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3270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2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包括串液管,还包括悬挂于输液杆上的第二药液固定装置;所述第二药液固定装置包括被悬挂部和悬挂部,所述被悬挂部悬挂于输液杆上,所述输液杆悬挂第一药液,所述悬挂部用于悬挂第二药液;所述被悬挂部和悬挂部之间的距离为10‑30cm;所述串液管连通所述第一药液和第二药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可以使得药液能够完全相互稀释,减轻药夜浓度及对病人血管的刺激,并且匀速输入到患者体内;环部菱形设计,可悬挂于各种输液杆上,具有稳定性,防止液体脱出;钩部的U型设计,并且与体部成140°角,适用于各种容量的生理盐水悬挂于此时,防止脱出;可以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
本技术属于临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
技术介绍
临床上有时候需要给患者输注大量的药品,会出现同时输注多瓶输液的情况,比如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大剂量冲击时,需要连续输注多瓶,这时候就需要护士不断进行换药。现在普遍采用串连管把多瓶药品之间连接起来,不需要频繁换药。使用临床现有的串连管和输液杆,两只液体几乎处于同一平面,无法同时输完,不能保证液体均匀匀速的稀释到一起然后滴入到患者体内。临床上使用的输液杆种类较多,操作者操作方法不统一,病人易在输液过程中出现静脉炎,疼痛等不适,护士通常误认为是药物的不良反应,或穿刺点异常所致,增加护理安全隐患和护理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查阅了相关文献,在静脉输液管理相关文献中未提及有关两种以上液体需要串连管输注时的相关规范,在咨询本院药师得知本院液体目录中210种可输注液体中有19种,约占9%的药物需串连管辅助输注,以拜复乐和利复星最为常见。而在急诊科因输注拜复乐与利复星给患者造成静脉炎而引发的投诉纠纷也时有发生。之后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观察了50例利复星与生理盐水串联输液案例,稍微改变两种液体的位置,使利复星位于高处,生理盐水在低处,发现利复星能与盐水相互稀释,发生输液反应的案例也明显减少,基于以上原因,设计出了一种能够辅助药液稀释,提供安全输液的辅助工具,使得药液之间能够完全相互稀释,减轻药夜浓度及对病人血管的刺激,并且匀速输入到患者体内,便于临床护士操作,减少安全隐患,提升患者满意度。本技术的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提供安全输液的辅助工具,使得药液能够完全相互稀释,减轻药夜浓度及对病人血管的刺激,并且匀速输入到患者体内,便于临床护士操作,减少安全隐患,提升患者满意度。本技术的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是通过液体浓度差与压力差的作用,使用人工辅助工具使两种溶液处于标准梯度值的位置,既给临床操作者带来便利,又创造了安全的医疗护理环境,使治疗顺利进行,医生满意,护士满意,患者满意。本技术的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具体结构如下: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包括串液管,还包括悬挂于输液杆上的第二药液固定装置;所述第二药液固定装置包括被悬挂部和悬挂部,所述被悬挂部悬挂于输液杆上,所述输液杆悬挂第一药液,所述悬挂部用于悬挂第二药液;所述被悬挂部和悬挂部之间的距离为10-30cm;所述串液管连通所述第一药液和第二药液。可选的,所述被悬挂部为菱形环部。可选的,所述第二药液固定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的菱形环部、环体结合部、体部和U型钩部。可选的,所述第二药液固定装置由一根金属丝拧绕制成,所述金属丝包括依次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所述菱形环部由所述第二部分制成,所述环体结合部由所述的第一部分缠绕于第三部分制成,所述体部为第四部分,所述U型钩部由第五部分制成。可选的,所述菱形环部的菱形边长为5.2cm,整个所述菱形环部长为7cm,整个所述环体结合部长为3cm,整个所述体部30长为5cm,整个所述U型钩部40长为5cm,整个所述第二药液固定装置长为20cm。可选的,所述金属丝为铁丝,长为50cm,粗为0.5cm。可选的,所述菱形环部与所述输液杆接触的角内侧设有沿所述输液杆方向的凹槽,所述凹槽嵌入沿所述输液杆方向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在所述凹槽内的部分覆盖磁性材料层,所述磁性材料层覆盖耐磨塑料层。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可以使得药液能够完全相互稀释,减轻药夜浓度及对病人血管的刺激,并且匀速输入到患者体内;环部菱形设计,可悬挂于各种输液杆上,具有稳定性,防止液体脱出;钩部的U型设计,并且与体部成140°角,适用于各种容量的生理盐水悬挂于此时,防止脱出;可以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第二药液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第二药液固定装置的尺寸;图3为实施例2的第二药液固定装置的与所述输液杆接触的角的剖面图;图4为实施例2的第二药液固定装置的与所述输液杆接触的角的俯视图;图5为实施例2的第二药液固定装置的与所述输液杆接触的角的仰视图;以上附图中各图的比例尺并不统一,为了观看清楚,各图是在已有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缩放。图中,菱形环部10、U型钩部40、环体结合部20、体部30、凹槽11、磁性材料层12、耐磨塑料层13、水平延伸板14。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之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实施例1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包括串液管,还包括悬挂于输液杆上的第二药液固定装置;所述第二药液固定装置包括被悬挂部和悬挂部,所述被悬挂部悬挂于输液杆上,所述输液杆悬挂第一药液,所述悬挂部用于悬挂第二药液;所述被悬挂部和悬挂部之间的距离为10-30cm;所述串液管连通所述第一药液和第二药液。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药液固定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的菱形环部10、环体结合部20、体部30和与U型钩部40。本实施例的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所述第二药液固定装置可由一根金属丝拧绕制成,所述金属丝包括依次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所述菱形环部10由所述第二部分制成,所述环体结合部20由所述的第一部分缠绕于第三部分制成,所述体部30为第四部分,所述U型钩部40由第五部分制成。所述金属丝为铁丝,长为50cm,粗为0.5cm;结合图2所示,垂直悬挂使用时,所述的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的所述菱形环部10的菱形边长为5.2cm,所述菱形环部10上下长为7cm,所述环体结合部20上下长为3cm,所述体部30上下长为5cm,所述U型钩部40上下长为5cm,整个所述第二药液固定装置上下长为20cm。本实施例的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使用时菱形环部10可悬挂于任意输液杆上,U型钩部40用于悬挂稀释的液体,比如生理盐水,最大可承重3KG。操作者按输液操作流程进行核对后,推用物至患者床旁,先将需稀释的液体,比如拜复乐和利复星,挂于输液杆上,然后将所述第二药液固定装置悬挂于需稀释的液体旁,生理盐水挂于U型钩部40,使得两种药液悬挂在非同一水平面上,在大气压和液体重力的影响下,药液由高浓度的一侧流向低浓度的一侧,达到单位时间内匀速稀释,最终输注至患者体内的液体浓度等于输液袋内已匀速稀释的浓度,减轻药夜浓度及对病人血管的刺激,避免患者静脉炎等输液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提高输液技术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本实施例的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钩部的U型设计,并且与体部成140°角,适用于各种容量的生理盐水悬挂于此时,防止脱出本实施例的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用材简单,制作方便,可以有效的降低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率。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结合图4、图5所示,所述菱形环部10与所述输液杆接触的角内侧设有沿所述输液杆方向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嵌入沿所述输液杆方向的弧形板12,所述弧形板12在所述凹槽11内的部分覆盖磁性材料层13,所述磁性材料层13覆盖耐磨塑料层14。本实施例的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使用时菱形环部10可悬挂于任意输液杆上,凹槽11卡入输液杆,两侧的弧形板12扣在两侧的输液杆上,可以限制第二药液固定装置在输液杆上的前后、左右两个维度上的晃动,防止推动和受外力时,短时的造成两种药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包括串液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悬挂于输液杆上的第二药液固定装置;所述第二药液固定装置包括被悬挂部和悬挂部,所述被悬挂部悬挂于输液杆上,所述输液杆悬挂第一药液,所述悬挂部用于悬挂第二药液;所述被悬挂部和悬挂部之间的距离为10‑30cm;所述串液管连通所述第一药液和第二药液。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包括串液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悬挂于输液杆上的第二药液固定装置;所述第二药液固定装置包括被悬挂部和悬挂部,所述被悬挂部悬挂于输液杆上,所述输液杆悬挂第一药液,所述悬挂部用于悬挂第二药液;所述被悬挂部和悬挂部之间的距离为10-30cm;所述串液管连通所述第一药液和第二药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悬挂部为菱形环部(1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药液固定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的菱形环部(10)、环体结合部(20)、体部(30)和U型钩部(4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静脉输液串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药液固定装置由一根金属丝拧绕制成,所述金属丝包括依次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所述菱形环部(10)由所述第二部分制成,所述环体结合部(20)由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首昂姚卫海裴晓璐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