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反冲洗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压力检测取样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6683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反冲洗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过滤模块以及蓄水储能模块,所述过滤模块与介质取样装置连接,介质取样装置中的压力大于过滤模块中的压力时,通过过滤模块过滤出介质中的水,并输送至蓄水储能模块中存储,介质取样装置中的压力小于过滤模块中的压力时,通过蓄水储能模块将存储的水经过滤模块输送至介质取样装置中,对介质取样装置进行冲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无水源且无需外界提供动力的情况下实现对介质取样装置的自动反冲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自动反冲洗装置的压力检测取样系统,有效避免了介质取样装置内介质滞留、凝固、堵死现象,对介质压力的检测更稳定、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反冲洗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压力检测取样系统
本技术涉及高浓度介质取样
,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反冲洗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压力检测取样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很多矿山(钢铁)企业都存在用管道长距离输送高浓度矿浆,这样就存在泄漏和漏点检查的问题,目前检漏最常用的方式是通过对管道内介质压力检测,来判断管道输送中的泄漏和漏点检查,该方法优点非常多,但是也有其不足之处,就是压力检测取样系统在停产或减压时容易出现滞留、凝固、堵死现象。压力检测取样系统一般为带法兰的取样短管或者由取样短管、切断球阀、法兰组成,在管道输送矿浆停止后,取样管(或取样管及切断阀)内的矿浆容易滞留、凝固、堵死,即便停止输送矿浆采用水对管道内整体冲洗也很难冲洗掉取样管内的滞留矿浆,这样就造成下一次启动后压力检测不准,甚至就检测不到压力。目前,现有技术中通过随输送管道敷设一根水管,做冲洗水源,或者在下一次启动前人工逐个去清理,以清除取样管中滞留的矿浆等介质。但会给生产带来很大压力或者麻烦,且必须设置有压水源才能进行冲洗。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反冲洗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压力检测取样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必须设置压水源才能对介质取样装置进行冲洗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自动反冲洗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过滤模块以及蓄水储能模块,所述过滤模块与介质取样装置连接,所述介质取样装置中的压力大于所述过滤模块中的压力时,通过所述过滤模块过滤出介质中的水,并输送至所述蓄水储能模块中存储,所述介质取样装置中的压力小于所述过滤模块中的压力时,通过所述蓄水储能模块将存储的水经所述过滤模块输送至所述介质取样装置中,对所述介质取样装置进行冲洗。优选地,所述过滤模块包括滤芯筒和过滤水腔筒,所述滤芯筒位于所述过滤水腔筒内部,所述滤芯筒内部形成介质通道,并与所述介质取样装置连接,所述滤芯筒与所述过滤水腔筒之间形成过滤水腔,过滤水腔与所述蓄水储能模块连接。优选地,所述蓄水储能模块包括蓄水储能筒、隔板以及储能构件,所述隔板与所述蓄水储能筒密封连接,将所述蓄水储能筒分为蓄水腔和储能腔,所述储能构件位于所述储能腔中,所述储能构件通过推动所述隔板沿所述蓄水储能筒的壁面滑动,将所述蓄水腔中存储的水输送至所述过滤模块中。优选地,所述蓄水储能模块还包括密封片,所述密封片连接在所述隔板上,与所述蓄水储能筒的壁面形成密封。优选地,所述蓄水储能模块还包括导向座和密封圈,所述导向座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所述隔板随所述导向座沿所述蓄水储能筒滑动,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所述隔板、所述导向座与所述蓄水储能筒形成的封闭腔内。优选地,所述蓄水储能模块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储能腔中,用于限制所述隔板沿所述蓄水储能筒的滑动位移。优选地,所述储能构件是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隔板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蓄水储能筒的筒底壁面上。优选地,所述蓄水储能筒的壁面上安装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储能腔和外界空气。优选地,所述自动反冲洗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蓄水储能模块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压力检测取样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自动反冲洗装置以及介质取样装置,所述过滤模块与所述介质取样装置连接,所述过滤模块的上方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介质取样装置与介质输送管道连接,用于提取介质,并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介质压力,当介质压力降低或停止输送介质时,通过所述自动反冲洗装置对所述介质取样装置进行冲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自动反冲洗装置在无水源且无需外界提供动力的情况下实现对介质取样装置的自动反冲洗,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必须设置有压水源才可冲洗的情况,节省人力物力,节约成本。本技术所述压力检测取样系统在介质压力降低或者停止输送时对介质取样装置实时进行自动反冲洗,无需水源和外界提供动力,有效避免了介质取样装置内介质滞留、凝固、堵死现象,使得对介质压力的检测更稳定、准确,从而更能有效、准确地判断管道输送是否出现泄漏以及漏点位置,大大提高输送管道出现泄漏时的检修效率,保证了介质管道输送生产线连续、稳定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自动反冲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过滤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蓄水储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压力检测取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或其组合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附图未按比例画出,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下面结合图1-图5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图1是本技术所述自动反冲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自动反冲洗装置包括过滤模块4和蓄水储能模块9,过滤模块4和蓄水储能模块9通过管道相互连接,过滤模块4与介质取样装置3连接,介质取样装置3连接介质输送管道1,介质取样装置3中的压力大于过滤模块4中的压力(介质2充满输送管道)时,通过过滤模块4过滤出介质2中的水,并输送至蓄水储能模块9中存储,介质取样装置3中的压力小于过滤模块4中的压力(介质压力减小或停止输送介质2)时,通过蓄水储能模块9将存储的水经过滤模块4输送至介质取样装置3中,对介质取样装置3进行冲洗。本技术在无水源且无需外界提供动力的情况下实现对介质取样装置3的自动反冲洗,利用过滤模块4和蓄水储能模块9,实现取水、蓄水、储能、能量释放、排水、反冲洗的目的,上述过程为一个循环周期,在整个循环周期中不要人工干预,真正实现自动反冲洗,节省人力物力。其中,介质2可以是高浓度矿浆,利用本技术所述自动反冲洗装置可以避免高浓度矿浆滞留在介质取样装置3中。图2是本技术中过滤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过滤模块4包括滤芯筒42和过滤水腔筒41,滤芯筒42位于过滤水腔筒41内部,滤芯筒42内部形成介质通道,并与介质取样装置3连接,滤芯筒42与过滤水腔筒41之间形成过滤水腔5,过滤水腔5与蓄水储能模块9连接,过滤水通过过滤水腔5输送至蓄水储能模块9中存储,当进行反冲洗时,过滤水通过过滤水腔5进入滤芯筒42形成的介质通道中,对与之连接的介质取样装置3冲洗。其中,滤芯筒42用于过滤介质2中的水,可以使用不锈钢滤芯,不锈钢滤芯具有双向性。根据介质2中固体颗粒的直径选用不锈钢滤芯的孔隙度,介质2为高浓度矿浆时,不锈钢滤芯的孔隙度一般为30μm。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过滤模块4包括第一法兰43和第二法兰45,过滤模块4与介质取样装置3通过第二法兰45进行法兰连接,过滤模块4中的滤芯筒42以及过滤水腔筒41与第一法兰43和第二法兰45均是焊接固定,从而在滤芯筒42内部形成与介质取样装置3连通的介质通道,同时在过滤水腔筒41形成密封的过滤水腔5。图3是本技术中蓄水储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蓄水储能模块9包括蓄水储能筒96、隔板93以及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反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过滤模块以及蓄水储能模块,所述过滤模块与介质取样装置连接,所述介质取样装置中的压力大于所述过滤模块中的压力时,通过所述过滤模块过滤出介质中的水,并输送至所述蓄水储能模块中存储,所述介质取样装置中的压力小于所述过滤模块中的压力时,通过所述蓄水储能模块将存储的水经所述过滤模块输送至所述介质取样装置中,对所述介质取样装置进行冲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反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过滤模块以及蓄水储能模块,所述过滤模块与介质取样装置连接,所述介质取样装置中的压力大于所述过滤模块中的压力时,通过所述过滤模块过滤出介质中的水,并输送至所述蓄水储能模块中存储,所述介质取样装置中的压力小于所述过滤模块中的压力时,通过所述蓄水储能模块将存储的水经所述过滤模块输送至所述介质取样装置中,对所述介质取样装置进行冲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反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模块包括滤芯筒和过滤水腔筒,所述滤芯筒位于所述过滤水腔筒内部,所述滤芯筒内部形成介质通道,并与所述介质取样装置连接,所述滤芯筒与所述过滤水腔筒之间形成过滤水腔,过滤水腔与所述蓄水储能模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反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储能模块包括蓄水储能筒、隔板以及储能构件,所述隔板与所述蓄水储能筒密封连接,将所述蓄水储能筒分为蓄水腔和储能腔,所述储能构件位于所述储能腔中,所述储能构件通过推动所述隔板沿所述蓄水储能筒的壁面滑动,将所述蓄水腔中存储的水输送至所述过滤模块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反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储能模块还包括密封片,所述密封片连接在所述隔板上,与所述蓄水储能筒的壁面形成密封。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国郝玉红张德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