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合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防止或减小回弹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6738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公开了一种防止或减小回弹冲压模具,包括呈上下设置的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能够相对下模座做开合模运动,上模座下端固设有凸模,下模座上端固设有凹模,凸模与凹模相适配;凹模中央设有贯通自身的滑道,滑道中设置有顶件块,且顶件块与滑道滑动配合;顶件块上端面与凸模下端面相适配;下模座下端固设有双头螺柱;双头螺柱的柱曲面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推板、弹簧和锁紧螺母,推板与双头螺柱滑动配合;弹簧套在双头螺柱上;锁紧螺母锁紧在双头螺柱下端;推板上固设有卸料螺钉,卸料螺钉自下而上穿过下模座并与顶件块固定下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止或减小冲压回弹模具可以解决弯曲件弯曲后回弹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或减小回弹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或减小回弹的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在冲压生产中,常需要将制件弯曲成一定角度,属于成形工序,V形弯曲是最基本的弯曲,任何复杂的弯曲都可以看成由多个V形弯曲组成。弯曲变形有自由弯曲和校正弯曲两种,自由弯曲通常是指用不带底的凹模进行弯曲;校正弯曲通常指在弯曲终了前,凸模给板料施加足够大的局部压力,使其进一步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得到校正,校正弯曲得到的弯曲件质量明显好于自由弯曲。一般弯曲件的变形包含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当外力卸除后,塑性变形被保存下来,而弹性变形就会使压弯件恢复原状,产生回弹现象。结果使压弯件弯曲角与弯曲半径不再与压弯模具相一致。弯曲角度的变化常用回弹角△α来表示。回弹角使指压弯件脱离压弯模后的角度与压弯模角度的差值。尤其是薄壁状壳体压弯件的回弹现象更为严重,弯曲角度偏差大,实际弯曲角大于理论弯曲角,导致产品质量较差,装配时难度增加,有时回弹量过大,导致产品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或减小回弹的冲压模具;该模具可以有效解决弯曲件弯曲成形后回弹量大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止或减小冲压回弹模具,包括呈上下设置的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能够相对下模座做开合模运动,所述上模座下端固设有凸模,所述下模座上端固设有凹模,所述凸模与凹模相适配;所述凹模中央设有贯通自身的滑道,所述滑道中设置有顶件块,且顶件块与滑道滑动配合;所述顶件块上端面与凸模下端面相适配;所述下模座下端面设有双头螺柱;所述双头螺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推板、弹簧和锁紧螺母,所述推板与双头螺柱小间隙配合;所述弹簧套在双头螺柱上;所述锁紧螺母锁紧在双头螺柱下端;所述推板上固设有卸料螺钉,所述卸料螺钉自下而上穿过下模座并与顶件块固定下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凸模下端面呈圆弧形状;所述凹模上端面上设置有挡料销;所述挡料销位于滑道旁侧。进一步的,所述凸模位于向下最大行程位置,顶件块下端面恰好抵在下模座上端面。进一步的,所述凹模上端面上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位于凹模上端面边缘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止或减小冲压回弹模具,通过弹簧对推板施加弹力,进而推动顶件块对弯曲件施加局部载荷,凸模、顶件块、凹模对弯曲件圆弧处共同挤压,产生二次塑性成形,使弯曲件由自由弯曲转为校正弯曲,使弯曲件始终受到凸模自上而下所施加的局部载荷,以及顶件块自下而上对弯曲件施加的局部载荷,提高了弯曲件塑性变形量,降低了弯曲件的弯曲回弹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止或减小冲压回弹模具结构示意图;图中:上模座1、下模座2、凸模3、凹模4、滑道41、挡料销42、定位板43、顶件块5、双头螺柱6、推板61、弹簧62、锁紧螺母63、卸料螺钉64、弯曲件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一种防止或减小冲压回弹模具,包括呈上下设置的上模座1和下模座2,所述上模座1能够相对下模座2做开合模运动,所述上模座1下端固设有凸模3,所述下模座2上端固设有凹模4,所述凸模3与凹模4相适配;所述凹模4中央设有贯通自身的滑道41,所述滑道41中设置有顶件块5,且顶件块5与滑道41滑动配合;所述顶件块5上端面与凸模3下端面相适配;所述下模座2下端固设有双头螺柱6;所述双头螺柱6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推板61、弹簧62和锁紧螺母63,所述推板61与双头螺柱6滑动配合;所述弹簧62套在双头螺柱6上;所述锁紧螺母63锁紧在双头螺柱6下端;所述推板61上固设有卸料螺钉64,所述卸料螺钉64自下而上穿过下模座2并与顶件块5固定下端连接。合模前,弹簧62顶住推板61,推板61顶住卸料螺钉64,卸料螺钉64顶住推件块,推件块与凹模4上端面平齐,凹模4与凸模3之间放置有待成形的弯曲件9,合模时,上模座1下移与下模座2做合模运动,上模座1带动凸模3下移,凸模3向凹模4下压,凸模3将逐渐向弯曲件9施加局部载荷,初始时,凸模3与凹模4共同作用对弯曲件9进行自由弯曲,凸模3继续下行后,凸模3将顶件块5向下挤压,推件块在弹簧62提供的弹力作用下,自下而上的对弯曲件9施加局部载荷,凸模3、推件块、凹模4共同作用对弯曲件9进行校正弯曲,弯曲件9产生较大塑性变形,弹性变形降低,卸载后,能有效降低弯曲件9的回弹量。最终合模后,凸模3对弯曲件9施加最大压力使弯曲件9产生二次塑性变形,从而使弯曲件9得到校正,有效地控制了弯曲件9成形过程中的回弹问题,从而保证了弯曲件9的几何精度和形位公差。开模后,凸模3在上模座的带动下向上移动,弹簧62作用于推板61,使卸料螺钉64推动顶件块5,从而弯曲件9被顺利地推出。进一步的,所述的凸模下端面呈圆弧形状;所述凹模4上端面上设置有挡料销42;所述挡料销42位于滑道41旁侧。圆弧形凸模3使弯曲件9成形为圆弧形,圆弧形弯曲件9比V形弯曲件9的弯曲回弹量小;弯曲件9弯曲前是条料,挡料销42用于控制条料送进模具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凸模3位于最大行程位置,顶件块5下端面恰好抵在下模座2上端面。凸模3位于向下最大行程位置时,凸模3对弯曲件9施加最大压力使弯曲件9产生二次塑性变形,此时,凸模3对弯曲件9最终的校正弯曲,从而使弯曲件9得到校正并最终成形,使弯曲件9回弹量低。进一步的,所述凹模4上端面上设置有定位板43,所述定位板43位于凹模4上端面边缘处。定位板43用于对弯曲件9弯曲之前的条料进行定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或减小回弹冲压模具,包括呈上下设置的上模座(1)和下模座(2),所述上模座(1)能够相对下模座(2)做开合模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下端固设有凸模(3),所述下模座(2)上端固设有凹模(4),所述凸模(3)与凹模(4)相适配;所述凹模(4)中央设有贯通自身的滑道(41),所述滑道(41)中设置有顶件块(5),且顶件块(5)与滑道(41)滑动配合;所述顶件块(5)上端面与凸模(3)下端面相适配;所述下模座(2)下端面设置有双头螺柱(6);所述双头螺柱(6)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推板(61)、弹簧(62)和锁紧螺母(63),所述推板(61)与双头螺柱(6)小间隙配合;所述弹簧(62)套在双头螺柱(6)上;所述锁紧螺母(63)锁紧在双头螺柱(6)下端;所述推板(61)上固设有卸料螺钉(64),所述卸料螺钉(64)自下而上穿过下模座(2)并与顶件块(5)固定下端连接;所述的凸模(3)下端面呈圆弧形状;所述凹模(4)上端面上设置有挡料销(42);所述挡料销(42)位于滑道(41)旁侧;所述凸模(3)位于最大行程位置,顶件块(5)下端面恰好抵在下模座(2)上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或减小回弹冲压模具,包括呈上下设置的上模座(1)和下模座(2),所述上模座(1)能够相对下模座(2)做开合模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下端固设有凸模(3),所述下模座(2)上端固设有凹模(4),所述凸模(3)与凹模(4)相适配;所述凹模(4)中央设有贯通自身的滑道(41),所述滑道(41)中设置有顶件块(5),且顶件块(5)与滑道(41)滑动配合;所述顶件块(5)上端面与凸模(3)下端面相适配;所述下模座(2)下端面设置有双头螺柱(6);所述双头螺柱(6)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推板(61)、弹簧(62)和锁紧螺母(63),所述推板(61)与双头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梦雨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