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管汇控制管线快速连接液压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45999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管汇控制管线快速连接液压接头,涉及管路连接技术领域,包括公接头、母接头和导向套,公接头的流体通道内从前至后依次设有第一阀杆、第一管头和第一弹簧座,母接头的流体通道内从后至前依次设有第二阀杆、第二管头和第二弹簧座,第一弹簧座内设有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座内设有第二弹簧,第一弹簧前部抵接在第一管头上,第二弹簧后部抵接在第二管头的上,第一管头和第二管头内分别设有内腔与公接头和母接头的流体通道连通,第一管头内或第一管头和第二管头内设置有滤油网。解决接头处管路易堵塞的问题,能够将通过公接头和母接头的液压油进行过滤,避免流体通道被液压油中的杂质堵塞,保证液压管路的畅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管汇控制管线快速连接液压接头
本技术涉及管路连接
,特别涉及一种水下管汇控制管线快速连接液压接头。
技术介绍
水下作业一般都靠作业机具完成,而其动力主要靠液压驱动,在液压管路中,常常会遇到管路相连接的情况。在管路的连接或者断开的过程中,如何保障管路的密封程度和优化连接接头的连接方式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特别是海洋环境中,最基本的技术要求是不允许有泄漏,泄漏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成本,同时也会影响工作进度。授权公告号为CN20540203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下管汇控制管线快速连接液压接头,包括公接头、母接头和导向套,所述公接头在该导向套的导向配合下与母接头对接,所述公接头和母接头均沿轴向开设有流体通道,所述公接头的流体通道内从前至后依次设有第一阀杆、第一管头和第一弹簧座,所述母接头的流体通道内从后至前依次设有第二阀杆、第二管头和第二弹簧座,所述第一弹簧座内设有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座内设有第二弹簧,第一管头和第二管头内分别设有内腔,第一弹簧的前部设置于第一管头的内腔中,第二弹簧的后部设置于第二管头的内腔中,所述公接头的前部上设有衬套和预紧压套,该衬套和预紧压套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阀杆的尾端和第二阀杆的尾端均设有外锥面,且公接头的流体通道上设有与第一阀杆的外锥面配合的内锥面,母接头的流体通道上也设有与第二阀杆的外锥面配合的内锥面,第一阀杆的尾端与所述第一管头的端部之间以及第二阀杆的尾端与所述第二管头的端部之间均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管头和第二管头上均设有导流孔。本专利中的公接头与母接头对接后,第一阀杆与第二阀杆相互顶压,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被压缩,使公接头的流体通道和母接头的流体通道连通,管路中的液压油会从公接头所在的管路流到母接头所在的管路中,但是液压油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杂质,这些杂质会堆积在公接头的流体通道和母接头的流体通道中,造成管路堵塞,影响液压油的输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管汇控制管线快速连接液压接头,能够将通过公接头和母接头的液压油进行过滤,避免流体通道被液压油中的杂质堵塞,保证液压管路的畅通。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下管汇控制管线快速连接液压接头,包括公接头、母接头和导向套,所述公接头在导向套的导向配合下与母接头对接,所述公接头和母接头均沿轴向开设有流体通道,所述公接头的流体通道内从前至后依次设有第一阀杆、第一管头和第一弹簧座,所述母接头的流体通道内从后至前依次设有第二阀杆、第二管头和第二弹簧座,所述第一弹簧座内设有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座内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前部抵接在第一管头上,第二弹簧的后部抵接在第二管头的上,所述第一管头和第二管头内分别设有内腔与公接头和母接头的流体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管头内或第一管头和第二管头内设置有滤油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接头与母接头对接后,第一阀杆与第二阀杆相互顶压,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被压缩,使公接头的流体通道和母接头的流体通道连通,管路中的液压油能够通过管接头,在第一管头和第二管头内部设置滤油网,滤油网能够将液压油中的固体杂质阻挡在公接头和母接头的流体通道之外,不会进入到流体通道中,保护流体通道不被堵塞,保证液压油的正常流动,提高管路的工作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簧座和第二弹簧座中间均开设有通道,所述第一管头的后端和第二管头的前端从通道内伸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管头的后端和第二管头的前端从第一弹簧座和第二弹簧座中间的通道内伸出,能够将滤油网阻止的固体杂质推出通道,进入到公接头和母接头与管路连接的位置,方便被油压冲掉,同时也方便将公母接头卸下来进行接头的清洗。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一管头外壁上,第二弹簧套设在第二管头外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防止弹簧阻挡液压油的流动,将液压油与两个弹簧隔离,防止弹簧被油压冲刷侵蚀而产生杂质。作为优选,所述公接头的前部上设有衬套和预紧压套,所述衬套和预紧压套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阀杆的尾端和第二阀杆的尾端均设有外锥面,且公接头的流体通道上设有与第一阀杆的外锥面配合的内锥面,母接头的流体通道上也设有与第二阀杆的外锥面配合的内锥面,所述第一阀杆的尾端与第一管头的端部之间以及第二阀杆的尾端与所述第二管头的端部之间均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管头和第二管头上均设有导流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接头和母接头分离后,第一阀杆上的第二密封圈以及第一阀杆与公接头的锥面配合保证了公接头的密封性,第二阀杆上的第二密封圈以及第二阀杆与母接头的锥面配合也保证了母接头的密封性。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簧座通过第一定位圈设置于公接头的流体通道内,所述第二弹簧座通过第二定位圈设置于母接头的流体通道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两个弹簧座进行固定,能够避免弹簧座在弹簧的推力作用下移动。作为优选,所述母接头在与公接头对接的一端设置有环形槽,所述母接头的环形槽内上设有O形圈和金属C形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公接头和母接头的连接处实现更好的密封功能。作为优选,所述导向套卡接在公接头上,所述导向套靠近公接头的一端设有对公接头进行定位的定位螺钉,另一端开口逐渐扩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定位螺钉能够很好地将导向套安装固定在公接头上,导向套朝向母接头的一侧开口变大,方便母接头与公接头进行定位对接。作为优选,所述公接头的外壁上和母接头的外壁上均设有固定的挡环和在挡环靠近导向套一侧滑动的挡圈,方便水下机器人对该液压接头的拔插操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下机器人的机械手臂夹持在公接头和母接头上会抵在挡圈上,方便机械手臂施力推动公接头和母接头靠近或者分离。作为优选,所述公接头和母接头外壁在挡圈滑动部分的形状为四棱柱形或六棱柱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机械手臂夹持在公接头或母接头上,避免公接头或母接头转动打滑,更方便接头的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公接头与母接头对接后,第一阀杆与第二阀杆相互顶压,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被压缩,使公接头的流体通道和母接头的流体通道连通,在第一管头和第二管头内部设置滤油网,滤油网能够将液压油中的固体杂质阻挡在公接头和母接头的流体通道之外,保证液压接头的畅通。2、公接头和母接头分离后,第一阀杆上的第二密封圈以及第一阀杆与公接头的锥面配合保证了公接头的密封性,第二阀杆上的第二密封圈以及第二阀杆与母接头的锥面配合也保证了母接头的密封性,同时第一管头和第二管头会缩到弹簧座的通道内,也能够阻挡液压油中的固体杂质进入到流体通道中。3、本技术快速连接液压接头可以实现管路的快速安装连接和分离,且结构紧凑简单,密封性和畅通性可靠,操作方便,可同时承受内外压,适合海洋工作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液压接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液压接头分离后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液压接头分离后母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公接头;11、第一阀杆;12、第一管头;13、第一弹簧座;14、第一弹簧;15、衬套;16、预紧压套;17、第一定位圈;18、第一密封圈;2、母接头;21、第二阀杆;22、第二管头;23、第二弹簧座;24、第二弹簧;25、O形圈;26、金属C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管汇控制管线快速连接液压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公接头(1)、母接头(2)和导向套(3),所述公接头(1)在导向套(3)的导向配合下与母接头(2)对接,所述公接头(1)和母接头(2)均沿轴向开设有流体通道,所述公接头(1)的流体通道内从前至后依次设有第一阀杆(11)、第一管头(12)和第一弹簧座(13),所述母接头(2)的流体通道内从后至前依次设有第二阀杆(21)、第二管头(22)和第二弹簧座(23),所述第一弹簧座(13)内设有第一弹簧(14),第二弹簧座(23)内设有第二弹簧(24),所述第一弹簧(14)的前部抵接在第一管头(12)上,第二弹簧(24)的后部抵接在第二管头(22)的上,所述第一管头(12)和第二管头(22)内分别设有内腔与公接头(1)和母接头(2)的流体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管头(12)内或第一管头(12)和第二管头(22)内设置有滤油网(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管汇控制管线快速连接液压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公接头(1)、母接头(2)和导向套(3),所述公接头(1)在导向套(3)的导向配合下与母接头(2)对接,所述公接头(1)和母接头(2)均沿轴向开设有流体通道,所述公接头(1)的流体通道内从前至后依次设有第一阀杆(11)、第一管头(12)和第一弹簧座(13),所述母接头(2)的流体通道内从后至前依次设有第二阀杆(21)、第二管头(22)和第二弹簧座(23),所述第一弹簧座(13)内设有第一弹簧(14),第二弹簧座(23)内设有第二弹簧(24),所述第一弹簧(14)的前部抵接在第一管头(12)上,第二弹簧(24)的后部抵接在第二管头(22)的上,所述第一管头(12)和第二管头(22)内分别设有内腔与公接头(1)和母接头(2)的流体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管头(12)内或第一管头(12)和第二管头(22)内设置有滤油网(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管汇控制管线快速连接液压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座(13)和第二弹簧座(23)中间均开设有通道,所述第一管头(12)的前端和第二管头(22)的后端从通道内伸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管汇控制管线快速连接液压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14)套设在第一管头(12)外壁上,第二弹簧(24)套设在第二管头(22)外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管汇控制管线快速连接液压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接头(1)的前部上设有衬套(15)和预紧压套(16),所述衬套(15)和预紧压套(16)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8),所述第一阀杆(11)的尾端和第二阀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良冠覃亚军林高帆苏俊铭韦仁情颜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力冠液压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