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64036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面板行业包装、定位调整领域,公开了一种面板行业替代卡匣进行机器人单机教学的一种调整装置。该定位调整装置包括:底座、连接板、支撑座、连杆、调整螺母、顶针和定位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本低廉,重量轻,便于组装拆卸,试用于各种世代的玻璃基板,可代替卡匣对Index设备(装载卸料设备)进行教学的一种调整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位调整装置
本技术属于面板行业包装、定位调整领域,涉及一种定位调整装置,其用于Index设备(装载卸料设备)调试阶段。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LCD等玻璃基板由玻璃制成,其具有较强的脆性,因此操作时需要谨慎。特别是大型玻璃基板更是如此。因而,玻璃基板为了防止破损,被容纳于四角盒子形状的承载玻璃基板的cassette(卡匣)(也称为液晶架;LCDcassette)内而被保护的状态下,进行一系列显示器制造工艺,即玻璃基板卡匣主要用于LCD等玻璃基板各项工艺制作中承载、传送和保护玻璃基板的设备。面板领域装载卸料设备用于将平板显示生产线上卡匣内的玻璃基板通过Robot(机器人)按系统要求分发给各下游制程设备(EQ设备),并将制程设备中的玻璃基板反向送回cassette(卡匣),供上游设备使用。目前面板领域对Index设备定位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与之相对应的对调整装载卸料设备定位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通常面板行业的生产线设备较为高大,对于一些特定装载卸料设备调整时既费时又费力,面板行业装载卸料设备调整时必须保证定位精度还要具备能满足下游设备(如:机器人)搬运调试要求,这种情况通常采用卡匣进行调整,通常重量都在百公斤以上且卡匣本身价格昂贵,产品尺寸越大卡匣尺寸与重量同样越大,装载卸料设备采用卡匣进行定位精度调整,通常会使用叉车对卡匣进行搬运,需三个及以上人员同时完成定位精度调整工作,既费时又耗费人力且不便于搬运,当搬运至装载卸料设备最高工位时还容易发生意外情况。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定位装置和定位系统,涉及玻璃基板
,主要目的是用于在对玻璃基板的定位过程中,减小对玻璃基板的损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定位装置,包括:浮动柱,所述浮动柱具有定位段,所述定位段的侧壁用于顶在玻璃基板的边沿上以限定所述玻璃基板的位置;支撑部,所述浮动柱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浮动柱,并使所述浮动柱能够随着所述玻璃基板移动。该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对玻璃基板进行定位。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玻璃定位装置,该玻璃定位装置包括用于传送玻璃的传送带、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方的机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传送带运行的驱动机构,所述机架上安装有能够检测所述玻璃位置的传感器,所述玻璃定位装置还包括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能够接收所述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并控制所述传送带的运行或停止。本技术提供的玻璃定位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玻璃定位准确,不损坏玻璃。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CN106976011A公开文本专利文献2CN206842520U公告文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定位调整装置,从而来代替卡匣对设备进行定位精度调整。本技术的装置是用于装载卸料设备调试阶段,因调试期间基板玻璃世代越大,Cassette(卡匣)越重,此装置的外形尺寸根据Cassette外形尺寸而定;待调试完成后,面板生产线再使用Cassette进行正常工作,此装置是调试期间Cassette的完美替代品。本技术提供的定位调整装置包括:底座、连接板、支撑座、连杆、调整螺母、顶针和定位柱,其中,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支撑座固定在连接板上,连杆的底部固定在支撑座上,所述顶针固定在所述连杆顶部,所述定位柱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为两个或者四个,其中,至少两个定位柱位于连接板的某一个角的附近,也即位于连接板的某相邻两条直角边的附近,且两个定位柱均与待定位的玻璃基板某相邻两条直角边相切,便于对玻璃基板进行定位。两个定位柱能够与玻璃基板相切即连接两个定位柱之间的连线与所述顶角的两边相交。另外两个也可以采用同样的设置方法,位于连接板的另外的顶角附近。上述两个定位柱位于连接板的某一顶角的附近是指相对于任意其它三个顶角,两个定位柱到该顶角的直线距离小于到任意其它三个顶角的直线距离。进一步地,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底座上;支撑座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连接板上;连杆底部为外螺纹杆结构,顶部为内螺纹结构,通过两个螺母与支撑座固定;顶针底端部为外螺纹结构拧紧在连杆顶部;定位柱通过螺钉与连接板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采用铝型材拼接形式组成框架结构,外形尺寸根据所对应的卡匣外形尺寸而定。进一步地,所述顶针通常采用工程塑料加工成半圆形结构或采用球形结构,减少玻璃基板与顶针接触产生的擦划伤。进一步地,所述顶针采用MC尼龙、PEEK、聚氨酯等材料。进一步地,所述顶针加工成万向球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用于对玻璃基板进行定位,材料通常采用工程塑料或橡胶材料,定位柱顶部高度高于顶针顶部的高度,高度差值为玻璃基板厚度的3倍,例如高度差为0.9~3mm,方便对产品进行定位。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连杆与顶针整体高度可根据卡匣底部与第一片玻璃基板高度要求而定。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连杆与顶针整体成排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所述连杆、连接板、支撑座、以及调整螺母通常采用不锈钢或铝型材料。本技术涉及的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搬运与操作,其中,装置中采用的部件材料多为工程塑料、不锈钢或铝型材料,整体重量约为传统卡匣的30%,且制造成本低廉,重量轻,便于组装拆卸,方便操作人员对Index设备进行定位精度调整;大大降低了高空作业的事故率,使调整工作更加简单轻便,此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定位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定位调整装置使用状态下的主视图。图3: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定位调整装置的俯视图。符号说明1底座2连接板3支撑座4螺母5连杆6顶针7定位柱8玻璃基板9装载卸料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为解决因卡匣重量过重、价格昂贵、不便于人员对设备进行定位调整的问题所采取的方法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整个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采用质量较轻的铝型材拼接而成,在定位过程中,底座1置于装载卸料设备9之上,与装载卸料设备9直接接触。连接板2,连接板2固定在底座1上,可以有多种固定方式,可选焊接或螺钉固定。支撑座3,支撑座3为凸型结构,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连接板2上。连杆5,连杆5底部为外螺纹杆结构,顶部为内螺纹结构,通过两个螺母4与支撑座3固定。顶针6,顶针6尾部为外螺纹结构拧紧在连杆5顶部内螺纹中,为了减少玻璃基板与顶针接触产生的擦划伤,顶针6采用工程塑料加工成半圆形结构或采用球形结构。支撑座3、连杆5与顶针6整体成排均匀分布,由于顶针过少容易致使玻璃基板8变形,可选每排相邻两顶针6之间距离为300~400mm。定位柱7,定位柱7底部为内螺纹结构,通过螺钉与连接板2固定。定位柱顶部高于顶针顶部0.9~3mm,优选0.9~2.1mm;两个定位柱7对玻璃基板8进行定位,如图1所示,两个定位柱7例如位于连接板左上角的附近,两个定位柱7底端的连线与连接板2的顶角的两边相交,且两个定位柱7分别位于连接板2的左上角右下角形成的对角线的两侧。定位柱7形状可以为圆柱状;为了避免在定位柱7触碰玻璃基板的过程中对玻璃基板造成损伤,可选地,定位柱7与玻璃基板8接触位置的硬度要小于玻璃基板的硬度,例如:可以为橡胶材质、工程塑料。该装置零件材料多为工程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位调整装置,其包括:底座、连接板、支撑座、连杆、调整螺母、顶针和定位柱,其中,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座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连杆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顶针固定在所述连杆顶部,所述定位柱与所述连接板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调整装置,其包括:底座、连接板、支撑座、连杆、调整螺母、顶针和定位柱,其中,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座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连杆的底部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顶针固定在所述连杆顶部,所述定位柱与所述连接板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为两个以上,其中,至少两个定位柱位于连接板的某一个顶角的附近,且其能够与定位调整装置待定位的玻璃基板的某相邻的两条直角边相切,且所述两个定位柱分别位于连接板的经过所述顶角的对角线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座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连杆底部为外螺纹杆结构,顶部为内螺纹结构,通过两个螺母与所述支撑座固定;所述顶针端部为外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烨飞李腾李守祚高俊杰朱继广刘世强李兆廷
申请(专利权)人: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