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六面形硅片的紧凑型石墨载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5104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六面形硅片的紧凑型石墨载板结构,所述石墨载板具有多个石墨框单元,其特征在于各石墨框单元均呈倒置的正六棱台结构,正六棱台的上底边(1)为石墨边框,正四棱台的六个侧面(2)均为石墨板,正六棱台的上底至下底中空形成空腔(4);硅片(5)的边长介于上底边(1)与下底边(3)的边长之间,硅片(5)卡置于正六棱台的侧面(2)上;所述各石墨框单元呈紧凑型布置:相邻石墨单元的邻边平行且距离相等。生产太阳能电池板的过程中,将硅片经过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PECVD上、下镀膜一体设备后,由于硅片与石墨侧面紧密贴合无缝隙,故制得的电池片正面无白边、无支点印,背面无绕镀,电池片正背面颜色均匀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六面形硅片的紧凑型石墨载板结构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板生产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六边形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设备,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六面形硅片的紧凑型石墨载板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电池片的转化效率,在常规电池背面增加背钝化工艺,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PERC电池背面一般采用板式PECVD设备在背面生长出AlOx/SiNx叠层膜,背面完成钝化膜后,进入到下一道工序进行正面SiNx沉积。由于正背面膜分别在不同的设备上完成,一方面增加了自动化及人工投入,导致电池制造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在硅片传输过程中,引入污染和制程异常的几率增加,导致良率下降。目前,已有设备制造厂生产出正背面镀膜一体机,设备主体结构分为三个腔,其中PM1和PM2采用上镀膜方式,在硅片背面分别沉积出AlOx/SiNx叠层膜;PM3采用下镀膜方式,在硅片正面生长一层SiNx薄膜。硅片在镀膜过程中,由于放置在石墨载板上,与载板有一定面积的接触,导致硅片正背面出现支点印、边缘绕镀,严重影响电池片外观及转换效率。申请人于2017-5-10向国知局申请了申请号为201720514909.8,名为板式PECVD上下镀膜一体设备的石墨载板结构的技术专利,并于2017-12-29获得授权,公告号CN206814841U。以解决上述问题。随着六面形电池板的普及应用,原先的方形电池板的石墨载板结构不能简单替换应用:六面形电池板的专用石墨载板结构参数(六面形特有的单元排列方式;各单元侧面倾角;侧面所围成空腔的深度;上底边/下底边的倒角)均需要重新设计,以满足降低边缘绕镀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申请人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新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六面形硅片的紧凑型石墨载板结构,所述石墨载板具有多个石墨框单元,各石墨框单元均呈倒置的正六棱台结构,正六棱台的上底边(1)为石墨边框,正四棱台的六个侧面(2)均为石墨板,正六棱台的上底至下底中空形成空腔(4);硅片(5)的边长介于上底边(1)与下底边(3)的边长之间,硅片(5)卡置于正六棱台的侧面(2)上;所述各石墨框单元呈紧凑型布置:相邻石墨单元的邻边平行且距离相等。具体的,所述上底边(1)边长为92mm;所述下底边(3)边长为91mm;侧面(2)的倾角为80°。具体的,所述上底边(1)的倒角为Φ184mm,所述下底边(3)的倒角为Φ192mm。具体的,所述石墨框单元的数量为25个,交错排列,相邻石墨单元的邻边距离为1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生产太阳能电池板的过程中,将硅片经过含本技术的PECVD上、下镀膜一体设备后,由于硅片与石墨侧面紧密贴合无缝隙,故制得的电池片正面无白边、无支点印,背面无绕镀,电池片正背面颜色均匀一致。本技术的石墨载板中石墨框单元排布紧凑,同数量的石墨框单元所需要的石墨载板尺寸小于其他的排布方式所需要的石墨载板尺寸,节约材料和设备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整体效果图。图2为本技术的石墨框单元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硅片放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结合图1和图2,实施例1:一种适用于六面形硅片的紧凑型石墨载板结构,所述石墨载板具有多个石墨框单元,各石墨框单元均呈倒置的正六棱台结构,正六棱台的上底边1为石墨边框,正四棱台的六个侧面2均为石墨板,正六棱台的上底至下底中空形成空腔4;硅片5的边长介于上底边1与下底边3的边长之间,结合附图3,硅片5卡置于正六棱台的侧面2上;所述各石墨框单元呈紧凑型布置:相邻石墨单元的邻边平行且距离相等。硅片5卡置于正六棱台的侧面2上。实施例中的侧面2可以通过打磨或者切割石墨板形成。本技术的石墨载板中石墨框单元排布紧凑,同数量的石墨框单元所需要的石墨载板尺寸小于其他的排布方式。实施例2:如实施例1所述的石墨载板结构,对于边长为90.5mm、倒角为Φ181mm的六边形硅片5,所述上底边1边长为92m;所述下底边3边长为91mm;侧面2的倾角为80°。实施例3:如实施例1所述的石墨载板结构,所述上底边1的倒角为Φ184mm,所述下底边3的倒角为Φ182mm。实施例4:如实施例1所述的石墨载板结构,所述石墨框单元的数量为25个,交错排列,相邻石墨单元的邻边距离为10mm。与
技术介绍
中先申请不同的是,对于正四棱台的侧面,上底边1的倒角为Φ214.5mm,所述下底边3的倒角为Φ208.5mm,上底边1边长为159m;所述下底边3边长为156mm时为最佳,制得的电池片正背面颜色均匀一致且无支点印。但在实际过程中该结构无法直接应用于本申请的正六棱台中,故申请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改进,得出上述实施例2-5的最佳方案。本技术设计的石墨载板使硅片5通过其边缘实现与正六棱台侧面2的线接触固定,硅片5与石墨板之间无间隙,一方面可避免绕镀现象产生,另一方面,本设计无挂钩支撑,避免制得的电池片正面产生支点印,电池片正背面颜色均匀一致。与在先申请相同的是,由于本设计采用了通过侧面2包围形成空腔4的石墨框单元结构,可兼容不同边长尺寸的六边形硅片5:硅片5的边长在上底边1和下底边3之间的尺寸均适用。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做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六面形硅片的紧凑型石墨载板结构,所述石墨载板具有多个石墨框单元,其特征在于各石墨框单元均呈倒置的正六棱台结构,正六棱台的上底边(1)为石墨边框,正四棱台的六个侧面(2)均为石墨板,正六棱台的上底至下底中空形成空腔(4);硅片(5)的边长介于上底边(1)与下底边(3)的边长之间,硅片(5)卡置于正六棱台的侧面(2)上;所述各石墨框单元呈紧凑型布置:相邻石墨单元的邻边平行且距离相等;所述上底边(1)边长为92mm;所述下底边(3)边长为91mm;侧面(2)的倾角为8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六面形硅片的紧凑型石墨载板结构,所述石墨载板具有多个石墨框单元,其特征在于各石墨框单元均呈倒置的正六棱台结构,正六棱台的上底边(1)为石墨边框,正四棱台的六个侧面(2)均为石墨板,正六棱台的上底至下底中空形成空腔(4);硅片(5)的边长介于上底边(1)与下底边(3)的边长之间,硅片(5)卡置于正六棱台的侧面(2)上;所述各石墨框单元呈紧凑型布置: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华吴俊清从海泉王万领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环晟光伏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