一导向滚轮、两个第二导向滚轮及中部输送皮带,所述中部转动杆带动所述中部输送皮带移动,所述中部输送皮带绕经所述第一导向滚轮及所述第二导向滚轮;所述供料侧部输送线与所述供料中部输送线衔接,所述产品运输上下机构固定于所述供料侧部输送线;所述电子元件夹具沿所述供料侧部输送线输送至所述供料中部输送线,所述产品运输上下机构带动所述电子元件夹具上下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料输送流水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滚轮位于所述中部输送电机相对两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料输送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输送皮带垂直于所述中部转动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料输送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输送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中部输送结构相互平行。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料输送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置结构位于所述中部输送电机相对两侧。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料输送流水线,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洪周旺袁会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运泰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