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体端部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3833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1:1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管体端部处理设备,包括多工位夹持传送装置,以及用于对管体端部进行加工的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设置在所述多工位夹持传送装置一侧或两侧;所述多工位夹持传送装置用于夹持所述管体,并带动被夹持的所述管体移动,以使得所述管体的端部依次经过所述加工装置进行加工。本设备通过多工位夹持传送装置将待加工管件夹紧,并在管体加工装置间传送,使不同管体在同一时间、不同的工位上进行不同的加工工艺过程,该设备结构紧凑,定位准确,传送可靠迅速,极大地提高了管体处理的效率。

A Tube End Treatment Equipment

This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pipe end processing device, including a multi-station clamping conveyor and a processing device for processing the pipe end, which is located on one or both sides of the multi-station clamping conveyor; the multi-station clamping conveyor is used to clamp the pipe body and drive the clamped pipe body to move so as to make the pipe body. The ends are processed by the processing device in turn. The equipment clamps the pipe to be processed through multi-station clamping conveyor and transfers it between the tube processing devices, so that different tubes can carry out different processing processes at the same time and at different positions. The equipment has compact structure, accurate positioning, reliable and rapid transmission,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ube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体端部处理设备
本申请涉及管体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管体端部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管材是建筑工程必需的材料,在企业的实际工作或者工厂机械加工的过程中,管材的端部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会进行胀径、卷边或者扳边处理,其中,扳边是指将管材端部冲压翻折至90度。现阶段的胀管过程多采用一步到位的操作方法,当管体端部扩胀的尺寸范围较小时,通过现有的设备能够很好的完成,但是当管体端部扩胀的尺寸范围较大时,且尺寸和形位公差精度要求较高时,由于胀管过程过于太快,管件单次加工形变量大,容易导致管件金属延伸变形不均匀,造成管件表面出现褶皱甚至开裂,进而影响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现阶段解决该问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用多台设备来细分工艺步骤进行加工,每台设备配备不同规格胀径模具,逐渐达到质量要求,该方法使得管体加工成本变高;第二种方式是采用一台设备,更换不同规格的胀径模具,该方式虽然能减少加工成本,但是,更换模具会浪费时间,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体端部处理设备,该设备配备有不同的管体加工装置,通过多工位夹持传送装置将待加工管件夹紧,并在不同的管体加工装置间传送,使不同管体在同一时间、不同的工位上进行不同的加工工艺过程,设备结构紧凑,定位准确,传送可靠迅速,极大地提高了管体处理的效率。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管体端部处理设备,包括多工位夹持传送装置,以及用于对管体端部进行加工的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设置在所述多工位夹持传送装置一侧或两侧;所述多工位夹持传送装置包括导轨、转盘、用于驱动所述转盘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以及夹料驱动机构,所述转盘上安装有用于夹持所述管体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第一夹爪与所述第二夹爪对称设置,且均与所述转盘可转动连接;所述导轨由曲率半径不同的圆弧段围合而成;所述夹料驱动机构包括限位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夹具闭合的驱动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夹具张开的弹性构件;所述限位结构安装在所述转盘上,约束所述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转盘仅发生沿所述转盘径向地移动,使所述驱动构件与所述夹具同步转动;所述驱动构件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导轨配合,在所述转盘旋转过程中,所述导轨迫使所述驱动杆沿曲率半径不同的圆弧段移动,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夹具,使所述夹具相应地发生闭合或张开。所述多工位夹持传送装置用于夹持所述管体,并带动被夹持的所述管体移动,以使得所述管体的端部依次经过所述加工装置进行加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加工装置包括冲压装置,所述冲压装置包括胀径机构以及扳边机构;所述多工位夹持传送装置夹持所述管体移动,以使得所述管体的端部依次经过所述胀径机构进行胀径、经过所述扳边机构进行扳边。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爪以及所述第二夹爪靠近所述驱动杆的一端的内侧均为凸面;以使得所述第一夹爪上的凸面与所述第二夹爪上的凸面接触时,所述夹具张开;所述第一夹爪上的凸面与所述第二夹爪上的凸面分离时,所述夹具闭合。优选的,所述驱动构件还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包括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夹爪外侧,所述第二传动杆设置在所述第二夹爪外侧,所述第一传动杆和所述第二传动杆分别与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二传动杆远离所述驱动杆一端为自由端;当所述驱动构件靠近所述夹具时,所述第一传动杆的自由端推动所述第一夹爪移动,所述第二传动杆的自由端推动所述第二夹爪移动,使所述夹具闭合。优选的,所述胀径机构以及所述扳边机构均包括胀套构件,所述胀套构件包括锥形导向杆,以及与锥形导向杆相配合的带锥形内腔的胀套部件,所述胀套部件包括至少两个L型扩张瓣,所述L型扩张瓣以中心对称的方式通过弹性件围合在一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管体端部处理设备还包括管体上料装置,所述管体上料装置包括推料机构,以及用于将所述管体输送至所述推料机构的输送机构,其中,所述推料机构包括送料导轨、管体承接件和推送构件,所述送料导轨上设有管体推送位,所述管体承接件设置在所述推送构件的伸缩端,所述管体承接件受所述推送构件的推动,将处于所述管体推送位的所述管体推送至夹具中,从而完成向转盘逐一供料。还包括管体上料装置,其中,管体上料装置包括推料机构,以及用于将所述管体输送至所述推料机构的输送机构,其中,所述推料机构包括送料导轨、管体承接件和推送构件,所述送料导轨上设有管体推送位,所述管体承接件设置在所述推送构件的伸缩端,所述管体承接件受所述推送构件的推动,将处于所述管体推送位的所述管体推离所述送料导轨的轨道面,移向所述多工位夹持传送装置。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与用于驱动所述输送带运转的上料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用于推送所述管体沿输送方向移动的限位部。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管体端部处理设备还包括管体下料装置,所述管体下料装置包括固定齿槽和活动齿槽;所述活动齿槽设置在所述固定齿槽的上方,并与所述固定齿槽相配合组成平行四连杆机构,在下料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活动齿槽可以往复平动,每移动一次,管体均相对于固定齿槽向前移动一个齿距;其中,所述活动齿槽的齿数与所述固定齿槽的齿数相匹配,并连接至同一下料驱动机构。更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管体端部处理设备还包括管体附件组装装置,其中,所述管体附件组装装置包括管体附件装配装置以及管体附件上料机构;所述管体附件上料机构用于将管体附件送至所述管体附件装配装置,所述管体附件装配装置用于将所述管体附件与经过扳边处理的所述管体进行组装。优选的,所述管体附件上料机构包括管体附件供料机构以及管体附件切断机构;所述管体附件供料机构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可以伸缩和平移;当所述管体附件被所述定位柱移送至预设位置时,所述管体附件切断机构将所述管体附件与管体附件带分离。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管体端部处理设备,包括多工位夹持传送装置,该装置通过旋转驱动机构驱动转盘旋转,并在转盘上设置能够夹持管体的夹具,其中,夹具包括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第一夹爪与第二夹爪对称设置,且均与转盘可转动连接;通过夹料驱动机构与导轨的共同作用,使夹具在取放料工作状态和夹料工作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其中,导轨由曲率半径不同的圆弧段围合而成;夹料驱动机构包括限位结构、用于驱动夹具闭合的驱动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夹具张开的弹性构件;其中,限位结构安装在转盘上,与转盘固定连接,因此,通过限位结构可以使驱动构件与夹具同步转动,并约束驱动构件相对于转盘仅发生沿转盘径向地移动;由于驱动构件包括驱动杆,在转盘旋转过程中,通过驱动杆与导轨配合,迫使驱动杆沿曲率半径不同的圆弧段移动,靠近或者远离夹具;当驱动杆靠近夹具时,驱动构件在驱动杆的带动下与第一、二夹爪接触,迫使第一、二夹爪发生趋于相互靠近的转动,使夹具闭合;当驱动杆远离夹具时,驱动构件在驱动杆的带动下远离夹具,此时,在弹性构件的作用下,第一、二夹爪发生趋于相互远离的转动,使夹具张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管体夹持机构,通过设计导轨的曲率变化,即可在预设位置实现夹爪的张开与闭合,即,可以在不需要人工操作的情况下,实现管体的自动化取放料。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在多工位夹持传送装置的一侧或两侧设置加工装置,加工装置可以包括多个加工机构;通过多工位夹持传送装置将待加工管件夹紧,并在加工装置间传送,使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体端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工位夹持传送装置(1),以及用于对管体端部进行加工的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设置在所述多工位夹持传送装置(1)一侧或两侧;所述多工位夹持传送装置(1)包括导轨(11)、转盘(13)、用于驱动所述转盘(13)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14),以及夹料驱动机构(15),所述转盘(13)上安装有用于夹持所述管体的夹具(12),所述夹具(12)包括第一夹爪(121)和第二夹爪(122),所述第一夹爪(121)与所述第二夹爪(122)对称设置,且均与所述转盘(13)可转动连接;所述导轨(11)由曲率半径不同的圆弧段围合而成;所述夹料驱动机构(15)包括限位结构(151)、用于驱动所述夹具(12)闭合的驱动构件(152),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夹具(12)张开的弹性构件(153);所述限位结构(151)安装在所述转盘(13)上,约束所述驱动构件(152)相对于所述转盘(13)仅发生沿所述转盘(13)径向地移动,使所述驱动构件(152)与所述夹具(12)同步转动;所述驱动构件(152)包括驱动杆(1521),所述驱动杆(1521)与所述导轨(11)配合,在所述转盘(13)旋转过程中,所述导轨(11)迫使所述驱动杆(1521)沿曲率半径不同的圆弧段移动,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夹具(12),使所述夹具(12)相应地发生闭合或张开。所述多工位夹持传送装置(1)用于夹持所述管体,并带动被夹持的所述管体移动,以使得所述管体的端部依次经过所述加工装置进行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体端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工位夹持传送装置(1),以及用于对管体端部进行加工的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设置在所述多工位夹持传送装置(1)一侧或两侧;所述多工位夹持传送装置(1)包括导轨(11)、转盘(13)、用于驱动所述转盘(13)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14),以及夹料驱动机构(15),所述转盘(13)上安装有用于夹持所述管体的夹具(12),所述夹具(12)包括第一夹爪(121)和第二夹爪(122),所述第一夹爪(121)与所述第二夹爪(122)对称设置,且均与所述转盘(13)可转动连接;所述导轨(11)由曲率半径不同的圆弧段围合而成;所述夹料驱动机构(15)包括限位结构(151)、用于驱动所述夹具(12)闭合的驱动构件(152),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夹具(12)张开的弹性构件(153);所述限位结构(151)安装在所述转盘(13)上,约束所述驱动构件(152)相对于所述转盘(13)仅发生沿所述转盘(13)径向地移动,使所述驱动构件(152)与所述夹具(12)同步转动;所述驱动构件(152)包括驱动杆(1521),所述驱动杆(1521)与所述导轨(11)配合,在所述转盘(13)旋转过程中,所述导轨(11)迫使所述驱动杆(1521)沿曲率半径不同的圆弧段移动,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夹具(12),使所述夹具(12)相应地发生闭合或张开。所述多工位夹持传送装置(1)用于夹持所述管体,并带动被夹持的所述管体移动,以使得所述管体的端部依次经过所述加工装置进行加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端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装置包括冲压装置(2),所述冲压装置(2)包括胀径机构(21)以及扳边机构(22);所述多工位夹持传送装置(1)夹持所述管体移动,以使得所述管体的端部依次经过所述胀径机构(21)进行胀径、经过所述扳边机构(22)进行扳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端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爪(121)以及所述第二夹爪(122)靠近所述驱动杆(1521)的一端的内侧均为凸面;以使得所述第一夹爪(121)上的凸面与所述第二夹爪(122)上的凸面接触时,所述夹具(12)张开;所述第一夹爪(121)上的凸面与所述第二夹爪(122)上的凸面分离时,所述夹具(12)闭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端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构件(152)还包括传动杆(1522),所述传动杆(1522)包括第一传动杆(15221)和第二传动杆(15222),所述第一传动杆(15221)设置在所述第一夹爪(121)外侧,所述第二传动杆(15222)设置在所述第二夹爪(122)外侧,所述第一传动杆(15221)和所述第二传动杆(15222)分别与所述驱动杆(15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15221)与所述第二传动杆(15222)远离所述驱动杆(1521)一端为自由端;以使得所述驱动构件(152)靠近所述夹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腾远智能设备有限公司王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