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片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6271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4:04
弹片冲压模具,其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模座、上垫板、加强板和上模板;所述下模从下往上依次为下模座、下垫板和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导柱,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柱配合的导柱孔;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从进料端往出料端依次对应设置有冲孔位、落料位、切翅位、第一次折弯位、翅成形位、第二次折弯位、第一次成形位、第二次成形位、切余料位、冲筋位和第三次成形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模具上的冲筋位设置于切余料位与第三次成形位之间,减少了冲筋避空位的设置,使整个模具的结构更加紧凑,并且节省了模具的制作和维修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片冲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制造
,尤其涉及弹片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LED灯具有体积小、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环保等优势,因此LED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LED灯头弹片作为LED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零件,其的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目前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的LED灯头弹片,目前市面上为了延长LED灯头弹片的使用寿命,很多的弹片都增加了加强筋的部位,这样就要求弹片的冲压模具要增加冲筋位,现有的冲压模具的冲筋位均是放在第一加工位,这样就需要在模具上设置冲筋的避空位,这样就增加模具制作与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弹片冲压模具。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弹片冲压模具,其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模座、上垫板、加强板和上模板;所述下模从下往上依次为下模座、下垫板和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导柱,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柱配合的导柱孔;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从进料端往出料端依次对应设置有冲孔位、落料位、切翅位、第一次折弯位、翅成形位、第二次折弯位、第一次成形位、第二次成形位、切余料位、冲筋位和第三次成形位。优选的,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多个导正针,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正针相配合的导正孔。优选的,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多个导料块,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料块相配合的导料孔。优选的,所述下模板上还设置有多处避空位。优选的,所述导柱为滚动导柱。优选的,所述下模板上的第二次折弯位处设置复位块;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复位块相配合的复位块孔。优选的,所述下模板的所述第三次成形位处设置挡料块;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挡料块相配合的挡料孔。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模具上的冲筋位设置于切余料位与第三次成形位之间,减少了冲筋避空位的设置,使整个模具的结构更加紧凑,并且节省了模具的制作和维修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上模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下模板的俯视示意图。其中:1为上模板,2为下模板,3为冲孔位,4为导柱孔,5为导料孔,6为导正针,7为落料位,8为切翅位,9为第一折弯位,10为翅成形位,11为第二折弯位,12为复位块孔,13为第一成形位,14位第二成形位,15为切余料位,16为冲筋位,17为挡料孔,18为第三成形位,19为导料块,20为导正孔,21为复位块,22为避空位,23为导柱,24为挡料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弹片冲压模具,其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模座、上垫板、加强板和上模板1;所述下模从下往上依次为下模座、下垫板和下模板2;所述下模板2上设置有导柱23,所述上模板1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柱23配合的导柱孔4;所述上模板1和下模板2从进料端往出料端依次对应设置有冲孔位3、落料位7、切翅位8、第一次折弯位9、翅成形位10、第二次折弯位11、第一次成形位13、第二次成形位14、切余料位15、冲筋位16和第三次成形位18。为了延长弹片的使用寿命,越来越多的弹片都增加了加强筋的设置,而使得冲压模具要具备冲筋位,而现有的冲压模具冲筋位一般均是设置为第一工步,这样一来,就需要在模具上增加冲筋的避空位,从而增加了模具的制作成本,而且增加模具的制作工序;而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模具上的冲筋位设置于切余料位与第三次成形位之间,减少了冲筋避空位的设置,使整个模具的结构更加紧凑,并且节省了模具的制作和维修的成本。优选的,所述上模板1上设置有多个导正针6,所述下模板2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正针相配合的导正孔20。导正针6起到定位的作用,设置多个导正针6确保弹片冲压的准确性,提高弹片的合格率。优选的,所述下模板2上设置有多个导料块19,所述上模板1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料块19相配合的导料孔5。采用导料块19和导料孔5的配合实现导料结构简单,相比以往采用导料板进行导料的方式占用空间更小,整个结构设置也会更加紧凑。优选的,所述下模板2上还设置有多处避空位22。设置避空位22避免冲压时对已成形的部位造成损伤,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优选的,所述导柱23为滚动导柱。滚动导柱导向精度高,确保产品的弹片产品的精度,同时使用寿命长,可节约维修成本。优选的,所述下模板2上的第二次折弯位11处设置复位块21;所述上模板1上设置有与所述复位块相配合的复位块孔12。在多次冲压下,产品有可能会偏位;而所述复位块21与复位块孔12的配合实现复位的功能,结构的设计更加合理,进一步提高产品后续冲压的准确性。优选的,所述下模板2的所述第三次成形位18处设置挡料块24;所述上模板1上设置有与所述挡料块24相配合的挡料孔17。所述挡料块24和挡料孔17的配合避免弹片在最后一个工序冲压后不会偏离现象。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弹片冲压模具,其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模座、上垫板、加强板和上模板;所述下模从下往上依次为下模座、下垫板和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导柱,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柱配合的导柱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从进料端往出料端依次对应设置有冲孔位、落料位、切翅位、第一次折弯位、翅成形位、第二次折弯位、第一次成形位、第二次成形位、切余料位、冲筋位和第三次成形位。

【技术特征摘要】
1.弹片冲压模具,其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模座、上垫板、加强板和上模板;所述下模从下往上依次为下模座、下垫板和下模板;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导柱,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柱配合的导柱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和下模板从进料端往出料端依次对应设置有冲孔位、落料位、切翅位、第一次折弯位、翅成形位、第二次折弯位、第一次成形位、第二次成形位、切余料位、冲筋位和第三次成形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片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多个导正针,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正针相配合的导正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鼎李文友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勤健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