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涛专利>正文

一种深度可控型皮肤火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604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疗器械领域的一种深度可控型皮肤火针,包括换针装置和灼烧装置,换针装置包括有火针主体,火针主体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板壁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活动块,活动块两端侧壁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轴杆,第一轴杆两端杆端分别活动设置有第一钢珠,火针主体侧壁开设有方形孔,方形孔两端侧壁开设有弧形槽,火针主体内壁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便于跟换或重新装配火针,减少每次换针步骤,进而减少换针时间,提高针灸的效率,而且火针灼烧迅速,提高施术者工作效率,进而提高火针针灸效率,而且操作方便,并可根据不同情况,调节圆柱体与滚轮相互配合时间,实现不同灼烧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度可控型皮肤火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深度可控型皮肤火针。
技术介绍
火针疗法在我国有数千年历史,最早记载的典籍为《黄帝内经》。随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应用与研究,火针疗法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成为针灸疗法中一个独特的医疗体系。火针,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早在《灵枢·官针》中就记:有“淬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伤寒论》中也论述了火针的适应证和不宜用火针医治的病候。临床操作中需要迅速准确刺入病灶,刺入深度的把握对施术者来说要求极高,妨碍了此技术的应用及推广。目前,申请号为CN201420533643.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深度可控型火针,包括火针本体、刻度尺、第一固定套、第二固定套、固定螺栓、深度限制板、连接杆,火针本体与刻度尺通过固定套上的连接杆连接。在初始状态下,第二固定套位于刻度尺的0刻度处,火针本体的底端与深度限制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该技术虽然通过火针加热前调节刻度尺,限制火针针刺深度,保持了传统火针的治疗效果,又严格的限定了针刺深度,减低了施术者的技术要求。但是该技术每次针刺需要重新换一根火针,操作复杂,且火针加热过程繁琐,降低施术者工作效率,进而降低火针针灸效率。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深度可控型皮肤火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度可控型皮肤火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每次针刺需要重新换一根火针,操作复杂,且火针加热过程繁琐,降低施术者工作效率,进而降低火针针灸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深度可控型皮肤火针,包括换针装置和灼烧装置,所述换针装置包括有火针主体,所述火针主体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板壁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两端侧壁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轴杆,所述第一轴杆两端杆端分别活动设置有第一钢珠,所述火针主体侧壁开设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两端侧壁开设有弧形槽,所述火针主体内壁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外壁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一端板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轴杆,所述第二轴杆外壁活动设置有转筒,所述转筒侧壁均匀开设有十组圆孔,所述圆孔内腔套设有火针,所述火针外壁固定设置有圆柱体,所述转筒外壁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组异形齿块,所述灼烧装置包括有第一针筒,所述第一针筒内壁活动设置有第三轴杆,所述火针主体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针筒,所述火针主体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设置有凹形块,所述凹形块凹槽活动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二弹簧内腔套设有第四轴杆,所述第四轴杆一端杆端固定在凹形块外壁,所述第四轴杆另一端杆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圆板,所述火针主体内壁安装设置有火机,所述火针主体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三针筒。优选的,所述转动板另一端板端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五轴杆,所述第五轴杆两端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固定在火针主体内壁。优选的,所述火针针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圆板,所述第一圆板外壁固定设置有第一齿形槽。优选的,所述第三轴杆外壁均匀设置有刻度,所述第三轴杆杆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齿形槽。优选的,所述火针主体外壁活动设置有第一翻盖板,所述第一翻盖板板壁对称固定设置有两组柔性挂钩,所述火针主体板壁均匀开设有两组L型槽,所述L型槽槽内活动设置有弹簧杆。优选的,所述第一翻盖板侧壁固定设置有两组第三支撑架,两组所述第三支撑架之间设置有第六轴杆,所述第六轴杆外壁活动设置有第二钢珠。优选的,所述火针主体外壁活动设置有第二翻盖板。优选的,所述火机设置为直喷式打火机。优选的,所述第三针筒外壁固定设置有喇叭罩,所述第三针筒外壁包裹有隔热层。优选的,所述凹形块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七轴杆,所述第七轴杆外壁活动有滚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换针装置,不仅便于跟换或重新装配火针,减少每次换针步骤,进而减少换针时间,提高针灸的效率,而且便于每根火针的使用,便于操作;通过灼烧装置,不仅火针灼烧迅速,提高施术者工作效率,进而提高火针针灸效率,而且操作方便,并可根据不同情况,调节圆柱体与滚轮相互配合时间,实现不同灼烧温度;通过第三针筒外壁固定设置有喇叭罩,便于火针主体稳定在皮肤处,提高针灸时的稳定性,从而降低技术难度;通过第三针筒外壁包裹有隔热层,防止灼烧火针时,第三针筒过热损害火针主体内部其它部件,提高使用寿命与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局部主视角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局部横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E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F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局部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G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火针主体,2-第一挡板,3-第一弹簧,4-活动块,5-第一轴杆,6-方形孔,7-弧形槽,8-第一支撑架,9-转动板,10-第二轴杆,11-转筒,12-圆孔,13-火针,14-圆柱体,15-异形齿块,16-第一针筒,17-第三轴杆,18-第二挡板,19-第二针筒,20-第三挡板,21-第二弹簧,22-凹形块,23-滚轮,24-第四轴杆,25-第一圆板,26-火机,27-第三针筒,28-第五轴杆,29-第二支撑架,30-第二圆板,31-第一翻盖板,32-柔性挂钩,33-L型槽,34-第三支撑架,35-第六轴杆,36-第二钢珠,37-第二翻盖板,38-喇叭罩,39-第七轴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1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深度可控型皮肤火针,包括换针装置和灼烧装置,换针装置包括有火针主体1,火针主体1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一挡板2,第一挡板2板壁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3,第一弹簧3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活动块4,活动块4两端侧壁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轴杆5,第一轴杆5两端杆端分别活动设置有第一钢珠,火针主体1侧壁开设有方形孔6,方形孔6两端侧壁开设有弧形槽7,火针主体1内壁固定设置有支撑架8,支撑架8外壁设置有转动板9,转动板9一端板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轴杆10,第二轴10杆外壁活动设置有转筒11,转筒11侧壁均匀开设有十组圆孔12,圆孔12内腔套设有火针13,火针13外壁固定设置有圆柱体14,转筒11外壁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组异形齿块15,灼烧装置包括有第一针筒16,第一针筒16内壁活动设置有第三轴杆17,火针主体1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二挡板18,第二挡板18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针筒19,火针主体1内壁固定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度可控型皮肤火针,包括换针装置和灼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针装置包括有火针主体(1),所述火针主体(1)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一挡板(2),所述第一挡板(2)板壁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3),所述第一弹簧(3)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活动块(4),所述活动块(4)两端侧壁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轴杆(5),所述第一轴杆(5)两端杆端分别活动设置有第一钢珠,所述火针主体(1)侧壁开设有方形孔(6),所述方形孔(6)两端侧壁开设有弧形槽(7),所述火针主体(1)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架(8),所述第一支撑架(8)外壁设置有转动板(9),所述转动板(9)一端板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轴杆(10),所述第二轴杆(10)外壁活动设置有转筒(11),所述转筒(11)侧壁均匀开设有十组圆孔(12),所述圆孔(12)内腔套设有火针(13),所述火针(13)外壁固定设置有圆柱体(14),所述转筒(11)外壁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组异形齿块(15),所述灼烧装置包括有第一针筒(16),所述第一针筒(16)内壁活动设置有第三轴杆(17),所述火针主体(1)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二挡板(18),所述第二挡板(18)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针筒(19),所述火针主体(1)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三挡板(20),所述第三挡板(20)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21),所述第二弹簧(21)固定设置有凹形块(22),所述凹形块(22)凹槽活动设置有滚轮(23),所述第二弹簧(21)内腔套设有第四轴杆(24),所述第四轴杆(24)一端杆端固定在凹形块(22)外壁,所述第四轴杆(24)另一端杆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圆板(25),所述火针主体(1)内壁安装设置有火机(26),所述火针主体(1)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三针筒(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度可控型皮肤火针,包括换针装置和灼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针装置包括有火针主体(1),所述火针主体(1)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一挡板(2),所述第一挡板(2)板壁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3),所述第一弹簧(3)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活动块(4),所述活动块(4)两端侧壁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轴杆(5),所述第一轴杆(5)两端杆端分别活动设置有第一钢珠,所述火针主体(1)侧壁开设有方形孔(6),所述方形孔(6)两端侧壁开设有弧形槽(7),所述火针主体(1)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一支撑架(8),所述第一支撑架(8)外壁设置有转动板(9),所述转动板(9)一端板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轴杆(10),所述第二轴杆(10)外壁活动设置有转筒(11),所述转筒(11)侧壁均匀开设有十组圆孔(12),所述圆孔(12)内腔套设有火针(13),所述火针(13)外壁固定设置有圆柱体(14),所述转筒(11)外壁均匀固定设置有若干组异形齿块(15),所述灼烧装置包括有第一针筒(16),所述第一针筒(16)内壁活动设置有第三轴杆(17),所述火针主体(1)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二挡板(18),所述第二挡板(18)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针筒(19),所述火针主体(1)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三挡板(20),所述第三挡板(20)侧壁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21),所述第二弹簧(21)固定设置有凹形块(22),所述凹形块(22)凹槽活动设置有滚轮(23),所述第二弹簧(21)内腔套设有第四轴杆(24),所述第四轴杆(24)一端杆端固定在凹形块(22)外壁,所述第四轴杆(24)另一端杆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圆板(25),所述火针主体(1)内壁安装设置有火机(26),所述火针主体(1)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三针筒(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涛
申请(专利权)人:田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