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3627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切割机,其具有基座与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基座上的切割机本体,所述切割机本体具有:锯片(11);安全罩(12),其覆盖所述锯片;马达(19),其用于驱动所述锯片;支承臂(16),其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支承于基座,所述支承臂具有面朝所述安全罩的侧表面(161a),在所述侧表面上设有朝所述安全罩突出的防护筋(17)。由于在齿轮罩的面朝安全罩的侧表面上设有朝安全罩突出的防护筋(17),因而能够利用该防护筋抑制切割时产生的火花(或粉尘等)从安全罩与齿轮罩的该侧表面之间的间隙飞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切割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切割机。
技术介绍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切割机,如图4所示,该切割机具有覆盖锯片的安全罩,在安全罩的位于后侧的端缘上设有向外周侧伸出的粉尘罩22,另外,在切割机的基座侧设有粉尘罩21,两个粉尘罩21、22配合使用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切割时产生的火花的飞散。然而,在上述切割机中,由于粉尘罩22设置在安全罩的位于后侧的端缘上,安全罩与齿轮罩配合处有较大间隙,有可能出现火花从间隙飞出折射到作业者的问题。另外,如果是DC(直流)切断机,当电池配置在齿轮罩上方时,火花有可能直射到电池上,导致电池损坏。再者,由于安全罩多为钣金部件,粉尘罩22必需通过焊接或螺丝连接固定,成本会较高。专利文献1:CN103537949A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切割时产生的火花或粉尘等从安全罩与齿轮罩之间飞出的切割机。另外,本技术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电池损坏的DC切割机。再者,本技术的第3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成本升高的切割机。为达到上述第1目的,本实用新的的切割机为,其具有基座与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基座上的切割机本体,所述切割机本体具有:锯片;安全罩,其覆盖所述锯片;马达,其用于驱动所述锯片;支承臂,其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基座,所述支承臂具有面朝所述安全罩的侧表面,在所述侧表面上设有朝所述安全罩突出的防护筋。采用本技术的切割机,由于在支承臂的面朝安全罩的侧表面上设有朝安全罩突出的防护筋,因而能够利用该防护筋抑制切割时产生的火花(或粉尘等)从安全罩与支承臂的该侧表面之间的间隙飞出,达成了本技术的第1目的。本技术优选,所述防护筋一体形成在所述支承臂的所述侧表面上。采用如上结构,由于防护筋一体形成在支承臂的侧表面上,与通过焊接或螺钉进行固定的方式相比,能够降低切割机的制造成本,达成了本技术的第3目的。本技术优选,在安全罩的后侧端缘部设有向径向外侧伸出的第1粉尘罩,所述第1粉尘罩以跨过所述安全罩的左右两侧的方式固定在该安全罩上,具有位于所述安全罩两侧的部分。采用如上结构,由于上述第1粉尘罩的设置,一般会使安全罩与支承臂之间的间隙变大,然而,由于在支承臂上设有朝安全罩突出的防护筋,因而能够由该防护筋阻挡火花或粉尘等从该间隙飞出。即,对于设有上述第1粉尘罩的切割机而言,本技术尤其适用。本技术优选,所述第1粉尘罩的位于所述安全罩两侧的部分中,位于靠所述支承臂一侧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防护筋覆盖。采用如上结构,由于第1粉尘罩的位于所述安全罩两侧的部分中,位于靠所述支承臂一侧的部分被所述防护筋覆盖,因而,在安全罩与支承臂之间,由第1粉尘罩的靠所述支承臂一侧的部分和防护筋对火花或粉尘等形成双重阻挡,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火花等的飞散。本技术优选,所述防护筋为直线状,其长度方向沿着所述第1粉尘罩从所述安全罩上向径向外侧伸出的方向设定。采用如上结构,防护筋为直线状,其长度方向沿着第1粉尘罩从安全罩上向径向外侧伸出的方向设定,如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有效地抑制火花等的飞散。本技术优选,所述切割机为具有电池的DC切割机,俯视时,所述防护筋与所述电池配置在所述锯片的旋转中心线的同一侧。采用如上结构,俯视时,防护筋与电池配置在锯片的旋转中心线的同一侧,即,在电池的附近,由防护筋来抑制火花向电池等的飞散,抑制火花等接触到电池造成电池的损坏。如此,本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抑制电池损坏的DC切割机,达成了本技术的第2目的。本技术优选,所述防护筋的位置设定为:在俯视时,所述防护筋与所述电池在左右方向上并排设置;在所述切割机本体摆动到切割位置时,并且从左右方向观察,该电池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防护筋的正上方。采用如上结构,能够由防护筋抑制火花经由安全罩与支承臂之间的间隙向上飞散而接触电池。本技术优选,在所述基座上设有第2粉尘罩,至少在进行切割时,所述第1粉尘罩的一部分与所述第2粉尘罩重叠。本技术优选,所述切割机本体还具有齿轮罩,所述齿轮罩设置在所述安全罩与所述马达之间,内置有齿轮,所述支承臂一体形成于所述齿轮罩。本技术优选,所述防护筋具有在侧视时超出所述安全罩之外的部分,该部分从所述支承臂突出而延伸到所述安全罩的径向外侧区域。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的切割机的通常状态(非切割状态)下的侧视图;图2为该切割机的切割状态下的侧视图;图3为图2状态下的俯视图;图4为表示现有技术中的切割机的结构的附图,其中,(a)为侧视图,(b)为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切割机;1、切割机本体;2、基座;11、锯片;12、安全罩;13、第1粉尘罩;14、第2粉尘罩;15、电池;16、齿轮罩;161、支承部;161a、(支承臂161的)侧表面;17、防护筋;18、把手;X、锯片的旋转中心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实施方式中涉及的切割机的通常状态(非切割状态)下的侧视图;图2为该切割机的切割状态下的侧视图;图3为图2状态下的俯视图。另外,为了方便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义了上下、前后、左右方向,这些方向是从操作者的角度定义的,在图中对这些方向也进行了标示。如图1~3所示,切割机100具有切割机本体1与基座2,切割机本体1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支承在基座2上。切割机本体1具有锯片11与覆盖锯片11的安全罩12,安全罩大致覆盖锯片的上半部,其形状大致为半个锯片形状。在安全罩12的一侧安装有马达19,马达19与锯片11之间设置有齿轮罩16,马达19通过齿轮罩16内设置的减速齿轮(未图示)而与锯片11连接以能够驱动锯片11旋转。在该齿轮罩16的后部(图中纸面方向右侧部)一体形成有支承臂161,支承臂161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支承在基座2上,从而使切割机本体1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支承在基座2上。另外,在齿轮罩16上设置有把手18,把手18向前方突出,操作者通过操作该把手18而使切割机本体1进行上下摆动动作。在通常状态下,切割机本体1摆动到离开基座2的上侧位置(上死点位置或者待机位置,图1),在进行切割时,待切割件(未图示)放置在基座2上,操作者在切割机100的前方对把手18进行操作,使切割机本体1向下摆动从而能够使锯片11切入待切割件以进行切割作业(下死点位置或者切割位置,图2)。图1、图2中的空心箭头表示的是切割时锯片11的旋转方向,在切割时,从待切割件上产生的火花会向后侧(即远离操作者一侧)飞出。为了抑制切割时产生的火花的飞散,在安全罩12的后侧的端缘部设置有向径向外侧伸出的第1粉尘罩13;另一方面,在基座2上设有向上伸出的第2粉尘罩14。第1粉尘罩13与第2粉尘罩14的延伸长度设定为,至少在切割时,二者间局部相互重叠,如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火花的飞散。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无论是切割件本体1位于上死点位置还是下死点位置(即在切割件本体1的全部上下摆动范围),第1粉尘罩13与第2粉尘罩14间都局部相互重叠。如图1、2所示,支承臂161具有在左右方向上面朝安全罩12的侧表面161a。如图3所示,第1粉尘罩13以在左右方向上跨过安全罩12的方式通过焊接或螺丝固定在安全罩1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割机,其具有基座与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基座上的切割机本体,所述切割机本体具有:锯片;安全罩,其覆盖所述锯片;马达,其用于驱动所述锯片;支承臂,其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臂具有面朝所述安全罩的侧表面,在所述侧表面上设有朝所述安全罩突出的防护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割机,其具有基座与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基座上的切割机本体,所述切割机本体具有:锯片;安全罩,其覆盖所述锯片;马达,其用于驱动所述锯片;支承臂,其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臂具有面朝所述安全罩的侧表面,在所述侧表面上设有朝所述安全罩突出的防护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筋一体形成在所述支承臂的所述侧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在安全罩的后侧端缘部设有向径向外侧伸出的第1粉尘罩,所述第1粉尘罩以跨过所述安全罩的左右两侧的方式固定在该安全罩上,具有位于所述安全罩两侧的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粉尘罩的位于所述安全罩两侧的部分中,位于靠所述支承臂一侧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防护筋覆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筋为直线状,其长度方向沿着所述第1粉尘罩从所述安全罩上向径向外侧伸出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钦周李贤明张华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