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储能电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62565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0 1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储能电站系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脚,且主体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门板,所述主体靠近门板的两侧均安装有进气框,且主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转轴,两个所述第二转轴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安装有转运板,所述转运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主体顶部靠近两个第二转轴之间的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端安装有回水管,另一端安装有进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转运板、固定孔、第一转轴、转杆和第二转轴,当使用者需要将主体进行运输时,提高主体的运输效率。

An Intelligent Energy Storage Power St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energy storage power station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The bottom of the main body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foot by bolts, and one side of the main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door plate by hinges. The main body is close to the door plate, and both sides of the main body are equipped with an air intake frame. The top of the main body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wo second rotating axles by bolts, and the internal rotation of the two said second rotating axles is equal. A rotating rod is connected dynamically, and the top of the rota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top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porting plate. The transpor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hole. The position between the two second rotating axes at the top of the main body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water pump through bolts. One end of the water pump is provided with a backwater pipe, and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pipe.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pipe. The transporting board, fixed hole, first rotating shaft, rotating rod and second rotating shaft are used. When the user needs to transport the main body, the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of the main bod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储能电站系统
本技术属于电力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储能电站系统。
技术介绍
电力设备主要包括发电设备和供电设备两大类,发电设备主要是电站锅炉、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等等,供电设备主要是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互感器、接触器等等。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储能电站没有设置便于将储能电站进行运输的装置,需要使用者将钢索与储能电站整体进行固定,通过抓取钢索转移储能电站,钢索固定效率较低,钢索在运输时容易发生滑动,容易造成储能电站跌落,造成储能电站损坏,没有设置便于提高储能电站散热效率的装置,储能散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储能电站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钢索在运输时容易发生滑动,容易造成储能电站跌落,造成储能电站损坏的问题,并提高储能电站散热效率,延长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储能电站系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脚,且主体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门板,所述主体靠近门板的两侧均安装有进气框,且主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转轴,两个所述第二转轴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安装有转运板,所述转运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主体顶部靠近两个第二转轴之间的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端安装有回水管,另一端安装有进水管,所述回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安装有加水漏斗,所述进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安装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远离进水管的一端安装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远离输水管的一端与加水漏斗固定连接,所述主体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框,且主体的一侧安装有无线收发器和开关,所述固定框与主体之间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开关位于无线收发器的底部,且开关远离蓄电池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逆变器,所述水泵和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开关和无线收发器均与逆变器电性连接,所述逆变器与蓄电池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门板上安装有把手。所述加水漏斗为梯形结构。优选的,所述主体内部顶端安装有与换热管对应的固定环。优选的,所述进气框共设置有六个,且六个进气框三个为一组分别安装于门板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置了转运板、固定孔、第一转轴、转杆和第二转轴,当使用者需要将主体进行运输时,将转杆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至与主体垂直的角度,将转运板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至与转杆垂直的角度,将钢索插入固定孔中,从而将转运板进行固定,通过吊车拉起钢索,从而将主体进行转运,避免钢索在运输时发生滑动,避免主体在运输时损坏,提高主体的运输效率。(2)本技术设置了加水漏斗、回水管、水泵、进水管、输水管和换热管,当使用者使用装置时,通过加水漏斗将水体加入,水体从加水漏斗流动至换热管中,从而将主体内部的热量吸收,吸收热量后的水体流动至输水管中,输水管中的水体流动回进水管中,水泵将进水管中的水体输送至回水管中,从而将水体输送回加水漏斗中,从而提高储能电站的散热效率,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转运板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路框图;图中:1-支撑脚;2-进气框;3-加水漏斗;4-回水管;5-转运板;6-水泵;7-固定孔;8-第一转轴;9-转杆;10-第二转轴;11-进水管;12-输水管;13-换热管;14-门板;15-主体;16-蓄电池;17-固定框;18-无线收发器;19-逆变器;20-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储能电站系统,包括主体15,主体15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脚1,起到支撑主体15的作用,且主体15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门板14,主体15靠近门板14的两侧均安装有进气框2,起到便于散热的作用,且主体15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转轴10,起到使转杆9可以转动的作用,两个第二转轴10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转杆9,转杆9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8,第一转轴8的顶部安装有转运板5,转运板5上开设有固定孔7,起到便于安装钢索的作用,主体15顶部靠近两个第二转轴10之间的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泵6,水泵6的一端安装有回水管4,另一端安装有进水管11,回水管4远离水泵6的一端安装有加水漏斗3,起到便于添加水体的作用,进水管11远离水泵6的一端安装有输水管12,输水管12远离进水管11的一端安装有换热管13,换热管13远离输水管12的一端与加水漏斗3固定连接,主体15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7,且主体15的一侧安装有无线收发器18和开关20,固定框17与主体15之间安装有蓄电池16,开关20位于无线收发器18的底部,且开关20远离蓄电池16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逆变器19,水泵6和开关20电性连接,开关20和无线收发器18均与逆变器19电性连接,逆变器19与蓄电池16电性连接。为了便于开启门板1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门板14上安装有把手。为了便于将水体加入加水漏斗3中,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加水漏斗3为梯形结构。为了便于安装换热管1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主体15内部顶端安装有与换热管13对应的固定环。为了便于热量进行散发,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进气框2共设置有六个,且六个进气框2三个为一组分别安装于门板14的两侧。工作原理:当使用者需要将主体15进行运输时,将转杆9通过第二转轴10转动至与主体15垂直的角度,将转运板5通过第一转轴8转动至与转杆9垂直的角度,将钢索插入固定孔7中,从而将转运板5进行固定,通过吊车拉起钢索,从而将主体15进行转运,避免钢索在运输时发生滑动,避免主体15在运输时损坏,主体15到达使用者后,将钢索从固定孔7中取出,当使用者使用装置时,通过加水漏斗3将水体加入,水体从加水漏斗3流动至换热管13中,从而将主体15内部的热量吸收,吸收热量后的水体流动至输水管12中,输水管12中的水体流动回进水管11中,水泵6将进水管11中的水体输送至回水管4中,从而将水体输送回加水漏斗3中,从而提高储能电站的散热效率。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储能电站系统,包括主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5)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脚(1),且主体(15)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门板(14),所述主体(15)靠近门板(14)的两侧均安装有进气框(2),且主体(15)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转轴(10),两个所述第二转轴(10)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转杆(9),所述转杆(9)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8)的顶部安装有转运板(5),所述转运板(5)上开设有固定孔(7),所述主体(15)顶部靠近两个第二转轴(10)之间的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泵(6),所述水泵(6)的一端安装有回水管(4),另一端安装有进水管(11),所述回水管(4)远离水泵(6)的一端安装有加水漏斗(3),所述进水管(11)远离水泵(6)的一端安装有输水管(12),所述输水管(12)远离进水管(11)的一端安装有换热管(13),所述换热管(13)远离输水管(12)的一端与加水漏斗(3)固定连接,所述主体(15)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7),且主体(15)的一侧安装有无线收发器(18)和开关(20),所述固定框(17)与主体(15)之间安装有蓄电池(16),所述开关(20)位于无线收发器(18)的底部,且开关(20)远离蓄电池(16)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逆变器(19),所述水泵(6)和开关(20)电性连接,所述开关(20)和无线收发器(18)均与逆变器(19)电性连接,所述逆变器(19)与蓄电池(16)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储能电站系统,包括主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5)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撑脚(1),且主体(15)的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门板(14),所述主体(15)靠近门板(14)的两侧均安装有进气框(2),且主体(15)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转轴(10),两个所述第二转轴(10)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转杆(9),所述转杆(9)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8)的顶部安装有转运板(5),所述转运板(5)上开设有固定孔(7),所述主体(15)顶部靠近两个第二转轴(10)之间的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泵(6),所述水泵(6)的一端安装有回水管(4),另一端安装有进水管(11),所述回水管(4)远离水泵(6)的一端安装有加水漏斗(3),所述进水管(11)远离水泵(6)的一端安装有输水管(12),所述输水管(12)远离进水管(11)的一端安装有换热管(13),所述换热管(13)远离输水管(12)的一端与加水漏斗(3)固定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光波张炬昆张忠学梁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力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