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管路防爆阀,其包括阀体、阀套、阀芯和弹簧,所述阀体内部阀孔的两端分别为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所述阀套固定在阀孔的中部,在阀套的内部设有连接阀套两侧油腔的配流孔,所述阀芯的中部松套在阀套的中心孔内,阀芯与第一油口相对应的一端设有与阀套上的配流孔相对应的挡油板,与第二油口相对应的一端设有调整螺母,所述弹簧套装在阀芯上,弹簧的一端顶在挡油板上,另一端顶在阀套中心孔内壁上的梯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接在液压系统的供油管路中时,若其后部发生爆管或爆缸事故,挡油板可在两侧压力差的作用下将阀套的端口封死,使供油管路与故障管路或执行元件断开,从而防止了液压油的大量泄漏,避免了设备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管路防爆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在液压系统发生爆缸或爆管时,防止液压油大量泄漏的液压阀,属于流体压力执行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液压技术的发展,液压设备在钢铁冶金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许多液压设备应用在高温、高压、高湿的环境中,不可避免地造成液压油的泄漏。液压设备漏油不仅会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控制液压系统漏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液压系统的漏油部件主要是工作现场的执行元件--油缸(或马达),其次就是从液压控制阀组到现场的执行元件之间的液压管路。当发生爆缸或爆管时,液压站内的液压油在液压泵的作用下在极短的时间就会使油箱中的液压油漏完,导致整条生产线瘫痪并造成大量液压油泄漏。如何有效防止爆缸或爆管时液压油的大量泄漏一直是有关技术人员面临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液压管路防爆阀,以防止液压系统发生爆缸或爆管时油箱中的液压油大量泄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管路防爆阀,构成中包括阀体、阀套、阀芯和弹簧,所述阀体内部阀孔的两端分别为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所述阀套固定在阀孔的中部,在阀套的内部设有连接阀套两侧油腔的配流孔,所述阀芯的中部松套在阀套的中心孔内,阀芯与第一油口相对应的一端设有与阀套上的配流孔相对应的挡油板,与第二油口相对应的一端设有调整螺母,所述弹簧套装在阀芯上,弹簧的一端顶在挡油板上,另一端顶在阀套中心孔内壁上的梯台上。上述液压管路防爆阀,所述阀套内的配流孔设置多个,它们绕阀套的中心孔均匀分布。上述液压管路防爆阀,所述阀芯与第二油口相对应的一端还设有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紧靠在调整螺母上。上述液压管路防爆阀,所述阀套内的多个配流孔均为圆孔,每个配流孔靠近挡油板的一端与阀套的中心孔汇合。上述液压管路防爆阀,所述阀套与阀孔的内壁之间通过螺纹配合。本技术连接在液压系统的供油管路中时,若其后部发生爆管或爆缸事故,挡油板可在两侧压力差的作用下将阀套朝向第一油口方向的端口封死,使供油管路与故障管路或执行元件断开,从而防止了油箱中液压油的大量泄漏,避免了设备事故的进一步扩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A-A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示意图。图中标记如下:1、第一油口,2、阀体,3、挡油板,4、弹簧,5、阀孔,6、阀套,7、配流孔,8、调整螺母,9、第二油口,10、阀芯,11、紧固螺母,12、第一液压管路防爆阀,13、液压缸,14、第二液压管路防爆阀,15、单向阀,16、三位四通换向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了一种液压管路防爆阀,当发生爆缸或爆管故障时,该液压管路防爆阀能及时切断漏油的管路,防止液压油大量泄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阀体2、阀芯10、弹簧4、阀套6、调整螺母8和紧固螺母11,阀体2内设有阀孔5,阀孔5的两端设有与外部管路连接的油口,分别为第一油口1和第二油口9,两油口内部有内螺纹,以便于和液压管路连接,在阀孔5内安装有阀套6,阀套6内安装有阀芯10,阀体2内部阀孔5的内壁与阀套6的外柱面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阀套6两端油腔由设置在阀套6内的配流孔7连通,阀芯10的一端设有挡油板3,另一端安装有两个螺母,一个是调整螺母8,一个是紧固螺母11,在阀套6与阀芯10之间安装有弹簧4,弹簧4的两端分别顶在挡油板3和阀套6中心孔内壁上的梯台上。当挡油板3与阀套6的端面贴合时,配流孔7和阀套6的中心孔被挡油板3封堵,第一油口1与第二油口9之间的油路断开,调整螺母8用于调整安装在阀套6与阀芯10之间的弹簧4的弹力,也就是调节阀芯10与阀套6闭合的作用力。在自然状态下,阀芯10端部的挡油板3在弹簧力的作用下离开阀套6,维持一定的阀口开度。液压油可从第二油口9向第一油口1自由流动。液流从第一油口1流向第二油口9时,由于流动阻力,阀口存在压力差,即在阀芯10两端有一个与流动方向相同的压差作用力。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此力不超过弹簧力,阀口是开启的,液压油可以正常流通。如果第二油口9侧的管路爆裂或爆缸时,第一油口1到第二油口9的流量会急剧增加,当通过阀口的流动阻力超过弹簧力时,阀芯10端部的挡油板3压在阀套6的端面上,液压管路防爆阀会立刻关闭,阻止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继续泄漏。附图3是本技术在液压系统中的一种应用示意图,图中的液压系统包括:三位四通换向阀16、第一液压管路防爆阀12、液压缸13和第二液压管路防爆阀14、单向阀15。第一液压管路防爆阀12和第二液压管路防爆阀14安装在三位四通换向阀16的出口(A口、B口)管路上,且第一液压管路防爆阀12和第二液压管路防爆阀14的第一油口朝向三位四通换向阀16的方向,液压缸13与第一液压管路防爆阀12和第二液压管路防爆阀14的第二油口9相连接,单向阀15安装在三位四通换向阀16的回油管路中。该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液压缸活塞右行三位四通换向阀16的电磁铁1DT得电,电磁铁2DT失电,压力油经三位四通换向阀16、第一液压管路防爆阀12进入液压缸13的无杆腔,推动活塞向右移动,液压缸13的有杆腔的液压油经第二液压管路防爆阀14、三位四通换向阀16、单向阀15回到油箱。如此时第一液压管路防爆阀12与液压缸13中间的液压管路爆破或是液压缸13无杆腔泄漏,第一液压管路防爆阀12的第一油口1到第二油口9的液压油流量会急剧增加,当通过阀口的流动阻力超过弹簧力时,第一液压管路防爆阀12立刻关闭,阻止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泄漏。如果第二液压管路防爆阀14与液压缸13中间的液压管路爆破或是液压缸13有杆腔泄漏,单向阀15阻止液压系统中的回油外漏。2、液压缸活塞左行三位四通换向阀16的电磁铁2DT得电,电磁铁1DT失电,压力油经三位四通换向阀16、第二液压管路防爆阀14进入液压缸13的有杆腔,推动活塞向左移动,液压缸13的无杆腔的液压油经第一液压管路防爆阀12、三位四通换向阀16、单向阀15回到油箱,如在这个时候第二液压管路防爆阀14与液压缸13中间的液压管路爆破或是液压缸13有杆腔泄漏,第二液压管路防爆阀14的第一油口1到第二油口9的液压油流量会急剧增加,当通过阀口的流动阻力超过弹簧力时,第二液压管路防爆阀14会立刻关闭,阻止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泄漏。如在这个时候第一液压管路防爆阀12与液压缸13中间的液压管路爆破或是液压缸13无杆腔泄漏,单向阀15阻止液压系统中的回油外漏。3、液压缸活塞待命三位四通换向阀16的电磁铁1DT失电,电磁铁2DT失电,液压管路和液压缸13中多余的液压油由单向阀13流回油箱,并由单向阀13锁住回油系统的液压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管路防爆阀,其特征是,构成中包括阀体(2)、阀套(6)、阀芯(10)和弹簧(4),所述阀体(2)内部阀孔(5)的两端分别为第一油口(1)和第二油口(9),所述阀套(6)固定在阀孔(5)的中部,在阀套(6)的内部设有连接阀套(6)两侧油腔的配流孔(7),所述阀芯(10)的中部松套在阀套(6)的中心孔内,阀芯(10)与第一油口(1)相对应的一端设有与阀套(6)上的配流孔(7)相对应的挡油板(3),与第二油口(9)相对应的一端设有调整螺母(8),所述弹簧(4)套装在阀芯(10)上,弹簧(4)的一端顶在挡油板(3)上,另一端顶在阀套(6)中心孔内壁上的梯台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管路防爆阀,其特征是,构成中包括阀体(2)、阀套(6)、阀芯(10)和弹簧(4),所述阀体(2)内部阀孔(5)的两端分别为第一油口(1)和第二油口(9),所述阀套(6)固定在阀孔(5)的中部,在阀套(6)的内部设有连接阀套(6)两侧油腔的配流孔(7),所述阀芯(10)的中部松套在阀套(6)的中心孔内,阀芯(10)与第一油口(1)相对应的一端设有与阀套(6)上的配流孔(7)相对应的挡油板(3),与第二油口(9)相对应的一端设有调整螺母(8),所述弹簧(4)套装在阀芯(10)上,弹簧(4)的一端顶在挡油板(3)上,另一端顶在阀套(6)中心孔内壁上的梯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高瞻,李贵平,杨凡,于春强,贾明雪,
申请(专利权)人: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